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模拟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模拟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9.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03 14:20: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模拟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畎亩(quǎn)  
箕畚(jī)  
曾益(zēng) 
丈夫之冠(guān)
B.孀妻(shuāng)
按辔(pèi)
一厝(chuò)
荷担者三夫(hè)
C.始龀(chèn)
傅说(yuè)
彀弓弩(nǔ)
法家拂士(fú)
D.智叟(sǒu)
穷匮(kuì)
持兵揖(yī)
叩石垦壤(kòu)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A.上自劳军(皇帝)
岂不诚大丈夫哉(真正,确实)
B.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即使)
空乏其身(财资缺乏)
C.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派遣)
始一反焉(通“返”,往返)
D.年且九十(并且)
按辔徐行(马缰绳)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B.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C.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
D.吾与汝毕力平险。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
B.操蛇之神闻之/已而之细柳军
C.成礼而去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
D.亚夫乃传言开壁门/蒙乃始就学
5.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窥谷忘反。(昊均《与朱元思书》)
(2)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
(3) 
 ,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4)李清照《渔家傲》中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并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的句子是: 
 , 
 。
(5)请把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默写完整。
 
 , 
 。
 
 , 
 。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6.名著导读
(1)《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是法国昆虫学家 
 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作品中,“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的昆虫是 
 ;建筑才能远胜于卢浮宫建筑艺术智慧的昆虫是 
 ; 
 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
(2)《红星照耀中国》中写道:“他部下的军队在西藏的冰天雪地之中,经受了整整一个严冬的围困和艰难,除了牦牛肉以外没有别的吃的,而仍能保持万众一心,这必须归因于纯属领导人物的个人魅力,还有那鼓舞部下具有为一个事业英勇牺牲的忠贞不二精神的罕见人品。”文中的“他”是指 
 ,体现他 
 的性格特征。
7.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走近大运河】同学们来到京杭大运河博物馆,看到了下面这段简介。请你从中提炼三条主要信息(每条信息限四字以内)。
京杭大运河始于春秋,形成于隋,完成于元,于清代开始没落,她历经2500多年的沧桑,命运从繁华到衰落。它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人工河道,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大运河为我国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作用。2014年,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①历史久
② 
 ③ 
 
【重拾老物件】同学们拍摄了下面一组德州“老玩意儿”的照片,请你从中选择一张,参考示例,给它配上一句优美的话。(要求:体现物件特征,用上修辞,句式不限)
示例:摇椅﹣﹣吱吱呀呀,唱着儿时的歌。
“老玩意儿”照片:
我选 
 : 
 
【编辑手抄报】同学们要把收集到的资料编一期手抄报,请你给手抄报起个报名,要文雅,有文学气息。
报名:《 
 》
8.阅读下面一首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歌首联写诗人春之所见,其中“ 
 ”字写出了怵目惊心之景,“ 
 ”字写出了满目凄然之景。
(2)“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9.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节选自《出师表》)
【丙】绍兴六帅,皆果毅忠勇,视古名将。岳公飞独后出,而一时名声几冠诸公。身死之日,武昌之屯至十万九百人,皆一可以当百。余尝访其士卒,以为勤惰必分,功过有别,故能得人心。异时①尝见其提兵征赣之固石洞②,军行之地,秋毫无扰,至今父老语其名辄感泣焉。
(节选自《独醒杂志》)
【注释】①异时:从前②固石洞:地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委而去之 
 
②亲戚畔之 
 
③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④故能得人心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三里之城/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以为勤惰必分
C.环而攻之而不胜/知而不争
D.然而不胜者/秦王怫然怒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②至今父老语其名辄感泣焉。
(4)乙文是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的建议,请你概括这则建议,并思考这条建议和丙文中的哪句话的意思不谋而合?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庄子》一则)
【乙】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桴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造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綬,葬以大夫礼。
(范晔《强项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徒于南冥 
 
