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2370011455400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堂作业
第15课 白杨礼赞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毡子(zhān) 婆娑(suō) 秀颀(qí) 旁逸斜出(yì)
B.倦怠(dài) 刹那(shà) 泛出(fàn) 潜滋暗长(qián)
C.虬枝(qiú) 参天(cēn) 楠木(nán) 恹恹欲睡(yān)
D.地壳(ké) 锤炼(chuí) 无垠(yín) 坦荡如砥(dǐ)
2.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春雨的滋润下,田野里的禾苗在潜滋暗长。
B.一看到这个题目,我就想起老师前不久在课堂上讲过,真是妙手偶得啊!
C.闷热的夏天,店里的生意清淡得很,伙计们都恹恹欲睡。
D.第一次见到无边无垠的草原,我兴奋得说不出话来。
3.对下列语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2)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
(3)白杨树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
A.反问 拟人 排比 B.设问 拟人 排比
C.反问 比喻 拟人 D.设问 比喻 拟人
4.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顺序已被打乱,请将正确的顺序填写在横线上(只写序号)。
胡杨是一种神奇的树。 。
①长大了,树干挺直,叶子就成为杨树叶子的形状,只不过尺寸小一些。
②一棵粗壮的胡杨,离地一米以下长有枝条的话,叶子一定是柳叶的样子,高一些就是杨树的叶子,再高一些会有枫叶的形状。
③所以,胡杨也称为“异叶杨”“变叶杨”。
④胡杨的奇特还在于一树三种叶。
⑤小的时候形状如柳树,枝条柔软,叶子细长。
5.下面两个句子,你认为哪一种说法更好?并说说你的理由。
A.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
B.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只是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
我认为 句好,因为:
6.下列对《白杨礼赞》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起笔以“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一句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领起全文。同时这一句也是贯穿全文的抒情线索。
B.文章在写白杨树前先写黄土高原,目的有两个:一是交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衬托它傲然挺立的形象;二是暗写陕甘宁边区这个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揭示象征意义做铺垫。
C.文章结尾提到“楠木”,这里的“楠木”象征了国民党政权中积极拥护抗战、投身抗战的人们,作者写“楠木”的目的是以树比树,以人比人,以达到艺术效果的一致、协调和完整。
D.本文采用象征手法,通过对白杨树不平凡形象的赞美,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
二、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第7、8段,回答问题。
7.第7段在赞美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之前,先说它“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这是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8.第7段中四个反问句的意思是怎样逐步加深的?
9.第7段中具体表现白杨树品格的是哪一句话?请写在下面。
10.第8段告诉我们白杨树与北方农民有哪些相似点?
11.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白杨树在严冬里,她迎着刀霜雪剑,依然伫立在寒冷的黄土地,枝枝傲骨,树树无字,树树有声。而此时,贵族的花草,却在暖房里,接受着送到叶面和根部的养料,懒洋洋地打发着没有血色的日子。
材料二 白杨树生长在西北高原,耐严寒,零下40摄氏度的条件下无冻害,深根性。抗风、抗病虫害能力强。寿命达90年以上。它可作庭荫树、行道树,丛植于草坪,还可作固沙、保土、护岩固堤及荒沙造林树种。
(1)下面这副对联的上联是赞美翠竹的品性的,请根据材料内容和课文对白杨树的描述对出下联。
上联:观翠竹仰慕谦逊品节
下联:
(2)白杨树在西北是一种很普通的树,为什么有人要赞美它呢?请根据材料写出自己的探究结果。
(3)在你身边肯定也有一些和白杨树一样平凡的普通人,你是否也能发现他们身上的美?在你心中,美的标准是什么?试用一组排比句来表达。
三、课外阅读
行道树
张晓风
①每天,每天,我都看见它们,它们是已经生了根……在一片不适于生根的土地上。
②有一天,一个炎热而忧郁的下午,我沿着人行道走着,在穿梭的人群中,听自己寂寞的足音,我又看到它们,忽然,我发现,在树的世界里,也有那样完整的语言。
③我安静地站住,试着去了解它们所说的一则故事: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
④许多朋友都说我们是不该站在这里的,其实这一点,我们知道得比谁都清楚。我们的家在山上,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里。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而我们呢?我们唯一的装饰,是一身抖不落的煤烟。
