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愚公移山》2课时课件(共50张PPT)+教案+导学案+同步检测+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23《愚公移山》2课时课件(共50张PPT)+教案+导学案+同步检测+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03 17:07:3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3 愚公移山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课常用的文言词语,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解释难词、难句。
2.结合过去学过的寓言理解其特点,把握寓言的寓意。
3.理解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形象,弄清楚愚公和智叟的本质区别,从而理解愚公精神的深刻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前预习,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章,并查找和课文有关的背景材料和作者资料。
2.把握文章的脉络和写法,抓住文章的主体内容,有效地提高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3.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朗读、断句、背诵、译文,增强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愚公精神,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教学重点
1.能利用工具书,结合注释,弄懂重点字词的意思,疏通文意。
2.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培养阅读古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
1.对比、衬托手法以及课文以神话结尾的作用。
2.分析人物形象,对文章做个性化的思考与探究。
3.联系生活,辨析寓言的现实意义。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及寓言特点。
2.准确而流畅地朗读课文。
3.释词译句,整体感知课文。
一、新课导入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耳听江涛的《愚公移山》,想想这是怎样的一段传奇佳话?我们的心中有怎样的感叹?请随我走进古代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板书课题)
二、预习交流
1.作者介绍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列子》是列子、列子弟子、列子后学著作的汇编。《列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是一部智慧之书,它能开启人们心智,给人以启示,给人以智慧。全书八篇,一百四十章,由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组成。
2.背景资料
战国初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各家学派在传扬自己的主张时,常运用大量生动的小故事来说明抽象的道理。这样,寓言就空前繁荣起来。《列子》早已散失,现在流传的本子是东晋张湛辑注的,书中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3.知识链接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种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达到劝诫、教育或讽刺目的。大量的寓言在历代文人的著作中保存下来,成为我国文学遗产的宝贵财富。
三、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
万仞(rèn)
豫南(yù)
荷担者(hè)
箕畚(jīběn)
孀妻(shuāng)
始龀(chèn)
无穷匮(kuì)
一厝(cuò)
垄断(lǒnɡ)
冀州(jì)
魁父(kúi)
2.读准节奏。
①惩/山北之塞
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④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⑤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四、疏通文意和结构(PPT)
1.重点词语解释。
方七百里 方:古代计量面积用语。
惩山北之塞 惩:苦于。
迂:曲折,绕远。
毕力平险 毕:尽、全。
杂然相许 许:赞同。
损:消减。
始龀:刚刚换牙,指七八岁。龀,换牙。
寒暑易节 易:更替。
固不可彻 彻:通达,文中指改变。
何苦不平 苦:愁苦,文中指担心。
2.重点句子翻译。
(1)我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译:我和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怎么样?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如……何”是固定结构,是“把……怎么样”的意思。)
译:凭你的能力,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定语后置句),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译:于是立即率领三个能挑担的人,凿石头,挖泥土,用箕畚(将这些石头和泥土)运到渤海边上。
3.结构分析。
第一段:介绍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积、高度、位置。(交代故事背景,为下文移山、负山作铺垫。)
第二段:写愚公决心移山,得到全家支持,并排除疑难,立即行动。
一层:(北山愚公者---杂然相许)愚公为改善交通条件,向家人提出移山的主张。
二层:(其妻献疑曰---隐土之北)写解决土石的方法。
三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始一反焉)写移山的艰难和众人的支持。
第三段:写愚公驳斥智叟的错误观点。
第四段:写愚公精神感动天帝,移山愿望实现。
思考:本段有何作用?
(1)结构上:照应开头,结束全文。
(2)内容上:采用神话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更加突出了愚公精神的惊天地、泣鬼神,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
4.全文一共四段,勾画了几幅图画?是哪几幅图画?
第一幅:二山雄立图(第1段);第二幅:战前动员图(第2段);第三幅:毕力平险图(第2段);
第四幅:愚公智叟辩难图(第3段);第五幅:神灵移山图(第4段)。
五、积累字词句
1.古今异义。





2.词类活用。
面山而居(名词用作动词,面朝)
帝感其诚(被……感动,被动用法)
毕力平险(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装)
3.通假字。
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
甚矣,汝之不惠(“惠”同“慧”,聪明)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同“无”,没有)
4.一词多义。



