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自主学习
基础锤炼
1.给加点字注音。
金蜣( ) 罅隙( )
纤维( ) 防御( )
跳蚤( ) 车辙( )
黏土( ) 喧嚣( )
2.下列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不明真相的群众麻木地看着外国侵略者处刑中国人,并对此无动于衷,好像只是在看戏一般。
B.在俄罗斯,一只名为马鲁的斗牛獒犬,不顾一切长途跋涉125英里,只为回到主人身边。
C.从街头放眼望去,游客摩肩接踵。暮色降临,东关街依旧人潮涌动。
D.人生,就像一条络绎不绝的抛物线,有高峰,也有低谷,不断地循环往复。
3.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北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和发展应用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将“推广”与“发展”对调)
B.9月10日,全国教师可以1元购票畅游桃花源,并在游客中心享受免租金体验汉服活动。(将“活动”改为“服务”)
C.三部国庆档主力影片都是在9月30日上映,所以让不少观众有人选择困难症。(删去“人”)
D.云师大实验中学昆明湖校区新址如期建成,并将于8月30日举行了落成典礼。(将“举行”改为“举办”)
4.阅读下面的新闻,请你拟写恰当的新闻标题。
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 凝聚共识谱写时代华章,共商国是同绘复兴宏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3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今后10天里,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将认真履行职责,广泛凝心聚力,强化使命担当,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5.文学常识填空。
《蝉》作者法布尔,是 国 家、作家。被誉为“昆虫界的荷马”。
课内精读
阅读《蝉》,回答问题。
6.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7.说说下列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1)矿工用支柱支撑隧道,铁路工程师利用砖墙使地道坚固。蝉同他们一样聪明,在隧道的墙上涂上灰泥。
(2)不过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
8.“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9.本文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科学精神?
拓展阅读
蜘蛛的电报线
在六种园蛛中,通常歇在网中央的只有两种,那就是条纹蜘蛛和丝光蜘蛛。它们即使受到烈日的焦灼,也决不会轻易稍离开网去阴凉处歇一会儿。至于其他蜘蛛,它们一律不在白天出现。它们自有办法使工作和休息两个互不相误,在离开它们的网不远的地方,有一个隐蔽的场所,是用叶片和线卷成的。白天它们就躲在这里面,静静地,让自己深深地陷入沉思中。
这阳光明媚的白天虽然使蜘蛛们头晕目眩,却也是其他昆虫最活跃的时候:蝗虫们更活泼地跳着,蜻蜓们更快活地飞舞着。所以正是蜘蛛们捕食的好时机,那富有黏性的网虽然晚上是蜘蛛的居所,白天还是一个大陷阱,如果有一些又粗心又愚蠢的昆虫碰到网上,被黏住了,躲在别处的蜘蛛是否会知道呢?不要为蜘蛛会错失良机而担心,只要网上一有动静,它便会闪电般地冲过来。它是怎么知道网上发生的事的呢?让我来解释吧。
使它知道网上有猎物的是网的振动,而不是它自己的眼睛。为了证明这一点,我把一只死蝗虫轻轻地放到有好几只蜘蛛的网上,并且放在它们看得见的地方。有几只蜘蛛是在网中,有几只是躲在隐蔽处,可是它们似乎都不知道网上有了猎物。后来我把蝗虫放到了它们面前,它们还是一动不动。它们似乎瞎了,什么也看不见。于是我用一根长草拨动那死蝗,让它动起来,同时使网振动起来。
停在网中的条纹蛛和丝光蛛飞速赶到蝗虫身边;其他隐藏在树叶里的蜘蛛也飞快地赶来,好像平时捉活虫一般,熟练地放出丝来把死蝗虫捆了又捆,缠了缠,丝毫不怀疑自己是不是在浪费宝贵的丝线,由这个实验可见,蜘蛛什么时候出来攻击猎物,完全要看网什么时候振动。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那些白天隐居的蜘蛛们的网,我们可以看到从网中心有一根丝一直通到它隐居的地方,这根线的长短大约有二十二寸;不过角蛛的网有些不同,因为它们是隐居在高高的树上的,所以它的这根丝一般有八九尺长。
这条斜线还是一座桥梁,靠着它,蜘蛛才能匆匆地从隐居的地方赶到网中,等它在网中央的工作完毕后,又沿着它回到隐居的地方,不过这并不就是这根线的全部效用。如果它的作用仅仅在于这些的话,那么这根线应该从网的顶端引到蜘蛛的隐居处就可以了。因为这可以减小坡度,缩短距离。