②志怪者也 
 
③因匿主家 
 
④流血被面 
 
(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
(3)用现代没语翻译文中面横线的句子。
①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②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4)【甲】文中庄子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乙】文中的董宜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11.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广汉①为人强力,天性精于吏职。见吏民,或夜不寝至旦。尤善为钩距②,以得事情。钩距者,设预知马贾,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参伍其贾③,以类相准,则知马之贵贱不失实矣。唯广汉至精能行之,它人效者莫能及也。郡中盗贼,闾里轻侠,其根株窟穴所在,及吏受取请求铢两之奸④,皆知之。长安少年数人会穷里⑤空舍谋共劫人,坐语未讫,广汉使吏捕治,具服。富人苏回为郎,二人劫之。有顷,广汉将吏到家,自立庭下,使长安丞龚奢叩堂户晓贼,曰:“京兆尹赵君谢两卿,无得杀质,此宿卫臣也。释质,来手,得善相遇,幸逢赦令,或时解脱。”二人惊愕,又素闻广汉名,即开户出,下堂叩头,广汉跪谢曰:“幸全活郎,甚厚!”送狱,敕吏谨遇,给酒肉。至冬当出死,豫⑥为调⑦棺,给敛葬具,告语之,皆曰:“死无所恨!”
(选自《汉书?赵广汉传》)
【注释】①广汉:即赵广汉,字子都,西汉时期涿郡蠡吾县人。②钩距:辗转推问,得出实情。③参伍其贾:反复比较其价钱。参,同“三”。④铢两之奸:数目很少的贪污受贿。铢,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⑤穷里:隐蔽的里巷。⑥豫:事先准备。⑦调:治办,办理。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或夜不寝至旦 或:有时
设欲知马贾
贾:价钱
又素闻广汉名
素:向来,一向
京兆尹赵君谢两卿
谢:告诉
(2)下列句中“于”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天性精于吏职
A.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B.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
C.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D.舜发于畎亩之中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3)下列句子与“此宿卫臣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B.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
C.帝感其诚 (《愚公移山》)
D.屠惧,投以骨
(《狼》)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赵广汉为人强力,精于吏职,善于侦破复杂案件;执法时以情为先,可见他崇尚人治。
B.赵广汉重视调查研究,体恤民情;执法时恩威并施,取悦朝廷讨好百姓,推行愚民政策。
C.赵广汉勤于政务,重调查善比较,明察下情,执法不苟善于以情理攻心,可谓精于吏职。
D.赵广汉勤劳清廉,除刁民、惩贪官雷厉风行;执法时晓之以理,提倡儒家仁爱之道。
(5)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顷,广汉将吏到家。
②广汉跪谢曰:“幸全活郎,甚厚!”
12.阅读文言文《欧阳修传》(节选),完成下列各题。
欧阳修,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①.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②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③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④,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⑤,不求声誉,宽简⑥而不扰,故所至民便⑦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注】①嶷(yí)然有声:人品超群而享有声誉。②机阱:陷阱。③枉直乖错:冤假错案。④润身:修身养性。③宽简:宽松简易。⑤不见治迹:没有杰出的政绩。⑥宽简:宽松简易。⑦便:安逸、安适。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及冠,嶷然有声 
 ②晚更号六一居士 
 
③虽机阱在前 
 ④方贬夷陵时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
A.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
B.太守归而宾客从也(《醉翁亭记》)
C.为坛而盟(《陈涉世家》)
D.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用“/”标出文中划线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使句意更明确。





稿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
译文: 
 
②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译文: 
 
