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八年级上册单元冲刺卷第四单元生物的遗传与变异复习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版八年级上册单元冲刺卷第四单元生物的遗传与变异复习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1-02 13:34: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济南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四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共50分)
1.
把新鲜的芹菜放到滴了红墨水的清水中,一段时间后横向切断茎,发现变红最明显的部位是
?
A.
表皮
B.
导管
C.
筛管
D.
形成层
2.
“碧水蓝天”将成为深圳的新名片,生态文明建设人人有责。在义务植树活动中,不利于移栽树苗成活的措施是
?
A.
大量施肥,增加光照
B.
带土移栽树苗
C.
剪去树苗的部分枝叶
D.
在阴天或早晚移栽
3.
一定能稳定遗传的性状是
?
A.
优良的性状
B.
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
C.
变异的性状
D.
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
4.
禁止近亲结婚的目的是
?
A.
防止遗传病的发生
B.
防止遗传病的传播
C.
减少遗传病发生的几率
D.
缩小遗传病发生的范围
5.
人体内最大的、用肉眼可见的细胞是
?
A.
精子细胞
B.
白细胞
C.
肌肉细胞
D.
成熟的卵细胞
6.
青蛙是“田园卫士”、“人类的好朋友”,一只青蛙每天捕食害虫少则五六十只,多则二百余只。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
?
A.
体外受精、水中发育
B.
体内受精、水中发育
C.
体外受精、体内发育
D.
体内受精、体内发育
7.
鸟类的繁殖行为复杂多样。下列属于鸟类繁殖行为的是
?
①织布鸟筑巢②小鸡啄米③孔雀开屏④公鸡报晓⑤燕子孵卵⑥蜂鸟采食花蜜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8.
新生命的产生从下列哪项开始
?
A.
卵细胞
B.
受精卵
C.
胚胎
D.
胎儿
9.
有关青春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出现第一性征
B.
身高突增
C.
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
D.
男孩和女孩的体形发生变化
10.
下列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A.
宇宙射线处理得到的太空椒
B.
手术后形成的双眼皮
C.
水肥充足得到籽粒饱满的小麦
D.
沙滩上晒成的古铜肤色
11.
花是绿色开花植物的重要器官,下列与花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花是重要的营养器官
B.
花的主要结构是花瓣和花托
C.
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胚
D.
向日葵的子粒常有空瘪的,主要是由于传粉不足引起的
12.
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位于
?
A.
细胞膜
B.
细胞液
C.
细胞质
D.
细胞核
13.
下列现象中,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A.
用眼不当导致的近视
B.
双眼皮的父母生出的单眼皮孩子
C.
经过训练能学说人类语言的鹦鹉
D.
小花生品种因水肥充足长出的大花生
14.
下列有关动物生殖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蝗虫的发育过程经过了卵
若虫
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B.
蝉的生殖发育过程与家蚕相同,属于有性生殖、完全变态发育
C.
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体内受精、变态发育
D.
所有的鸟卵在适宜的条件下都可以发育成雏鸟
15.
两栖动物在生物圈中经历了由盛到衰的发展过程,其主要的自身原因是
?
A.
两栖动物的繁殖能力较差
B.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
C.
两栖动物具有变态发育现象
D.
两栖动物的运动系统不发达
16.
如图为一朵花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图所示的花是是两性花
B.
组成的雄蕊是花的主要结构
C.
中的花粉落到
上的过程称为受精作用
D.
受精后,
将发育成果实,
将发育成种子
17.
人类的性状遗传中,有耳垂(由显性基因
控制)和无耳垂(由隐性基因
控制)是由对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下列基因组合和性状表现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基因组合为
时,有耳垂
B.
基因组合为
时,有耳垂
C.
无耳垂的基因组合为
D.
有耳垂的基因组合为
18.
孟德尔用高茎和矮茎豌豆进行的杂交实验,主要操作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杂交实验需要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并套袋
B.
