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单元检测(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必修三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单元检测(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1-04 16:36: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生物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三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单元检测
单选题(共25题;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将一荒地改建成(复合种植的)果园后,该地的昆虫种类和数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果园中果树生长整齐,但该群落也有垂直结构
B.?将荒地建成果园,说明人类的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C.?若各种昆虫之间的竞争、捕食等关系发生了变化,会影响果树的产量
D.?该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将保持不变
2.下列哪些情况不会导致种群的密度愈来愈小(??? )
A.?种群处于衰退期??????????????????????????????????????????????????B.?种群内雄性趋于不育
C.?种群死亡率超过出生率???????????????????????????????????????D.?种群处于老年、成年、幼年个体比例适中
3.田鼠是主要生活在农田中的植食性鼠类,黄鼬是其天敌。当田鼠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的栖息地后,种群开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田鼠种群停止增长时,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为零
B.?田鼠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时,黄鼬种群增长速率可能小于0
C.?人为地一次性捕杀田鼠后,其环境容纳量迅速降低
D.?田鼠的种群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制约逐渐减弱
4.一块甘蔗田弃耕几年后,形成了杂草地,该草地群落中(??? )
A.?物种组成比甘蔗田简单??????B.?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C.?丰富度比甘蔗田大?????? D.?植物没有垂直结构
5.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一般是固定不变的
B.?决定种群个体数量变动的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C.?某种群中具有生殖能力的雄性个体远远多于雌性个体时,该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大
D.?可根据当前种群的性别比例情况,预测未来种群密度的发展趋势
6.科研小组为研究不同密度、不同性比率对雌性小白鼠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性比率(雌:雄) 54日龄雌鼠性成熟率(%) 雌鼠|妊娠率(%)| 幼鼠存活率(%)
1 度低密组 1:1 100 75 92.9
2
3:1 1 00 63.6. 91.4
3
1:3 100 100 79.3
4 高密度组 1:1 90 70 87
5
3:1 80 46.7 71.4
6
1:3 100 70 86.1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影响54日龄雌鼠性成熟的因素是性比率??????????????B.?实验中各雌性小白鼠的繁殖强度无明显差异
C.?第5组的低妊娠率可能与性成熟延缓有关?????????????D.?种群内雌鼠多时有利于种群数量的快速增长
7.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λ倍,如图表示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则种群数量稳定增长的是(?? )
A.?0~a年???????????????????????????????B.?a~b年???????????????????????????????C.?b~c年???????????????????????????????D.?c~d年
8.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群落的组成单位
B.?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C.?影响群落中动物垂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食物和栖息场所
D.?即使无人为的破坏,有些群落也不可能演替到森林阶段
9.下列研究的问题不属于群落水平的是(??? )
A.?青藏高原上藏羚羊每年死亡的个体数??????????????????B.?我国沿海红树林的范围和边界
C.?福建武夷山常绿阔叶林中的优势种??????????????????????D.?一个池塘中含有的种群数量
10.如图表示弃耕农田的群落演替情况,相互叙述正确的是(??? )
A.?群落的演替顺序就是生物进化的顺序
B.?b阶段存在群落的水平结构,不存在垂直结构
C.?从演替的过程可以看出,群落的演替就是指植物的演替
D.?b阶段为c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11.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种群的个体可能属于同一个物种
B.?人类活动会影响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C.?群落演替到达森林阶段时,群落中还能找到草本阶段的植物种类
D.?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内保持不变
12.在灭鼠时,若只杀死老鼠总量的一半,过一段时间后,鼠的数量(???? )
A.?很快恢复到原来的数量?????B.?数量会继续下降?????