(5)欧阳修具有“与民同乐”的从政思想,请写出他为政宽松、简易做事,使百姓安适的句子。
1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趴在鱼缸里晒太阳的乌龟对刚被捕捞起来的鲥鱼说:“哎,你马上就要成为盘中佳肴,再也不能像我一样呼吸自由的空气了。”鲥鱼奄奄一息:“虽然我的生命短暂,但我至少领略过江海的辽远;你的生命再长,却从未欣赏过鱼缸外的山色湖光。”乌龟悠闲地踱了几步,笑着:“连生命都没有了,还拿什么去见识外面的世界?”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主题;②自拟题目,自定文体(除诗歌外);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试题解析
1.【考点】易误读常见字.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读音的掌握。做好本题,就要认真阅读选项中每一个加点字的读音,注意多音字在这个词语中的读音,还要注意平时容易读错的字音。
【解答】A.有误,“丈夫之冠”的“冠”应读作“guàn”;
B.有误,“一厝”的“厝”应读作“cuò”;
C.有误,“法家拂士”的“拂”应读作“bì”;
D.全部正确。
故选:D。
2.【考点】文言实词;文言虚词.
【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对文言实词含义的辨析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
【解答】A.前句句意: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后句句意: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解释正确。
B.前句句意:即使我死了,还有子孙在呀。后句句意:使他受贫困之苦。解释正确。
C.前句句意:于是,皇上便派遣使者拿着付杰去诏命周亚夫将军。后句句意:才往返一趟。解释正确。
D.前句句意:年纪将近九十;且:将近。后句句意:轻轻按着缰绳,让马慢慢地走。解释不正确。
故选:D。
3.【考点】通假字.
【分析】本题考查通假字,每篇文言文中通假字的数量并不不多,且大部分在课下注释中有解释,复习的时候同学们可以分课集中整理,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解答】A.“拂”同“弼”,辅佐;
B.“厝”同“措”,放置;
C.“被”同“披”,穿着;
D.没有;
故正确答案为D。
答案:D
4.【考点】文言虚词.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的用法掌握情况,要注意根据语境仔细辨析其用法,最后做出判断。
【解答】A.句意为:纪将近九十岁。“且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放在哪里?两个“且”分别是“将近”“况且”的意思;
B.句意为:拿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情。“已而之细柳军”经到达了细柳军驻扎的地方。两个“之”分别是“代词,代这件事”“动词,到,往”的意思;
C.句意为:完成礼节后回去。“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而独自前往的地方,又以离人远的地方最好。两个“去”分别是“离开”“距离”的意思;
D.句意为: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蒙乃始就学”:吕蒙就开始学习了。两个“乃”都解释为“于是,就”。
故选:D。
5.【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经纶世务者
(2)欲辨已忘言(注意“辨”的书写)
(3)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注意“戟”的书写)
(4)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5)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注意“鳞”的书写)
6.【考点】名著综合.
【分析】本题考查名著综合性阅读。解答此类题目时,要在正确审题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名著知识,分析作答。
【解答】(1)本题考查名著内容及作者。解答此题,结合名著内容作答即可。《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代表作之一,其中,“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的昆虫是绿色蝈蝈;建筑才能远胜于卢浮宫建筑艺术智慧的昆虫是黄蜂;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
(2)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及形象分析。解答此题,要结合所给语段判断人物,并分析人物形象。“他部下的军队在西藏的冰天雪地之中,经受了整整一个严冬的围困和艰难,除了牦牛肉以外没有别的吃的,而仍能保持万众一心,这必须归因于纯属领导人物的个人魅力,还有那鼓舞部下具有为一个事业英勇牺牲的忠贞不二精神的罕见人品。”是对朱德的记述,他英勇无畏,对革命忠贞不二,具有强大的感召力。
答案:
(1)法布尔;绿色蝈蝈;黄蜂;杨柳天牛
(2)朱德;英勇无畏,对革命忠贞不二,具有强大的感召力。
7.【考点】综合读写.
【分析】第一小题考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第二小题考查仿写。第三小题考查拟名的能力。
【解答】【走近大运河】本题考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根据材料中的“它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人工河道,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可知其地位高。根据“大运河为我国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作用。“可知其作用大。
【重拾老物件】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要求句式相同或相似,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正确即可。力求做到形神兼备,语意流畅。示例:折扇﹣扇着扇着,扇出一个清爽的世界。
【编辑手抄报】本题考查拟名的能力。为某个手抄报拟名,名称要能概括手抄报的主要内容或主题思想。要简洁明了,富于文学色彩。据此可拟写为时间的痕迹或老德州的记忆。
答案:
【走近大运河】地位高
作用大
【重拾老物件】木梳﹣﹣你在发间轻轻掠过,一如妈妈温柔的手指。
茶壶﹣﹣茶香悠长,岁月静好。
折扇﹣﹣闲看流云,轻摇时光。灯笼﹣﹣点亮节日,点亮吉祥,点亮幸福。
【编辑手抄报】示例:《时间的痕迹》《老德州的记忆》
8.【考点】诗歌关键词句;诗歌思想情感;怀古咏史诗.
【分析】《春望》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凄凉。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伤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诗人在这首诗中表现了爱国之情。
【解答】(1)此题考查句意理解、赏析,解答时明确全诗的每一句话的意思,理解诗歌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意思是: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前一句的“破”字写出了长安城的破败不堪,“深”字写出了长安城的萧条之景。
(2)此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要通过诗人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意思是: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诗句含蓄而深刻地表现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答案:
(1)破、深。
(2)诗句含蓄而深刻地表现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译文:
国都已被攻破,只有山河尚存,长安城春天满目凄凉,到处草木丛生。
伤感时对花落泪,听鸟鸣时也感到惊心。
战火长久不息,给家人写信报平安,比给家里寄万两黄金要好得多。
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少,少得简直绾不起来了。
9.【考点】文言文阅读综合.
【分析】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士兵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

