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孟子>三章》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识记重点字词,掌握常用的文言词语,积累文言词汇和文言句式。背诵并默写三篇短文。
2.了解作者及其相关的文学常识,理解三篇短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根据课文内容,赏析文章的语言特点、写作手法和论证过程。
学习重点:
1.掌握常用的文言词语和句式,理解文意。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学习难点:
1.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含义,明白“人和”和“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2.理解文章内涵,体会“大丈夫”的英雄气概。
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增强忧患意识。
学法指导: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与节奏。反复读,做到熟读精思。
(2)结合注释,翻译全文,将重点字词的词义写在该字旁边。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和名言警句。
(3)预习过程中有疑问的地方标记下来,并形成问题以便课堂上呈现。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1.诸子散文。
指的是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的著作,反映着不同学派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和哲学观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竞作,九流并起。”各种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社会政治主张。诸子的文章,各具风采。在这一时期比较重要的有儒、法、道、墨四家。诸子散文以说理议论为主,但亦有记叙成分,如故事寓言等。一般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以《老子》《论语》《墨子》为代表,这一时期的散文,篇幅短小,多是片段式、语录体的文章,词约义丰,富含哲理,并包含部分记事的内容;第二阶段是战国中期,以《庄子》《孟子》为代表,这一时期的散文形象鲜明,富有文采,富含哲理;第三阶段是战国末期,以《荀子》《韩非子》为代表,这一时期的散文更加成熟,议论和记叙的分工更加明确,说理更透彻,逻辑更周密,常寓理于物。诸子散文的内容涉及政治、哲学、伦理道德、军事、天文历法等各类领域,对当时的社会发展和经济文化的进步有推动作用,许多重要的思想成果至今仍对我们的文化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是我们全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钥匙。
2.纵横家。
(1)纵横家是战国时以从事政治外交活动为主的一个派别;合纵派的主要代表是苏秦、张仪。
——《百科》
(2)应劭《风俗通》:“鬼谷先生六国时纵横家,知大局,善揣摩,通辩辞,会机变,全智勇,长谋略,能决断,无所不出。
(3)《资治通鉴·周显王三十六年》:“张仪者,魏人,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
(4)他们注重揣摩游说对象心理,运用各种手段,或拉拢或分化,事无定主,说无定辞,他们朝秦暮楚,但懂得帝王需求,出谋划策时多以君王心情、国家政治需要出发,因此非常讨喜。
——《百科》
二、预习任务
1.一读课文,读准字音,扫清字词障碍。
2.二读课文,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请同学们先用铅笔在课本上划分)
3.三读课文,结合注释,边读边口译全文,最后将这一课的基础知识归纳整理。
三、预习检测
1.填空。
孟子,名________,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_____时期_____家,_____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2.下列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米粟(sù)
空乏其身(kòng)
寡助(guǎ)
B.公孙衍(yǎn)
丈夫之冠(guān)
妾妇(qiè)
C.富贵不能淫(
yín)
畎亩(quǎn)
胶鬲(gé)
D.傅说(yuè)
百里奚(xī)
法家拂士(bì)
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当的一项是(
)
A.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
B.必先/苦其心志
C.人/恒过,然后/能改
D.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
(1)七里之郭(
)
(2)委而去之(
)
(3)多助之至(
)
(4)父命之(
)
(5)与民由之(
)
(6)威武不能屈(
)
(7)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8)人恒过(
)
(9)而后作(
)
(10)入则无法家拂士(
)
5.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亲戚畔之
B.曾益其所不能
C.威武不能屈
D.入则无法家拂士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7.根据提示默写。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三要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富贵不能淫》通过景春与孟子对大丈夫的理解,提出了真正的大丈夫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经受磨炼的好处,最后得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中心论点。
【课中导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导读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
2.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写法。
3.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含义。
一、听读朗读
1.听读课文。
2.朗读课文。
(1)一读---正音:郭(
)
夫(
)
粟(
)
域(
)
畔(
)
(2)二读---划节奏。(文中标示)
(3)三读---明词句。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三里之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古义:_________。
今义:________
环①而攻之②而不胜:环,________。而①:表________
而②,表______________。
译: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译:
摆出观点,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论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城:__________
池:_____________。
兵革:_______________。 坚利:______________。
委而去之:_____________。
委,古义: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
去,古义: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
译:
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论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
以:____________
固国:_______________。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
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得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寡助之至:之,_______________。至,_____________。畔:同“_____”,__________。
顺,________________。
译: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故:___________。
译:
深入论证“得道”即“__________”则“战必胜”。
(4)四读---明内容。
用原文回答以下问题:
①天时、地利、人和的关系?
②如何证明天时不如地利?
③如何证明地利不如人和?
④哪些句子从反面论证“人和”的重要性?
⑤寡助会如何?
⑥多助会如何?
⑦这两者争战又如何?
(5)五读---明思路。
尝试着给文章划分一下层次,重新编排一下段落,看分几段合适?同学之间可以讨论。(用“//”符号标注)
二、结构和论证
1.本文可以分为几层?是如何划分层次的?说说每层的大意。(文中标记)
2.作者是如何论证的?
明确:
三、深入探究
1.由论点看,决定战争胜负的要素有哪些?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
明确:
2.本文的论题是战争还是治国?为什么呢?
明确:
3.“人和”的实质是什么?
明确:
4.划出文中的排比句,说说其作用。(文中批注)
四、拓展延伸
结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下面的【链接材料】,简要说明这两段文字共同体现了怎样的思想。
【链接材料】
勾践①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②!”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③矣,请报之。”……
果行,国人皆劝④。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⑤?”是故败吴于囿⑥,又败之于没⑦,又郊败之。
?????????????????????????????????
(选自《国语·勾践灭吴》)
【注释】①勾践:春秋时期越国国君。他曾被吴王夫差打败。②更:改正。③节:节制。④劝:勉励。⑤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谁有我们这么好的国君啊,能不为他拼死作战吗?⑥囿:古地名。⑦没:古地名。
明确:
五、当堂训练(PPT)
《富贵不能淫》导读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背诵精彩片段。
2.识记重点字词并翻译文章。
3.理解本文意思,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检查预习
1.重难字。
公孙衍(
)
丈夫之冠(
)
女家(
)
富贵不能淫(
)
2.通假字。
往之女家(“______”同“______”,______)
3.古今异义。
安居
诚
4.一词多义。
得
戒
居
5.词类活用。
丈夫之冠也(名词作动词,_________________)
富贵不能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______________)
贫贱不能移(动词的使动用法,_________________)
威武不能屈(动词的使动用法,________________)
6.特殊句式。
①判断句:此之谓大丈夫。(“______”表判断。)
②倒装句
状语后置:舜发于畎亩之中(正常语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后面的五个句子也是倒装句)
二、朗读指导
停顿指导。(文中标记)
三、疏通文意
1.重点词语解释。
(1)诚:______________。
(2)天下熄:____________________。
(3)焉:_________________。
(4)命:_________________。
(5)戒之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夫子:_______________。
(7)正: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点句子翻译。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译: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译:
(3)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译: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判断句,“谓”表判断。)
译:
四、合作探究
(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明确:
2.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举例说明你对“大丈夫”的理解。
明确:
(二)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1.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明确:
2.孟子的观点是什么?是运用什么方法提出来的?
明确:
3.孟子是怎样从正面展开论述的?
明确:
4.怎样才能做到有大丈夫之道呢?
明确:
5.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并举例说明。
(三)课外拓展,对比延伸
《孟子·尽心上》中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句话与文中的哪句话意思相近?该如何理解?
明确:
五、当堂训练(PPT)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导读
●学习目标
1.理清内容,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和方法,体会作者说理的特点。
2.体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培养忧患意识。
一、检查预习
1.重难字。
畎亩(
)
傅说(
)
胶鬲(
)
百里奚(
)
法家拂士(
)
2.通假字。
曾益其所不能(“曾”同“______”,_______。)
衡于虑(“衡”同“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家拂士(“拂”通“____”,_________。)
3.古今异义。
发
筑
士
然后
4.一词多义。
国
拂
于
5.词类活用。
苦其心志(形容词的使动用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劳其筋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饿其体肤(形容词的使动用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乏其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动心忍性(动:动词的使动用法,___________________。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_______________。)
二、朗读指导
停顿指导。(文中标记)
三、疏通文意
1.重点词语解释
发:_______________。
举:______________。
士:_______
市:_____。
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入:__________________。
出:________________。
敌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点句子翻译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译:
四、内容探究
(一)
探究第一段
1.赏读“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明确:
2.第1段开头列举了六个历代名臣成才的故事,这六个人的成长史中共同点是什么?列举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
3.请你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说一说)
4.“是人”指什么人?作者由列举的历史人物写到“是人”,这是什么顺序?
明确:
5.作者在第一段列举事实之后,以“天将降大任于……”一段话说明了什么道理?现在人们常说的哪些话与这个道理相同?
明确:
6.“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阐明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明确:
(二)
探究第二段
1.造就人才的客观(外部)条件是什么?
明确:
2.造就人才的主观(内部)条件是什么?
明确: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论述了什么道理?怎样理解这句话?
明确:
4.第2段的论证思路是什么?
明确:
五、深入探究
1.全文是如何论证中心论点的?