5.重点虚词。
①“之”的用法。
A.结构助词,“的”: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
以君之力/
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
京城氏之孀妻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
操蛇之神
B.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
汝之不惠
/
虽我之死
/
汝心之固
C.指示代词:
“这”: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
“这件事”: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
D.人称代词:“他们”:跳往助之
/
“他”: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②“而”的用法。
A.连词,表修饰:面山而居 笑而止之
B.表顺承:聚室而谋 何苦而不平?
C.表转折: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③“其”的用法。
A.代词:
“他的”:其妻献疑曰 帝感其诚
/
“他”:惧其不已也
B.副词,加强反问语气:其如土石何?
6.特殊句式。
①被动句:帝感其诚(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了)
②倒装句
A.主谓倒装:甚矣,汝之不惠(正常的语序:汝之不惠,甚矣)
B.宾语前置:何苦而不平?(正常的语序:苦何而不平)
C.定语后置: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正常的语序:遂率荷担者子孙三夫)
③省略句
A.省略主语:(愚公)聚室而谋曰
/
(室人)杂然相许
B.省略介词:帝感(于)其诚
/
一厝(于)朔东,一厝(于)雍南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是针对文中重点的文言字词进行讲授,圈注疑难点,适当点拨。弄清楚课文讲述的故事内容。
七、检测知识积累(PPT)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讨论分析课文的内容
2.理解本文深刻的寓意
3.理解“愚公”、“智叟“人物形象
4.理解本文的神话结尾
5.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一、新课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基础的字词和文章的大概内容,这节课我们就深入课文内容,来看看这篇寓言到底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我们从中又可以学到人物的什么精神。
二、内容探究
(一)阅读第一、二自然段
1.
文章写愚公家周围的环境如何?有什么作用?
明确: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作用:衬托愚公的毅力和气魄
2.
用原文回答。
①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②愚公移山的目标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③家里人与周围人对此事的反映怎样?
家里人:子孙“杂然相许”
妻子“献疑曰:……且焉置土石”
周围人:京城孀妻遗男:“跳往助之”
④愚公移山的主张得到全家拥护的句子是:——杂然相许。
⑤最能表现愚公移山得到拥护的情节是?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⑥表现愚公移山艰难而路途遥远的句子是:——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3.课文从哪几方面表现愚公移山之难?
明确:山之高:“高万仞”; 
山之大:“方七百里”;
人之老:“年且九十”;
人之少:“荷担者三夫”;
路之远:“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二)阅读第三、四自然段
1.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的“笑”应是哪一种笑?
明确:嘲笑(讥笑)
2.
智叟嘲笑愚公什么?(观点)
明确:甚矣,汝之不惠!
3.
他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以残年余力……其如土石何?
4.
愚公如何斥责智叟?
明确:汝心之固……曾不若孀妻弱子。
5.
愚公认为两座大山可以搬走的理由是:
明确: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6.
标志愚公和智叟辩论取胜的一句是:
明确:河曲智叟亡以应。
●句段赏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明确:这是愚公驳斥智叟的话,运用了顶针的修辞手法,层层紧扣,充分道出了子子孙孙绵延不绝的道理。用“无穷匮”作结,肯定了人力的无穷无尽,有说服力。最后用“而”字一转又指出山不会增高加大,只会越挖越少,这样得出“何苦而不平”的结论,令人信服。表现了愚公迎难而上的精神和决心造福子孙后代的愿望。
7.愚公的妻子在“聚室而谋”时对移山提出异议,这与智叟对移山的态度是一样的吗?
明确:不一样。
愚公之妻是出于对丈夫的关心和担心,她并不反对移山;智叟则是对愚公的轻视和嘲笑,他反对移山。
█比较愚公妻子和智叟的言行,其态度是否相同?(注意读法)
明确:这两个人物所说的话,表面上有相似之处,但目的全然不同。愚公之妻是关心,她提问题,是从“献疑”的角度说的:“以君之力”带有关心的语气,“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语气较轻,说的是她的真实想法。但她并不反对移山,所以接着就提出移山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焉置土石?”智叟则显然是讥笑和责难愚公,阻止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残年余力”又显得十足的轻视,“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有意挖苦讥笑和嘲讽,“其如土石何”反问语气很重。在智叟的眼里,愚公完全是一个愚蠢至极、不可救药的老头。
8.智叟与愚公谁智谁愚呢?学生分两组,展开课堂辩论。
辩题:愚公、智叟到底谁愚?
正方:愚公实愚
反方:智叟不智
辩词选摘:
正方:愚公实愚
两座山雄伟高大,实难移走;愚公年且九十,山未移身先死,如何享利?全家人力量微弱,况且只有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帮忙;工具落后,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运往山外;路途遥远,运土石到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反方:智叟不智
愚公痛感迂塞之苦,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确知移山之利,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有子孙的支持,使移山得以顺利开始;深明可移之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有发展变化的观点;感动天帝,将山搬走,显示愚公移山力量之大,精神感人至深;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才是真正的愚。
教师总结:经过一番激烈的辩驳,愚公智叟孰智孰愚已成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9.从课文可看出,“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作者这样命名有何用意?
明确:这样命名不仅加重了对比的色彩,而且具有讽刺效果,从而突出了愚公的形象。
10.“帝感其诚”的“诚”是指:
明确:愚公移山的决心和毅力。
11.
下列句中的“之”和“其”
分别指代什么?
操蛇之神闻之:愚公移山这件事
告之于帝:愚公移山这件事
惧其不已:愚公及其子孙
12.山高大,愚公年迈,人力缺乏,运土的路途遥远,操蛇之神“惧”及帝感其诚,有何作用?
明确:衬托愚公移山的决心、信心、恒心。
13.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何作用?
明确: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方式,它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封建迷信思想有本质上的不同。
14.愚公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有何寓意?
明确: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无惧困难,意志坚强,毅力顽强,敢于斗争的人物形象。
作者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15.什么是愚公精神?
明确: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惧任何困难的精神;就是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就是敢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就是敢于斗争的精神。
三、总结升华
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明确:我们在学习工作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也会遇到像挖山一样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胜利,所以我们今天仍需要愚公精神。
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能,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
四、写作特色
1.反衬。
以两山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反衬移山艰难,显现愚公的气魄;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2.
对比。
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现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
移山人力的单薄与移山任务艰巨的对比,突出愚公排除万难的坚毅精神。
3.情节曲折。
五、各抒己见
1.在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帮助愚公解决“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的问题?
明确:可以搬家、修盘山公路、打通隧道或者发展旅游事业,让别人进山来等等。但前提是不能破坏自然环境。不管是什么举措,都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即:克服困难,坚持不懈,为后人造福。
2.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它包含着哪些深刻道理?
明确:(1)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
成功终会属于我们。
(2)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
(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4)大小、多少是相对的,都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成功、失败亦如此。
六、课外拓展,对比延伸
赏读著名教育专家钱梦龙教学时为巩固课文字词而作——
甲乙二生共读《愚公移山》,生甲掩卷而长息曰:“甚矣,愚公之愚。年且九十,而欲移山,山未移而身先死,安能自享其利乎?”生乙曰:“愚公之移山也,盖为子孙造福,非自谋其私也。故以利己之心观之,必谓愚公为不惠;若以利人之心观之,则必谓愚公为大智大勇之人也。”生甲亡以应,生乙复曰:“今欲变吾贫穷之中国为富强之中国,其事之难,甚于移山。若我十余亿中国人,人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愁而不富?”生甲动容曰:“善哉,君之所言。愚公不愚,我知之矣。”
生丙闻二生之言,移席而笑曰:“愚公之精神虽甚可嘉,然其法则实愚也。移山何若搬家,所费之力寡,而子子孙孙免受山之阻、移之苦,何乐而不为?况移山之法,叩石垦壤,毁山之草木,损海之生灵,实有百害而仅一利之为也。愚公之愚,愚不可化也。”生乙闻言而正色曰:“见国土鄙陋而厌弃之,委身为他乡之客,异国之子,实今人之常所为也。然则长此以往,何人整治吾乡吾国?搬家之举,虽省力少忧,然非大丈夫之所为也,毋须复论也。至若叩石垦壤之法,亦当初所仅能为之者。愚公及后来者,必能于干中思,移中学,时至今日,有悬索之法,有隧道之法,有盘山公路之法。皆既能使山中之出传之四方,复能使山外之物输之于内;既可不损天地之大貌,复能达‘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之目标。愚公之为,何愚之有?”
七、课堂小结
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寓言中塑造了愚公的生动形象,寓意深刻。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千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我们国家现在这个繁荣昌盛的局面?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我们应该继续发扬愚公精神。
八、课后练笔
课文结尾写天帝派遣两个大力神背走两座山,若愚公与智叟两人此时见面了,会出现怎样的情景?
板书设计:
愚公移山改造自然,实现理想踏实苦干,人
定胜天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3
《愚公移山》同步检测
(满分:60分
时间:35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42分)
1.填空。(6分)
(1)《愚公移山》选自《
》,
体裁是
。作者名_______是战国前期
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我们曾在七年级学过他的一篇文章是《__________》
(2)“阴”“阳”二字在和山水名称相连时,多指和山水相关的方位,如?“洛(洛河)阳”位于______________;“华(华山)阴”位于_____________。
(3)对于愚公移山,人们的态度不一。一方面,支持者众,其家人“  
 ”,邻人之遗男也“ 
 ”;另一方面,也有反对者,智叟就“ 
 ”(用原文语句填空)
(4)在你所熟知的古代寓言、神话故事中,还有哪些与《愚公移山》的意义相同?请写出故事的题目,不少于2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万仞(rèn)
豫南(yù)
箕畚(fèn)
B.魁父(kuí)
一厝(cuò)
叩石(kòu)
C.始龀(chèn)
朔东(sù)
雍南(yōng)
D.孀妻(shuāng)
冀州(jì)
穷匮(guì)
3.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B.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C.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D.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B.甚矣,汝之不惠。
C.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
D.曾益其所不能。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含义一致的一项是(
)
(2分)
A.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B.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惩山北之塞
D.河曲智叟亡以应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B.聚室而谋曰 
不谋而合
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D.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求之下流,固颠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告之于帝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B.而山不加增
博闻而强识
C.以残年余力
以顺为正者
D.虽我之死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8.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2分)
A.帝感其诚
B.且焉置土石
C.告之于帝
D.甚矣,汝之不惠
9.与“何苦而不平”问句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且焉置土石?
B.何陋之有?
C.何以为计?
D.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10.下列句子的翻译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翻译:凭您的力气,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
理解:愚公的妻子认为,仅凭愚公一个人的力气很难把太行山、王屋山挖平,应该大家团结起来一起挖平大山。
B.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翻译: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
理解:愚公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认识到人力是无穷的,只要世代坚持,就能移走大山,从而有力地反驳了智叟。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翻译: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
理解:“荷担者三夫”“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从人力之少、运输工具简陋等方面表现了移山的艰难衬托出愚公移山的毅力和决心。
D.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翻译: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
理解:邻人京城氏的男孩尽管才七八岁,却能热情地帮助移山,写出了愚公移山这一行动得到人们的认可与支持。
11.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赞扬了以愚公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宏伟抱负,批判了智叟那种不求进取,知难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极思想。
B.作者除用智叟这个人物与愚公进行对比外,还用遗男“助之”、山神“求告”、天帝“感动”等情节来衬托愚公,从而使愚公的形象更加丰满、高大。
C.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反对移山;而愚公从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所以坚持移山。
D.文章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虽然增强了艺术效果,但也宣传了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这是应该批判的。
12.你所在的班级将举行“‘愚公移山’之我见”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0分)
(1)请你为这次活动写一段开场白,激发大家的参与热情。(不少于60字)(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同学们收集的两则材料,请你给“愚公精神”下一个定义。(2分)
材料一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摘自歌曲《愚公移山》)
材料二
1991年,唐卓琼的小儿子掉下悬崖而死。从那时起,他决心修一条“接”儿子回家的路。为了修路,年迈的母亲死在山上,老伴与他形同陌路,大儿媳选择了与支持修路的大儿子离婚……“鸡公岭上通大道,和尚岩脚变坦途。”人们说,修路不止的他,完全是现代版的愚公。
(摘自《重庆晚报》,有删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关于“愚公移山”的争论,请根据争论回答问题。(5分)
甲:愚公为了移山,带领子孙挖山不止,还要世世代代挖下去,这岂不是费时费力,太缺乏经济头脑了?还不如带领子孙搬家,去开辟一片新天地。
乙:搬家是逃避现实的做法,人不能遇到困难就逃避。
丙:人应该有开拓精神,此路不通,可以开辟新路。愚公何必固守在那闭塞的家乡,搬家更有发展前途。
丁:面对两座大山,愚公没有被吓倒,而是选择了挖山。这种持之以恒、奋斗不息的精神是十分可贵的。如果搬家了,那就不是愚公了。
①他们争论的焦点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支持哪位同学的观点?请简要阐述理由。(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默写。(6分)