C.?保持数量不变?????D.?数量先增加,然后快速下降
13.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
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C.?丁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中包括老年、中年和幼年三个年龄期
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其并非总随着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
14.以空间变化代替时间变化进行调查是植物群落演替研究的常用方法。近年来人为开发及黄河下游水量的减少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使得青龙湖湿地植物群落发生了较显著变化。研究人员对现阶段该湿地的植物群落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群落名称以优势种植物命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根据现有植物群落分布状况可推测水位下降后群落演替的方向
B.?群落中优势物种的改变可作为群落演替的标志之一
C.?通过统计样方内优势种植物的个体数可获知物种丰富度
D.?不同植物群落与湖心的距离会随着水位变化发生改变
15.下列能够称之为种群密度的是(??? )
A.?一平方米的草地上蒲公英散乱分布??????????????????????B.?一个池塘中单位体积内鲢鱼的数量
C.?一片森林中单位面积内乔木的数量??????????????????????D.?一条江河中单位体积内鱼的数量
16.为解决某市市民饮用水源而建设的大房郢水库已经是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下列关于大房郢水库的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库中所有的鲫鱼是一个种群,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B.?水库中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不再发生变化
C.?水库浅水区域和深水区域有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D.?不同水层分布的动物不同,与群落中植物垂直结构造成多样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有关
17.北京南海子公园历史上是北京最大的湿地,后逐步衰落为环境脏乱差的垃圾场,经过湿地修复、垃圾无害化与景观恢复等,现已建成风景优美的湿地公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湿地中的群落发生了初生演替??????????????????????????????B.?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C.?垃圾无害化处理说明人类活动能影响群落的演替?????D.?湿地恢复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不断提高
18.按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番大约20~40年,美国需要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预测人口的这种增减动态主要决定于(?? )
A.?种群数量和密度????????????????B.?种群年龄结构????????????????C.?种群性别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
19.下列描述不属于种群数量特征的是(?? )
A.?2018年大连人口出生率为1.03%?????????????????????????B.?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C.?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人老龄化阶段??????????????????????D.?由于薇甘菊人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
20.种群数量特征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为年龄结构,可以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B.?②为性别比例,人类的性别比例接近1∶1
C.?④为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D.?③为种群数量,在自然界中一般呈“J”型增长
21.下列关于热带雨林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树冠层对热带雨林的影响最大
B.?热带雨林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但没有水平结构
C.?热带雨林中由于空间的异质性而具有水平结构
D.?人类过度利用热带雨林的资源引起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22.某研究小组对一个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进行调査,获得该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种鱼种群的年岭组成数据并整理如下表。研究表明,该种鱼在2+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6+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个体数 92 185 76 70 68 63 67 54 55 101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A.?种群的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
B.?由表中数据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是上升
C.?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
D.?在食物充足的条件下,湖泊中此鱼的种群数量可能呈“J”型增长
23.科研人员用模型构建的方法研究某个种群数量的变化时,绘制出λ图,图中的λ= 某一年种群数量/一年前种群数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2008 年?2015 年,种群数量先不变,后增大,最后减少
B.?2008 年?2015 年,该种群数量在 2013 年达到最大值
C.?根据图中数据,不能确定相应环境中这个种群的最大容纳量
D.?该图直观地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是一种概念模型
24.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
?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春运期间,石家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①②
25.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及其与种群数量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B.?在丁的模型中处于图形底部的是幼年个体
C.?丙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D.?调查种群密度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50分)
26.(10分)下图表示我国湿润森林区及山地植被分布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

(1)此图表示的是群落中各种生物在空间上的________状况。
(2)图中纵轴表示该群落的________结构,且具有明显的________现象。这些植被的分布是受非生物因素中________的影响。
(3)图中横轴表示该群落的________结构,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的________种类往往也有差别。
27.(10分)请回答下列群落演替的问题:
(1)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中,哪个属于初生演替,哪个属于次生演替?________?
(2)一般来说,若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上述两个演替中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短,分析其主要原因.________?
(3)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________?(填“未发生改变”、“变慢”或“变快”),演替的方向________(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
28.(10分)如图甲为种群的年龄结构图,图乙是某一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B表示________型,决定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针对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常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 .
(2)图甲中三种类型种群的发展趋势一般不会出现图乙增长趋势的是________ , 图乙中d点表示是________ .
(3)图乙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点是________ , 对应图丙的点是________ . 若该动物是一类食量很大的啮齿类动物,容易破坏植被,为避免对新环境造成破坏,应在________点开始防治.