明确:
2.全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
3.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
明确:
4.主旨探究。
5.写作特色。
①________鲜明。
本文具有短论的特色,作者抓住实质问题——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以高度概括的语言作扼要论证,中心鲜明突出,又有不少警句,读后发人深思。
②________较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
例如列举历史人物,论述人的遭遇之苦均使用排比句式,使文章气势磅礴,一气呵成。
六、拓展延伸
《富贵不能淫》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篇文章都是小短论,请从主题、结构、写法等方面比较一下它们的异同点。
七、当堂训练(PPT)
【课后导练】
(一)阅读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回答问题。
天时不如地利,(A)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B)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C)
,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用“/”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划两处)
威
天
下
不
以
兵
革
之
利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环而攻之而不胜
委而去之
B.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得道者多助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以天下之所顺
D.寡助之至
天下顺之
3.将上文(A)
(B)
(C)三处补充完整并翻译所补充句子。
4.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孟子在文中指明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是
,它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
”(此空用文中原句作答)。
(2)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得道?得道的结果是什么?
(3)文中体现了孟子怎样的治国主张?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结论(主旨)又是什么?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加粗词在文中的意思。
(1)必敬必戒
戒:_____________
(2)与民由之
由:_____________
(3)贫贱不能移
移:_____________
(4)劳其筋骨
劳:_____________
(5)衡于虑
衡:_____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行文流畅,富有气势。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孟子论证“死于安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上文论证“生于忧患”形成______(写作手法)。
4.读了上面的选文,你得到哪些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孟子>三章》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识记重点字词,掌握常用的文言词语,积累文言词汇和文言句式。背诵并默写三篇短文。
2.了解作者及其相关的文学常识,理解三篇短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根据课文内容,赏析文章的语言特点、写作手法和论证过程。
学习重点:
1.掌握常用的文言词语和句式,理解文意。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学习难点:
1.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含义,明白“人和”和“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2.理解文章内涵,体会“大丈夫”的英雄气概。
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增强忧患意识。
学法指导: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与节奏。反复读,做到熟读精思。
(2)结合注释,翻译全文,将重点字词的词义写在该字旁边。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和名言警句。
(3)预习过程中有疑问的地方标记下来,并形成问题以便课堂上呈现。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1.诸子散文。
指的是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的著作,反映着不同学派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和哲学观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竞作,九流并起。”各种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社会政治主张。诸子的文章,各具风采。在这一时期比较重要的有儒、法、道、墨四家。诸子散文以说理议论为主,但亦有记叙成分,如故事寓言等。一般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以《老子》《论语》《墨子》为代表,这一时期的散文,篇幅短小,多是片段式、语录体的文章,词约义丰,富含哲理,并包含部分记事的内容;第二阶段是战国中期,以《庄子》《孟子》为代表,这一时期的散文形象鲜明,富有文采,富含哲理;第三阶段是战国末期,以《荀子》《韩非子》为代表,这一时期的散文更加成熟,议论和记叙的分工更加明确,说理更透彻,逻辑更周密,常寓理于物。诸子散文的内容涉及政治、哲学、伦理道德、军事、天文历法等各类领域,对当时的社会发展和经济文化的进步有推动作用,许多重要的思想成果至今仍对我们的文化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是我们全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钥匙。
2.纵横家。
(1)纵横家是战国时以从事政治外交活动为主的一个派别;合纵派的主要代表是苏秦、张仪。
——《百科》
(2)应劭《风俗通》:“鬼谷先生六国时纵横家,知大局,善揣摩,通辩辞,会机变,全智勇,长谋略,能决断,无所不出。
(3)《资治通鉴·周显王三十六年》:“张仪者,魏人,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
(4)他们注重揣摩游说对象心理,运用各种手段,或拉拢或分化,事无定主,说无定辞,他们朝秦暮楚,但懂得帝王需求,出谋划策时多以君王心情、国家政治需要出发,因此非常讨喜。
——《百科》
二、预习任务
1.一读课文,读准字音,扫清字词障碍。
2.二读课文,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请同学们先用铅笔在课本上划分)
3.三读课文,结合注释,边读边口译全文,最后将这一课的基础知识归纳整理。
三、预习检测
1.填空。
孟子,名________,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_____时期_____家,_____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2.下列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米粟(sù)
空乏其身(kòng)
寡助(guǎ)
B.公孙衍(yǎn)
丈夫之冠(guān)
妾妇(qiè)
C.富贵不能淫(
yín)
畎亩(quǎn)
胶鬲(gé)
D.傅说(yuè)
百里奚(xī)
法家拂士(bì)
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当的一项是(
)
A.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
B.必先/苦其心志
C.人/恒过,然后/能改
D.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
(1)七里之郭(
)
(2)委而去之(
)
(3)多助之至(
)
(4)父命之(
)
(5)与民由之(
)
(6)威武不能屈(
)
(7)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8)人恒过(
)
(9)而后作(
)
(10)入则无法家拂士(
)
5.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亲戚畔之
B.曾益其所不能
C.威武不能屈
D.入则无法家拂士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7.根据提示默写。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三要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富贵不能淫》通过景春与孟子对大丈夫的理解,提出了真正的大丈夫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经受磨炼的好处,最后得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中心论点。
答案:
1.
轲
战国
思想
儒家
2.B冠guàn。
3.D应划分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
(1)外城
(2)放弃
(3)极点
(4)教导、训诲
(5)遵从
(6)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
(7)选拔、任用
(8)常常
(9)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
(10)指在国内
5.C
A.“畔”,同“叛”,背叛。B.“曾”,同“增”,增加。D.“拂”,同“弼”,辅佐。
6.(1)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2)住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2)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7.(1)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2)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3)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课中导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导读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
2.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写法。
3.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含义。
一、听读朗读
1.听读课文。
2.朗读课文。
(1)一读---正音:郭(guō)
夫(fú)
粟(sù)
域(yù)
畔(pàn)
(2)二读---划节奏。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三读---明词句。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人和: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古义:外城。
今义:姓氏
环①而攻之②而不胜:环,围。而①:表顺接
而②,表转折,却。
译: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译: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摆出观点,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城:城墙
池:护城河。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类。 坚利:坚固锋利。
委而去之:弃城而逃。
委,古义:放弃。
今义:委任
去,古义:离开
。今义:到……去
译: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域:
古义: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今义:地域
以:凭,靠。
固国:巩固国防。固:使······巩固
威:形容词作动词,威慑。兵革之利,武力的强大。
译: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
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得道: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
寡助之至:之,动词,到。至,极点。
畔:同“叛”,背叛。
顺,归顺,服从。
译: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故:所以。
译: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则“战必胜”。
(4)四读---明内容。
用原文回答以下问题:
①天时、地利、人和的关系?
②如何证明天时不如地利?
③如何证明地利不如人和?
④哪些句子从反面论证“人和”的重要性?
⑤寡助会如何?
⑥多助会如何?
⑦这两者争战又如何?
(5)五读---明思路。
尝试着给文章划分一下层次,重新编排一下段落,看分几段合适?同学之间可以讨论。(用“//”符号标注)
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二、结构和论证
1.本文可以分为几层?是如何划分层次的?
明确: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开头一句,即“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第二层:从“三里之城”到“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第三层:从“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到最后“战必胜矣”。
2.说说每层的大意。
明确:第一层:摆出观点,提挈全文。第二层: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三层:在前两层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普遍意义。
3.作者是如何论证的?
明确:本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援引战例,以攻城而未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人和”的重要性,最后引申到治国,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全文采用了逐层论证的写法,结构严密,推理清楚,说理深刻,有很强的说服力。
三、深入探究
1.由论点看,决定战争胜负的要素有哪些?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
明确:天时、地利、人和(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2.本文的论题是战争还是治国?为什么呢?
明确:治国。因为孟子强烈反对不义战争,宣扬“仁政”“王道”,并将这一希望寄托在统治阶级发“仁心”上。
3.“人和”的实质是什么?
明确:在于“得道”,即施行仁政,取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4.划出文中的排比句,说说其作用。
明确:第一处“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运用双重否定的排比句,起肯定、加强语言气势的作用极言防御一方的地利条件的优越。但“委而去之”强调“人和”的重要性。
第二处“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运用排比句式,再次强调“地利”不足恃。运用对比手法把“得道者”与“失道者”的后果进行对比,点明文章主旨。
四、拓展延伸
结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下面的【链接材料】,简要说明这两段文字共同体现了怎样的思想。
【链接材料】
勾践①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②!”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③矣,请报之。”……
果行,国人皆劝④。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⑤?”是故败吴于囿⑥,又败之于没⑦,又郊败之。
?????????????????????????????????