(1)描写运土石的路途遥远,从侧面烘托愚公一家移山之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愚公认为人定胜天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晋代张湛对本文曾有“屈其理而服其志也”的评点,这一评点是针对文中“______________”这一句而言的。
二、阅读理解(18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
鲁公治①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②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③不能决,事又寝④。
【注释】①治:修建。②颠踬(zhì):被东西绊倒。③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④寝:停止。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且焉置土石      父曰:“无地置土。”
B.北山愚公者      家人有止之者曰
C.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家人有止之者曰
D.何苦而不平      又何忧焉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2)公犹夷不能决,事又寝。
4.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愚公和鲁公的性格特点。(4分)
5.请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下面这一劳动场面描绘出来。(3分)
(愚公)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6.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从选文中的愚公身上,我们可以汲取哪些精神营养?(3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3
《愚公移山》同步检测
(满分:60分
时间:35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42分)
1.填空。(6分)
(1)《愚公移山》选自《
》,
体裁是
。作者名_______是战国前期
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我们曾在七年级学过他的一篇文章是《__________》
(2)“阴”“阳”二字在和山水名称相连时,多指和山水相关的方位,如?“洛(洛河)阳”位于_________;“华(华山)阴”位于_____________。
(3)对于愚公移山,人们的态度不一。一方面,支持者众,其家人“  
 ”,邻人之遗男也“ 
 ”;另一方面,也有反对者,智叟就“ 
 ”(用原文语句填空)
(4)在你所熟知的古代寓言、神话故事中,还有哪些与《愚公移山》的意义相同?请写出故事的题目,不少于2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列子·汤问》??寓言
寇(御寇)道
杞人忧天(2)洛河北岸
华山北面(3)杂然相许?跳往助之
笑而止之(4)示例: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万仞(rèn)
豫南(yù)
箕畚(fèn)
B.魁父(kuí)
一厝(cuò)
叩石(kòu)
C.始龀(chèn)
朔东(sù)
雍南(yōng)
D.孀妻(shuāng)
冀州(jì)
穷匮(guì)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重点字音的能力。A项,畚běn。C项,朔shuò。D项,匮kuì。
3.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
)(2分)
A.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B.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C.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D.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解析:B.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C.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D.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C
)(2分)
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B.甚矣,汝之不惠。
C.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
D.曾益其所不能。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通假字的能力。A项,“反”同“返”,往返。B项,“惠”同“慧”,聪明。D项,“曾”同“增”。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含义一致的一项是(D
)
(2分)
A.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B.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惩山北之塞
D.河曲智叟亡以应
解析:A.古义: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今义:曾经。B.古义:即使。今义:虽然。C.古义:苦于。今义:处罚。D.古今义都是“老年男子”的意思。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2分)
A.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B.聚室而谋曰 
不谋而合
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D.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求之下流,固颠
【解析】B项,“谋”都是“商量”的意思。A项,“且”意思分别为:将近;况且。C项,“焉”意思分别为:语气词;怎么。D项,“固”意思分别为:顽固;本来。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2分)
A.告之于帝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B.而山不加增
博闻而强识
C.以残年余力
以顺为正者
D.虽我之死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解析:A项中两个“于”分别为“向”“到”的意思;B项中两个“而”分别表转折关系和并列关系;C项中两个“以”分别为“凭借”“把”的意思;D项中两个“之”都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故选D。
8.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
(2分)
A.帝感其诚
B.且焉置土石
C.告之于帝
D.甚矣,汝之不惠
解析:A
项是被动句,其他三项是倒装句。
9.与“何苦而不平”问句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B
)(2分)
A.且焉置土石?
B.何陋之有?
C.何以为计?
D.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式特点的分析能力。首先仔细阅读题干,然后理解句子的意思和句式特点,辨析作答。例句“何苦而不平”和B项“何陋之有?”都是“宾语前置”的倒装句,表示反问,其它三项都是一般的疑问句。
10.下列句子的翻译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A.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翻译:凭您的力气,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
理解:愚公的妻子认为,仅凭愚公一个人的力气很难把太行山、王屋山挖平,应该大家团结起来一起挖平大山。
B.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翻译: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
理解:愚公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认识到人力是无穷的,只要世代坚持,就能移走大山,从而有力地反驳了智叟。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翻译: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
理解:“荷担者三夫”“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从人力之少、运输工具简陋等方面表现了移山的艰难衬托出愚公移山的毅力和决心。
D.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翻译: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
理解:邻人京城氏的男孩尽管才七八岁,却能热情地帮助移山,写出了愚公移山这一行动得到人们的认可与支持。
11.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
)(2分)
A.文章赞扬了以愚公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宏伟抱负,批判了智叟那种不求进取,知难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极思想。
B.作者除用智叟这个人物与愚公进行对比外,还用遗男“助之”、山神“求告”、天帝“感动”等情节来衬托愚公,从而使愚公的形象更加丰满、高大。
C.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反对移山;而愚公从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所以坚持移山。
D.文章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虽然增强了艺术效果,但也宣传了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这是应该批判的。
解析:结尾反映了当时人们有“人定胜天”的强烈愿望和变革大自然的雄伟气魄,也反映了作者对作品中所阐述的哲理思想的坚信,以神话的形式给予了肯定。
你所在的班级将举行“‘愚公移山’之我见”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0分)
(1)请你为这次活动写一段开场白,激发大家的参与热情。(不少于60字)(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同学们收集的两则材料,请你给“愚公精神”下一个定义。(2分)
材料一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摘自歌曲《愚公移山》)
材料二
1991年,唐卓琼的小儿子掉下悬崖而死。从那时起,他决心修一条“接”儿子回家的路。为了修路,年迈的母亲死在山上,老伴与他形同陌路,大儿媳选择了与支持修路的大儿子离婚……“鸡公岭上通大道,和尚岩脚变坦途。”人们说,修路不止的他,完全是现代版的愚公。
(摘自《重庆晚报》,有删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关于“愚公移山”的争论,请根据争论回答问题。(5分)
甲:愚公为了移山,带领子孙挖山不止,还要世世代代挖下去,这岂不是费时费力,太缺乏经济头脑了?还不如带领子孙搬家,去开辟一片新天地。
乙:搬家是逃避现实的做法,人不能遇到困难就逃避。
丙:人应该有开拓精神,此路不通,可以开辟新路。愚公何必固守在那闭塞的家乡,搬家更有发展前途。
丁:面对两座大山,愚公没有被吓倒,而是选择了挖山。这种持之以恒、奋斗不息的精神是十分可贵的。如果搬家了,那就不是愚公了。
①他们争论的焦点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支持哪位同学的观点?请简要阐述理由。(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示例)同学们,大家好!《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的一则优秀的寓言,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人受到了愚公精神的鼓舞。读了这则寓言,你有怎样的感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则寓言的精神内涵,希望大家踊跃发言!
(2)(示例)“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
(3)①愚公该不该搬家。②(示例)我支持乙、丁两位同学的观点,我认为愚公不该搬家。正视困难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是放弃必定失败。
解析:(1)答题时,要紧扣主题,用精练的语言对《愚公移山》进行简要评价,同时还要引出本次活动。
(2)答题时,要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挖掘出两则材料的内涵,如由“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为了修路,年迈的母亲死在山上,老伴与他形同陌路”等可知,“愚公精神”包括不怕吃苦、不怕困难等。
(3)第①题,可以抓住每个人话语中的关键词,如“还不如带领子孙搬家”“搬家是逃避现实的做法”等,提炼出争论的焦点:愚公该不该搬家。第②题,开放性试题,做到言之有理即可。
13.默写。(6分)
(1)描写运土石的路途遥远,从侧面烘托愚公一家移山之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愚公认为人定胜天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晋代张湛对本文曾有“屈其理而服其志也”的评点,这一评点是针对文中“______”这一句而言的。
答案:(1)
寒暑易节
始一反焉(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而山不加增
何苦而不平
(3)
河曲智叟亡以应
二、阅读理解(18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
鲁公治①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②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③不能决,事又寝④。
【注释】①治:修建。②颠踬(zhì):被东西绊倒。③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④寝:停止。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B )(2分)
A.且焉置土石      父曰:“无地置土。”
B.北山愚公者      家人有止之者曰
C.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家人有止之者曰
D.何苦而不平      又何忧焉
【解析】B项,“者”的意思分别为:表示停顿;……的人。A项,“置”的意思都是“放置、安放”。C项,“止”的意思都是“制止”。D项,“何”的意思都是“什么”。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
【解析】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本句句意:园子修好了,必定要添仆人(打理),(给仆人住的下房)没有了,十分值得考虑啊。故停顿应为: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2)公犹夷不能决,事又寝。
【答案】(1)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
(2)鲁公犹豫不决,(修园)这件事情就停下来了。
4.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愚公和鲁公的性格特点。(4分)
【答案】愚公抱负远大,不畏艰难;鲁公缺乏主见,畏首畏尾。
【解析】在了解文言文大意的基础上,找出对愚公和鲁公描写的句子,然后分析其性格特点即可。【甲】文抓住关键语句“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来理解愚公的性格特点,从“不怕困难”等方面来回答;【乙】文抓住关键语句“公犹夷不能决,事又寝”来理解鲁公的性格特点,从“犹豫不决”等方面来回答。
5.请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下面这一劳动场面描绘出来。(3分)
(愚公)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参考: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稍长的三人挑着担,拿着镐上了山,凿岩石,挖泥土,挥汗如雨,号声震天,再用箕畚把土石运到渤海边上,山路上踏下的那一道道足迹成了山脊里最美的一道风景线。
6.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从选文中的愚公身上,我们可以汲取哪些精神营养?(3分)
敢想敢干(不安于现状);团结合作(广泛依靠群众)
;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做事不畏艰险。
【乙文参考译文】
鲁公修建一个园子,想要凿出一个池子,他的父亲说:“没有地方放土。”鲁公于是停下来了。有人说:“土可以堆成(假)山。”鲁公认为(这个意见)不错,想按照他的方法去做。他的妻子说:“你就不怕幼小的儿子女儿跌倒吗?”鲁公又停下来了。(又)有人说:“如果你修条小路通到园子里,设个栅栏围着它,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鲁公听从了他的话,又想按照这个人的办法做。家里又有人阻止他说:“园子修好了,必定要添仆人(打理),(给仆人住的下房)没有了,十分值得考虑啊。”鲁公犹豫不决,(修园)这件事情就停下来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愚公移山》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3.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4.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学习重点: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学习难点: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愚公智叟名字的深意。
学法指导:
1.反复诵读,理解重点字词,把握故事内容,体会人物形象,认识愚公的精神。
2.讨论交流,在研讨探究中感悟人物形象,体会文章寓意。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1.关于作者。
列子,名御寇,战国前期思想家,郑国人。思想上崇尚虚无飘渺,生前被称作“有道之士”。古书中有他卸风而行的记载,这是他潇洒的一面。然而现实中的列子则时常处于困顿之中。《庄子》中留下了这样的记载: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但他穷得非常有骨气。当郑国大官员派人给他送来粮食时,他坚决地辞而不受。
2.关于寓言。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寓言,就是把一定的道理寄托在故事之中,情节比较简单,篇幅短小,寓意深刻而含蓄。
3.关于神话。
  神话,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
  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通过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所反映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宣传轮回、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有着本质的不同。
二、预习任务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读熟课文,尝试背诵。
2.用自己的语言,同桌相互复述故事。
3.对照课文注释,笔译课文,要求尽量直译。
4.合作探究。(学有余力者做)
(1)写一个孀妻遗男的参与移山有什么作用?
(2)愚公和智叟的看法最大的不同在什么地方?
(3)愚公是个什么样的人?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有什么寓意?
(4)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5)就这则寓言本身而言,有人说,移山不合算,移屋合算些,你怎样正确看待这个问题?
三、预习检测
1.填空。
《愚公移山》选自《__________》,体裁是______,作者__________,名________,郑国人,战国前期______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万仞(  ) 
箕畚(  ) 
孀妻(  ) 
匮乏(  ) 始龀(  )
曾不能(

