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四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共60分)
1.
下列不属于生物性状的是
?
A.
人的
血型
B.
西瓜的种植面积
C.
月季花的颜色
D.
孔雀开屏
2.
孟德尔进行杂交实验时,采用的材料是
?
A.
果蝇
B.
玉米
C.
大豆
D.
豌豆
3.
鹦鹉羽色的黄色()与蓝色()是一对相对性状,亲代与后代的性状如表。则亲代鹦鹉最可能的基因组成是
?
A.
B.
C.
D.
4.
下列哪种细胞的基因不是成对存在的
?
A.
肌细胞
B.
神经细胞
C.
卵细胞
D.
受精卵
5.
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苹果的红色与黄色
B.
人头发的直发与卷发
C.
人的身高与肥胖
D.
家兔毛的黑色与白色
6.
下列关于基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基因能控制生物的性状
B.
基因通常位于染色体上
C.
大分子中能决定生物性状的片段就是基因
D.
一条染色体就是一个基因
7.
下列关于遗传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苯丙酮尿症和色盲都是隐性遗传病
B.
遗传病一般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
C.
遗传病患者的后代都会携带致病基因
D.
近亲结婚增加后代患隐性遗传病概率
8.
如图是男性成对染色体排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每条染色体上只含有一个基因
B.
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C.
男性精子中含有
条染色体
D.
男性精子中含有
条染色体
9.
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位于
?
A.
细胞膜
B.
细胞液
C.
细胞质
D.
细胞核
10.
下列图解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正常男性产生的精子中,性染色体只有
染色体
B.
正常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中,性染色体只有
染色体
C.
受精卵的性染色体是
时,将发育为女孩
D.
受精卵的性染色体是
时,将发育为男孩
11.
人类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
?
A.
细胞质中
B.
细胞膜中
C.
细胞核中
D.
细胞的各个部分
12.
下列有关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B.
变异对生物的生存都是有利的
C.
变异对生物的生存都是有害的
D.
变异都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
13.
下列于染色体、
、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
B.
基因在
分子上
C.
染色体存在于
分子中
D.
一个
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
14.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历时
多年,通过小麦与牧草杂交实验培育出抗病、高产的小麦新品种。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这一实例体现了利用基因多样性改良作物品种
B.
该杂交育种过程是通过植物的无性生殖实现的
C.
小麦新品种产生的抗病、高产等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D.
杂交成功的关键是确保小麦与牧草进行异花传粉
15.
人类的性状遗传中,有耳垂(由显性基因
控制)和无耳垂(由隐性基因
控制)是由对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下列基因组合和性状表现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基因组合为
时,有耳垂
B.
基因组合为
时,有耳垂
C.
无耳垂的基因组合为
D.
有耳垂的基因组合为
16.
下列做法中,不利于降低遗传病发病率的是
?
A.
禁止近亲结婚
B.
进行遗传咨询
C.
进行婚前检查
D.
鼓励本村庄的人通婚
17.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B.
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
C.
所有的生物变异对生存都有利
D.
变异使生物能够适应多变的环境
18.
关于人体性染色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染色体上有决定男性性别的基因
B.
女性细胞都含有
两条染色体
C.
含有
染色体的生殖细胞是卵胞
D.
精子含有的性染色体都是
染色体
19.
下列变异中,不可遗传给下一代的是
?
A.
经常晒太阳的人皮肤变黑
B.
玉米地中出现的白化苗
C.
人的镰刀型贫血症
D.
杂交技术培育的“海水稻
20.
在一块栽种红果番茄的田地里,农民发现有一株番茄的果实是黄色的,这是因为这株番茄
?
A.
生长环境发生了变化
B.
形成受精卵时基因发生丢失
C.
缺少阳光的照射
D.
控制红果的基因发生了改变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40分)
21.
观察下面甲、乙两图并回答问题。
(1)请把甲示意图中的精子、卵细胞和受精卵补画完整。
(2)甲图中的对应的是乙图中的[
?]
?,它由[
?]
?和[
?]
?构成。
(3)①存在于动植物细胞的
?中。
22.
果蝇是遗传学的重要实验材料。酵母粉是果蝇培养基中的重要成分,在果蝇的生长发育尤其是幼虫的发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探究酵母粉对果蝇幼虫发育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
(1)果蝇的体细胞中有
对染色体,其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应是
?条。果蝇和人类相似,都是
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在正常情况下,雄果蝇的一个精子中的性染色体是
?。
(2)研究人员配制了含有不同酵母粉浓度的果蝇培养基,然后分别放入
枚黑腹果蝇卵,置于
培养箱中培养,待幼虫开始出现游走时,统计游走幼虫的数量,每隔
统计
次。最终以
的幼虫达到游走阶段的时间作为幼虫期发育时间长短的标志,每组重复
次并取平均值。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据图可知,随着培养基中酵母粉浓度的增加,果蝇幼虫期发育时间
?,判断的理由是
?。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3.