这根线之所以要从网的中心引出是因为中心是所有的辐的出发点和连接点,每一根辐的振动,对中心都有直接的影响。一只虫子在网的任何一部分挣扎,都能把振动直接传导到中央这根线上。所以蜘蛛躲在远远的隐蔽处,就可以从这根线上得到猎物落网的消息。这根斜线不但是一座桥梁,并且是一种信号工具,是一根电报线。
年轻的蜘蛛都很活泼,它们都不懂得接电报线的技术。只有那些老蜘蛛们,当它们坐在绿色的帐幕里默默地沉思或是安详地假寐的时候,它们会留心着电报线发出的信号,从而得知在远处发生的动静。
长时间的守候是辛苦的,为了减轻工作的压力和好好休息。同时又丝毫不放松对网上发生的情况的警觉,蜘蛛总是把腿搁在电报线上。
还有一点值得讨论的地方。那蛛网常常要被风吹动,那么电报线是不是不能区分网的振动是来自猎物的来临还是风的吹动呢?事实上,当风吹动引起电报线晃动的时候,在居所里闭目养神的蜘蛛并不行动,它似乎对这种假信号不屑一顾。所以这根电报线的另外一个神奇之处在于,它像一台电话,就像我们人类的电话一样,能够传来各种真实声音。蜘蛛用一个脚趾接着电话线,用腿听着信号,还能分辨出囚徒挣扎的信号和风吹动所发出的假信号。
10.关于蜘蛛的电报线,下面说法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条纹蜘蛛和丝光蜘蛛歇在网中央,看到黏在网上的昆虫,飞速赶到捕获;而隐居的蜘蛛们靠电报线感受网的震动,才飞快地赶来。
B.隐居的蜘蛛们在网中央的工作完毕后,又沿着电报线回到隐居的地方。
C.电报线从网的中心引出,蜘蛛可以凭借电报线感受每一根辐的振动。
D.蜘蛛可以通过电报线分辨风吹和猎物入网的信号。
11.下列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角蛛的网有些不同,因为它们是隐居在高高的树上的,所以它的这根丝一般有八九尺长。
(2)年轻的蜘蛛都很活泼,它们都不懂得接电报线的技术。只有那些老蜘蛛们,当它们坐在绿色的帐幕里默默地沉思或是安详地假寐的时候,它们会留心着电报线发出的信号,从而得知在远处发生的动静。
12.说说本文语言有何特点。
《蝉》自主学习
1.qiāng xià xiān yù zɑo zhé nián xiāo
2.D(“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用在此处不合适。)
3.D(删去“了”。)
4. 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在京开幕
5.法 昆虫学
6.(1)第一部分是“蝉的地穴”,主要写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2)第二部分是“蝉的卵”,主要介绍了蝉从产卵到幼虫的成长过程。
7.(1)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蝉比作矿工、铁路工程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蝉做隧道时墙壁不会塌的原因,易于理解;同时也体现了蝉的聪明,表达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与赞美。(2)运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两个悬殊的时间进行对比,写出了蝉的坚强与伟大,表达了作者对蝉的赞美。
8. 从结构上讲,这句话结束了从卵到幼虫的说明,收束全文。从作者的感受讲,这句话在概括蝉的一生的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蝉的生长过程及漫长而苦难的生存历程的感叹、同情和怜爱。
9.首先,他对世界充满好奇,并勇于探索;其次,他注重观察和实验,对蝉的生活习性进行了大量细致的追踪和研究,来理解蝉的生命特征和成长规律;最后,他尊重世间万物,对任何生命,哪怕小小的昆虫都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来研究。从这些方面我们都可以看出作者的研究之道和科学探索的精神。
10.A(条纹蜘蛛和丝光蜘蛛捕食也是靠感受网的震动并非“看到”。)
11.(1)列数字,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明角蛛的电报线的长度,突出它们靠电报线捕食的特点。(2)作比较,用年轻蜘蛛与老蜘蛛作比较,富有趣味性,突出老蜘蛛电报线感受震动的智慧。
12.(1)全文通过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语言交代了蜘蛛靠丝的震动感应猎物,文笔具有散文的味道。(2)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写蜘蛛,例如默默地沉思,年轻蜘蛛与年老蜘蛛的区别,用脚趾接着电话线等特点都具有人情味,颇具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