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第13课
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
高中·历史·必修3
专题概述
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
繁荣——凋零——繁荣
新知导入
1949
1966
1976
1978
新知讲解
阶段
时间
表现
背景
繁荣
凋零
繁荣
请根据课文和所学知识完成建国后文化事业曲折历程表
新知讲解
阶段
时间
表现
背景
繁荣
1949~1966
出现一批出色文艺作品和期刊
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经济的恢复与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逐步开展;“双百”方针
凋零
1966~1976
文艺:一些优秀作品与作者受到批判;样板戏一统天下;文物和典籍遭破坏
“文革”的爆发
繁荣
1978~至今
文艺:文革为主题的伤痕谠与反思文学;改革为主题的改革文学;出现反映社会生活的戏剧与电影。
学术:讨论空前激烈
“文革”结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的成就;“双百”方针贯彻,“二为”方针的提出
请根据课文和所学知识完成建国后文化事业曲折历程表
课堂思考
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学艺术作品创作主要特点是什么?
课堂思考
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学艺术作品创作主要特点是什么?
新知讲解
“双百”方针
时间
1956年4月
背景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逐步展开
目的
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建设社会主义经济与文化科技
内涵
百花齐放:文学艺术上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
百家争鸣:学术上不同学派的自由争论
评价
地位: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
意义:克服了学术政治化倾向,学术自由之风兴起,文艺硕果累累。
课堂练习
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可知,促进“文化建设高潮”出现的原因应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贯彻,故答案为C项。A、B项与“文化建设高潮”无关,排除;D项是在1979年提出的,排除。
1.1949年毛泽东充满激情地预言:“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促进了五六十年代新中国“文化建设高潮”出现的是( )
A.“大跃进”运动的发展
B.“上山下乡”运动的开展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贯彻
D.“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提出
课堂练习
A【解析】毛泽东的意思是让学术探讨实现自由,故选A项。
2.毛泽东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
A.在学术问题上允许发表不同意见
B.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自由讨论
C.在《宪法》范围之内允许任何争鸣意见
D.社会科学的争鸣要在《宪法》范围内
课堂练习
A【解析】题干说“资产阶级的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是“毒草”,这是背离“双百”方针的,指导思想上是“左”倾的,故A正确,C错误;1958年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所以不该再强化阶级斗争,故排除B、D。
3.1958年3月的《光明日报》上有这样一段文字:“资产阶级的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已经完全破产。它对我们只有一个用处,就是当作毒草来研究。”这反映出(
)
A.“双百”方针受到干扰和损害
B.建设社会主义需要强化阶级斗争
C.右倾错误影响到科学文化的发展
D.批判“毒草”是当时政治发展的需要
课堂练习
B【解析】领导者的素质高低对社会文化繁荣的程度起着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但不是决定作用。故选B项。
4.“百家争鸣”现象走过了春秋时代的繁荣,接下来经历2
000多年的沉寂,到1956年的昙花一现,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逐步再度繁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思想文化现象与政治政策息息相关
B.领导者的素质高低决定社会文化繁荣的程度
C.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百家争鸣”现象的推动因素
D.思想文化现象与经济发展有重大关系
拓展提高
1.1957年,有人写了体现家庭生活的《我的丈夫》,被人批评为黄色文章,对此,中共中央表示:这篇文章也未必就是黄色的。天天《上甘岭》,没有《我的丈夫》怎么办?这里中共中央的主张是( )
A.学术问题上可以百家争鸣
B.文艺创作上应该百花齐放
C.艺术创作要坚持党的领导
D.文学创作服务于政治宣传
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具体考查“双百”方针。A项,材料是文学艺术问题并非学术问题,排除;B项,文艺创作上应该百花齐放,符合材料和历史事实,正确;C项,艺术创作要坚持党的领导,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文学创作服务于政治宣传的说法错误,也不符合材料,排除。
拓展提高
2.
(2020·南平模拟)某一时期中国出现了与西方文艺作品具有相似特征的朦胧诗、“意识流”
小说、先锋派话剧以及现代舞、、'新音乐”
等文化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缘于(
)
A.救国图强,民族复兴的时代要求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
C.科技文化艺术政府奖项设立的推动
D.文艺领域拨乱反正冲破思想的禁锢
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文革结束后,文艺领域拨乱反正,中国重新贯彻“双百方针”,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材料反映了文革后我国文学艺术繁荣的景象,故选D
;朦胧诗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一种诗歌流派,“救国图强”
属于近代,
1956年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排除AB;
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课堂总结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