魁父(

荷担者(

亡以应(

3.下列加横线字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杂然相许(赞同)
寒暑易节(交换)
B.何苦而不平(愁)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尽)
C.而山不加增(加大)
惧其不已也(停止)
D.方七百里(周长)
其如土石何(用在“如……何”前,起加强语气的作用)
4.与“河曲智叟亡无应”中“亡”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B.甚矣,汝之不惠
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一厝朔东
5.翻译下列句子。
甚矣,汝之不惠!
(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3)投诸渤海之尾。
(4)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6.试用原文中的有关语句填充下面这段分析性文字。
愚公虽到了“
_______”的高龄,但还要率全家人去“毕力平险”,这并非一时头脑发热,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首先有着明确的目的和远大的抱负:要解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交通不便之苦,要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明确目标。他不冒然行事,能先与家人商议。当提出移山的主张后,立即得到了子孙们“__________”的反应。这时其妻“献疑”,又促使他考虑得更周全。最后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主意才开始行动。愚公不顾年迈力衰,亲自参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艰苦劳动,用行动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精神可嘉,令人深受启发。
7.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讲的是愚公移山的原因。
B.文章有意在命名上加以颠倒,将大智大勇者命名为“愚公”,将鼠目寸光者命名为“智叟”,这样加重了对比的色彩,增强了讽刺的效果。
C.愚公饱受交通阻塞之苦,提出了移山的主张。这个主张得到了众人的热烈响应,却遭到了妻子的强烈反对和智叟的无情嘲笑。
D.愚公挖山不止,感动了天帝,天帝令人搬移了两座大山。这一富有神话色彩的结局,包含了对愚公精神的肯定和颂扬。
8.这篇文章是一篇寓言,其寓意是(  )
A.
愚公与智叟正相反,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B.
要有长远打算,办什么事都要有计划。
C.
只要下决心,有恒心,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D.
只要办事认真,上帝也要受感动。
【课中导读】
一、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
万仞(
)
豫南(
)
荷担者(
)
箕畚(
)
孀妻(
)
始龀(
)
无穷匮(
)
一厝(
)
垄断(
)
冀州(
)
魁父(

2.读准节奏。
①惩山北之塞
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④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⑤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二、疏通文意和结构
1.重点词语解释。
方七百里 方:____________________。
惩山北之塞 惩:________。
迂:_____________。
毕力平险 毕:__________。
杂然相许 许:_______。
损:______。
始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寒暑易节 易:__________。
固不可彻 彻:__________________。
何苦不平 苦: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点句子翻译。
(1)我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译: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如……何”是固定结构,是“把……怎么样”的意思。)
译: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定语后置句),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译:
3.结构分析。(文中标记)
思考:第四段段有何作用?
(1)结构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容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文一共四段,勾画了几幅图画?是哪几幅图画?
明确:
三、积累字词句
1.古今异义。





2.词类活用。
面山而居(名词用作动词,___________)
帝感其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毕力平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假字。
始一反焉(“反”同“_____”,___________)
甚矣,汝之不惠(“惠”同“____”,____________)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同“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词多义。



