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同步检测第一单元第一章 认识生命现象(word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同步检测第一单元第一章 认识生命现象(word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1-01 19:27: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
认识生命现象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共60分)
1.
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范围及其定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
B.
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C.
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的总和
D.
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2.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下列有关生物圈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以海平面为标准上下各一千米范围
B.
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C.
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总和
D.
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3.
使用显微镜观察时,视野最明亮的镜头组合是
?

目镜

目镜

物镜

物镜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
某同学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水蚤心率随酒精浓度升高而升高
B.
酒精浓度对水蚤心率没有影响
C.
酒精浓度太高会导致水蚤死亡
D.
水蚤心率随酒精浓度降低而降低
5.
小刚同学正在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显微镜的目镜选择的是
,若想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少应该选择哪个物镜
?
A.
B.
C.
D.
6.
下列关于使用显微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对光时应选用高倍物镜
B.
降低视野亮度应用反光镜的凹面
C.
当玻片标本向右方移动时,物像向左方移动
D.
目镜和
物镜组合,则物像被放大

7.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上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下层
C.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D.
生物圈的范围在海平面以下约
千米和海平面以上约
千米之间
8.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B.
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C.
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
D.
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
9.
某同学将显微镜的使用环节与目的相匹配,得到下列四组结果,其中错误的一组是
?
A.
用较大的光圈——使视野更明亮
B.
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的目镜
C.
移动玻片标本——找到要观察的物像
D.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10.
下图为一台光学显微镜镜盒里的
个镜头,①、②、⑤一端有螺纹(为物镜),
③、④一端无螺纹(为目镜)。放大倍数最大的镜头组合是
?
A.
①和③
B.
②和④
C.
③和⑤
D.
②和⑤
11.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
A.
大气圈、水圈大部、岩石圈全部
B.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C.
水圈、大气圈
D.
大气圈底部、水圈大部、岩石圈表面
12.
如图表示发面是温度对面团中二氧化碳产生量的影响。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分析此图能大致判断发面的最适温度
B.
时发面效果会明显好于
C.
的环境中酵母菌不能存活
D.
发面过程中不可能产生酒精
13.
在我们使用显微镜观察时,要使视野中单个细胞最大,你认为应选用如图中的显微镜镜头组合是
?
A.

B.

C.

D.

14.
某同学在观察人血涂片时,看到物像后,如果要进一步放大以清晰地观察白细胞,不必要进行的操作是
?
A.
转动转换器
B.
转动粗准焦螺旋
C.
转动细准焦螺旋
D.
调节反光镜
15.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下列关于黄粉蝶和油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油菜和黄粉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B.
油菜叶片表皮有气孔,可控制水分散失和气体进出
C.
黄粉蝶体表有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
D.
黄粉蝶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而油菜不需要
16.
下列实验器材(试剂)的选择正确的是
?
A.
使用显微镜观察蜗牛
B.
选用碘液来检验淀粉的存在
C.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
D.
在植物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将叶片直接放入沸水中进行脱色处理
17.
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既可肉眼观察,也可借助工具
B.
观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
C.
有些观察结果可以制成图表
D.
不符合常规的观察结果不记录
18.
为了研究细胞核是否为活细胞生存所必需,一位生物学家研究了
个细胞,他把每个细胞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有细胞核,一部分无细胞核。然后把
个无核部分的细胞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并将得到的数据制成如下曲线图,对该曲线图分析最合理的是
?
A.
随着天数的增加,细胞的存活个数迅速增加
B.
天后仍有细胞存活
C.
细胞没有细胞核后会立即死亡
D.
细胞核对细胞的生存有重要作用
19.
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
?
A.
有细胞结构
B.
能生长和繁殖
C.
体小且呈绿色
D.
能对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
20.
某小组研究人体不同活动的耗氧量,结果如下表。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单位时间内耗氧量最多的活动是慢跑
B.
散步时肋间肌和膈肌都收缩使胸廓扩大导致吸气
C.
踢足球时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D.
打篮球消耗的能量一定比慢跑少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40分)
21.
根据下列材料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叶脉的输导功能。
22.
请回答显微镜使用的相关问题。
(1)对光时应转动[
]
?,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选用一个较大光圈并转动[
]
?,从而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2)甲同学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显微镜目镜为
,物镜有