29.(10分)如图是1845年至1935年的90年间,加拿大北方森林中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曲线a表示的是________的种群数量变化,其数量最多时曾达到________只.
(2)猞猁和雪兔的关系为________,雪兔的数量在一段时间内能够急剧增加的生物因素主要有①________;②________.
(3)1935年后的10年间,人类对猞猁毛皮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大量捕杀猞猁后,雪兔的种群数量变化将会是________.
(4)在1890~1935年期间,该生态系统中雪兔的K值为________只左右.从图中任意一时段可看出,猞猁种群的K值________(填“早于”或“晚于”)雪兔的K值出现(注: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
30.(10分)研究发现,田鼠的内分泌水平明显受到种群密度的影响,种群密度高会抑制种群的增长,为确定种群密度是否对高原鼠兔的内分泌和种群数量变化造成同样影响,某研究团队进行了专门研究.实验简要过程如下:
取地形特征和植被类型基本一致两样地(距约30km),样地1高原鼠兔繁殖初期密度为35只/hm2 , 样地2密度繁殖初期高原鼠兔为12只/hm2 . 在高原鼠兔的不同繁殖时期各样地内   , 从其颈部取血4mL进行皮质酮水平的测定.
表:不同密度种群高原属兔血浆皮质水平(μg/mL)
繁殖时期 种群Ⅰ 种群Ⅱ 种群Ⅲ
繁殖时期 0.09 0.11 0.09
繁殖盛期 0.10 0.08 0.09
繁殖中期 0.06 0.06 0.06
繁殖末期 0.07 0.08 0.09
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请补充实验简要过程空白处:________?.
(2)样地1和样地2的高原鼠兔________?(是\不是)同一种群,原因是________?.
(3)为实验需要,另增加面积为10hm2的样地3,在繁殖初期首次捕获高原鼠兔26只,全部做好标记,适当时间间隔后再次捕获到17只,其中2只带有标记,则该样地密度约为________?(取整数),样地3对应图中的曲线为________?,增加样地3的目的是________? .
(4)机体对有害刺激表现之一为皮质酮分泌增加,以启动逃走或搏斗,可推测皮质酮对细胞代谢具有________?作用.
(5)根据以上研究可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D
【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的演替
【解答】A、果园中果树生长整齐,但与灌木、草本等植物也可构成垂直结构,A正确;
B、将荒地建成果园,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B正确;
C、若各种昆虫之间的竞争、捕食等关系发生了变化,能调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方向,对果树的产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C正确;
D、该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仍可发生变化,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植物的垂直结构与光照强度密切相关;另外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2、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的演替速度和方向进行。
D
【考点】种群的特征
【解答】种群的年龄组成处于衰退型,种群密度会减小,A不符合题意。雄性趋于不育会使出生率降低,种群密度减小,B不符合题意。死亡率超过出生率,会使种群密度减小,C不符合题意。处于老年、成年、幼年个体比例适中,为年龄组成中的稳定型,种群密度基本稳定,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种群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性别比例、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其中、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能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性别比例也能影响种群的密度。据此回答问题。
处于老年、成年、幼年个体比例适中,为年龄组成中的稳定型,种群密度基本稳定。
B
【考点】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变动及其原因
【解答】A、田鼠种群停止增长时,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不为零,但是两者的差值为0,A错误;
B、田鼠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时,其天敌黄鼬的增长速率可能小于0,因为黄鼬的种群数量还受其天敌影响,B正确;
C、人为地一次性捕杀田鼠后,其种群数量迅速降低,但是环境容纳量不变,C错误;
D、在田鼠种群数量增长到K值时,其密度对其制约逐渐增强,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有J型和S型,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田鼠的种群数量先增长后维持稳定,不再增长,说明其数量增长曲线为S型。
C
【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的演替
【解答】AC、废弃的甘蔗田发生了群落的演替,由原来比较单一的甘蔗被杂草代替,物种的丰富度增加,群落结构变得复杂,A错误;C正确;
B、在该群落中动物存在分层现象,如土壤中有蚯蚓,田中可能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动物,B错误;
D、在垂直方向上,植物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与光照强度有关,即植物存在垂直结构,D错误。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甘蔗田种植作物较单一,杂草地中物种较多,丰富度要高于甘蔗田;该杂草地动植物均具有分层现象;在弃耕的甘蔗田中形成了杂草地属于次生演替。
B
【考点】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变动及其原因
【解答】A、种群密度一般在一定的范围内上下波动,是一个动态平衡,并不是固定不变的,A错误;
B、决定种群密度变化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B正确;
C、如果一个种群中的雌性个体远远少于雄性个体时,种群的性别比例破坏,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数量减少,C错误;
D、预测种群密度变化趋势的是年龄组成,而不是性别比例,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生态中的一些数据往往都是可以在范围内波动的,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值;种群的每个数量特征对种群数量的影响,比如种群密度直接体现种群数量的大小,四个率直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年龄组成可以预测,性别比例间接影响种群数量。