5.重点虚词。
①“之”的用法。
A.结构助词,“的”: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
以君之力/
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
京城氏之孀妻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
操蛇之神
B.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
汝之不惠
/
虽我之死
/
汝心之固
C.指示代词:
“这”: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
“这件事”: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
D.人称代词:“他们”:跳往助之
/
“他”: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②“而”的用法。
A.连词,表修饰:面山而居 笑而止之
B.表顺承:聚室而谋 何苦而不平?
C.表转折: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③“其”的用法。
A.代词:
“他的”:其妻献疑曰 帝感其诚
/
“他”:惧其不已也
B.副词,加强反问语气:其如土石何?
6.特殊句式。
①被动句:帝感其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倒装句
A.主谓倒装:甚矣,汝之不惠(正常的语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宾语前置:何苦而不平?(正常的语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定语后置: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正常的语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省略句
A.省略主语:(_______)聚室而谋曰
/
(______)杂然相许
B.省略介词:帝感(____)其诚
/
一厝(_____)朔东,一厝(_____)雍南
四、内容探究
(一)阅读第一、二自然段
1.
文章写愚公家周围的环境如何?有什么作用?
明确:
2.
用原文回答。
①愚公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愚公移山的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家里人与周围人对此事的反映怎样?
家里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围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愚公移山的主张得到全家拥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最能表现愚公移山得到拥护的情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表现愚公移山艰难而路途遥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从哪几方面表现愚公移山之难?
明确:
(二)阅读第三、四自然段
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的“笑”应是哪一种笑?
明确:
2.
智叟嘲笑愚公什么?(观点)
明确:
3.
他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
4.
愚公如何斥责智叟?
明确:
5.
愚公认为两座大山可以搬走的理由是:
明确:
6.
标志愚公和智叟辩论取胜的一句是:
明确:
●句段赏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明确:
7.愚公的妻子在“聚室而谋”时对移山提出异议,这与智叟对移山的态度是一样的吗?
明确:
█比较愚公妻子和智叟的言行,其态度是否相同?(注意读法)
明确:
8.智叟与愚公谁智谁愚呢?学生分两组,展开课堂辩论。
辩题:愚公、智叟到底谁愚?
正方:愚公实愚
反方:智叟不智
9.从课文可看出,“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作者这样命名有何用意?
明确:
10.“帝感其诚”的“诚”是指:
明确:
11.
下列句中的“之”和“其”
分别指代什么?
操蛇之神闻之:___________________
告之于帝: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惧其不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山高大,愚公年迈,人力缺乏,运土的路途遥远,操蛇之神“惧”及帝感其诚,有何作用?
明确:
13.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何作用?
明确:
14.愚公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有何寓意?
明确:
15.什么是愚公精神?
明确:
五、总结升华
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明确:
六、写作特色
1.反衬。
以两山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反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___________________。
2.
对比。
文中有多处对比,如_____与智叟、____________和智叟、愚公之妻和______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现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
移山______的单薄与移山______艰巨的对比,突出愚公排除万难的坚毅精神。
3.情节曲折。
七、各抒己见
1.在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帮助愚公解决“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的问题?
明确:
2.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它包含着哪些深刻道理?
明确:
八、课外拓展,对比延伸
赏读著名教育专家钱梦龙教学时为巩固课文字词而作——
甲乙二生共读《愚公移山》,生甲掩卷而长息曰:“甚矣,愚公之愚。年且九十,而欲移山,山未移而身先死,安能自享其利乎?”生乙曰:“愚公之移山也,盖为子孙造福,非自谋其私也。故以利己之心观之,必谓愚公为不惠;若以利人之心观之,则必谓愚公为大智大勇之人也。”生甲亡以应,生乙复曰:“今欲变吾贫穷之中国为富强之中国,其事之难,甚于移山。若我十余亿中国人,人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愁而不富?”生甲动容曰:“善哉,君之所言。愚公不愚,我知之矣。”
生丙闻二生之言,移席而笑曰:“愚公之精神虽甚可嘉,然其法则实愚也。移山何若搬家,所费之力寡,而子子孙孙免受山之阻、移之苦,何乐而不为?况移山之法,叩石垦壤,毁山之草木,损海之生灵,实有百害而仅一利之为也。愚公之愚,愚不可化也。”生乙闻言而正色曰:“见国土鄙陋而厌弃之,委身为他乡之客,异国之子,实今人之常所为也。然则长此以往,何人整治吾乡吾国?搬家之举,虽省力少忧,然非大丈夫之所为也,毋须复论也。至若叩石垦壤之法,亦当初所仅能为之者。愚公及后来者,必能于干中思,移中学,时至今日,有悬索之法,有隧道之法,有盘山公路之法。皆既能使山中之出传之四方,复能使山外之物输之于内;既可不损天地之大貌,复能达‘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之目标。愚公之为,何愚之有?”
九、课后练笔
课文结尾写天帝派遣两个大力神背走两座山,若愚公与智叟两人此时见面了,会出现怎样的情景?
【课后导练】
阅读下面《愚公移山》,回答问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含义。
(1)方七百里(

(2)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
(3)聚室而谋日(

(4)吾与汝毕力平险(

(5)杂然相许(
???)
(6)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7)帝感其诚(
?

2.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虽我之死”中的“之”相同的是(

A、本在冀州之南
B、汝之不惠
C、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D、告之于帝
3.下列文言文句式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2)甚矣,汝之不惠!
(3)帝感其诚。
(4)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A.反问句
陈述句
倒装句
被动句
B.反问句
倒装句
被动句
陈述句
C.疑问句
陈述句
被动句
判断句
D.疑问句
倒装句
判断句
陈述句
4.翻译句子。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4)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5)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5.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篇寓言首先交代故事背景,指出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积、高度和地理位置,为下文移山、负山等情节做铺垫。
B.第②③段先写愚公提出移山的主张,全家人又讨论决定了运土方案,而后立即行动;再写河曲智叟闻讯赶来,阻止愚公移山,愚公驳斥了他的错误观点,阐述了人力无穷、自然能被征服的思想。
C.第④段写“操蛇之神”的恐惧心理和天帝被愚公的决心所感动,山最终被移走,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迷信思想,认为神的力量远大于人的力量。
D.本文又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6.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智叟认为愚公很“愚”的原因有哪两个方面?
(2)愚公认为移山一定能实现的原因是什么?
(3)作者在叙述愚公移山的过程中,写小孩“跳往助之”的用意是什么?写愚公与智叟辩论的作用是什么?
7.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的划线句。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8.请站在保护大自然的角度,谈谈你对“愚公”挖山的看法。
9.读了这则寓言故事后,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50张PPT)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蓝天下的太行山风光
云雾缭绕的王屋山风光
《列子》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
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
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
面对着王屋与太行
凭着是一身肝胆
想起来不是奇闻谈起来不是笑谈
望望头上天外天
走走脚下一马平川
面对着满堂儿孙喔了却了
心中祈愿
无路难啊开路更难
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及寓言特点。
2.准确而流畅地朗读课文。
3.释词译句,整体感知课文。
第一课时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郑国人,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
作品:《列子》
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本文是一篇带有神话色彩的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
作者作品简介
寓(寄托)言是一种文学体裁,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它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常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短小精悍,生动活泼,含义深刻,寓于哲理。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


读准字音
太行(

万仞

















箕畚





孀妻











亡以应(




魁父


háng
rèn
chéng

r?
zēng
zhū

běn

shuāng
chèn
sǒu
kuì

cuò

朗读课文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点我视频
翻译课文,梳理结构。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方圆
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北岸(山之南、水之北为“阳”)
请你翻译: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达七百里,高达七八千丈。它们原来位于冀州的南部、黄河的北岸。
第一段:介绍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积、高度、位置。
(交代故事背景,为下文移山、负山作铺垫。)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
出入之迂也,聚室
而谋曰:“吾与汝
毕力
平险,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   
将近
连词,修饰关系
苦于
阻塞
曲折、绕远
集合
商量
你们
尽全力
险峻的
大山
一直
南岸(山之北、水之南为“阴”)
纷纷地
赞成
请你翻译:
山北面有一位叫愚公的老人,年近九十岁了,面
向着大山居住。苦于大山的阻塞,出入要绕远路,于是他召集
全家人商量说:“我和你们竭尽全力铲平这两座大山,(使道路)
一直通豫州南部,达到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第二段:一层:愚公为改善交通条件,向家人提出移山的主张。
  其妻献疑曰:“以
君之力,曾不能
损魁父
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置土石?”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提出
凭借

连…都…
削减
把…怎么样
连词,况且
疑问代词,哪里
放到
之于
旁边
请你翻译:
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您的力气,像魁父
这样的小山丘也不能铲平,能把太行、王屋怎样呢?再说
把石头和泥土往哪儿放呢?”大伙纷纷说:“把土石投到渤
海边上、隐土的北面。”
二层:写解决土石的方法。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成年男子
敲、凿
挖掘
用箕畚,
名词作状语
寡妇
孤儿
换牙
他们
交换
反:同“返”;焉:语气词
请你翻译:
于是愚公率领子孙当中能挑担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掘土,用箕畚把土石运到渤海边上。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儿,才七八岁,(也)蹦蹦跳跳前来帮忙。夏去冬来,才能往返一次。
三层:写移山的艰难和众人的支持。
第二段:写愚公决心移山,得到全家支持,并排除疑难,立即行动。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
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
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
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
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
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而”修饰关系“止”劝阻
倒装句
强调作用

草木
反问句式
把…怎么样
长长地叹息
顽固
指通达事理
即使
语气助词
“呀”
穷尽
转折连词
可是
增高
加大

没有话来回答
“亡”通“无”
河曲智叟嘲笑并阻止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就凭你在世上这最后的几年,剩下的这么点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草木,又能把这大山的土石怎么样?北山愚公长叹了一口气说:“你思想太顽固,顽固得不开窍,连个寡妇、孤儿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我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永无穷尽,可是这两座山却不会再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呢?"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第三段:写愚公驳斥智叟的错误观点。
请你翻译: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
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
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听说
停止

被他的诚心所感动

放置

陇断:垄断,即“阻隔”“焉”语气词“了”
请你翻译:
山神知道了这件事,害怕愚公挖山不止,就把这件事禀报天帝。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了,就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起两座大山.一座放置在朔方东部,一座放置在雍州南部。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交通了。
第四段:写愚公精神感动天帝,移山愿望实现。
(1)结构上:照应开头,结束全文。
(2)内容上:采用神话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更加突出了愚公精神的惊天地、泣鬼神,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
作用?
全文一共四段,勾画了几幅图画?是哪几幅图画?
第一幅:二山雄立图(第1段);
第二幅:战前动员图(第2段);
第三幅:毕力平险图(第2段);
第四幅:愚公智叟辩难图(第3段);
第五幅:神灵移山图(第4段)。
积累字词句
1.古今异义:
(1)河阳之北
古义:山之南,水之北