(选自《国语·勾践灭吴》)
【注释】①勾践:春秋时期越国国君。他曾被吴王夫差打败。②更:改正。③节:节制。④劝:勉励。⑤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谁有我们这么好的国君啊,能不为他拼死作战吗?⑥囿:古地名。⑦没:古地名。
明确:两段文字共同体现了“以人为本”(或: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思想。孟子所说的“人和”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勾践能打败吴国,也是因为他“以人为本”,关注民心民情,重视人心向背。
五、课堂小结
孟子把“人和”放在“天时”“地利”之上的崇高位置,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的远见卓识,也说明了古代先贤认识到事物的千差万别和世界的丰富多彩,在主张“和”的同时,并不抹杀事物各自的特点。
六、当堂训练(PPT)
《富贵不能淫》导读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背诵精彩片段。
2.识记重点字词并翻译文章。
3.理解本文意思,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检查预习
1.重难字。
公孙衍(yǎn)
丈夫之冠(guàn)
女家(rǔ)
富贵不能淫(yín)
2.通假字。
往之女家(“女”同“汝”,你)
3.古今异义。
安居
诚
4.一词多义。
得
戒
居
5.词类活用。
丈夫之冠也(名词作动词,行冠礼)
富贵不能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迷惑)
贫贱不能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动摇)
威武不能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服)
6.特殊句式。
①判断句:此之谓大丈夫。(“谓”表判断。)
②倒装句
状语后置:舜发于畎亩之中(正常语序为“舜于畎亩之中发”,文中后面的五个句子也是倒装句)
二、朗读指导
停顿指导。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3.以顺/为正者
3.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三、疏通文意
1.重点词语解释。
(1)诚:真正,确实。(2)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3)焉:怎么,哪里。(4)命:教导、训诲。
(5)戒之曰:告诫他说。(6)夫子:文中指丈夫。(7)正:准则,标准。
2.重点句子翻译。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译: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译: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仪吗?
(3)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译:住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判断句,“谓”表判断。)
译:富贵不能使我迷惑,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作大丈夫!
四、合作探究
(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明确: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2.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举例说明你对“大丈夫”的理解。
明确: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妾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或“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可列举文天祥、鲁迅、项羽等典型例子。
(二)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1.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明确:“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力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2.孟子的观点是什么?是运用什么方法提出来的?
明确:“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结尾总结全文,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提出观点。
3.孟子是怎样从正面展开论述的?
明确:孟子用排比句从正面论述,“广居”“正位”“大道”分别比喻“仁”“礼”“义”,这是比喻论证,同时与上面构成对比论证;用“得志”和“不得志”分别表明“大丈夫”应有的行为准则,这又是一种对比。
4.怎样才能做到有大丈夫之道呢?
明确:①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贯彻儒家倡导的仁义礼)
②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有“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立身处世态度)
5.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并举例说明。
富贵不能淫——方志敏。1935年1月29日,方志敏在江西省玉山县怀玉山区被俘,囚于南昌国民党驻赣绥靖公署军法处看守所,严辞拒绝了国民党的劝降,实践了自己“努力到死,奋斗到死”的誓言。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同志被秘密杀害,时年36岁。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义熙元年(405年),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出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闻名远近,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否则就栽赃陷害。县吏说:“当束带迎之。”就是应当穿戴整齐、备好礼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邮。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说完,挂冠而去,辞职归乡。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躬耕陇亩。
威武不能屈——闻一多。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枪杀的。在这之前,朋友们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时隐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太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也不愿屈服。”
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不乱其心;在危及国家民族利益的时刻,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三)课外拓展,对比延伸
《孟子·尽心上》中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句话与文中的哪句话意思相近?该如何理解?
明确:这句话与文中的“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这句话意思相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意思是说“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这样。”普遍的观点认为这是中国文化精髓的“儒道互补”的体现,后半句体现了儒家的理想主义和入世精神,前半句则显示出道家的豁达态度和出世境界。
五、课堂小结
孟子对“妾妇之道”的否定即是对公孙衍等纵横家的否定。他认为一个人即使有卓越的才能、有影响力、有地位,但若这一切是建立在“曲意顺从,没有原则”的基础上,这样的人是不能称为“大丈夫”。间接表达了孟子对这一类人的厌恶以及讥讽、嘲笑。
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这段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仁人志士,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直到今天,当我们再读课文时,似乎仍然可以听到他那金声玉振的声音,但在灿若星河的古代文化中,也隐藏着某些封建思想的糟粕,比如妻妾制度,三从四德等,所以我们要学习辩证地看待问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六、当堂训练(PPT)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导读
●学习目标
1.理清内容,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和方法,体会作者说理的特点。
2.体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培养忧患意识。
一、检查预习
1.重难字。
畎亩(quǎn)
傅说(yuè)
胶鬲(gé)
百里奚(xī)
法家拂士(bì)
2.通假字。
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
衡于虑(“衡”同“横”,梗塞,不顺。)
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3.古今异义。
发
筑
士
然后
4.一词多义。
国
拂
于
5.词类活用。
苦其心志(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
劳其筋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饿其体肤(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饥饿。)
空乏其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贫困。)
所以动心忍性(动: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惊动。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忍。)
二、朗读指导
停顿指导。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三、疏通文意
1.重点词语解释
发:兴起,指被任用。
举:选拔、任用。
士:狱官
市:集市。
作:奋起。文中指有所作为。
入:指在国内。
出:指在国外。
敌国: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
2.重点句子翻译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所以上天要下达重要的使命在这些人的身上,必定先要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在他做事时,使他所做的事不顺利,这样让他的内心受到震撼,让他的性格更加坚忍,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译: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常常灭亡。
四、内容探究
(一)
探究第一段
1.赏读“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明确:运用排比,举六位圣贤的成功事迹,来表明“生于忧患”的普遍现象。同时注重遣词用字,六句话,六个动词,一个“发”,五个“举”,表现了人物由微贱向显达的运动过程,同时又暗示了人物的身份。舜为君子,是圣人,他的成功是虽有尧的赏识,但主要靠的是他自身的才能和努力,故曰“发”,傅说等是臣子,是贤人,他们的成功依恃自身的能力,但是主要的是遇到了一位明主,故曰“举”。
2.第1段开头列举了六个历代名臣成才的故事,这六个人的成长史中共同点是什么?列举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他们都是经历了一段艰难困顿的生活之后才发奋而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他们都经历过艰苦的磨炼,自身也在艰苦奋斗中有所成就。目的是以事实证明只有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炼才能成就大业(逆境造就人才),从而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
3.请你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
明确: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
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领导人开创了新中国的历史
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
4.“是人”指什么人?作者由列举的历史人物写到“是人”,这是什么顺序?
明确:指像上文所列举的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大业的人。采用了从个别到一般的顺序。
5.作者在第一段列举事实之后,以“天将降大任于……”一段话说明了什么道理?现在人们常说的哪些话与这个道理相同?
明确: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困苦的磨炼。“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与之相同。
6.“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阐明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明确:运用排比。
运用排比修辞手法,句式短促有力,多方面地描写了担大任的人所经历的种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从而突出作者的观点:艰苦磨难能培养人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能增长人担当大任的能力。
(二)
探究第二段
1.造就人才的客观(外部)条件是什么?
明确: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艰难困苦的磨炼)
2.造就人才的主观(内部)条件是什么?
明确:困于心,衡于虑。(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经历一番艰苦的思想斗争)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论述了什么道理?怎样理解这句话?
明确:论述了“死于安乐”的道理。
这句针对国君提出,意思是说如果国内没有执法严格、敢于直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外面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国君就会耽于安乐。这样,国家常常会灭亡。
4.第2段的论证思路是什么?
明确:第2段先提出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还要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五、深入探究
1.全文是如何论证中心论点的?
明确:开篇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经过贫困、挫折等的磨砺,终于有所作为,成就大业的例子,说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接着从一个人的发展,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角度,一正一反地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死的道理。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
2.全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举例论证——列举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等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从卑微到显贵的事例。
类比论证——从个人事例说起,在得出“困境出人才”这个观点后,转到统治者治国上,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事业的因素相仿。
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过磨炼的益处,说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
3.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
明确:课文是从两个角度说理的。
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
一方面人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游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
另一方面他指出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
二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诫谏,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是极端重要的,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4.主旨探究。
通过列举六位名人的事例,论述了人才和困境的关系,明确指出了国家和人才一样,要在艰苦环境中生存发展强大的道理。
5.写作特色。
①论点鲜明。
本文具有短论的特色,作者抓住实质问题——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以高度概括的语言作扼要论证,中心鲜明突出,又有不少警句,读后发人深思。
②句式较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
例如列举历史人物,论述人的遭遇之苦均使用排比句式,使文章气势磅礴,一气呵成。
六、拓展延伸
《富贵不能淫》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篇文章都是小短论,请从主题、结构、写法等方面比较一下它们的异同点。
示例一:《富贵不能淫》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长于言辞,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示例二:两篇小短论论证方式和行文结构是不同的。《富贵不能淫》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先举出公孙衍,张仪的反例,论述他们奉行的是“妾妇之道”,再论述作者心目中大丈夫的标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运用举例论证,先讲述历代名臣成长史,再论述一般人的成长历程,然后由成才推及治国的道理,最后归纳出论点,属于“层进”的归纳式结构。
示例三:两篇小短论的主题不同。《富贵不能淫》论述了作者心目中大丈夫的标准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围绕客观环境和国家命运的关系,阐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七、课堂小结
孟子文中所言的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他强调人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而贪图安乐自然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对于国家来说,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极其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
《〈孟子〉二章》,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读写议论文具有多方面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孟子的政治思想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希望大家悉心体会,思有所悟,学有所获。
八、当堂训练(PPT)
【课后导练】
(一)阅读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回答问题。
天时不如地利,(A)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B)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C)
,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用“/”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划两处)
威
天
下
不
以
兵
革
之
利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环而攻之而不胜
委而去之
B.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得道者多助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以天下之所顺
D.寡助之至
天下顺之
3.将上文(A)
(B)
(C)三处补充完整并翻译所补充句子。
4.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孟子在文中指明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是
,它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
”(此空用文中原句作答)。
(2)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得道?得道的结果是什么?
(3)文中体现了孟子怎样的治国主张?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结论(主旨)又是什么?