如图是转基因鼠的研制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
?,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
?。
(2)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性状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是
?。
(3)由此推论,在生物传宗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
?。
24.
孟德尔用纯种豌豆进行杂交实验,将高茎豌豆(基因组成为
)与矮茎豌豆(基因组成为
)杂交,产生的种子种下后,长成的植株都是高茎。请分析回答。
(1)豌豆的高茎和
?是一对相对性状,其中高茎属于
?(选填“显性”或“隐性”)性状。
(2)杂交得到的高茎豌豆的基因组成是
?。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解析】人的
血型、月季花的颜色、孔雀开屏都属于生物的性状,而西瓜的种植面积不是生物本身的特征,不属于生物的性状,B符合题意,故选B。
2.
D
3.
A
4.
C
【解析】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是单个存在的,因此卵细胞上的基因不是成对存在的。
5.
C
【解析】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和行为方式统称为生物的性状,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叫相对性状。
A.苹果的红色与黄色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叫相对性状,故A正确。
B.人头发的直发与卷发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叫相对性状,故B正确。
C.人的身高与人的体重肥胖不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叫相对性状,故C错误。
D.家兔毛的黑色与白色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叫相对性状,故D正确。
6.
D
7.
C
【解析】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和色盲属于伴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都是隐性遗传病,A正确;
根据遗传病的概念可知,遗传病一般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B正确;
遗传病患者的后代不一定都携带致病基因,如某些显性遗传病中,遗传病患者可能中含有一个显性致病基因,另一个是隐性正常基因,在基因传递中就可能不给后代传递显性致病基因,C错误;
近亲含有相同隐性致病基因可能性较大,易同时把相同隐性致病基因传递给后代,结婚会大大增加后代患隐性遗传病概率,D正确;
故选C。
8.
D
9.
D
10.
A
11.
C
12.
A
【解析】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生物的有利变异是适应环境的;不利变异不能适应环境。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如小麦产量受水肥的影响,属于环境影响产生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有些生物的变异对人类有益如太空椒,而有些生物的变异对人类有害如细菌的耐药性增强,故选A。
13.
C
【解析】因为染色体包括
和蛋白质,因此,
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A正确;
一条
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
上的一个片段,因此基因在
分子上,B正确;
染色体上除了
还有蛋白质,因此,
分子存在于染色体上,C错误;
一个基因只是
上的一个片段,一条
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因此,一个
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D正确。
14.
B
【解析】通过小麦与牧草杂交实验培育出抗病、高产的小麦新品种,体现了利用基因多样性改良作物品种,A正确;
一般情况下,把通过生殖细胞相互融合而达到这一目的过程称为杂交,杂交育种应该属于有性生殖,B错误;
小麦新品种产生的抗病、高产等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C正确;
杂交成功的关键是确保小麦与牧草进行异花传粉,防止自身花粉的干扰,D正确,故选B。
15.
D
16.
D
【解析】优生优育的措施有:进行产前诊断、提倡遗传咨询、禁止近亲结婚、适龄生育、孕妇定期到医院检查身体等。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遗传咨询,可以避免患有遗传病的孩子出生。进行产前诊断,可以监测婴儿的发育状况,根据胎儿的胎位,发育情况、有无脐带缠脖等。鼓励本村庄的人通婚,不能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
17.
C
【解析】A.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叫变异,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俗话说“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这正说明了变异的普遍性,A正确。
B.遗传和变异为生物进化的内在基础,生物只有具有可遗传的变异,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不断的进化,可遗传变异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所以说没有变异就没有生物的进化,B正确。
C.生物的变异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C不正确。
D.生物的变异使生物能适应变化着的环境,D正确。故选C。
18.
A
19.
A
20.
D
【解析】环境条件引发的变化不能仅出现在一个个体上,A、C错误;
形成受精卵时基因发生丢失往往会引发多个性状改变,B错误;
红果番茄作为品种应为纯合体,在栽种红果番茄的田地里发现一株黄果番茄,说明在果实颜色这一性状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表现类型,并且性状的变异率比较低,可以认为是发生了基因突变,D正确;
故选D。
第二部分
21.
(1)
??????(2)
①;染色体;②;蛋白质;③;
??????(3)
细胞核
22.
(1)
;
或
??????(2)
缩短;从
幼虫达到游走阶段的时间看,与培养基中酵母粉浓度为
时相比,浓度为
时所需的时间更短(合理即可);酵母粉可促进果蝇幼虫发育,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酵母粉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越显著(合理即可)
23.
(1)
鼠的个体大小;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2)
基因控制生物性状
??????(3)
控制性状的基因
24.
(1)
矮茎;显性
??????(2)
第1页(共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