今义:太阳
(2)汉之阴
古义:山之北,水之南

今义:阴天
(3)指通豫南
古义:直,一直
;今义:手指
(4)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古义:连…都
;今义:曾经
(5)投诸渤海之尾
古义:之于
;今义;各个、许多
(6)子孙荷担者三夫
古义:负荷、挑
;今义:荷花
(7)山之一毛
古义:草木
;今义:毛发
(8)北山愚公长息曰
古义:叹气
;今义:休息
(9)虽我之死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10)惧其不已也
古义:止
;今义:已经
2.词性活用:
(1)吾与汝毕力平险
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
(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
(3)面山而居
面:名词用为动词,面向着。
3.一词多义:
年且九十
(1)且
且焉置土石
将近
况且
以君之力
(2)以
河曲智叟亡以应

连词“来”
隐土之北
(3)之
跳往助之
助词:的
代词:他们
且焉置土石
(4)焉
始一反焉
无陇断焉
疑问代词;哪里
语气助词无实义
语气助词:了
4.通假字:
(1)始一反焉
(2)甚矣,汝之不惠
(3)一厝朔东
(4)河曲智叟亡以应
反同返,往返
惠同慧,
聪明
亡同无,
没有
厝同措,放置
5.文言虚词
何苦而不平

面山而居
而山不加增
连词,表承接
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转折
其妻献疑曰

其如土石何
代词,他的
语气词加强
反问语气
倒装句:①甚矣,汝之不惠!(谓语前置,应为“汝之不惠甚矣”)
②告之于帝。(状语后置,应为“于帝告之”)
被动句:帝感其诚。(“帝”是被感动者)
省略句:杂然相许。(承前省略主语“家人”)
6.文言句式
检测知识积累
1.为下列红字注音。
万仞(

荷担(

箕畚(

孀妻(

始龀(
)穷匮(
)智叟(

雍南(
)朔东(

rèn


běn
shuāng
chèn
kuì
sǒu
yōng
shuò
2.下面各句朗读语意停顿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B、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C
3.解释下列句中红体字的意思。
杂然相许


惩山北之塞


且焉置土石(

何苦而不平(

寒暑易节(   
)
河阳之北( 
 )
赞同
苦于
哪里

交换
水的北面
4.解释下列句中多义词用法。
(1)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2)杂然相许


曳屋许许声


将近
况且
赞同
拟声词
5.将文言词“毕”“诸”“已”“易”填入下边的空白处,并说明它们的词义。
争论不__


移风__(
)俗
诉_

)法律
原形__(
)露
鞠躬尽瘁,死而后__


已,


改变

之于

完全


6.与“何苦而不平?”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且焉置土石?
B、何陋之有?
C、何以为计?
D、如太行、王屋何?
B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讨论分析课文的内容
2.理解本文深刻的寓意
3.理解“愚公”、“智叟“人物形象
4.理解本文的神话结尾
5.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探究思考
1.
文章写愚公家周围的环境如何?有什么作用?
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作用:衬托愚公的毅力和气魄
阅读第一、二自然段
2.
用原文回答:
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3.
愚公移山的目标是: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4.家里人与周围人对此事的反映怎样?
家里人:子孙“杂然相许”
妻子“献疑曰:……且焉置土石”
周围人:京城孀妻遗男:“跳往助之”
5.愚公移山的主张得到全家
拥护的句子是:
6.最能表现愚公移山得到拥护的情节是?
——杂然相许。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8.课文从哪几方面表现愚公移山之难?
山之高:“高万仞”; 
山之大:“方七百里”;
人之老:“年且九十”;
人之少:“荷担者三夫”;
路之远:“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7.表现愚公移山艰难而路途遥远的句子是: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的“笑”
应是哪一种笑?
——嘲笑(讥笑)。
2.
智叟嘲笑愚公什么?(观点)
甚矣,汝之不惠!
3.
他的依据是什么?
以残年余力……其如土石何?
探究思考
阅读第三、四自然段
4.
愚公如何斥责智叟?
汝心之固……曾不若孀妻弱子。
5.
愚公认为两座大山可以搬走的理由是: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6.
标志愚公和智叟辩论取胜的一句是:
——河曲智叟亡以应。
句段赏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这是愚公驳斥智叟的话,运用了顶针的修辞手法,层层紧扣,充分道出了子子孙孙绵延不绝的道理。用“无穷匮”作结,肯定了人力的无穷无尽,有说服力。最后用“而”字一转又指出山不会增高加大,只会越挖越少,这样得出“何苦而不平”的结论,令人信服。表现了愚公迎难而上的精神和决心造福子孙后代的愿望。
7.愚公的妻子在“聚室而谋”时对移山提出异议,这与智叟对移山的态度是一样的吗?
不一样。
是出于对丈夫的关心和担心,她并不反对移山。
愚公之妻
智叟
则是对愚公的轻视和嘲笑,他反对移山。
比较愚公妻子和智叟的言行,其态度是否相同?(注意读法)
其妻献疑曰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以君之力
以残年余力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如太行王屋何
其如土石何
献:提出,不反对
而笑:讥笑
君:是尊称
残年:极端鄙视
损:减少山之土
“毁”“一毛”:拔根汗毛的力量也没有
“其”字加强了反问语气
妻子的态度:关心
智叟的态度:轻视嘲讽
8.智叟与愚公谁智谁愚呢?
分两组,展开课堂辩论。
辩题:愚公、智叟到底谁愚?
正方:愚公实愚
反方:智叟不智
愚公
移山
不愚
不智用静止的眼光
笑而止之
大智若愚
愚不可及
有发展的眼光
大智
大勇
与困难作斗争
对比鲜明
愚公:因为他不怕困难,有坚强的毅力,有远大的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的信念,说明了人定胜天的伟大意义。能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大智若愚
智叟:因为他是个懒汉懦夫,把困难看得太重,把人的力量估计过低。只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鼠目寸光
愚公究竟“智”在何处?智叟究竟“愚”在何处?
9.从课文可看出,“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作者这样命名有何用意?
这样命名不仅加重了对比的色彩,而且具有讽刺效果,从而突出了愚公的形象。
晋代张湛评《愚公移山》
俗谓之愚者,未必非智也;
俗谓之智者,未必非愚也。
好有哲理哟!
10.“帝感其诚”的“诚”是指:
——愚公移山的决心和毅力
11.
下列加红的“之”和“其”
分别指代什么?
操蛇之神闻之
告之于帝
惧其不已
——愚公移山这件事
——愚公移山这件事
——愚公及其子孙
12.山高大,愚公年迈,人力缺乏,运土的路途遥远,操蛇之神“惧”及帝感其诚,有何作用?
衬托愚公移山的决心、信心、恒心。
13.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何作用?
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方式,它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封建迷信思想有本质上的不同。
14.愚公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有何寓意?
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无惧困难,意志坚强,毅力顽强,敢于斗争的人物形象。
作者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15.什么是愚公精神?
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惧任何困难的精神;就是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就是敢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就是敢于斗争的精神。
总结升华
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我们在学习工作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也会遇到像挖山一样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胜利,所以我们今天仍需要愚公精神。
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能,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
现在摆在我们同学面前就有7座大山,我们只有发挥愚公精神,逐一克服,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政治
历史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让新时代愚公精神永驻心中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写作特色
1.反衬
以两山高大反衬移山艰难
2.
对比
a.移山人力的单薄与移山任务的艰巨。(突出愚公排除万难的坚毅精神)
b.智叟和愚公(表现了“愚”者并不愚,“智”者并不智)
3.情节曲折
“愚”“智”的命名增强了讽刺的效果。
愚公
智叟
对比
远大抱负
坚定信念
鼠目寸光
害怕困难
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
运土路程的遥远
操蛇之神的“惧”
天帝的“感”
对反映愚公移山的精神气魄起了
衬托
在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帮助愚公解决“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的问题?
各抒己见
可以搬家、修盘山公路、打通隧道或者发展旅游事业,让别人进山来等等。但前提是不能破坏自然环境。不管是什么举措,都要有愚公移
山的精神即:
克服困难,坚持不懈,
为后人造福。
2.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它包含着哪些深刻道理?
(1)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
成功终会属于我们。
(2)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
(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4)大小、多少是相对的,都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成功、失败亦如此。
课文结尾写天帝派遣两个大力神背走两座山,若愚公与智叟两人此时见面了,会出现怎样的情景?
课后练笔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愚公移山》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3.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4.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学习重点: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学习难点: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愚公智叟名字的深意。
学法指导:
1.反复诵读,理解重点字词,把握故事内容,体会人物形象,认识愚公的精神。
2.讨论交流,在研讨探究中感悟人物形象,体会文章寓意。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1.关于作者。
列子,名御寇,战国前期思想家,郑国人。思想上崇尚虚无飘渺,生前被称作“有道之士”。古书中有他卸风而行的记载,这是他潇洒的一面。然而现实中的列子则时常处于困顿之中。《庄子》中留下了这样的记载: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但他穷得非常有骨气。当郑国大官员派人给他送来粮食时,他坚决地辞而不受。
2.关于寓言。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寓言,就是把一定的道理寄托在故事之中,情节比较简单,篇幅短小,寓意深刻而含蓄。
3.关于神话。
  神话,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
  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通过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所反映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宣传轮回、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有着本质的不同。
二、预习任务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读熟课文,尝试背诵。
2.用自己的语言,同桌相互复述故事。
3.对照课文注释,笔译课文,要求尽量直译。
4.合作探究。(学有余力者做)
(1)写一个孀妻遗男的参与移山有什么作用?
(2)愚公和智叟的看法最大的不同在什么地方?
(3)愚公是个什么样的人?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有什么寓意?
(4)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5)就这则寓言本身而言,有人说,移山不合算,移屋合算些,你怎样正确看待这个问题?
答案:
(1)这是一个细节描写,有两个作用:一是表明愚公此举之得人心,开山劳作之艰辛,愚公一行之坚毅。二是以此之孀妻弱子“助之”与后面河曲智叟“笑止”作鲜明对比,寓托作者褒贬之意。
(2)智叟立足于现在,愚公放眼于长远;智叟是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
愚公是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
(3)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作者通过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4)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5)有人提出“移屋的。我们知道寓言的设譬寄寓总是有其特定的范围和特定的含意。《愚公移山》中的“困难”有它的不可回避性。
三、预习检测
1.填空。
《愚公移山》选自《__________》,体裁是______,作者__________,名________,郑国人,战国前期__________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
列子.汤问
寓言
列子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万仞(  ) 
箕畚(  ) 
孀妻(  ) 
匮乏(  ) 始龀(  )
曾不能(

