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内环境稳态及重要性 
编号:03 编写者: 审核者: 
学习目标: 
1.什么是内环境稳态? 
2.内环境稳态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什么? 
学习任务 
1.什么叫稳态?人体的稳态是指各项指标都稳定不变吗? 
是指机体内环境中的各种理化因素保持动态平衡的状态,是一种细胞生物学名词。 
稳态是指变量浮动范围很小,以至于不会影响主体... 
2.对人体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1)法国生理学家法贝纳认为内环境主要依赖 神经系统 的调节。 
(2)美国生理学家坎农认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是在 ? 神经??? 和 体液 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 器官、系统 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3)目前普遍认为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是机体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3.为什么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人体内的各生命活动都需要适宜的温度,酸碱度,保证内环境的相对稳态对保证内环境适宜的温度,酸碱度,以及渗透压都有重要意义. 
4.人体有较强的调节能力,这能使人体的各项指标保持在正常的范围内吗? 
如果不能,试举出几个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实例。 
组织水肿,尿毒症,血钙过低肌肉抽搐 
5.阅读课本9—10页实验,回答问题: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什么? 
(2)实验的因变量是什么? 
(3)预测实验结果,生物材料更像自来水还是更像缓冲液?为什么? 
(4)为什么缓冲液的PH变化情况与自来水不同? 
自我检测: 
1.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 
B.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吉林市活动来共同维持的 
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中,但都保持在适宜范围内 
2.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后,必将引起( ) 
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渗透压下降 C.细胞代谢紊乱 D.糖尿病 
3.血浆中的水来自于( ) 
A.组织液 B.组织液、消化道 C.淋巴、组织液 D.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4.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的是( ) 
①血红蛋白②葡萄糖③CO2④钠离子⑤血浆蛋白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④⑤ 
5.下列人体不同种类的体液之间,电解质浓度差别最大的一组是( ) 
A.血浆与组织液的HCO3- B.组织液与细胞内液的蛋白质 
C.血浆与组织液的CI- D.组织液与淋巴液的Na+ 
6.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浆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 
A.降低CO2、Na2CO3 B.降低、乳酸、NaHCO3 
C.升高、CO2、H2CO3 D.升高、乳酸、NaHCO3 
7.吊针(静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到发挥作用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 
A.血浆→组织液→淋巴→病变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病变细胞 
C.血浆→组织液→病变细胞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病变细胞 
8.根据图示判断,正确的描述( ) 
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 
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 
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 
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