答案: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C
略
(1)人和
天下顺之(2)得人和(施行仁政)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3)施行仁政(4)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加粗词在文中的意思。
(1)必敬必戒
戒:_____________
(2)与民由之
由:_____________
(3)贫贱不能移
移:_____________
(4)劳其筋骨
劳:_____________
(5)衡于虑
衡:_____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行文流畅,富有气势。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孟子论证“死于安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上文论证“生于忧患”形成______(写作手法)。
4.读了上面的选文,你得到哪些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谨慎
(2)遵从
(3)使……动摇
(4)使……劳累
(5)同“横”,梗塞、不顺
2.(1)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才叫作大丈夫。
(2)在国内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国家往往会灭亡。
3.排比
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
对比
4.①一个人应意志坚定,不能向邪恶势力低头;②不能贪图享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
《<孟子>三章》同步检测
(满分:70分
时间:4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8分)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
兵gé(_____)
封jiāng(_____)
guǎ(______)助
亲qī(_____)
外huàn(_____)
畎亩(_____)
傅说(_____)
胶鬲(_____)
米粟(_____)
拂士(_____)
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B.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C.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D.入/则无法家/拂士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B.以天下之所顺
(顺:通顺,顺利。)
C.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举:选拔,任用。)
D.人恒过,然后能改
(恒过:常常犯错误。)
4.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往之女家。
B.曾益其所不能。
C.行拂乱其所为。
D.衡于虑。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2分)
A.威武不能屈
B.饿其体肤
C.所以动心忍性
D.一怒而诸侯惧
6.下列各项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一怒而诸侯惧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B.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立天下之正位
父命之
D.入则无法家拂士
行拂乱其所为
7.下列选项中的“兵”与“兵革非不坚利也”中的“兵”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兵临城下
B.纸上谈兵
C.短兵相接
D.按兵不动
8.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译: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警戒,不要违背你的丈夫!
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译: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要有所作为。
C.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译:富贵不能使我迷惑,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
9.下列关于课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遭腐刑而著《史记》的司马迁、幼年丧父发奋读书的欧阳修、身残志坚的张海迪,三人的故事不能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
B.《孟子》文章以雄辩见长,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名言,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
10.为弘扬孔孟文化,八年级(1)班开展了“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6分)
(1)[认识孔孟思想]请根据下面《论语》和《孟子》选段的译文,探究孔子和孟子对于财富主张的共同之处。(2分)
①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应该享有。(《论语?里仁》)
②如果不合乎义,如果不合乎道,即使是一点点的小东西也不把它给别人,即使是一点点的小东西也不从别人那里取得。(《孟子?万章上》)
孔子和孟子对于财富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孔孟精神]下面是班上同学为学习孔孟精神而捜集、改写的一副对联,请从下面备选短语中选取一个恰当的短语,将对联补充完整。(2分)
备选短语:和为贵
守礼法
择朋友
常自省
上联:居家当思别尊卑有益于己
下联:处世尤宜________
无愧于心
(3)[探究孟子语录]下面是《孟子》中关于治国的语录,阅读后用一个词语概括孟子的治国思想。(2分)
材料一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材料二
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材料三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孟子的治国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默写。(8分)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三要素的句子是: ,
________。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句话与《富贵不能淫》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意思相近。?
(3)《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指出了艰苦磨炼益处的句子是: , 。?
12.文学常识填空。(3分)
《<孟子>二章》选自《____________》。孟子,名 ,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时期 _______家,_____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 ”。?
二、阅读理解(3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3分)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班彪①字叔皮,扶风安陵人也。彪既才高而好述作,遂专心史籍之间。彪复辟司徒玉况府。时,东宫初建,诸王国并开,而官属未备,师保多阙。彪上书奏,帝纳之。后察司徒廉为望都长,吏民爱之。建武三十年,年五十二,卒官。所著赋、论、书、记、奏事合九篇。
?
论曰:班彪以通儒上才,倾侧危乱之间,行不逾方,言不失正,仕不急进贞不违人敷②文华以纬国典守贱薄而无闷容。何其守道恬淡之笃也。
(选自《后汉书·班彪列传》,有删节)
【注释】①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②敷:铺叙。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
(1)七里之郭(?????
)??(2)
亲戚畔之(??????
)
(3)师保多阙(?????
)??(4)
后察司徒廉为望都长(??????
)?
2.用“/”给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
贞
不
违
人
敷
文
华
以
纬
国
典
守
贱
薄
而
无
闷
容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2)彪既才高而好述作,遂专心史籍之间。
4.【甲】【乙】两文都提到了“道”,甲文中的“道”,指道义,仁政和王道。君王要施仁政,行王道,才能赢得民心。乙文中的“道”,是人臣之道,班彪做到了哪些?请结合选文内容阐述。(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9分)
??【甲】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①,系之衣带间。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②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③。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涕。
(选自《文山先生全集》)
【注】①自赞:自我总结。②庶几:差不多。③观者如堵:围观人的多得像一道墙。
1.下列加线词解释有误一项是(??)(2分)
A.贫贱不能移(移动)??B.见闻者无不流涕(眼泪)
C.此之谓大丈夫(称作)?D.俄有使使止之(不久)
2.请将“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3.以甲、乙两文为据,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行文流畅,富有气势。
B.文天祥临刑之际自作绝笔,系之衣带间,这表明他早有赴死之心。
C.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D.“见闻者无不流涕”一句,描绘“观者”的反应,是为了表现他们的痛惜之情。
4.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著名论断,在文天祥身上,是如何体现的?(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0分)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
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选自《新序》)
1.下列加粗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喟然叹曰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B.被服以立
以我酌油知之
C.故宋昭公亡而能悟
温故而知新
D.所以动心忍性
吾知所以亡矣
2.请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甲、乙两文,概括宋昭公“离国家失社稷”的原因。(4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
《<孟子>三章》同步检测
(满分:70分
时间:4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8分)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
兵gé(_____)
封jiāng(_____)
guǎ(______)助
亲qī(_____)
外huàn(_____)
畎亩(_____)
傅说(_____)
胶鬲(_____)
米粟(_____)
拂士(_____)
答案:革
疆
寡
戚
患
quǎn
yuè
gé
sù
bì
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D
)(2分)
A.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B.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C.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D.入/则无法家/拂士
解析:D句应断句为:入/则无/法家拂士。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
A.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B.以天下之所顺
(顺:通顺,顺利。)
C.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举:选拔,任用。)
D.人恒过,然后能改
(恒过:常常犯错误。)
解析:顺:归顺,服从。
4.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C
)(2分)
A.往之女家。
B.曾益其所不能。
C.行拂乱其所为。
D.衡于虑。
解析:A“女”为通假字;B“曾”为通假字;D“衡”为通假字。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D
)(2分)
A.威武不能屈
B.饿其体肤
C.所以动心忍性
D.一怒而诸侯惧
6.下列各项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B
)(2分)
A.一怒而诸侯惧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B.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立天下之正位
父命之
D.入则无法家拂士
行拂乱其所为
解析:
A.表顺承/表并列。B.代词,这。C.助词,的/代词,指男子。D.同“弼”,辅佐/违背。
7.下列选项中的“兵”与“兵革非不坚利也”中的“兵”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C )(2分)
A.兵临城下
B.纸上谈兵
C.短兵相接
D.按兵不动
解析:“兵革非不坚利也”中“兵”的意思是兵器。A项,敌军;B项,用兵;C项,兵器;D项,军队。
8.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A.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译: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警戒,不要违背你的丈夫!
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译: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要有所作为。
C.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译:富贵不能使我迷惑,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
解析:“必敬必戒”,“戒”是谨慎的意思。
9.下列关于课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2分)
A.遭腐刑而著《史记》的司马迁、幼年丧父发奋读书的欧阳修、身残志坚的张海迪,三人的故事不能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
B.《孟子》文章以雄辩见长,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名言,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
解析:司马迁、欧阳修、张海迪都是历经磨难然后获得成功的,所以这三个人的事例能够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
10.为弘扬孔孟文化,八年级(1)班开展了“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6分)
(1)[认识孔孟思想]请根据下面《论语》和《孟子》选段的译文,探究孔子和孟子对于财富主张的共同之处。(2分)
①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应该享有。(《论语?里仁》)
②如果不合乎义,如果不合乎道,即使是一点点的小东西也不把它给别人,即使是一点点的小东西也不从别人那里取得。(《孟子?万章上》)
孔子和孟子对于财富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孔孟精神]下面是班上同学为学习孔孟精神而捜集、改写的一副对联,请从下面备选短语中选取一个恰当的短语,将对联补充完整。(2分)
备选短语:和为贵
守礼法
择朋友
常自省
上联:居家当思别尊卑有益于己
下联:处世尤宜________无愧于心
答案:(1)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或:取得财富不能违背道义(原则)](意对即可)
(2)守礼法
(3)[探究孟子语录]下面是《孟子》中关于治国的语录,阅读后用一个词语概括孟子的治国思想。(2分)
材料一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材料二
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材料三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孟子的治国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仁政(或:施仁政、民贵君轻、以民为本)
11.默写。(8分)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三要素的句子是: ,
________。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句话与《富贵不能淫》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意思相近。?
(3)《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指出了艰苦磨炼益处的句子是: , 。?
答案:(1)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3)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12.文学常识填空。(3分)
《<孟子>二章》选自《 》。孟子,名 ,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时期 家, _____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 ”。?