魁父(

荷担者(

亡以应(

rèn

běn
shuāng
kuí
chèn
céng
kuí


3.下列加横线字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
A.杂然相许(赞同)
寒暑易节(交换)
B.何苦而不平(愁)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尽)
C.而山不加增(加大)
惧其不已也(停止)
D.方七百里(周长)
其如土石何(用在“如……何”前,起加强语气的作用)
4.与“河曲智叟亡无应”中“亡”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
A.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B.甚矣,汝之不惠
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一厝朔东
5.翻译下列句子。
甚矣,汝之不惠!
(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3)投诸渤海之尾。
(4)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你太不聪明了!
(2)于是带着子孙辈中能够挑得动担子的三个人。
(3)把土石投到渤海边上。
(4)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南边,再也没有大山阻隔了。
6.试用原文中的有关语句填充下面这段分析性文字。
愚公虽到了“
”的高龄,但还要率全家人去“毕力平险”,这并非一时头脑发热,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首先有着明确的目的和远大的抱负:要解决“
”这一交通不便之苦,要实现“
”的明确目标。他不冒然行事,能先与家人商议。当提出移山的主张后,立即得到了子孙们“
”的反应。这时其妻“献疑”,又促使他考虑得更周全。最后得到了“
”的主意才开始行动。愚公不顾年迈力衰,亲自参与“
”这样的艰苦劳动,用行动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精神可嘉,令人深受启发。
年且九十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杂然相许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7.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讲的是愚公移山的原因。
B.文章有意在命名上加以颠倒,将大智大勇者命名为“愚公”,将鼠目寸光者命名为“智叟”,这样加重了对比的色彩,增强了讽刺的效果。
C.愚公饱受交通阻塞之苦,提出了移山的主张。这个主张得到了众人的热烈响应,却遭到了妻子的强烈反对和智叟的无情嘲笑。
D.愚公挖山不止,感动了天帝,天帝令人搬移了两座大山。这一富有神话色彩的结局,包含了对愚公精神的肯定和颂扬。
8.这篇文章是一篇寓言,其寓意是(C  )
A.
愚公与智叟正相反,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B.
要有长远打算,办什么事都要有计划。
C.
只要下决心,有恒心,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D.
只要办事认真,上帝也要受感动。
【课中导读】
一、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
万仞(rèn)
豫南(yù)
荷担者(hè)
箕畚(jīběn)
孀妻(shuāng)
始龀(chèn)
无穷匮(kuì)
一厝(cuò)
垄断(lǒnɡ)
冀州(jì)
魁父(kúi)
2.读准节奏。
①惩/山北之塞
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④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⑤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二、疏通文意和结构(PPT)
1.重点词语解释。
方七百里 方:古代计量面积用语。
惩山北之塞 惩:苦于。
迂:曲折,绕远。
毕力平险 毕:尽、全。
杂然相许 许:赞同。
损:消减。
始龀:刚刚换牙,指七八岁。龀,换牙。
寒暑易节 易:更替。
固不可彻 彻:通达,文中指改变。
何苦不平 苦:愁苦,文中指担心。
2.重点句子翻译。
(1)我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译:我和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怎么样?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如……何”是固定结构,是“把……怎么样”的意思。)
译:凭你的能力,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定语后置句),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译:于是立即率领三个能挑担的人,凿石头,挖泥土,用箕畚(将这些石头和泥土)运到渤海边上。
3.结构分析。
第一段:介绍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积、高度、位置。(交代故事背景,为下文移山、负山作铺垫。)
第二段:写愚公决心移山,得到全家支持,并排除疑难,立即行动。
一层:(北山愚公者---杂然相许)愚公为改善交通条件,向家人提出移山的主张。
二层:(其妻献疑曰---隐土之北)写解决土石的方法。
三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始一反焉)写移山的艰难和众人的支持。
第三段:写愚公驳斥智叟的错误观点。
第四段:写愚公精神感动天帝,移山愿望实现。
思考:本段有何作用?
(1)结构上:照应开头,结束全文。
(2)内容上:采用神话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更加突出了愚公精神的惊天地、泣鬼神,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
4.全文一共四段,勾画了几幅图画?是哪几幅图画?
第一幅:二山雄立图(第1段);第二幅:战前动员图(第2段);第三幅:毕力平险图(第2段);
第四幅:愚公智叟辩难图(第3段);第五幅:神灵移山图(第4段)。
三、积累字词句
1.古今异义。





2.词类活用。
面山而居(名词用作动词,面朝)
帝感其诚(被……感动,被动用法)
毕力平险(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装)
3.通假字。
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
甚矣,汝之不惠(“惠”同“慧”,聪明)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同“无”,没有)
4.一词多义。



