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二单元复习 课件(共29张幻灯片)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二单元复习 课件(共29张幻灯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02 08:22: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复习
部编版
6
藤野先生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生于浙江绍兴,原名
周树人,字豫才,自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
开始用鲁迅作笔名。著名作品集有《野草》
《朝花夕拾》《呐喊》《彷徨》《华盖集》
《坟》等。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写作背景
本文记叙的是作者1902年赴日本留学时的
生活片段,当时的中国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列强
的侵略,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其
中就有日本对中国的侵略。1902年4月鲁迅去
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积极参
加反清爱国活动,在《自题小像》一诗中发出
“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1904年入仙台
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两年后弃医从文,想从改
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
文学常识
?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
的文体。能够让我们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
的形式,读到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阅
读和欣赏散文,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于人生或
自然的感悟,又要认真分析作者用以表达这种
感悟的形式。
散文的分类
根据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不同,散文可分为
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说理散文。
散文的特点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其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是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山川流水、日月星辰、人生百态、历史风云……无一不可来写散文的写作方法灵活多变,叙事、写景、状物……各呈异彩),不受时空限制,“神不散”指材料必须为中心思想服务,即以一条线索组织材料,集中地表现中心思想。散文的选材虽说是无比的自由与广阔,但作者所写的总是自己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
三、重点词语。
宛如:好像。
标致:漂亮,文中是反语,用来讽刺。
匿名:不具名或隐藏真名。
不逊:不客气;无礼貌;骄傲、蛮横。
落第: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又指考试不及格。古代考试放榜,榜上无名,称为“落第”,泛指考试、测试不成功或比不过别人。
杳无消息:没有音信。
油光可鉴:文中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极点。
四、课文结构与线索
在东京:(见闻)樱花 清国留学生 盘辫子 油光可见 学跳舞
去仙台学医
    
感触:受到优待 物以希为贵
    
相识:外貌 声调 衣着
     
事例    品格
 
添改讲义──认真负责

相处
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
明线:与藤野先生的

在仙台
关心解剖实习──热情诚恳
相识、相处、离别
先      
了解中国女人裹脚──求实精神
生     离别:赠照片、题字、叮嘱
匿名信事件
弃医从文
暗线: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看电影事件
离开仙台后:怀念
伟大
增加勇气
五、课文主题
这篇回忆性散文,记叙了作者留学日本时
的生活片段。文章赞扬了日本学者藤野先生正
直、热情、认真负责,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
高尚品质,抒发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深沉
的怀念之情,并表述了作者当年弃医从文的思
想变化和要同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全篇洋
溢着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7
回忆我的母亲
一、作者简介
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
陇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
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
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其主要著作收入
《朱德选集》。
二、写作背景
1944年2月25日,朱德的母亲去世,朱德
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后,怀着深深的怀念和无
比崇敬的感情写下了这篇回忆性的文章。在这
篇回忆性散文里,他追述了自己母亲的感人至
深的一些事迹,唱出了一曲发自肺腑的对母亲
及千千万万平凡而伟大的劳动妇女的深情赞歌,
在平静的叙述之中流露出真挚深沉的爱。
三、文体知识
回忆录,是传记的一种,属记叙文体裁,
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
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用回忆的形式
记叙历史事件或个人的真实生活,在记叙的基
础上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议论。
回忆录在写法上的特点是内容真实可靠,
不虚构。一般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语
言表达上追求朴素自然,不求过于华丽。
佃农(

祖籍(

 
仪陇(

溺死(

 
劳碌(

 
私塾(

衙门(

横蛮(

不辍劳作(

饱尝(

妯娌(

和睦(
) 
差役(

迁徙(

和蔼(ǎi)
管束(
shù

慰勉(wèi
miǎn)
为富不仁(
rén

diàn

lǒng


shú

hèng
mán
chuò
cháng
zhóu
l?