  皇宫中和朝廷里的大臣,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有所不同。如果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应当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内和朝廷奖罚方法不同。

  绍兴六帅,都果毅忠勇,视古名将。岳飞而一时名声几冠诸公。他死的时候,武昌之屯至十万九百人,都一可以当百用。我曾经问过士兵,认为为勤惰必分,功劳和过错有区别,所以能够得到人心。从前曾经见到其提军队征赣之固石洞,军行的地方,秋毫无扰到现在,岳公飞独后出(当地的)老人们谈到他的名字总是会感慨流泪。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句意为:舍弃离开了。委,舍弃。
②句意为:亲戚都会背叛他。畔通叛,背叛。
③句意为:应当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刑,罚,处罚。
④句意为:所以能得到人心。故,所以。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助词,的/助词,的
B.凭借/认为
C.表示修饰/表示转折
D.表示转折/……的样子
故选:A
(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重点词语:以,凭借。固,巩固。句意为: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②重点词语:语,说到。泣,落泪。句意为:到现在,(当地的)老人们谈到他的名字总是会感慨流泪。
(4)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细读文本,然后正确翻译后可比较分析即可。根据乙文中“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可知诸葛亮向后主提的建议是严明赏罚。这与丙文中的“以为勤惰必分,功过有别“是一个意思。
答案:
(1)①放弃(弃、舍弃);②通“叛”,背叛;③罚(处罚、责罚、受罚);④所以,因此
(2)A
(3)①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②到现在,(当地的)老人们谈到他的名字总是会感慨流泪。
(4)严明赏罚(或赏罚严明、赏罚分明等,意对即可1分);以为勤惰必分,功过有别(或整个一句1分)
10.【考点】课内文言文阅读.
【分析】略
【解答】(1)①徒于南冥
迁移
②志怪者也
记载
③因匿主家
藏匿
④流血被面
同“披”,通假字,布满
(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
(3)用现代没语翻译文中面横线的句子。
(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2)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董宣不服从命令,于是被强迫叩头,董宣两手撑住地,终究不肯低头。
(4)【甲】文中庄子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乙】文中的董宣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
庄子的无为而治,自由的情趣可以让人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对人民不要过多的管理,应该放手让他们去发展。
董宣性格特点:不畏强权,为官廉洁,执法严明和清贫
11.【考点】课外文言文阅读.
【分析】参考译文:
  赵广汉为人刚强有毅力,天性精于官吏职守。接见官吏百姓,有时可以通宵达旦。特别注重调查研究,以此了解事情的真相。所谓钩距,就是比如要知道马的价钱,就先问狗价,又问羊价,接着问牛价,最后再问到马价,反复比较、检验这些价钱,以此类推,这样就可以知道马价的高低,结果不会偏离实际情况。这种方法只有赵广汉能够运用得很精妙,其他仿效的人都比不上他。赵广汉对郡中里巷盗贼和行为不轨者的藏身处所,对下级官吏收受贿赂、代人求情等不法行为,全都了解。长安的几个年轻人在里巷中一个极其隐蔽、无人居住的房子里密谋,准备劫持人质,坐下来还没说完,赵广汉派的吏员就到了,逮捕了他们,经过审讯,那些人全部承认了犯罪事实。富人苏回担任郎官,有两个人劫持了他。过了不久,赵广汉就带人到了劫匪的家里,自己站在厅堂前面,让长安丞龚普敲门,告诉劫匪说:“京兆尹赵君感谢两位好汉,没有杀害人质,人质是皇上的侍卫人员。释放人质,束手就擒,官府会好好对待你们的。如果幸运,碰上朝廷发布大赦的诏令,到时还可能免除刑罚。”两个劫匪大惊失色,平素又听说过赵广汉的威名,立即开门从正屋出来,到堂下向赵广汉磕头认罪。赵广汉跪着感谢说:“幸亏你们让郎官的性命得以保全,你们对我的恩德太深厚了。”他把罪犯送到监狱,嘱咐吏员细心照顾,供他们酒肉。到了冬月,要将他们从狱中提出处死时,赵广汉事先为他们准备好棺木和收殓下葬的用具,并派人告诉了劫匪,两个劫匪都说:“死了也没有任何遗憾的。”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ABC.正确;
D.有误,句意:京兆尹赵君感谢两位好汉。谢:感谢。
故选:D。
(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于”意义及用法的辨析。
例句“天性精于吏职”的“于”是介词,对;
A.于:介词,对;
B.于:介词,在;
C.于:介词,比;
D.于:介词,在。
题干要求选择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故选:A。
(3)本题考查文言句式的分析。“此宿卫臣也”,“……也”是判断句式。
A.“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对于)其不善者而(余)改之”,省略句。
B.“不知木兰是女郎”,“……是……”,判断句。
C.“帝感其诚”,意思是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被动句。
D.“屠惧,投以骨”,应是“屠惧,以骨投之”,倒装句。
故选:B。
(4)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A.有误,“以情为先,可见他崇尚人治”文中没有依据。
B.有误,“取悦朝廷讨好百姓,推行愚民政策”是对赵广汉的贬斥,用语苛刻,不公允。
C.正确。
D.有误,“提倡儒家仁爱之道”属于臆断。
故选:C。
(5)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句中重点词有:有顷,不久;将,带领;句意为:过了不久,赵广汉就带人到了劫匪的家里。
②句中重点词有:谢,感谢;幸,幸亏;甚,很;句意为:赵广汉跪着感谢说:“幸亏你们让郎官的性命得以保全,你们对我的恩德太深厚了。”
答案:
(1)D
(2)A
(3)B
(4)C
(5)①过了不久,赵广汉就带人到了劫匪的家里。
②赵广汉跪着感谢说:“幸亏你们让郎官的性命得以保全,你们对我的恩德太深厚了。”
12.【考点】课外文言文阅读.
【分析】参考译文:
幼年时,欧阳修就聪敏过人,读书过目不忘。到了成年,就已有了超绝清高的名声。在废书箱里得到唐代韩愈的遗稿,一边细细阅读,一边心中暗暗思慕。
欧阳修开始在滁州任职,自号为醉翁,晚年更改为六一居士。他天性刚直不阿,见义勇为,即使知道前方有埋伏埋伏,也毫无顾忌地揭发它。他仕途不顺,被放逐了很多次,志向气节仍然同以前一样。当他被贬到夷陵时,没有方法来消磨时光,因此取来旧的案例反复查看,发现冤假错案数不胜数,于是仰天长叹说:“这是荒凉偏远的小城,尚且如此,天下的情况本来可以知道了。”从此,遇事不敢疏忽。
有求学的人请求会见,欧阳修与他们交谈,从来不谈文章,只说政事,(欧阳修)说文章只能用来自己修身养性,而政事是可以用来帮别人的。(欧阳修)凡是去作过官的地方,没有杰出的政绩,不追求声誉,政策宽松不扰民,所以到过的地方人民都认为他平易近人。有人问他:“您治理地方政策宽松简明但办事从不拖拉不理,为什么呢?”他回答说:“把放纵当成宽松,把简陋当成简明,那么政事就会得不到及时处理因而人民受苦,我所说的宽松,是为了不苛刻武断;简明,是为了不繁琐罢了。”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①句意为:到了成年,就已有了超绝清高的名声。及:等到
②句意为:晚年更改为六一居士。更:改变、更换
③句意为:即使知道前方有埋伏埋伏。虽:即使
④句意为:当他被贬到夷陵时。方:刚刚,才