5.重点虚词。
①“之”的用法。
A.结构助词,“的”: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
以君之力/
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
京城氏之孀妻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
操蛇之神
B.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
汝之不惠
/
虽我之死
/
汝心之固
C.指示代词:
“这”: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
“这件事”: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
D.人称代词:“他们”:跳往助之
/
“他”: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②“而”的用法。
A.连词,表修饰:面山而居 笑而止之
B.表顺承:聚室而谋 何苦而不平?
C.表转折: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③“其”的用法。
A.代词:
“他的”:其妻献疑曰 帝感其诚
/
“他”:惧其不已也
B.副词,加强反问语气:其如土石何?
6.特殊句式。
①被动句:帝感其诚(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了)
②倒装句
A.主谓倒装:甚矣,汝之不惠(正常的语序:汝之不惠,甚矣)
B.宾语前置:何苦而不平?(正常的语序:苦何而不平)
C.定语后置: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正常的语序:遂率荷担者子孙三夫)
③省略句
A.省略主语:(愚公)聚室而谋曰
/
(室人)杂然相许
B.省略介词:帝感(于)其诚
/
一厝(于)朔东,一厝(于)雍南
四、内容探究
(一)阅读第一、二自然段
1.
文章写愚公家周围的环境如何?有什么作用?
明确: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作用:衬托愚公的毅力和气魄。
2.
用原文回答。
①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②愚公移山的目标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③家里人与周围人对此事的反映怎样?
家里人:子孙“杂然相许”;妻子“献疑曰:……且焉置土石”
周围人:京城孀妻遗男:“跳往助之”
④愚公移山的主张得到全家拥护的句子是:——杂然相许。
⑤最能表现愚公移山得到拥护的情节是?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⑥表现愚公移山艰难而路途遥远的句子是:——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3.课文从哪几方面表现愚公移山之难?
明确:山之高:“高万仞”; 
山之大:“方七百里”;
人之老:“年且九十”;
人之少:“荷担者三夫”;
路之远:“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二)阅读第三、四自然段
1.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的“笑”应是哪一种笑?
明确:嘲笑(讥笑)
2.
智叟嘲笑愚公什么?(观点)
明确:甚矣,汝之不惠!
3.
他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以残年余力……其如土石何?
4.
愚公如何斥责智叟?
明确:汝心之固……曾不若孀妻弱子。
5.
愚公认为两座大山可以搬走的理由是:
明确: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6.
标志愚公和智叟辩论取胜的一句是:
明确:河曲智叟亡以应。
●句段赏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明确:这是愚公驳斥智叟的话,运用了顶针的修辞手法,层层紧扣,充分道出了子子孙孙绵延不绝的道理。用“无穷匮”作结,肯定了人力的无穷无尽,有说服力。最后用“而”字一转又指出山不会增高加大,只会越挖越少,这样得出“何苦而不平”的结论,令人信服。表现了愚公迎难而上的精神和决心造福子孙后代的愿望。
7.愚公的妻子在“聚室而谋”时对移山提出异议,这与智叟对移山的态度是一样的吗?
明确:不一样。
愚公之妻是出于对丈夫的关心和担心,她并不反对移山;智叟则是对愚公的轻视和嘲笑,他反对移山。
█比较愚公妻子和智叟的言行,其态度是否相同?(注意读法)
明确:这两个人物所说的话,表面上有相似之处,但目的全然不同。愚公之妻是关心,她提问题,是从“献疑”的角度说的:“以君之力”带有关心的语气,“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语气较轻,说的是她的真实想法。但她并不反对移山,所以接着就提出移山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焉置土石?”智叟则显然是讥笑和责难愚公,阻止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残年余力”又显得十足的轻视,“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有意挖苦讥笑和嘲讽,“其如土石何”反问语气很重。在智叟的眼里,愚公完全是一个愚蠢至极、不可救药的老头。
8.智叟与愚公谁智谁愚呢?学生分两组,展开课堂辩论。
辩题:愚公、智叟到底谁愚?
正方:愚公实愚
反方:智叟不智
辩词选摘:
正方:愚公实愚
两座山雄伟高大,实难移走;愚公年且九十,山未移身先死,如何享利?全家人力量微弱,况且只有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帮忙;工具落后,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运往山外;路途遥远,运土石到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反方:智叟不智
愚公痛感迂塞之苦,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确知移山之利,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有子孙的支持,使移山得以顺利开始;深明可移之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有发展变化的观点;感动天帝,将山搬走,显示愚公移山力量之大,精神感人至深;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才是真正的愚。
教师总结:经过一番激烈的辩驳,愚公智叟孰智孰愚已成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9.从课文可看出,“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作者这样命名有何用意?
明确:这样命名不仅加重了对比的色彩,而且具有讽刺效果,从而突出了愚公的形象。
10.“帝感其诚”的“诚”是指:
明确:愚公移山的决心和毅力。
11.
下列句中的“之”和“其”
分别指代什么?
操蛇之神闻之:愚公移山这件事
告之于帝:愚公移山这件事
惧其不已:愚公及其子孙
12.山高大,愚公年迈,人力缺乏,运土的路途遥远,操蛇之神“惧”及帝感其诚,有何作用?
明确:衬托愚公移山的决心、信心、恒心。
13.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何作用?
明确: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方式,它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封建迷信思想有本质上的不同。
14.愚公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有何寓意?
明确: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无惧困难,意志坚强,毅力顽强,敢于斗争的人物形象。
作者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15.什么是愚公精神?
明确: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惧任何困难的精神;就是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就是敢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就是敢于斗争的精神。
五、总结升华
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明确:我们在学习工作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也会遇到像挖山一样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胜利,所以我们今天仍需要愚公精神。
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能,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
六、写作特色
1.反衬。
以两山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反衬移山艰难,显现愚公的气魄;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2.
对比。
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现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
移山人力的单薄与移山任务艰巨的对比,突出愚公排除万难的坚毅精神。
3.情节曲折。
七、各抒己见
1.在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帮助愚公解决“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的问题?
明确:可以搬家、修盘山公路、打通隧道或者发展旅游事业,让别人进山来等等。但前提是不能破坏自然环境。不管是什么举措,都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即:克服困难,坚持不懈,为后人造福。
2.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它包含着哪些深刻道理?
明确:(1)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
成功终会属于我们。
(2)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
(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4)大小、多少是相对的,都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成功、失败亦如此。
八、课外拓展,对比延伸
赏读著名教育专家钱梦龙教学时为巩固课文字词而作——
甲乙二生共读《愚公移山》,生甲掩卷而长息曰:“甚矣,愚公之愚。年且九十,而欲移山,山未移而身先死,安能自享其利乎?”生乙曰:“愚公之移山也,盖为子孙造福,非自谋其私也。故以利己之心观之,必谓愚公为不惠;若以利人之心观之,则必谓愚公为大智大勇之人也。”生甲亡以应,生乙复曰:“今欲变吾贫穷之中国为富强之中国,其事之难,甚于移山。若我十余亿中国人,人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愁而不富?”生甲动容曰:“善哉,君之所言。愚公不愚,我知之矣。”
生丙闻二生之言,移席而笑曰:“愚公之精神虽甚可嘉,然其法则实愚也。移山何若搬家,所费之力寡,而子子孙孙免受山之阻、移之苦,何乐而不为?况移山之法,叩石垦壤,毁山之草木,损海之生灵,实有百害而仅一利之为也。愚公之愚,愚不可化也。”生乙闻言而正色曰:“见国土鄙陋而厌弃之,委身为他乡之客,异国之子,实今人之常所为也。然则长此以往,何人整治吾乡吾国?搬家之举,虽省力少忧,然非大丈夫之所为也,毋须复论也。至若叩石垦壤之法,亦当初所仅能为之者。愚公及后来者,必能于干中思,移中学,时至今日,有悬索之法,有隧道之法,有盘山公路之法。皆既能使山中之出传之四方,复能使山外之物输之于内;既可不损天地之大貌,复能达‘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之目标。愚公之为,何愚之有?”
九、课堂小结
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寓言中塑造了愚公的生动形象,寓意深刻。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千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我们国家现在这个繁荣昌盛的局面?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我们应该继续发扬愚公精神。
十、课后练笔
课文结尾写天帝派遣两个大力神背走两座山,若愚公与智叟两人此时见面了,会出现怎样的情景?
【课后导练】
阅读下面《愚公移山》,回答问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含义。
(1)方七百里(

(2)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
(3)聚室而谋日(

(4)吾与汝毕力平险(

(5)杂然相许(
???)
(6)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7)帝感其诚(
?

答案:(1)方圆
(2)将近(3)商量(4)险峻的大山(5)赞同(6)即使(7)
被……感动
2.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虽我之死”中的“之”相同的是(
B

A、本在冀州之南
B、汝之不惠
C、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D、告之于帝
3.下列文言文句式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B?)
(1)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2)甚矣,汝之不惠!
(3)帝感其诚。
(4)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A.反问句
陈述句
倒装句
被动句
B.反问句
倒装句
被动句
陈述句
C.疑问句
陈述句
被动句
判断句
D.疑问句
倒装句
判断句
陈述句
4.翻译句子。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4)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5)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答案:
(1)苦于大山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远路。
(2)凭你的力气,尚且不能削平魁父这座小山,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
(3)于是就带儿孙中能担子的几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岸边。
(4)你的思想顽固,顽固到不可改变。
(5)子子孙孙无穷无尽,而山却不增加,哪里愁挖不平呢?
5.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

A.这篇寓言首先交代故事背景,指出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积、高度和地理位置,为下文移山、负山等情节做铺垫。
B.第②③段先写愚公提出移山的主张,全家人又讨论决定了运土方案,而后立即行动;再写河曲智叟闻讯赶来,阻止愚公移山,愚公驳斥了他的错误观点,阐述了人力无穷、自然能被征服的思想。
C.第④段写“操蛇之神”的恐惧心理和天帝被愚公的决心所感动,山最终被移走,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迷信思想,认为神的力量远大于人的力量。
D.本文又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6.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智叟认为愚公很“愚”的原因有哪两个方面?
人的力量小;大自然不可征服
(2)愚公认为移山一定能实现的原因是什么?
有挖山的坚定决心,子孙无穷无尽;山不能再增加了。
(3)作者在叙述愚公移山的过程中,写小孩“跳往助之”的用意是什么?写愚公与智叟辩论的作用是什么?
说明愚公移山的行为得人心
突出愚公移山意志之坚
7.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的划线句。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层层紧扣,充分道出了子子孙孙绵延不绝的道理。用“无穷匮”作结,肯定了人力的无穷无尽,有说服力,表达出要世世代代移山,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
8.请站在保护大自然的角度,谈谈你对“愚公”挖山的看法。
示例:愚公这样的做法是不行的。因为山上的草木植被遭到彻底破坏后,会导致土地沙化、生态失衡,会给人类生存带来后患。(只要能从保护大自然的角度来谈,言之成理即可。)
9.读了这则寓言故事后,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启示:像愚公一样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顽强拼搏,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当代社会,充满了机遇和挑战。我们如果想建立一番事业,不可避免要面对许多困难,所以继承并发扬“愚公精神”在当代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