C
【考点】种群的特征
【解答】A、54 日龄雌鼠性成熟的影响因素除了性比率外,还有种群密度,A 错误;
B、实验中各组雌性小白鼠的妊娠率存在很大差别,说明实验中各雌性小白鼠的繁殖强度有明显差异,B 错误;
C、第 5 组的妊娠率和性成熟率均最低,说明低妊娠率可能与性成熟延缓有关, C 正确;
D、第2、5 两组的雌鼠多于雄鼠,与同密度的其他组相比,雌鼠妊娠率都低,D 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研究不同密度、不同性比率对雌性小白鼠的影响,据表格数据可知,实验中各雌性小白鼠的繁殖强度有明显差异,高密度偏雌性组妊娠率较低,偏雄性的性比率雌性妊娠率高,故偏雄性的性比率有利于该小白鼠种群数量的增长;影响小白鼠性成熟的因素有多种,性比率只是其中一种。
D
【考点】种群的数量变动及其原因
【解答】据图分析,0~a年,λ值为1,所以种群数量不变,其年龄组成是稳定型,A错误;a~b 年,λ值在减小,所以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B错误;b~c 年,λ值增加到2,种群数量先减少后增加,C错误;c~d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J”型增长,D正确。
【分析】 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λ倍 ,λ值为1,种群数量保持不变,其年龄组成是稳定型;λ值大于1,种群数量增加,其年龄组成是增长型;λ值小于1,种群数量减少,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
B
【考点】种群的特征,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的演替
【解答】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群落的组成单位,A正确;
B、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种群的出生率,不会影响死亡率,B错误;
C、影响群落中动物垂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食物和栖息环境,C正确;
D、即使无人为的破坏,有些群落也不可能演替到森林阶段,如干旱的荒漠地区,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称为种群。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称为生物群落;随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做群落的演替。
A
【考点】种群的特征,群落的结构特征
解:A、青藏高原上藏羚羊每年死亡的个体数属于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A错误;
B、我国沿海红树林的范围和边界,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B正确:
C、福建武夷山常绿阔叶林中的优势种,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C正确;
D、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种群构成了一个群落,研究种群的数量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群落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构成生物群落;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有群落的丰富度、群落的优势种、种间关系、空间结构范围和边界以及群落演替等。
D
【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的演替
解: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而群落演替过程是优势种的替代过程,从地衣到苔藓再到草本植物过程存在物种的迁入,所以群落的演替过程不能等同于生物进化的过程,A错误;
b阶段既存在群落的水平结构,也存在群落的垂直结构,B错误;
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包括了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变化过程,C错误;
据图分析,群落的演替过程为a→b→c→d,每一个阶段都为后一个阶段的形成创造了适宜的条件,D正确。
【分析】1、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
2、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其主要类型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1)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2)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D
【考点】种群的特征,群落的演替
解:A、不同种群的个体可能属于同一个物种,如东北虎和华南虎,A正确;
B、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B正确;
C、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取代是一种优势取代,而不是完全取代,则森林中还能找到草本阶段的植物种类,C正确;
D、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应该有轻微的波动,不可能保持不变,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2.群落演替特点(1)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变化的有序过程,因而它往往是可预测的。(2)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但人类活动可使其不按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3.群落演替的原因(1)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存在于群落内部,即内因是群落演替的决定因素。(2)群落之外的环境条件诸如气候、地貌、土壤和火等常可成为引起演替的重要条件。
A
【考点】种群的数量变动及其原因
解:A.在灭鼠时,若只杀死老鼠总量的一半,此时种群增长率最大,将很快恢复到原来的数量,A正确;
B.种群数量将会增加,B错误;
C.此时种群数量为K/2,种群增长率最大,种群数量将会增加,C错误;
D.数量先增加后稳定在K值左右波动,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从种群增长“S”型增长曲线中可知,种群数量约K/2时,种群增长率最大,所以,在灭鼠时,如果我们杀死老鼠总量的一半,其增长率增大,将很快恢复到原来的数量。
C
【考点】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变动及其原因
