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1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1-05 11:09: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1125001244600000第一节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教学目标
通过讨论人体抵御病,清除葡萄球菌的过程,说出免疫系统三道防线的内涵,总结并区分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通过资料分析说明,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的概念和相互关系,构建免疫系统的组成模型。
概述免疫系统的功能。
认同免疫力有一定限度以及科学用药的重要性,认同劳逸结合,积极锻炼等提高免疫力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免疫系统的组成。
难点:免疫系统的功能。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等。
教学过程
导入
问题情境:
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扁桃体发炎肿大的现象,这往往是由链球菌或者葡萄球菌等细菌及其分泌物积累存在于扁桃体窝导致的。
提问:
正常情况下及时口腔内有不少细菌,但为什么我们的扁桃体却没有异样?他是怎么将病原体抵御在外外道呢?二当葡萄球菌侵入扁桃体后,为什么他会红肿发炎?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在起作用?他们是如何吞噬消灭病菌的?对机体的健康是有利还是有害?
补充信息:
有关扁桃体红肿发炎的过程,吞噬病原体肌理的图文资料等,
学生:
基于经验和讨论,解释唾液杀菌以及身体将病原体排出体外的方式。
授新
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
引导:
学生归纳第一、第二道防线内涵,并概括其共同点。
提出问题:
如果依靠前两道防线,能不能清除葡萄球菌?该怎么办?集体如何特异性识别该细菌,并常常通过哪种物质攻击他,这种物质是怎样只攻击葡萄球菌的?
学生:
阅读资料,小组讨论交流后发表观点,回答问题,其他小组评价补充。
讲解:
解释抗原抗原呈递细胞以及抗体的结构特点和作用原理;
区分:
要求学生比较第一,第二道防线与第三道防线的不同。
学生:
阅读教材讨论并回答问题,说出第三道防线的定义和特点。
提出问题:
若依靠免疫的三道防线,仍然无法清除葡萄球菌,该怎么办?
学生:
联系抗生素等药物作用回答。
讲解:
引导学生理解免疫力和药物的关系,并让学生知道药物可以缓解症状,抑制病原菌的增殖,但最终将病原菌彻底消灭,还是要靠机体的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的组成
布置任务:
人体免疫系统,清除葡萄球菌的过程,涉及不同的物质和细胞结合,刚才所学知识以及教材完成以下三个任务。
区分以下几种重要的免疫细胞。
来源
分布
作用
B细胞
T细胞
树突状细胞
巨噬细胞
说出免疫器官的名称和位置,以及与免疫细胞的关系,尤其是B细胞,T细胞与骨髓,胸腺以及其他免疫器官的关系。
描述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的概念和相互关系,构建并解释免系统的组成模型。
学生:
回忆知识并阅读教材,构建图4-1的免疫系统组成的概念模型。
讲解:
介绍抗体以外的免疫活性物质;明确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的概念。
问题:
某同学扁桃体经常反复发炎,医生建议他将扁桃体切除,请你判断分析医生为什么给出这样的建议,这样对身体是有利还是有害呢?
学生:
激于扁桃体的作用,以及系统的思想回答问题。
免疫系统的功能
提出问题、组织讨论:
三道防线说明免疫系统有什么功能?影响人体健康,破坏内环境,稳态而使人致病的危险因素,来自外界的病原体外,还可能有哪些免疫系统是如何应对处理的?这体现了免疫系统还有哪些功能?
学生:
讨论说出除病原体外,体内衰老破损和癌变细胞也可能会影响内环境,总结稳态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三大功能。
补充信息:
关于肿瘤细胞时刻都存在,但不是每个机体都有肿瘤的资料.
提出问题:
三大免疫功能弱,失常会导致什么后果?其意义分是什么?
举例说明免疫功能与免疫系统的组成关系。
学生:讨论并回答。
提出问题组织讨论: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侵袭中华大地,同样是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为什么有些人症状较轻且很快自愈?而有些人却成为危重症患者,甚至出现生命危险?
延伸:大家对于今天的学习内容有什么困惑?
学生:提出对免疫系统这个主题的困惑。
小结与练习
回顾本节所学,并完成课后练习。
作业
完成背诵任务、及同步练习册的相应内容。
板书设计
第一节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
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系统的功能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