两种,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的物镜是
?。
(3)图中
为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几个视野,要使视野由
变为
应将装片向
?方向移动;要使视野从
(模糊物像)变为
(清晰物像),应调节显微镜的[
]
?。
23.
几点重要的结论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的
?。
(2)显微镜物像和实物是上下左右都
?(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3)要将视野中的某个方向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玻片就往
?移动,即像在哪玻片就往哪移。
(4)放大倍数越
?,视野范围越
?,看到细胞数目越
?,物像越
?,光线越亮;放大倍数越
?,视野范围越
?,看到细胞数目越
?,物像越
?,光线越暗。
(5)视野中的污点有三种情况:物镜上、目镜上、装片上。移动目镜,如果污点随之移动,则污点在
?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随之移动,则污点在
?上;如果前两次都不能移动污点,则污点在
?上。
(6)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清晰,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模糊不清,应用
?
进行调节。
24.
在用低倍物镜观察蚕豆叶下表皮实验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如图所示。
(1)
?同学的观察效果最好。请你指导另三位同学操作以获得最好的观察效果。
(2)
?
同学,应采取的措施是
?。
(3)
?同学,应采取的措施是
?。
(4)
?同学,应采取的措施是
?。
答案
第一部分
1.
C
【解析】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它是地球的理化环境与生物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故选:C。
2.
C
【解析】A.
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
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
千米左右的深度,厚度为
千米左右的圈层,A错误。BC.
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总和,B错误,C正确。D.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D错误。故选C。
3.
A
4.
C
【解析】由图中可表明水蚤心率很容易受到酒精浓度影响,低浓度的酒精能促进水蚤的新陈代谢,一定程度地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低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酒精对神经系统起麻醉作用,因此高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抑制作用。当酒精的体积分数达到
时,水蚤会因为酒精浓度过大,神经系统被完全麻醉而导致心跳停止(心率是
),引起死亡。故C正确。
5.
D
【解析】显微镜放大倍数等于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物象体积越大;反之,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观察到的物象体积越小。四个选项中,目镜的放大倍数是相同的,所以物镜大的放大倍数大,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少。故选:D。
6.
C
【解析】在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要先对光,对光时,先转动粗准焦螺旋,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因为在低倍镜下,视野宽容易发现物像),左眼注视目镜,让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关镜(反光镜朝向光源),直到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为止,A错误;大光圈和凹面镜可以使视野中的光线变强,外界的光线暗,可以使用大光圈和凹面镜使更多的光线进入镜筒,B错误;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玻片移动方向与物像移动方向相反,当玻片标本向右方移动时,物像向左方移动,C正确;显微镜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所以
目镜和
物镜组合,则物像被放大
倍,D错误。
7.
B
【解析】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因此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我们要好好保护它。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
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
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
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可见B错误。
8.
D
【解析】A、地球上所有生物还缺少环境,因此不能构成生物圈,A不正确;
B、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属于生物圈,如岩石圈内部温度高达
多度没有生物,B不正确;
C、地球上所有能够生活的地方,缺少生物。不能构成生物圈,C不正确;
D、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构成生物圈,D正确。
故选:D。
9.
B
10.
B
【解析】在用显微镜观察物像时,要想使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应选择放大倍数最大的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越大,镜内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暗,体积越大;放大倍数越小,镜内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视野越亮,体积越小。目镜没有螺纹,物镜有螺纹,所以①、②和⑤为物镜,其中②放大的倍数最大;③、④为目镜,其中④放大的倍数最大。所以,图中放大倍数最大的镜头组合是②和④。故选B。
11.
D
【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
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
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
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其中水圈几乎到处都有生物。故选:D。
12.
A
【解析】A、通过图示可以看出酵母菌发面时的最佳温度是
左右,A正确;
B、通过图示可以看出
时放出二氧化碳量与
时放出二氧化碳相同,发面效果相同,B错误;
C、通过图示可以看
的环境中酵母菌还能存活,但活动量很低,C错误;
D、发面过程中如果密封,当氧气量耗尽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时,也会产生酒精,D错误。
故选A。
13.
C
14.
B
【解析】显微镜视野下看到的物像:放大倍数越大,细胞越大,个数越少,视野越暗;放大倍数越小,细胞越小,个数越多,视野越亮.如要进一步放大以清晰地观察白细胞甲,要由低倍物镜换成了高倍物镜,首先要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载物台上的通光孔,换用反光镜的凹面镜来提高亮度,然后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此过程中不需要调节粗准焦螺旋。
15.
D
【解析】油菜是植物,黄粉蝶是动物,它们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A正确;油菜叶片表皮有气孔,可控制水分散失和气体进出,B正确;黄粉蝶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体表有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C正确;油菜和黄粉蝶都属于生物,它们的生活都需要营养物质,D错误。
16.
B
【解析】A、蜗牛较大不需要放大很多就能观察因此可以放大镜观察蜗牛,而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因此不能使用显微镜观察蜗牛。故不符合题意;
B、淀粉遇碘液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可以选用碘液来检验淀粉的存在。故符合题意;
C、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若滴一滴生理盐水,植物细胞会失水影响观察。故不符合题意;
D、叶绿素能溶于酒精,不能溶于水,因此在植物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应将叶片放入酒精隔水加热进行脱色处理。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17.
D
【解析】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如观察鱼的运动,也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蚯蚓)、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进行测量。科学观察不同于一般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有耐心;观察时要积极思考,还需要同别人交流看法,并进行讨论。
18.
D
【解析】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无核细胞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死亡个体数量迅速增加,A错误。
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到第

个无核细胞全部死亡了,B错误。
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细胞没有细胞核后没有立即死亡,C错误。
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无核细胞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死亡个体数量迅速增加,第
天就无生命了,这是因为没有细胞核,这说明细胞核对细胞的生存有重要作用,D正确。
19.
C
20.
D
【解析】A、由表格可知,单位时间内耗氧量最多的是慢跑,正确;
B、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都收缩,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气体进肺,正确;
C、人体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踢足球是能量主要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正确;
D、打篮球消耗的能量比慢跑多,打篮球运动量大,消耗的能量多,无氧呼吸也产生能量,错误。
故选:D。
第二部分
21.
参考实验设计方案如图:
【解析】把食用的芹菜放入稀释过的红墨水中,注意,茎菜有个特别地方这部分是它的叶脉不是茎。放置在阳光下,随着时间推移可以观察到叶脉由下往上开始变红,最终整个芹菜叶片全部变红。这个实验很好地证明叶脉有运输水分和养分的功能。
22.
(1)
转换器;反光镜
??????(2)
??????(3)
右下;细准焦螺旋
23.
(1)
乘积
??????(2)
相反
??????(3)
那个方向
??????(4)
小;大;多;小;大;小;少;大
??????(5)
目镜;玻片标本;物镜
??????(6)
细准焦螺旋
24.
(1)

??????(2)
甲;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3)
乙;用凹面镜和大光圈对光
??????(4)
丁;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第1页(共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