答案:孟子译注 轲 战国 思想 儒 亚圣
解析:巧记妙背积累文学常识,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如“轲”不要误写为“柯”。
二、阅读理解(3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3分)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班彪①字叔皮,扶风安陵人也。彪既才高而好述作,遂专心史籍之间。彪复辟司徒玉况府。时,东宫初建,诸王国并开,而官属未备,师保多阙。彪上书奏,帝纳之。后察司徒廉为望都长,吏民爱之。建武三十年,年五十二,卒官。所著赋、论、书、记、奏事合九篇。
?
论曰:班彪以通儒上才,倾侧危乱之间,行不逾方,言不失正,仕不急进贞不违人敷②文华以纬国典守贱薄而无闷容。何其守道恬淡之笃也。
(选自《后汉书·班彪列传》,有删节)
【注释】①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②敷:铺叙。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
(1)七里之郭(?????
)??(2)
亲戚畔之(??????
)
(3)师保多阙(?????
)??(4)
后察司徒廉为望都长(??????
)
答案:(1)外城
(2)畔同“叛”,背叛(3)阙同“缺”,缺点
(4)
做,担任???
2.用“/”给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
贞
不
违
人
敷
文
华
以
纬
国
典
守
贱
薄
而
无
闷
容
答案:贞不违人/敷文华以纬国典/守贱薄而无闷容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2)彪既才高而好述作,遂专心史籍之间。
答案:(1)略(2)班彪既有高才又好写作,于是专心在史籍方面下功夫。
4.【甲】【乙】两文都提到了“道”,甲文中的“道”,指道义,仁政和王道。君王要施仁政,行王道,才能赢得民心。乙文中的“道”,是人臣之道,班彪做到了哪些?请结合选文内容阐述。(3分)
示例:(1)善于荐才。如:班彪上奏官属、师保,后又荐司徒廉。(2)著书立说。如:既有高才,又好写作。敷文华以纬国典。(3)敢于担当。如:倾侧危乱之间。(4)中规中矩。如:行不逾方,言不失正。(5)不急功近利。如:仕不急进。(6)不违信义。如:贞不违人。(7)甘于贫贱。如:守贱薄而无闷容。(答对3点即可)
附:【乙】译文
班彪传,班彪,字叔皮,扶风安陵人。班彪既有高才又好写作,于是专心在史籍方面下功夫。彪又被征到司徒玉况府。当时太子的东宫刚建立,诸王国同时开辟,而官吏没有配齐,师保齐缺。班彪又上奏书,皇帝采纳了。后来选司徒廉作望都长,得到官吏百姓的爱戴。建武三十年,班彪年五十二,死在官位上。他所著的赋、论、书、记、奏事共九篇。
??评论说:班彪身为博古通今的儒者和杰出的人才,置身于危难动乱之中,行为不逾越道义,言语不背离正轨,当官不急功近利,守志不背弃他人,写文章来治理国家,守着清贫的生活而没有闷闷不乐的神色,他坚守道义,恬静淡薄的志向是多么的坚定呀。?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9分)
??【甲】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①,系之衣带间。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②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③。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涕。
(选自《文山先生全集》)
【注】①自赞:自我总结。②庶几:差不多。③观者如堵:围观人的多得像一道墙。
1.下列加线词解释有误一项是(A??)(2分)
A.贫贱不能移(移动)??B.见闻者无不流涕(眼泪)
C.此之谓大丈夫(称作)?D.俄有使使止之(不久)
2.请将“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答案:问集市上(围观)的人何处是南,何处是北,面向南方拜了又拜,然后受刑而死。
3.以甲、乙两文为据,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D??)(3分)
A.甲文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行文流畅,富有气势。
B.文天祥临刑之际自作绝笔,系之衣带间,这表明他早有赴死之心。
C.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D.“见闻者无不流涕”一句,描绘“观者”的反应,是为了表现他们的痛惜之情。
4.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著名论断,在文天祥身上,是如何体现的?(2分)
答案:文天祥被俘后面对死亡,面对威逼利诱,一身浩然正气,从容就义,正是孟子“大丈夫”论断中“威武不能屈”的体现。
【参考译文】
【甲】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在天下最中正的位置(礼)上,走在天下最开阔的大路(义)上;得志的时候,和老百姓一道走;不得志的时候,自己走自己的路。富贵不能使他骄狂,贫贱不能改变他的心志,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才叫作大丈夫。
【乙】文天祥将被押出监狱前,就写下遗书自我总结,桂在衣带间。那文词写着:“孔子说杀身成仁,孟子说舍生取义,(因为)已经尽了人臣的责任,所以达成了仁德。读古代圣贤的书,所学的(不是成仁取义的事又)是什么事呢?从今以后,我差不多就没有愧疚了!”(他被)押过集市时,精神得意,如往常一样。围观的人多得像一道墙。即将受刑时,他不慌不忙地向执刑的官吏说:“我的事都已经做完了。”问集市上(围观)的人何处是南,何处是北,面向南方拜了又拜,然后受刑而死。不久,有使者(前来传令)让行刑停止,到达时(文天祥)已经死了。看到、听到的人,没有不伤心流泪的。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0分)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
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选自《新序》)
1.下列加粗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2分)
A.喟然叹曰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B.被服以立
以我酌油知之
C.故宋昭公亡而能悟
温故而知新
D.所以动心忍性
吾知所以亡矣
解析:A.用在形容词、副词之后,表示状态/指示代词,这样,那样。B.连词,用在状语与中心语之间,表示修饰/介词,凭借。C.两个“而”都是连词,表示顺承,相当于“就”“才”。D.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手段、方法、东西等)”/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2.请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从脸色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2)朝内朝外都不能使我听到我的过失,因此到了这个地步!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将重点词语落实到位,如:第(1)句中,“征”,表现,征验;“喻”,了解,明白。第(2)句中,“闻”,使……听到;“是以”,因此。
3.结合甲、乙两文,概括宋昭公“离国家失社稷”的原因。(4分)
答案:“谄谀者众”;无“法家拂士”。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的能力。甲文中“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和乙文中“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就是本题答案。
[参考译文]
[乙]
宋昭公亡国后出逃,到达了边境,感慨说道:“我知道亡国的原因了。我朝做官的千百人,施政做事,没有一个不说:‘我们君主圣明!’侍从妃子数百人,披着衣服站立,没有一个不说:‘我们君主长得英俊!’朝内朝外都不能使我听到我的过失,因此到了这个地步!”在宋昭公看来,做君王的离开国家失掉社稷,是因为说谄媚话的人太多。所以宋昭公逃出了国家后能够醒悟,最后得以返回国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 《孟子》三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重点字词,掌握常用的文言词语,积累文言词汇和文言句式。背诵并默写三篇短文。
2.了解作者及其相关的文学常识,理解三篇短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根据课文内容,赏析文章的语言特点、写作手法和论证过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默读、品味、批注等方法来理解作品的内涵。
2.通过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等方式来体会作者的情感。
3.通过反复诵读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实际体会“人和”和“施行仁政”的重要性,以及在困境和忧患中奋发向上的精神;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1.掌握常用的文言词语和句式,理解文意。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含义,明白“人和”和“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2.理解文章内涵,体会“大丈夫”的英雄气概。
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增强忧患意识。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
2.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写法。
3.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含义。
一、新课导入
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在中国历史上,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君主,同学们能列举出几位呢?孟子满腹经纶,不在其位而谋“仁政”,展现出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文章,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和方法。
预习交流
1.孟子和《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
289),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学宗师,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尊称孟子为“亚圣”。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之一,为孟子和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著。书中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合为“四书”,成为此后读书人的必读书。
《孟子》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其中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时代背景。
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在孔子的“仁”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呼吁各国重视人民的作用;强烈反对不义战争,宣扬“仁政”“王道”,并将这一希望寄托在统治阶级发“仁心”上。
三、听读朗读
1.听读课文。
2.朗读课文。
(1)一读---正音:郭(guō)
夫(fú)
粟(sù)
域(yù)
畔(pàn)
(2)二读---划节奏。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三读---明词句。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人和: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古义:外城。
今义:姓氏
环①而攻之②而不胜:环,围。而①:表顺接
而②,表转折,却。
译: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译: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摆出观点,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城:城墙
池:护城河。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类。 坚利:坚固锋利。
委而去之:弃城而逃。
委,古义:放弃。
今义:委任
去,古义:离开
。今义:到……去
译: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域:
古义: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今义:地域
以:凭,靠。
固国:巩固国防。固:使······巩固
威:形容词作动词,威慑。兵革之利,武力的强大。
译: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
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得道: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
寡助之至:之,动词,到。至,极点。
畔:同“叛”,背叛。
顺,归顺,服从。
译: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故:所以。
译: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则“战必胜”。
(4)四读---明内容。
用原文回答以下问题:
①天时、地利、人和的关系?
②如何证明天时不如地利?
③如何证明地利不如人和?
④哪些句子从反面论证“人和”的重要性?
⑤寡助会如何?
⑥多助会如何?
⑦这两者争战又如何?
(5)五读---明思路。
尝试着给文章划分一下层次,重新编排一下段落,看分几段合适?同学之间可以讨论。(用“//”符号标注)
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四、结构和论证
1.本文可以分为几层?是如何划分层次的?