Chāi

x?
四、读准字音
五、重点词语
不辍劳作:不停地劳动(耕作)。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宽厚仁慈:(待人)宽容厚道,仁爱慈善。
为富不仁:靠不正当手段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
节衣缩食:省吃省穿,泛指节俭。
六、课文结构
本文可分三大部分。
??
??
第一部分(第1段),抒发悲痛感情,引出对母亲勤劳一生的回忆。
??
??
第二部分(第2—13段)以时间为线索,详实而又有重点地记叙了母亲勤劳的一生。
??
??
第三部分(第14—17段)写母亲对作者的教育和影响,表达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
寄其哀
述其功
根据倒叙—顺叙—倒叙把文章划分为三个部分
总叙
分叙
总叙
颂其德
七、课文主题
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她勤
劳俭朴、聪明能干、宽厚仁慈、坚忍顽强的优
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
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表
达了自己要用尽忠于民族与人民、尽忠于党来
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
8
列夫·托尔斯泰
一、作者简介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
他的作品以小说和人物传记最为著称,被公认
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短篇小说家之一。其代表
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
《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
时》《滑铁卢之战》《危险的怜悯》等,回忆
录《昨日的世界》,传记《三作家》《罗曼·罗
兰》《断头皇后》(或《断头艳后》)等。其作
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遭
遇和心灵的描摹。
二、写作背景
本文节选自《三作家》。
1928年夏天,
苏联举办“列夫·托尔斯泰诞辰一百周年”纪
念活动。同年9月,茨威格随同奥地利作家代
表团访问苏联,他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拜访了
托尔斯泰的故居和坟墓。他领会到托尔斯泰的
出类拔萃,也领会到托尔斯泰超越自身、超越
了人类一切平庸的伟大,并将其坟墓称为世间
最美的坟墓,回国后,他写成了传记《三作
家》,其一即为《列夫·托尔斯泰》。
三、读准字音
黝黑
滞留
禁锢
轩昂
犀利
侏儒
酒肆
尴尬
炽热
一绺
粗糙
失调
穹顶
锃亮
盎然
黯然
正襟危坐
颔首低眉
广袤无垠
胡髭
长髯
鬈发
甲胄
粲然
藏污纳垢
无可置疑
崎岖
敦实
直戳
浅薄
赤裸裸
频波
伯爵
凹陷
愚钝
脸颊
yǒu
zhì

xuān

zhūrú

gān

chì
liǔ
cāo
tiáo
qióng
zèng
àng
àn
jīn
hàn
mào
yín

rán
quán
zhòu
càn
gòu
zhì
qíqū
dūn
chuō

luǒ
pín
bójué
āo

jiá
四、重点词语
粗制滥造:指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也指工作不负责任,草率从事。
藏污纳垢: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器宇:气概,风度。???
禁锢:束缚,限制。?
郁郁寡欢:形容心里苦闷发愁,指闷闷不乐。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侏儒:身材异常矮小的人。?
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的笔力极为强劲。也
比喻见解、议论深刻。文中指目光锐利。?
意趣盎然:洋溢着意味和兴趣。??
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足,
值。
广袤无垠:广阔无边。古代以东西长度
为“广”,南北长度为“袤”。
第一段:须发特点
第二段:面部轮廓
第三段:面容表情
第四段:长相平平
第五段:令人失望
第六段:目光犀利
第七段:蕴含丰富情感
第八段:眼睛的威力
第九段:人生的不幸
外貌特征
眼光犀利
深邃的精神世界
列夫·托尔斯泰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四、课文结构
五、课文主题
本文作者通过对列夫·托尔斯泰肖像的刻画,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列夫·托尔斯泰的无限崇敬与赞美之情。
9
美丽的颜色
一、作者简介
艾芙·居里(1904—2007),居里夫妇的次
女,艾芙·居里自幼在充满浓郁学术气氛的家庭
中长大,母亲居里夫人给予了她巨大的影响。但
她与姐姐伊雷娜·居里不同,没有跟随母亲学习
物理,而是在巴黎赛维尼埃中学毕业后,潜心攻
读音乐。1937年,在母亲居里夫人去世3周年之际,
她发表了《居里夫人传》一书,在法国国内外产
生了很大影响。
二、故事背景
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居里(1867—1934),通常称为玛丽?居里或居里夫人,波兰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化学家。玛丽?居里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了分离放射性同位素的技术,以及发现两种新元素钋(Po)和镭(Ra)。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她是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也是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第一人。但她最终因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死于白血病。1995年,她与丈夫比埃尔?居里一起移葬先贤祠。
简陋(lòu)
炽热(chì)
沥青(lì)
骤雨(zhòu)猝至(cù)
窒息(zhì)
吹嘘(xū)
搅动(jiǎo)
筋疲力尽(jīn)
镭(léi)
钋(pō)
嘎嘎地响(gā)
踱着(duó)
气氛(fēn)
酸渍(zì)
荧光(yíng)
轮廓(kuò)小心翼翼(yì)
三、读准字音
四、重点词语
炽热:温度高,极热。炽,(火)旺。
骤雨:指的是时间不长的暴雨。
猝至:突然到达。
窒息:因缺氧或呼吸系统障碍,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吹嘘:夸张地宣扬。
筋疲力尽:精神疲乏,力气用尽。形容精神和身体极度疲劳。
和颜悦色: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小心翼翼: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五、课文结构
六、课文主题
本文主要叙述了居里夫妇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通过艰辛的工作发现新放射性元素的过程。最后以居里一家日常生活中一个短暂而悠闲的夜晚作为结尾,使读者在温馨与平淡的氛围中体会居里夫妇艰辛之后的巨大成功。字里行间体现出居里夫人热爱科学、顽强研究、贫贱不移的个性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