⑤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工业城市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但你们尽可以节省下你们的同情心,因为,这种命运事实上也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度给予我们。
⑥当夜来的时候,整个城市里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红灯绿酒。而我们在寂静里,我们在黑暗里,我们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但我们苦熬着把牙龈咬得酸疼,直等到朝阳的旗冉冉升起,我们站成一列致敬——无论如何,我们这城市总得有一些人迎接太阳!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
⑦这时,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了过来,贪婪地呼吸这鲜洁的空气,这就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刻了。是的,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着不被珍视的清新。
⑧落雨的时分也许是我们最快乐的,雨水为我们带来故人的消息,在想象中又将我们带回那无忧的故林。我们就在雨里哭泣着,我们一直深爱着那里的生活——虽然我们放弃了它。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快乐的树。
⑨故事说完了,四下寂然,一则既没有情节也没有穿插的故事,可是,我听到它们深深地叹息。我知道,那故事至少感动了它们自己,然后,我又听到另一声更深的叹息——我知道,那是我自己的。
12.联系语境,说说你对第④段中“这无疑是一种堕落”的理解。
13.行道树承受了哪些痛苦?为什么说“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14.“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一句中“神圣的事业”是指什么?怎样理解“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度给予我们”这句话的含义?
15.第⑧段中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快乐的树”,它们为什么忧愁?又为什么快乐?
16.作者通过行道树的自白,敞开奉献者的胸怀。作者笔下的奉献者和以往文中接触到的奉献者的形象有何不同?谈谈你的理解。
参 考 答 案
1. A 2. B 3. C
4. ⑤①③④②
5. A “一排——三五株——一株”构成递减,这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能以引起惊奇的白杨树数量之少反衬白杨树给人的惊奇之大。
6. C
7. 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为下文赞美白杨树是“伟丈夫”做铺垫,“好女子”与“伟丈夫”两相对比,突出了白杨树的内在美。
8. 第一个“难道”是由树及人的过渡,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只是树。那么,应该觉得它还是什么呢?后面三个“难道”由浅入深地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不想到”“不联想到”“不更远一点想到”反映了含义的层层加深,感情得到升华。
9. 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10. 极普通,不被人重视,有极强的生命力。
11. (1)赏白杨敬仰傲骨精神
(2)示例:白杨树不畏严寒,有极强的生命力,还能防风固沙,保护环境,我们做人也应该具有像白杨树一样的品格。
(3)示例:善良是一种美,朴素是一种美,尊老爱幼是一种美。
12. 这里的“堕落”是沦落、流落的意思。行道树离开了家,离开了原始森林,立在城市的飞尘里,生活条件和自身形象大大跌落了。
13. 一身抖不落的煤烟,夜晚的孤独和寂寞,不被人理解。因为城市的人们习惯于污浊,对环境污染已麻木不仁了,虽然行道树在努力制造着新鲜的空气,但毕竟心有余而力不足,改变不了大局,所以说“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14. “神圣的事业”是指牺牲个人利益,满足社会、人民需要的事业。一切神圣的事业都是这样,需要你为此承受牺牲,但是,为人民的幸福而牺牲个人幸福的人,他们是神圣的,他们也是幸福的,这种幸福是更深沉的幸福。
15. 它们忧愁是因为城市的污浊严重损害着人们的健康。它们快乐是因为自己能为城市制造清新,能在夏日献出浓阴,在黎明时迎接太阳。
16. 文中的“行道树”,已经不是自然意义上的一般树木,而是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无私奉献者,这无私奉献者,也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奉献者,而是有着神圣的“忧愁”的奉献者。“行道树”——“无私奉献者”——“忧愁的奉献者”,是“行道树”这一形象的三个层面。它们放弃了可以“吸露”“玩凉凉的云”的悠闲自在的生活,“牙龈咬得酸疼”地立在扑面的尘土中,立在无边的黑暗孤寂中,无怨无悔地制造清新,但这一切并没有得到人们的理解,它们不为自己的处境忧愁,而是为人们的麻木忧愁,这种不以己悲、心忧天下的胸怀,才是作者真正要歌颂、赞美的无私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