明确: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开头一句,即“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第二层:从“三里之城”到“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第三层:从“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到最后“战必胜矣”。
2.说说每层的大意。
明确:第一层:摆出观点,提挈全文。第二层: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三层:在前两层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普遍意义。
3.作者是如何论证的?
明确:本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援引战例,以攻城而未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人和”的重要性,最后引申到治国,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全文采用了逐层论证的写法,结构严密,推理清楚,说理深刻,有很强的说服力。
五、深入探究
1.由论点看,决定战争胜负的要素有哪些?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
明确:天时、地利、人和(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2.本文的论题是战争还是治国?为什么呢?
明确:治国。因为孟子强烈反对不义战争,宣扬“仁政”“王道”,并将这一希望寄托在统治阶级发“仁心”上。
3.“人和”的实质是什么?
明确:在于“得道”,即施行仁政,取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4.划出文中的排比句,说说其作用。
明确:第一处“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运用双重否定的排比句,起肯定、加强语言气势的作用极言防御一方的地利条件的优越。但“委而去之”强调“人和”的重要性。
第二处“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运用排比句式,再次强调“地利”不足恃。运用对比手法把“得道者”与“失道者”的后果进行对比,点明文章主旨。
六、拓展延伸
结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下面的【链接材料】,简要说明这两段文字共同体现了怎样的思想。
【链接材料】
勾践①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②!”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③矣,请报之。”……
果行,国人皆劝④。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⑤?”是故败吴于囿⑥,又败之于没⑦,又郊败之。
?????????????????????????????????
(选自《国语·勾践灭吴》)
【注释】①勾践:春秋时期越国国君。他曾被吴王夫差打败。②更:改正。③节:节制。④劝:勉励。⑤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谁有我们这么好的国君啊,能不为他拼死作战吗?⑥囿:古地名。⑦没:古地名。
明确:两段文字共同体现了“以人为本”(或: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思想。孟子所说的“人和”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勾践能打败吴国,也是因为他“以人为本”,关注民心民情,重视人心向背。
七、课堂小结
孟子把“人和”放在“天时”“地利”之上的崇高位置,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的远见卓识,也说明了古代先贤认识到事物的千差万别和世界的丰富多彩,在主张“和”的同时,并不抹杀事物各自的特点。
八、当堂训练(PPT)
板书设计:
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多助,
举例论证:举攻主和守方两个事例
突出“人和”和“施
失道寡助
道理论证:域民、固国、威天下
行仁政”的重要性
得出结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第二课时
《富贵不能淫》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背诵精彩片段。
2.识记重点字词并翻译文章。
3.理解本文意思,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新课导入
人们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什么样的人才可以成为“大丈夫”呢?孟子在《富贵不能淫》这篇课文中对“大丈夫”做了很好的阐释。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文章去看看。
二、检查预习
1.重难字。
公孙衍(yǎn)
丈夫之冠(guàn)
女家(rǔ)
富贵不能淫(yín)
2.通假字。
往之女家(“女”同“汝”,你)
3.古今异义。
安居
诚
4.一词多义。
得
戒
居
5.词类活用。
丈夫之冠也(名词作动词,行冠礼)
富贵不能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迷惑)
贫贱不能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动摇)
威武不能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服)
6.特殊句式。
①判断句:此之谓大丈夫。(“谓”表判断。)
②倒装句
状语后置:舜发于畎亩之中(正常语序为“舜于畎亩之中发”,文中后面的五个句子也是倒装句)
三、朗读指导
停顿指导。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3.以顺/为正者
3.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四、疏通文意
1.重点词语解释。
(1)诚:真正,确实。(2)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3)焉:怎么,哪里。(4)命:教导、训诲。
(5)戒之曰:告诫他说。(6)夫子:文中指丈夫。(7)正:准则,标准。
2.重点句子翻译。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译: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译: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仪吗?
(3)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译:住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判断句,“谓”表判断。)
译:富贵不能使我迷惑,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作大丈夫!
五、合作探究
(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明确: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2.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举例说明你对“大丈夫”的理解。
明确: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妾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或“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可列举文天祥、鲁迅、项羽等典型例子。
█资料链接---纵横家
(1)纵横家是战国时以从事政治外交活动为主的一个派别;合纵派的主要代表是苏秦、张仪。
——《百科》
(2)应劭《风俗通》:“鬼谷先生六国时纵横家,知大局,善揣摩,通辩辞,会机变,全智勇,长谋略,能决断,无所不出。
(3)《资治通鉴·周显王三十六年》:“张仪者,魏人,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
(4)他们注重揣摩游说对象心理,运用各种手段,或拉拢或分化,事无定主,说无定辞,他们朝秦暮楚,但懂得帝王需求,出谋划策时多以君王心情、国家政治需要出发,因此非常讨喜。
——《百科》
(二)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1.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明确:“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力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2.孟子的观点是什么?是运用什么方法提出来的?
明确:“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结尾总结全文,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提出观点。
3.孟子是怎样从正面展开论述的?
明确:孟子用排比句从正面论述,“广居”“正位”“大道”分别比喻“仁”“礼”“义”,这是比喻论证,同时与上面构成对比论证;用“得志”和“不得志”分别表明“大丈夫”应有的行为准则,这又是一种对比。
4.怎样才能做到有大丈夫之道呢?
明确:①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贯彻儒家倡导的仁义礼)
②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有“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立身处世态度)
5.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并举例说明。
富贵不能淫——方志敏。1935年1月29日,方志敏在江西省玉山县怀玉山区被俘,囚于南昌国民党驻赣绥靖公署军法处看守所,严辞拒绝了国民党的劝降,实践了自己“努力到死,奋斗到死”的誓言。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同志被秘密杀害,时年36岁。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义熙元年(405年),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出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闻名远近,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否则就栽赃陷害。县吏说:“当束带迎之。”就是应当穿戴整齐、备好礼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邮。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说完,挂冠而去,辞职归乡。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躬耕陇亩。
威武不能屈——闻一多。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枪杀的。在这之前,朋友们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时隐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太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也不愿屈服。”
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不乱其心;在危及国家民族利益的时刻,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三)课外拓展,对比延伸
《孟子·尽心上》中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句话与文中的哪句话意思相近?该如何理解?
明确:这句话与文中的“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这句话意思相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意思是说“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这样。”普遍的观点认为这是中国文化精髓的“儒道互补”的体现,后半句体现了儒家的理想主义和入世精神,前半句则显示出道家的豁达态度和出世境界。
六、课堂小结
孟子对“妾妇之道”的否定即是对公孙衍等纵横家的否定。他认为一个人即使有卓越的才能、有影响力、有地位,但若这一切是建立在“曲意顺从,没有原则”的基础上,这样的人是不能称为“大丈夫”。间接表达了孟子对这一类人的厌恶以及讥讽、嘲笑。
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这段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仁人志士,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直到今天,当我们再读课文时,似乎仍然可以听到他那金声玉振的声音,但在灿若星河的古代文化中,也隐藏着某些封建思想的糟粕,比如妻妾制度,三从四德等,所以我们要学习辩证地看待问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七、当堂训练(PPT)
板书设计:
富贵不能淫
第三课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学习目标
1.理清内容,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和方法,体会作者说理的特点。
2.体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培养忧患意识。
一、新课导入
孟子认为,人才是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有了艰苦环境的磨炼,才能使人的性格坚韧、顽强,才能担负重大的使命。这节课我们就要走进孟子的另一篇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去感受一下孟子是如何来论述这个问题的。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欲报吴仇,苦身焦思,置胆于坐,饮食尝之,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请走进《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去寻找答案。
二、检查预习
1.重难字。
畎亩(quǎn)
傅说(yuè)
胶鬲(gé)
百里奚(xī)
法家拂士(bì)
2.通假字。
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
衡于虑(“衡”同“横”,梗塞,不顺。)
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3.古今异义。
发
筑
士
然后
4.一词多义。
国
拂
于
5.词类活用。
苦其心志(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
劳其筋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饿其体肤(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饥饿。)
空乏其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贫困。)
所以动心忍性(动: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惊动。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忍。)
三、朗读指导
停顿指导。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四、疏通文意
1.重点词语解释
发:兴起,指被任用。
举:选拔、任用。
士:狱官
市:集市。
作:奋起。文中指有所作为。
入:指在国内。
出:指在国外。
敌国: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
2.重点句子翻译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所以上天要下达重要的使命在这些人的身上,必定先要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在他做事时,使他所做的事不顺利,这样让他的内心受到震撼,让他的性格更加坚忍,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译: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常常灭亡。
五、内容探究
(一)
探究第一段
1.赏读“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明确:运用排比,举六位圣贤的成功事迹,来表明“生于忧患”的普遍现象。同时注重遣词用字,六句话,六个动词,一个“发”,五个“举”,表现了人物由微贱向显达的运动过程,同时又暗示了人物的身份。舜为君子,是圣人,他的成功是虽有尧的赏识,但主要靠的是他自身的才能和努力,故曰“发”,傅说等是臣子,是贤人,他们的成功依恃自身的能力,但是主要的是遇到了一位明主,故曰“举”。
2.第1段开头列举了六个历代名臣成才的故事,这六个人的成长史中共同点是什么?列举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他们都是经历了一段艰难困顿的生活之后才发奋而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他们都经历过艰苦的磨炼,自身也在艰苦奋斗中有所成就。目的是以事实证明只有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炼才能成就大业(逆境造就人才),从而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
3.请你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
明确: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
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领导人开创了新中国的历史
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
4.“是人”指什么人?作者由列举的历史人物写到“是人”,这是什么顺序?