【解答】A.根据图示可知甲可使种群密度增加,乙可使种群密度减小,所以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A不符合题意;
B.甲是出生率,丙可以通过甲影响种群密度,则丙为性别比例,B不符合题意;
C.丁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中包括老年个体、成年个体和幼年个体,C符合题意;
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其并非总随着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种群数量特征间的关系

1.对一个自然种群来说,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主要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2.迁入率和迁出率也是影响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通过迁入和迁出,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之间也进行了基因交流。
3.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未来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因为生物的繁殖、衰老、死亡与年龄有密切的关系,所以种群的年龄组成会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并进一步影响种群密度。
4.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如果环境条件的改变或人类的干预,使正常的性别比例发生变化,会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并进一步影响种群密度。
C
【考点】群落的演替
【解答】A.根据现有植物群落分布状况可推测水位下降后群落演替的方向,A不符合题意;
B.群落中优势物种的改变可作为群落演替的标志之一,B不符合题意;
C.只统计优势种植物的个体数不能获知物种丰富度,C符合题意;
D.不同植物群落与湖心的距离会随着水位变化发生改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群落的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2.群落演替的概念: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3.演替的标志:群落在物种组成上发生了变化,或者在优势物种上发生了变化。
B
【考点】种群的特征
【解答】A.一平方米的草地上蒲公英散乱分布属于种群空间特征——随机分布,A不符合题意;
B.一个池塘中单位体积内鲢鱼的数量属于中种群数量特征——种群密度,B符合题意;
C.一片森林中单位面积内乔木不属于种群,C不符合题意;
D.一条江河中单位体积内鱼不属于种群,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种群:一定自然区域中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种群密度:单位面积或者单位体积中种群的个体数,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
【考点】种群的特征,群落的结构特征
【解答】A、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称为种群,故生活在水库中的全部鲫鱼为一个种群,由于鲫鱼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A正确;
B、水库中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也会发生变化,B错误;
C、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水库浅水区域和深水区域生物分布不同,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C正确;
D、动物的垂直分层由植物的分层决定,因为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种群是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集合体。种群的特征包括数量特征、遗传特征和空间特征,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2、群落的空间结构:(1)垂直结构: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表现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性,其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2)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强度地形明暗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3、调查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调查物种丰富度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
A
【考点】群落的演替
【解答】A、该湿地中的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A错误;
B、群落演替是指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替代的现象,B正确;
C、人类活动能影响群落的演替,使群落的演替沿着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垃圾无害化处理可以说明人类活动能影响群落的演替,C正确;
D、湿地恢复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不断提高,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1、群落的演替(1)定义: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2)类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2、初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演替,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
3、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发芽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
4、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5、演替过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顶级群落);
6、物种丰富度:一定一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群落中的物种的种类数。?