无论高茎豌豆作母本还是矮茎豌豆作母本,
都是高茎,说明高茎是显性性状
C.
完成人工传粉后还要套上袋,防止其它花粉污染
D.
实验结果需要统计每个豆荚中的种子的性状
19.
已知人的有耳垂对无耳垂()为显性。某家系三代
人的耳垂遗传情况如下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儿子、儿媳的基因组成都为
B.
前两代人耳垂的基因组成不可能完全相同
C.
祖父和祖母耳垂的基因组成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D.
如儿子和儿媳生育第三个孩子,则该孩子有耳垂和无耳垂的机会均等
20.
人体内,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场所、胚胎发育的场所分别是
?
A.
输卵管、子宫
B.
脐带、胎盘
C.
卵巢、子宫
D.
子宫、阴道
21.
下列关于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不经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
B.
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育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C.
能进行无性生殖的植物,不能产生生殖细胞
D.
利用植物的根、茎、叶等器官繁殖新个体的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22.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B.
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
C.
所有的生物变异对生存都有利
D.
变异使生物能够适应多变的环境
23.
小明同学对被子植物相关知识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桃花的子房将发育成果实
B.
种子萌发时胚芽先突破种皮
C.
根尖伸长区是吸收水的主要部位
D.
光照是玉米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24.
如图是菜豆种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胚由①②④⑤组成
B.
营养物质储存在⑤中
C.
萌发时,④先突破种皮
D.
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都具有的结构是种皮和胚
25.
在北京培育出的优质甘蓝品种,叶球最大的也只有
。当引种到拉萨后,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大多叶球可达
左右,若再引种回北京,大多叶球又只有
。从上述甘蓝引种过程可以推测
?
A.
甘蓝具有遗传性,而不具有变异性
B.
仅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
C.
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的变异
D.
甘蓝的形态发生变化不属于变异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0分)
26.
小明在体检时被查出患有红绿色盲。红绿色盲是一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患者由于色觉障碍,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区分红色和绿色。
(1)小明虽然色觉异常,但是物体反射来的光线落在
?上形成物像,并最终形成视觉的功能是正常的。
(2)小明的父母色觉都正常,而他是红绿色盲患者,由此推测,红绿色盲是一种
?(填“显性”或“隐性”)遗传病。
(3)如图是小明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图中圈出的是他的
?染色体。已知控制人的红绿色觉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染色体上没有。小明的爷爷是色盲患者,推测小明的色盲基因
?(填“是”或“不是”)来自其爷爷,判断的依据是
?。
27.
如图是人类一对染色体的遗传图解。请回答:
(1)染色体是由

?组成的。
中能决定生物性状的片段,称为
?。
(2)图中的一对与人类的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叫做
?。后代
的性别是
?,体细胞中的两条
染色体,一条来自
?,一条来自
?。
(3)正常情况下,人类精子的染色体组成可能为
?
A.
条常染色体
染色体
B.
条常染色体
染色体
C.
条常染色体
染色体
D.
条常染色体
染色体
28.
有关生物变异的问题。
(1)生物的变异有些是可遗传的,有些是不可遗传的。可遗传的变异是指生物体能遗传给后代的变异。这是由
?发生变化而引起的。
(2)不可遗传的变异是指生物体在不同
?下产生的变异,这种变异一般只表现在当代而不会遗传下去。
(3)在自然界中,每种生物都有可能产生变异。对于生物自身来说,有的变异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如小麦的抗倒伏的变异;有的变异则
?的生存,如玉米白化苗这样的变异。
(4)地球上的环境是变化多端的,如果生物不发生变异,就不能
?不断变化着的生活环境。
29.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性状:生物体
?、
?和
?等特征的统称。
(2)相对性状:遗传学家把同种生物同一
?的不同
?称为相对性状。
(3)分析资料《转基因超级鼠的实验》得出结论:基因
?生物的性状。
30.