明确:指像上文所列举的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大业的人。采用了从个别到一般的顺序。
5.作者在第一段列举事实之后,以“天将降大任于……”一段话说明了什么道理?现在人们常说的哪些话与这个道理相同?
明确: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困苦的磨炼。“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与之相同。
6.“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阐明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明确:运用排比。
运用排比修辞手法,句式短促有力,多方面地描写了担大任的人所经历的种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从而突出作者的观点:艰苦磨难能培养人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能增长人担当大任的能力。
(二)
探究第二段
1.造就人才的客观(外部)条件是什么?
明确: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艰难困苦的磨炼)
2.造就人才的主观(内部)条件是什么?
明确:困于心,衡于虑。(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经历一番艰苦的思想斗争)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论述了什么道理?怎样理解这句话?
明确:论述了“死于安乐”的道理。
这句针对国君提出,意思是说如果国内没有执法严格、敢于直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外面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国君就会耽于安乐。这样,国家常常会灭亡。
4.第2段的论证思路是什么?
明确:第2段先提出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还要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六、深入探究
1.全文是如何论证中心论点的?
明确:开篇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经过贫困、挫折等的磨砺,终于有所作为,成就大业的例子,说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接着从一个人的发展,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角度,一正一反地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死的道理。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
2.全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举例论证——列举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等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从卑微到显贵的事例。
类比论证——从个人事例说起,在得出“困境出人才”这个观点后,转到统治者治国上,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事业的因素相仿。
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过磨炼的益处,说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
3.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
明确:课文是从两个角度说理的。
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
一方面人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游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
另一方面他指出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
二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诫谏,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是极端重要的,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4.主旨探究。
通过列举六位名人的事例,论述了人才和困境的关系,明确指出了国家和人才一样,要在艰苦环境中生存发展强大的道理。
5.写作特色。
①论点鲜明。
本文具有短论的特色,作者抓住实质问题——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以高度概括的语言作扼要论证,中心鲜明突出,又有不少警句,读后发人深思。
②句式较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
例如列举历史人物,论述人的遭遇之苦均使用排比句式,使文章气势磅礴,一气呵成。
七、拓展延伸
《富贵不能淫》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篇文章都是小短论,请从主题、结构、写法等方面比较一下它们的异同点。
示例一:《富贵不能淫》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长于言辞,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示例二:两篇小短论论证方式和行文结构是不同的。《富贵不能淫》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先举出公孙衍,张仪的反例,论述他们奉行的是“妾妇之道”,再论述作者心目中大丈夫的标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运用举例论证,先讲述历代名臣成长史,再论述一般人的成长历程,然后由成才推及治国的道理,最后归纳出论点,属于“层进”的归纳式结构。
示例三:两篇小短论的主题不同。《富贵不能淫》论述了作者心目中大丈夫的标准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围绕客观环境和国家命运的关系,阐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八、课堂小结
孟子文中所言的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他强调人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而贪图安乐自然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对于国家来说,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极其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
《〈孟子〉二章》,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读写议论文具有多方面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孟子的政治思想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希望大家悉心体会,思有所悟,学有所获。
九、当堂训练(PPT)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77张PPT)
22
《孟子》三章
孟子:(约前372—前
289),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学宗师,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尊称孟子为“亚圣”。
作者简介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之一,
为孟子和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著。
书中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
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
政治活动。南宋朱熹把它和《大
学》、《中庸》、《论语》合为
“四书”,成为此后读书人的必读书。
《孟子》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其中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文本介绍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
2.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写法。
3.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含义。
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在孔子的“仁”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
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呼吁各国重视人民的作用;强烈
反对不义战争,宣扬“仁政”“
王道”,并将这一希望寄托在统
治阶级发“仁心”上。
时代背景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
天时、地利——赤壁之战:孙吴联军借助长江天堑,以及北方兵不习水战的地理条件及东风的天时,一把火烧掉了曹操83万大军。
人和——七擒孟获:蜀汉建国,西南诸民族皆归顺,唯独孟获不肯归顺,民心尽失,诸葛亮挥师南征,七擒七纵,最后孟获归顺蜀汉,永不反叛。
天时、地利、人和哪个最为重要?孟子是如何看待的?
最佳时机,天气时令,良辰吉日
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读:正音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guō),环而攻之而不胜。夫(fú)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yù)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pàn)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gu?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读:节奏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人和: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古义:外城。
今义:姓氏
环①而攻之②而不胜:环,围。而①:表顺接
而②,表转折,却。
译: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译: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文章释义
摆出观点,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城:城墙
池:护城河。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类。 坚利:坚固锋利。
委而去之:弃城而逃。
委,古义:放弃。
今义:委任
去,古义:离开
。今义:到……去
译文: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域:
古义: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今义:地域
以:凭,靠。
固国:巩固国防。固:使······巩固
威:形容词作动词,威慑。兵革之利,武力的强大。
译: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故:所以。
译: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则“战必胜”。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
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得道: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
寡助之至:之,动词,到。至,极点。
畔:同“叛”,背叛。
顺,归顺,服从。
译: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
三读:明内容
用原文回答以下问题:
①天时、地利、人和的关系?
②如何证明天时不如地利?
③如何证明地利不如人和?
④哪些句子从反面论证“人和”的重要性?
⑤寡助会如何?
⑥多助会如何?
⑦这两者争战又如何?
四读:明思路
尝试着给文章划分一下层次,重新编排一下段落,看分几段合适?同学之间可以讨论。(用“//”符号标注)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第一部分
(1)
开宗明义
,
提出论点。
(总)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递进的句式)
第二部分(2、3)战争为例
,证明论点。
(分)
(举例论证、排比句式)
第三部分
(4)
总结全文,
得出结论
(总)
(排比句式)
逐层论证
层层深入
结构和论证
划分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
作者是如何论证的?
(中心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论据)
天时不如地利(从进攻一方而言)
↓
(论据)
地利不如人和(从防御一方而言)
↓
↓
(结论)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从战争到治国)
2.本文的论题是战争还是治国?为什么呢?
天时、地利、人和(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深入探究
1.由论点看,决定战争胜负的要素有哪些?
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
治国。
因为孟子强烈反对不义战争,宣扬“仁政”“王道”,并将这一希望寄托在统治阶级发“仁心”上。
3.“人和”的实质是什么?
在于“得道”,即施行仁政,取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第一处“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运用双重否定的排比句,起肯定、加强语言气势的作用极言防御一方的地利条件的优越。但“委而去之”强调“人和”的重要性。
第二处“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运用排比句式,再次强调“地利”不足恃。运用对比手法把“得道者”与“失道者”的后果进行对比,点明文章主旨。
4.划出文中的排比句,说说其作用。
提出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七里
环而攻
不胜
小
得天时
举例论证
进攻方
防守方
高.深.利.多
委而去
治国(类推)
域民
固国
威天下
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总
分
总
小结:
孟子把“人和”放在“天时”“地利”之上的崇高位置,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的远见卓识,也说明了古代先贤认识到事物的千差万别和世界的丰富多彩,在主张“和”的同时,并不抹杀事物各自的特点。
课堂总结
当堂训练(15分钟)
1.解释下面红色的词语。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
B、亲戚畔之 畔:(
)
C、多助之至 之:(
)
D、委而去之
委:( )
2.翻译“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放弃
限制
通“叛”,背叛
到
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内外亲属都背叛的君主,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战就一定能胜利。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能表达“人和”的重要性。其中“得道”与“失道”的结果不同,“得道”则“_________”,
“失道”则“_________”。
4.本文论证逐层推进,孟子首先提出三个概念:“_____”、“______”
、“______”,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突出了“_____”的重要性,得出中心论点。
接着用攻打“小城”的例子证明“____________”;用弃城而逃的例子证明“______________”;
最后进一步进行类推,由战争推想治国,指出“人和”的实质就是“______”
,并运用______论证的方法,从“________”与“_________”两个不同的结局来再次强调中心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天下顺之
亲戚畔之
天时
地利
人和
人和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
对比
天下顺之
亲戚畔之
5.文中的“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论证了“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6.作者认为”域民”“固国”“威天下”应该靠
“____
”。“得道者”战必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指出得“人和”的实质是“_____”,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_________”。
以天下之所顺
攻亲戚之所畔。
天时不如地利
得道
得道
天下顺之
8.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
B.文章二、三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运用否定排比句式。
C.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法治”的思想。
D.文章论述的观点与孟子所说的“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一致。
C
法家韩非子的思想
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的论证多运用排比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B.第一段两个句子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C.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D.文章第二部分运用举例论证,第三部分运用对比说理的方法,更加突出其论点。
总结的句子
C
富
贵
不
能
淫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背诵精彩片段。
2.识记重点字词并翻译文章。
3.理解本文意思,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富贵不能淫
一读:正音
景春曰:“公孙衍(yǎn)、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guàn)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rǔ)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
二读:节奏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
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课文解读
指的是有钱财、有地位。
富贵不能淫
与孟子同时代的人,纵横家。
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曾在秦国为相,又曾佩五国相印。
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秦惠王时为相,游说六国连横以服从秦国。
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
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居住。
住所。
朱熹注释为: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
得,实现。得志:得,实现。
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由,遵循。
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
之谓大丈夫。”
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
改变,动摇。这里是使动用法。
威武:威胁暴力。
贫贱不能移:贫穷卑贱不能使之改变操守。形容意志坚定。
威武不能屈:威武不能使其意志屈服。意思是:不屈从于威势的震慑之下。形容不畏强暴。
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生气,诸侯们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孟子说:“这个怎么能算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把顺从作为准则的,是妾妇之道。(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能够实现志向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够实现志向的时候,便独自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意志。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公孙衍张仪
职业:
社会地位:
影响力:
性别:
男
纵横家
高
震慑力大
“大丈夫”
景春总结
:有工作、有较高社会地位、
有强大震慑力的男性,此之谓大丈夫哉!”
