第25课 诗词五首习题课件(共22张幻灯片)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5课 诗词五首习题课件(共22张幻灯片)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0-31 21:13: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第25课 诗词五首
第六单元
第25课 诗词五首
古诗词默写
………………
1
2
新题专列
……………
古诗词默写
一、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名句理解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赏析:此句中“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
“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表现了诗人悠闲淡远,静穆恬适的心境。
古诗词默写
理解性默写:
1.陶渊明的《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
        ,        。
2.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
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       ,
        。“而无车马喧”的原因是:
        。
古诗词默写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心远地自偏
3.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
       ,       。
4.陶渊明的《饮酒》中描写山野美景的诗句是:
       ,       。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古诗词默写
二、春望
(杜 甫)
古诗词默写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名句理解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赏析: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
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营造了气氛。同时此联对仗工整,圆熟自然,诗意跌宕。“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
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
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
古诗词默写
理解性默写:
1.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丛生且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诗句是:
        ,         。
2.杜甫的《春望》中写诗人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的诗句是:
         ,         。
3.杜甫的《春望》中写战火连天,家书难觅的千古诗句是:        ,        。
古诗词默写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三、雁门太守行
(李 贺)
古诗词默写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名句理解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赏析:这两句诗描写了战争形势的紧迫。“黑云压城城欲摧”,一个“压”字,形象地描绘出叛兵来势的凶猛,“欲摧”表现了大敌压境、危城欲摧之状。从修辞手法来说,诗人用黑云翻腾滚滚压来比喻叛兵之势,形象而生动地渲染了敌军压境的汹汹气势和危城欲破的紧急情境。“甲光向日金鳞开。”“甲光”即指战士的盔甲在日光照射下闪耀着金鳞之光。
古诗词默写
“开”字形象地展示出将士们饱满的情绪,表现出战阵井然有序地次第排开。“开”与“摧”两字相对,反衬出边防将士维护国家统一的无畏精神。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黑云压在城上,城像快要压垮一样,照在将士们头上的阳光如同金色的鱼鳞一样闪闪发光。诗人以形象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描写鏖战之前敌我双方的军威和声势。
古诗词默写
理解性默写:
1.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和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的诗句是:
         ,         。
2.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
         ,         。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从声和色两个方面勾画了一幅激烈的战斗场面,渲染了沉重,紧张,肃杀的氛围的诗句是:
         ,         。
古诗词默写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四、赤壁
(杜 牧)
古诗词默写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名句理解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赏析:这两句是诗人的议论,也是一种假设,如果天不作美,没有东风相助,那么周瑜就不会战败曹操,“二乔”就会成为曹操的战利品,深锁铜雀楼,供曹操享用。换言之,就是说当时从军事实力方面看,周瑜根本就不是曹操的敌手,之所以胜了曹
操,那是因为老天作美,为周瑜提供了风向之便。是对周瑜的嘲讽,也是借以抒发个人才能得不到施展的感慨。
古诗词默写
理解性默写:
1.杜牧的《赤壁》中,起铺垫作用,将历史遗迹带到现实之中的诗句是:
         ,          。
2.杜牧的《赤壁》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
是:         ,         。
古诗词默写
铜雀春深锁二乔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五、渔家傲
(李清照)
古诗词默写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名句理解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赏析:比喻或用典,把自己比成大鹏,乘万里风高飞远举,叫风不要停止,把她的轻快小舟吹到仙山去,使她过着那自由自在的生活。表示了作者有大鹏高飞之志,对现实的不满,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古诗词默写
理解性默写:
1.李清照在《渔家傲》中,“          ”一句用路途遥远而时光易逝来比喻理想难以实现,写出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感受。
2.李清照的《渔家傲》中“           ”表达了词人决心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寻求幸福的愿望,也是本诗的主旨句。
3.李清照的《渔家傲》中描绘了一幅海天相接的辽阔图画的句子是:       ,       。
古诗词默写
我报路长嗟日暮 
九万里风鹏正举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1.下列对几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无我合一的境界。
B.杜甫的《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采用了移情于景的写作方法。诗人移情于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其实是诗人自己内心感情的写照,表达了诗人“感时”“惜别”之悲。
C.杜牧的《赤壁》中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包含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批判统治者的荒淫不思进取,抒发自己空有才华但是难逢良
机,报国无门的感慨。
D.“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由梦境回到现实,作者借《逍遥游》营造恢弘意境,希望凭仗风力奔向理想的所在。也回答了“归何处”的询问。
. . .
C
新题专列
2.赏析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的“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敌军依仗人多势力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场,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
新题专列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