下列图示中,图一和图二分别是蝗虫和家蚕的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一中,
的过程有
?现象,这是由于外骨骼不能随身体一起生长。
(2)在蝗灾中,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是图一的
?(填字母)时期。
(3)在图二中,为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
?(填字母)时期。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从家蚕发育过程来分析,诗句中“到死”两个字用得不准确,应将这两个字改为
?,使之既有科学性,又不失艺术性。
(5)上述两种昆虫的发育均为
?发育。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解析】A、表皮是植物体最外面的一层细胞,在植物的地上器官(如茎、叶、花、果实和种子)中具有保护功能;在地下器官(根)中具有吸收功能,不符合题意;
B、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导管是植物从根向芽尖输送水分和养分的部分,由于将其放在红墨水中,随着水分和养分的输送自然被染成红色,故符合题意。
C、筛管的作用是运输有机物;故不符合题意;
D、形成层属于分生组织,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的韧皮部和木质部,从而使树木逐年加粗。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A
【解析】A.大量施肥影响植物吸水,增加光照不利于移栽植物保持水分。树苗种下后根系的吸水能力还没有恢复,不宜马上大量施肥,错误;
B.移栽植物时,要带土,防止根毛和幼根损伤,正确;
C.要剪去树苗的部分枝叶并在阴天或早晚移栽,可降低蒸腾作用,正确;
D.在晴朗天的中午移栽,植物的蒸腾作用非常旺盛,会散失大量的水分,不利于树苗的成活,因此可以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正确;
3.
B
【解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显示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显示隐性性状,所以一定能稳定遗传的性状是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
4.
C
【解析】因为血缘关系越近的人,来自共同祖先的相同基因越多,相同致病基因相遇的概率也越多,婚后所生子女患遗传病的可能性就越大。
故选:C。
5.
D
【解析】卵细胞是由卵巢产生的一种生殖细胞,卵细胞体积较大,呈球形,其直径约
微米,即
毫米()。可以从储存一定的养分,以供受精卵初期发育的需要。因此人体内最大的细胞是卵细胞,几乎用肉眼就可以看出。故选:D。
6.
A
7.
C
【解析】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一切行为,鸟类生殖发育的过程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几个阶段,而生殖行为是与繁殖后代有关的所有行为。如求偶、交配、筑巢、孵卵和亲代抚育等①织布鸟筑巢(筑巢)、③孔雀开屏(求偶)、⑤燕子孵卵(孵卵)都属于繁殖行为,②小鸡啄食、⑥蜂鸟采食花蜜属于取食行为;④公鸡报晓属于节律行为,因此,①③⑤符合题意。
8.
B
9.
A
【解析】A.第一性征是人一出生就具有的,不属于青春期的特征,故A错误。
B.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显著特征,故B正确。
C.进入青春期之后,心、肺等器官的功能显著增强,脑的功能更加完善,故C正确。
D.进入青春期之后,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男女体形开始变化,如女孩乳房增大,脂肪积累增多,身体丰满,臀部变圆等,故D正确。
故选A。
10.
A
11.
D
12.
D
13.
B
【解析】ACD、都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B、双眼皮的父母生出的单眼皮孩子,是遗传物质的改变的引起的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是可遗传的变异。
故选:B。
14.
A
【解析】AB、蝗虫和蝉的发育都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且若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别不大,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A正确,B错误。
C、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体外受精、变态发育,C错误。
D、只有受精的卵在适宜的条件下才可以发育成雏鸟,D错误。
故选:A。
15.
B
【解析】达尔文认为一切生物都具有产生变异的特性。引起变异的根本原因是环境条件的改变。在生物产生的各种变异中,有的可以遗传,有的不能够遗传。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即适者生存。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即不适者被淘汰。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生存环境变化是自然选择的根本原因(外因),
过度繁殖是自然选择的内因,弱肉强食即生存竞争是自然选择的方式,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气候温暖潮湿,水域密布,两栖类繁盛;后来气候干燥,水域减少,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因此只有在有水的环境中两栖类动物才能适者生存。在没有水比较干燥的陆生环境中,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故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是导致两栖类由盛到衰的主要原因。
16.