2)本题考查虚词“而”用法的辨析。“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中的“而”表示转折;
A.而:表示承接;
B.而:表示并列;
C.而:表示修饰;
D.而:表示转折;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给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
本句句意为:在废书箱里得到唐代韩愈的遗稿。“得”是动词,与“唐韩愈遗稿”构成动宾关系;“于废书簏中”交代“得”的地点。故断句为: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
(4)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句中重点词有:言,交谈;未尝,不曾;惟,只;句子翻译为:有求学的人请求会见,(欧阳修)与他们交谈,从来不谈文章,只说政事。
②句中重点词有:颜,脸色;颓然,醉醺醺的样子;也句子翻译为:脸色苍老,满头白发,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5)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解答此题,疏通文意后,即可得出答案。文中“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一句,意思是说:(欧阳修)凡是去作过官的地方,没有杰出的政绩,不追求声誉,政策宽松不扰民,所以到过的地方人民都认为他平易近人。由此可见他为政的宽松,做事简易,所以百姓都很喜欢他。
答案:
(1)①等到
②改变、更换
③即使
④刚刚,才

2)D
(3)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
(4)①有求学的人请求会见,(欧阳修)与他们交谈,从来不谈文章,只说政事。
②脸色苍老,满头白发,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5)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
13.【考点】材料作文.
【分析】本篇作文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材料中的鲥鱼的话是理解本则材料的关键信息“虽然我的生命短暂,但我至少领略过江海的辽远;你的生命再长,却从未欣赏过鱼缸外的山色湖光。”是的,生命不在于长短,关键在于活得是否有意义。有意义的生命,活得再短也是有意义的;没有意义的生命,就算活一百岁那也就是痴长岁月。综合以上所述,本则材料的立意就是:生命的意义。写这个主题的作文,选材上可以考虑:张海迪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不能上学,她就自学针炙以及各种知识,最后成长为一个自立、自强的人,与疾病拼搏就是她的生命意义所在;霍金虽然只有三个指头会动,却没能限制他对宇宙时空的思考;雷锋逝世时才二十多岁,生命虽短,但是“雷锋定神”永存。文体选择上记叙文或是议论文都可以。
【解答】【范文】
生命的意义
在我老家,有一种花始终让我难以忘怀。正因为它才使我懂得了生命的意义。
它是一朵小野花,一朵普通了不能再普通的小野花。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它把根扎在了这里。也许是鸟儿将它带来的,或许是风儿将它吹来的,它开始在这里安家落户了。第二天,它长出了一片嫩芽儿。绿绿的,享受着阳光的温暖,沐浴着清晨的雨露。后来它慢慢地长出了几片小叶儿,却从未有人关注过它。
几天后,对面的房子被拆迁了,大量的石头砸在了这些小草上,同时也压在了那颗不起眼的嫩枝上。但它从不放弃,顽强地从乱石堆中的细缝里爬了出来。它歪歪扭扭地站在那里,迎着风向我点头,似乎在跟我说:“小朋友,你看,我还行不?”它坚强地在满是瓦砾的土壤里汲取养分,而以前那些曾经与它朝夕相处的小伙伴们,此时已经不见了踪影。又过了几天,春雷响起,大雨袭击,这颗小草仍在拼搏。虽然它受到乱石的摧残,浑身是泥,但它还是挺过去了。
不知过了多久,当我再去看它时,它终于成功了。它完成了一生中第一个愿望,开出了一朵白色的小花。它似乎在向人们证明,自己不仅仅是一颗小草。在我眼里这朵小野花,胜过所有美丽的花。四片白色的花瓣连着一点黄色的花蕊,在风雨里,在阳光下盛开得无比灿烂。几年后,那里冒出了一大片与它一模一样的花,路过的人都会把注意力投向它们。甚至有很多人都会驻足停留,贪婪地吮吸着那一阵阵淡淡的清香。
我不禁为之一惊。哇!这么一朵朵小小的野花,可真了不起!它居然能如此坚强,居然能为人们营造一片如此芬芳的天地!它的生命居然能在这最后一瞬间,得到了如此完美的体现!哦!我明白了:或许,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此!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