结合文本,请你谈谈公孙衍以及张仪形象。
纵横家:
(1)纵横家是战国时以从事政治外交活动为主的一个派别;合纵派的主要代表是苏秦、张仪。
——《百科》
(2)应劭《风俗通》:“鬼谷先生六国时纵横家,知大局,善揣摩,通辩辞,会机变,全智勇,长谋略,能决断,无所不出。
(3)《资治通鉴·周显王三十六年》:“张仪者,魏人,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
(4)他们注重揣摩游说对象心理,运用各种手段,或拉拢或分化,事无定主,说无定辞,他们朝秦暮楚,但懂得帝王需求,出谋划策时多以君王心情、国家政治需要出发,因此非常讨喜。
——《百科》
公孙衍、张仪大丈夫哉!
公孙衍、张仪
诚
大丈夫哉!
公孙衍、张仪
岂不
大丈夫哉?
公孙衍、张仪
岂不
诚
大丈夫哉?
纵横家既有让人赏识的一面,即有才华,识大局,能言会道;有又让人摒弃的一面,即见风使舵,挑拨离间,没有原则等典型特点。
是
非
大丈夫
也
!
是
焉
为大丈夫
乎
?
是
焉
得
为大丈夫
乎
?
孟子是否认同景春所说的观点呢?不认同的话,孟子是如何辩驳的呢?,孟子所谓的“大丈夫”到底是怎样的呢?
“大丈夫”
VS“伪丈夫”
妾妇之道
结合文本,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妾妇之道”的内容。
妾妇之道:
敬丈夫、谨慎、不能违背丈夫、以顺从为行为准则。
类比对象
服务对象
特点
妾妇
公孙衍
张仪
等纵横家
曲意顺从
没有原则
丈夫
君王
有好的工
作、有较
高社会地
位、有强
大震慑力
敬丈夫、谨慎、
不会违背丈夫、
一切言行以顺
从丈夫为准则
朝秦暮楚、
事无定主、
懂得帝王需
求、讨喜
1.孟子的观点是什么?是运用什么方法提出来的?
深入探究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结尾总结全文,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提出观点。
2.孟子是怎样从正面展开论述的?
孟子用排比句从正面论述,“广居”“正位”“大道”分别比喻“仁”“礼”“义”,这是比喻论证,同时与上面构成对比论证;用“得志”和“不得志”分别表明“大丈夫”应有的行为准则,这又是一种对比。
3.怎样才能做到有大丈夫之道呢?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贯彻儒家倡导的仁义礼
)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有“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立身处世态度)
根本:仁义礼
气节
责任,
志向
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
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
……
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请举例说明。
总结:
孟子对“妾妇之道”的否定即是对公孙衍等纵横家的否定。他认为一个人即使有卓越的才能、有影响力、有地位,但若这一切是建立在“曲意
顺从,没有原则”的基础上,这
样的人是不能称为“大丈夫”。
间接表达了孟子对这一类人的厌
恶以及讥讽、嘲笑。
孟子心里的“大丈夫”标准到底是怎样的呢?请结合文本,用自己的话概述一下这个“标准”。
根据以上分析,试着连线
(仁、义、礼)
(与民同行,为人民服务)
(待人处事的态度)
居天下
~
大道
志向
得志
~
其道
气节
富贵
~
丈夫
根本
当堂训练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理清内容,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和方法,体会作者说理的特点。
2.体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培养忧患意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读:正音
舜发于畎(quǎn)亩之中,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xī)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kòng)乏其身,行拂(fú)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zēng)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bì)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二读:节奏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
课文解读
舜在历山耕田,后被尧起用,成为尧的继承人。发,兴起,指被任用。畎亩,田地。
傅说原在傅岩为人筑墙,因以傅为姓,后被殷王武丁任用为相。举,选拔、任用。版筑,古人筑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再用杵夯实。筑,捣土用的杵。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管夷吾举于士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胶鬲原以贩卖鱼盐为生,西伯(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王。后来,他又辅佐周武王。
管仲(字夷吾)原是齐国公子纠的臣,纠与公子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争夺君位失败,管仲作为罪人被押回齐国,后经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用为相。士,狱官。举于士,被从狱官手中释放出来,进而得到任用。
孙叔敖举于海
孙叔敖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相。
百里奚:春秋时期虞国大夫。虞亡后被俘,由晋入秦,又逃到楚。后来秦穆公用五张公羊皮把他赎出来,用为大夫。市,集市。
百里奚举于市
赏读“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运用排比,举六位圣贤的成功事迹,来表明“生于忧患”的普遍现象。同时注重遣词用字,六句话,六个动词,一个“发”,五个“举”,表现了人物由微贱向显达的运动过程,同时又暗示了人物的身份。舜为君子,是圣人,他的成功是虽有尧的赏识,但主要靠的是他自身的才能和努力,故曰“发”,傅说等是臣子,是贤人,他们的成功依恃自身的能力,但是主要的是遇到了一位明主,故曰“举”。
都出身低微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大业。目的是以事实证明只有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炼才能成就大业(逆境造就人才),从而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
第一段运用排比句列举事实,人物共同点是什么?列举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
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领导人开创了新中国的历史
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
请你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
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责任,使命。
语气助词,用在前半句末,表示停顿。
使动用法,使……痛苦。
思想意志。
使……劳累。
使……饥饿。
财资缺乏。这里是动词,使他身处贫困之苦。
违背。
拂,违背。乱,扰乱。
用这些办法。
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动,使……惊动;忍,使……坚韧。
增加。曾,同“增”。
指像上文所列举的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大业的人。
采用了从个别到一般的顺序。
“是人”指什么人?作者由列举的历史人物写到“是人”,这是什么顺序?
作者在第一段列举事实之后,以“天将降大任于……”一段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困苦的磨炼。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阐明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运用排比。
运用排比修辞手法,句式短促有力,多方面地描写了担大任的人所经历的种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从而突出作者的观点:艰苦磨难能培养人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能增长人担当大任的能力。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常常犯错误。
困惑。
通“横”,梗塞,不顺。
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
表现在脸色上。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现在脸上。征,表现。色,脸色。
流露在言谈中。发,显露、流露。
了解,知晓。
“人恒过,然后能改……而后喻”,这段文字论述了什么?
由人及国,从内外两方面说明导致亡国的原因。虽是从反面论证,但正面的意思很清楚:一个国君要想把国家治理好,也需要和人才一样经受内外两方面的艰苦磨练。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指在国内。
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拂”,通“弼”,辅佐。
指在国外。
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
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艰难困苦的磨炼)
造就人才的客观(外部)条件是什么?
困于心,衡于虑。(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经历一番艰苦的思想斗争)
造就人才的主观(内部)条件是什么?
论述了“死于安乐”的道理。
这句针对国君提出,意思是说如果国内没有执法严格、敢于直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外面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国君就会耽于安乐。这样,国家常常会灭亡。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论述了什么道理?怎样理解这句话?
第2段的论证思路是什么?
第2段先提出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还要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如何论证中心论点的?
开篇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经过贫困、挫折等的磨砺,终于有所作为,成就大业的例子,说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接着从一个人的发展,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角度,一正一反地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死的道理。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
深入探究
举例论证——列举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等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从卑微到显贵的事例。
2.全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类比论证——从个人事例说起,在得出“困境出人才”这个观点后,转到统治者治国上,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事业的因素相仿。
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过磨炼的益处,说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
3.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
课文是从两个角度说理的。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
一方面人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游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
另一方面他指出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
二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诫谏,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是极端重要的,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历史事例
(六人)
论据→
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论证
正面论证→忧患造就人才
反面论证→安乐致国家灭亡
出身低微
艰苦磨练
终担重任
居安思危
课文结构
通过列举六位名人的事例,论述了人才和困境的关系,明确指出了国家和人才一样,要在艰苦环境中生存发展强大的道理。
1.论点鲜明。
本文具有短论的特色,作者抓住实质问题——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以高度概括的语言作扼要论证,中心鲜明突出,又有不少警句,读后发人深思。
2.句式较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
例如列举历史人物,论述人的遭遇之苦均使用排比句式,使文章气势磅礴,一气呵成。
阅读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行拂乱其所为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苦其心志
当堂练习
1.“是人”怎么解释?是指哪些人?
2.下面是上文中所写对“是人”进行磨练的几个方面,用原文填写几方面的具体内容。
①思想方面:
②生活方面:?
③行为方面:
3.本文的论证思路(填空)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
作者从__________
两个方面论证。一方面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的___________
中造就的;同时又要重视____________
提出“
___________________
”的观点。
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_____________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个人、国家
(客观)环境
人的主观因素,
个人成就大业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的意思相同?
(1)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2)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5)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6)谁经历的忧患多,谁懂得东西多。
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