B
【考点】种群的特征
【解答】A、种群数量和密度只能说明人口基数,不能预测种群数量变化,A错误;
B、年龄组成可用来预测种群未来的动态,根据种群的年龄结构可分为三种类型: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B正确;
C、种群的性别比例能影响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数量变化,C错误;
D、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种群的数量特征有出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这些都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但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数量变化的,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数量变化的。
B
【考点】种群的特征
【解答】A、出生率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A不符合题意;
B、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不属于种群数量特征,属于种群的空间分布,B符合题意;
C、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这描述的是年龄结构,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C不符合题意;
D、死亡率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的密度、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的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入率和迁出率,其中最基本特征是种群密度。
A
【考点】种群的特征
【解答】A、根据分析可知,①为年龄结构,可以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A项正确;
B、②为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B项错误;
C. ④为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种群密度,C项错误;
D. ③为种群数量,在自然界中一般呈“S”型增长,D项错误。
【分析】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包括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它们直接或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B
【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的演替
【解答】A.树冠层相对于其他层次来说,对热带雨林影响更大。故A不符合题意
B.地球上的群落一般情况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热带雨林是最复杂的生态系统之一,所以肯定有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故B符合题意
C. 空间异质性是指生态学过程和格局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及其复杂性,所以水平结构是因为光照、土壤条件等等空间异质性导致的。故C不符合题意
D.过度利用资源破坏森林,但土壤条件没有被破坏,所以属于次生演替。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群落演替以及群落的空间结构的了解程度。群落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哪怕是一片草坪也具有。判断演替的种类主要看有没有土壤条件,有土壤的为次生演替,没有土壤的为初生演替。
C
【考点】种群的数量变动及其原因,群落的结构特征
解:种群的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A错误;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增长型、衰退型、稳定型三种类型.研究表明:该鱼在2+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6+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92+185):(76+70+68+63):(67+54+55+101)=277:277:277=1:1:1,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保持稳定,B错误;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C正确;种群数量受食物、空间等条件的影响,因此即使食物充足,该湖泊中此鱼的种群数量也可能呈“S”型增长,D错误;故答案为:C。
【分析】种群的年龄组成:(1)增长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2)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数目接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3)衰退型: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
C
【考点】种群的数量变动及其原因
【解答】由图可知,2008-2010,数目不变,2011-2014数目增加;2015数目不变,A错误;种群数量在2015年达到最大,B错误;图中不能确定环境容纳量,C正确;该图是数学模型,D错误。故答案为:C。
【分析】λ=1,种群数目不变;λ>1,数量增加;λ<1,数量下降。
D
【考点】种群的特征
【解答】A. 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害虫会直接影响种群的性别比例,即图中③,A正确;
B.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正确;
C. 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组成,即图中④,C正确;
D. 春运期间,石家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迁入率和迁出率,D错误。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种群特征的概念图,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密度变化,所以①是死亡率、②是出生率、③是性别比例、④是年龄组成。
A
【考点】种群的特征
解: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A符合题意;丁为年龄组成,包括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无论是哪一种,处于丁的模型底部的均是幼年个体,B不符合题意;丙为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C不符合题意;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内的数量,调查种群密度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迁入和迁出率
二、非选择题
26. (1)分布
(2)垂直;分层;温度?
(3)水平;地形;阳光;水分(湿度);植物
【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
解:群落的结构: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的垂直结构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能力;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所以动物也有分层现象(垂直结构)。水平结构:群落的水平结构主要表现特征是镶嵌分布。
(1)图示表示群落中的各种生物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
(2)图中纵轴表示该群落的垂直结构,且有明显的分层现象;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温度逐渐降低,因此这些植被的分布是受非生物因素中温度的影响。
(3)图中横轴表示该群落的水平结构,由于地形、阳光、水分(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的植物种类往往也有差别。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 图示为我国湿润森林区及山地植被群落生物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群落在空间上有两种分布,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水平结构有分段现象,垂直结构有分层现象,在垂直结构上主要收温度的影响,海拔越高温度越低 。据此答题。
光裸岩石上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从森林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短的原因是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存,甚至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变快;未发生改变
【考点】群落的演替
【解答】(1)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而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
(2)人的作用加速了土壤的风化速度,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土壤的原有结构,但仍会在土壤中保留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故人的作用会加速演替的速度.