A
17.
D
18.
D
【解析】A.豌豆是自花授粉植物,因此为了防止其自交,杂交实验需要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并套袋。A正确;
B.用纯种高茎豌豆做杂交实验时,可以用高茎豌豆作父本,矮茎豌豆作母本,也可以用高茎豌豆作母本,矮茎豌豆作父本。无论高茎豌豆作母本还是矮茎豌豆作母本,
都是高茎,说明高茎是显性性状。B正确;
C.完成人工传粉后还要套上袋,防止其它花粉污染。C正确;
D.因为豌豆杂交实验可以探讨豌豆的很多性状,如花的颜色、茎的高矮,所以实验结果不需要每次都统计每个豆荚中的种子的性状。D错误。
故选D。
19.
C
20.
A
21.
C
22.
C
【解析】A.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叫变异,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俗话说“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这正说明了变异的普遍性,A正确。
B.遗传和变异为生物进化的内在基础,生物只有具有可遗传的变异,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不断的进化,可遗传变异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所以说没有变异就没有生物的进化,B正确。
C.生物的变异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C不正确。
D.生物的变异使生物能适应变化着的环境,D正确。故选C。
23.
A
24.
C
25.
B
【解析】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普遍现象。变异是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与子代的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引起的变异称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本题中描述的北京甘蓝品种,叶球在北京只有
,同一种品培育在拉萨则叶球达到
,在引回北京培育则只有
,可见主要是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并不能够传递给后代,故选项B符合题意。
第二部分
26.
(1)
视网膜
??????(2)
隐性
??????(3)
性(

);不是;色盲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小明的
染色体来自母亲,与爷爷无关(或小明的爷爷与小明的父亲和小明之间,传递的是
染色体,而色盲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27.
(1)
蛋白质;基因
??????(2)
性染色体;女;父亲;母亲
??????(3)
D
28.
(1)
遗传物质
【解析】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能遗传给后代,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因此生物的变异有些是可遗传的,有些是不可遗传的。可遗传的变异是指生物体能遗传给后代的变异,这是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
??????(2)
环境条件
【解析】不可遗传的变异是指生物体在不同环境下产生的变异,这种变异一般只表现在当代而不会遗传下去。
??????(3)
不利于生物
【解析】在自然界中,每种生物都有可能产生变异。对于生物自身来说,有的变异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如有利变异,小麦的抗倒伏的变异;有的变异则不利于生物的生存,如不利变异,如玉米白化苗这样的变异。
??????(4)
适应
【解析】地球上的环境是变化多端的,适者生存,如果生物不发生变异,就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生活环境。
29.
(1)
形态结构;生理;行为
??????(2)
性状;表现形式
??????(3)
控制
30.
(1)
蜕皮
【解析】蝗虫具有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随蝗虫的生长而生长,因此蝗虫在发育过程中出现蜕皮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外骨骼限制身体生长。
??????(2)
【解析】图一中动物的发育方式为不完全变态,在
成虫期会飞,活动范围大,取食植物枝叶,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3)
【解析】家蚕是完全变态的昆虫,一生经过
受精卵
幼虫

成虫四个阶段。若通过蚕丝的产量,则应延长
幼虫期。
??????(4)
化蛹
【解析】“到死”二字用的不恰当,因为春蚕并没有死,只是化作一个不吃不动的蛹。可改为“春蚕化蛹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
变态
【解析】图一中的昆虫经过
卵、
若虫、
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图二中的昆虫经过
受精卵
幼虫

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所以上述两种昆虫的发育均为变态发育。
第1页(共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