(3)群落之外的环境条件,诸如气候、地貌、土壤和火等,常可成为引起演替的重要条件.由于人类过度开垦,破坏了土壤表土层及耕作层的结构,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变快,演替的方向未发生改变.
【分析】群落演替是指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群落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被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1)稳定;种群密度;标志重捕法
(2)C;环境容纳量或K
(3)b;B;a
【考点】种群的特征
解:(1)B为稳定型,其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针对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2)乙为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衰退型的种群数量将下降,不会出现该类型.d点表示K值,既环境容纳量.(3) 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在b点,由于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故对应图丙的B点.由于该动物易破坏植被,所以需要维持其种群数量在较低的水平,可在a点进行防治.
故答案为:(1)稳定 ??种群密度 ???标志重捕法(2)C?? 环境容纳量或K(3)b?? B??? a
【分析】图甲:A是增长型,B是稳定型,C是衰退型.图乙是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K值为100,b点为 .
(1)雪兔;140000
(2)捕食;可食的食物增加;猞猁的数量急剧减少
(3)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
(4)60000;晚于
【考点】种群的数量变动及其原因
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a增加、b增加;b的增加又导致了a的减少,a的减少,从而又使b减少.于是得出结论:b的数量变动和a相近,但是有滞后性.这说明二者之间是捕食关系,而且捕食者是Bb被捕食者是a.那么能量是由捕食者流向被捕食者的,也就是说能量有a流向b.因此,雪兔的种群数量变化用字母a表示,其数量最多的年份曾达到140000只.(2)该食物网中存在的食物链是草→雪兔→猞猁,如果雪兔的数量在一段时间内能够急剧增加的生物因素主要是①可食的植物增加;②猞猁争剧减少;(3)大量捕杀猞猁后,雪兔的种群数量变化将会是先增加,后由于食物减少而减少,最后趋于稳定.(4)在所研究的1890~1935期间,该生态系统中雪兔的K值为60000只左右.从图中任意一时段看出,当雪兔种群达到K值后,猞猁种群的K值变化是晚于雪兔的K值出现.
故答案为:(1)雪兔;140000;(2)捕食;可食的食物增加;猞猁的数量急剧减少;(3)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4)60000;晚于
【分析】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平衡,不是生物数量的恒定不变,如动物有迁入、有迁出,有死亡、有出生,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变化的,又是相对稳定的,总会因系统中某一部分先发生改变,引起不平衡,然后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其又进入新的平衡状态.正是这种从平衡到不平衡到又建立新的平衡的反复过程,推动了生态系统整体和各组成部分的发展与进化.
随机捕捉高原鼠兔若干只;不是?;(两样地高原鼠兔)存在地理隔离;22只/hm2????;b;增加密度梯度;促进;在当前种群密度范围内,密度高不会抑制高原鼠兔种群增长,种群密度对内分泌水平没有明显影响或种群密度对内分泌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存在种间差异
【考点】种群的数量变动
【解答】(1)生物实验的原则之一是控制单一变量,所以在高原鼠兔的不同繁殖时期各样地内随机捕捉高原鼠兔若干只,从其颈部取血4ml进行皮质酮水平的测定.
(2)由于样地1和样地3之间高原鼠兔存在地理隔离,所以样地1和样地3的高原鼠兔不是同一种群.
(3)根据公式N:M=n:m可知:样地3高原鼠兔的数量约为N:26=17:2,N=221只.由于样地3的面积为10hm2 , 所以密度约为221÷10=22只/hm2 . 样地3对应图中的曲线为b,增加样地3的目的是增加密度梯度.
(4)机体对有害刺激表现之一为皮质酮分泌增加,以启动逃走或搏斗,可推测皮质酮对细胞代谢具有促进作用.
(5)根据以上研究可得出的结论有在当前种群密度范围内,密度高不会抑制高原鼠兔种群增长,种群密度对内分泌水平没有明显影响或种群密度对内分泌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存在种间差异.
【分析】标志重捕法是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定期限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的个 体占总捕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设该地段种群中个体数为N,其中标志总数为M,重捕总数为n,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为m,则N:M=n:m.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