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白杨礼赞》综合提升练习
第一部分:基础部分
1、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主宰(zǎi) 倦怠(dài) 潜滋暗长(qiǎn)
B、恹恹(yān) 秀颀(qí) 旁逸斜出(yì)
C、刹那(shà) 婆娑(suō) 不折不挠(náo)
D、晕圈(yūn) 毡子(zhàn) 无边无垠(yín)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白杨礼赞》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
B、《白杨礼赞》的主要写法是对比和衬托。
C、“白杨树是不平凡的”一句话是文章的线索。
D、“妙手偶得”语出陆游的诗句:“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3、理解下列句子。
⑴“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句中,“极普通”“不平凡”是否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我赞美白杨树”一句在文中多次出现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⑴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
⑵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
⑶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
⑷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
5、文章先写高原的“雄壮”“伟大”,然后写出景色的“单调”,就赞美白杨树来看,这是采用了下列哪一种写法( )
A、欲扬先抑 B、对比烘托 C、欲抑先扬 D、反衬照应
6、“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文章中多次出现“不平凡”,对此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中,作者一唱三叹,反复歌咏“不平凡”的白杨树,“不平凡”三字,既是作者抒发赞美之情的基础,又是作者用来结构文章的线索。
B、作者一开始就写道“白杨树实是在不平凡的”,起笔峻拔有力,赞美之情破空而来,接着,从白杨树赖以生存的“景美”,自身的“形美”,内在的“神美”,由近及远,由内及外,写尽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C、正是由于作者抓住了“不平凡”这个纲,又辅之以巧妙的过渡和自然的呼应,使得文章有疏有密,有散有拢,作者的赞美之情借此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抒发。
D、最后,“卒章显志”,在具体分析白杨树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并且再次疾呼:“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照应了文章的开头。
能力拓展:
7、在作者笔下,白杨树成了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文人们赋予了很多事物以特殊的象征意义。读下面的对联,回答问题。
凌云劲竹真君子
空谷幽兰绝美人
⑴上联表现了竹怎样的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下联赞美了兰花怎样的品格?下列词语中有一个最能代表兰花品格的,这个词语是( )
A、淳朴坚韧 B、桀骜不群 C、高雅绝俗 D、默默无闻
⑶在古今中外的名人中,哪些人具有对联中竹或兰的品格?请各举一例,写出姓名、事例或他本人的诗句名言。
具有竹子品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有兰花品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运用:
8、请结合对课文的象征手法的理解,赋予下列事物象征义。
事物
特点
象征义
抹布
青松
蜡烛
第二部分:阅读部分
(一)
⑴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⑵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⑶和风吹送,( )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⑷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⑸这时你( )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⑹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9、选文第⑴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这种修辞方法的运用突出了高原的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选出一组恰当的词语填入选文的括号内。(
)
A.扑 翻 涌 B.映 滚 升
C.扑 滚 涌 D.扑 翻 升
11、上文中,描写黄土高原色彩的词语是
,描写范围的词语是
,描写地势的词语是
。
12、文中用“无边无垠”,写出高原的大,用“坦荡如砥”写出高原的平,还用
写出高原的高。
13、用“||”给语段划分为两个层次并概括本段每一层次的层意。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第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对本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段文字明写高原的平坦与辽阔,暗写陕甘宁边区的自然风貌,抒发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抗日根据地的强烈感情。
B.本段文字描写了白杨树的生长环境,用壮阔的背景衬托了它傲然挺立的高大形象,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C.描写了高原的平坦与辽阔,表现出陕甘宁边区自然风光的壮美,为全文情感的抒发作了渲染和铺垫。
D.描写了白杨树的生长环境,用壮阔的背景衬托它傲然挺立的高大形象,暗写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表达主题思想作了铺垫。
(二)
大唐柳色
⑴渭城在哪儿?唐代的柳色是否还那么清新?
⑵每次送别时,总想陪伴着友人走进客含,像唐代诗人那样叫上一壶酒,点上几碟菜,在四周绿色中间“一杯一杯复一杯,二人对酌山花开”。可每次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总也无法如愿以偿。同唐人相比,我们总是少了一份旷达,一份恬淡,一份缠绵。
⑶唐人的神韵,唐人的风范,犹如他们所歌颂的柳色一样,永远那么潇洒,那么清新,那么多情,也永远在唐诗里“依旧烟笼十里堤”,让我们这些后来人向往,又让我们无法企及。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又名《渭城曲》)
⑷今夜,月色宜人,独坐在客舍里,看黄昏的月光给窗户镶上一道金边,一直伸向山的那一边。我的思绪又一次踏着遍地月光,沿着《渭城曲》所铺设的意境,走上了去阳关的古道。
⑸去阳关的道路上,多了驼铃狼烟,多了孤独、寂寞与苍凉。然而,这一切都挡不住唐人哒哒的马蹄。不就是沙漠吗?他们就是为了沙漠而来,为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而来;为了“瀚海阑干百丈冰”的奇异而来;为了“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自信而来。
⑹于是,唐诗中出现了离别,出现了折柳。
⑺客含对饮,灞桥折柳,这种习俗不知是否起于唐代,然而却被唐人挥洒得淋漓尽致,情意万千。当他们拉着马缰绳,立柱斜阳下的驿道边,折柳相送依依惜别时,风吹动着他们青色的长衫,飘飘欲飞。
⑻唐代国势强盛,读书士子人人奋袂而起,走出书斋,离家别子,仗剑远游,去河朔,去塞上,去长安,以求博取功名利禄,入世之心极重。可一旦他们发现追求必须以人格付出为筹码时,他们却惶惑了,他们沉默了,他们爆发了,最终选择义无反顾地高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长揖而去,拂袖归山;然后再去寻找新的起点。
⑼他们重视功名,但更重视人格;人世之心不死,道德之树常青。唐代文人的腰杆同笔杆一样,铁硬。因而,唐诗就显得洒脱,富有个性;而唐代的诗人们漂泊南北,沦落天涯,受够了颠沛流离之苦。
⑽别,是经常的;聚,是短暂的。可唐人的感情从没被滚滚红尘所消磨。相反,由于长期漂泊在外,他们更需要友情慰藉。于是,他们更看重友情。倾盖如故,一见倾心,彼此从不因身份、地位与政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也不因生死而隔离。
⑾唐人,真是太多情了。在南来北往的路上,送人的,折柳相赠;离去的,接枝挥别。“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然而,柳条一年一青,岁月却慢慢老去,唐人衣袂飘飘,迈着潇洒的步子,一步步走入历史的深处,成为一处可望而不可即的风景。
⑿隔着岁月,仿佛隔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长河,“野渡无人舟自横”,让我们无论如何也渡不过去,无法进入那种境界。
⒀
。
15.作者在文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⑷段之前,作者引用王维的诗《渭城曲》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看第⑺段画线处,按照“飘飘欲飞”的结构形式,仿写一个四字短语,可以是
。
18.《伟大的力量》和《大唐柳色》都采用设问开头,既有共同的作用,也有不同的妙处。请就这两个方面分别简要回答。
⑴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⒀段画线处省去了原文结尾。请你拟写一个符合本文风格意蕴的结尾(不超过3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课外提升
20、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生活在不断变化,社会在不断进步。为了加深同学们对这种变化与进步的认识,学校准备开展以“关注身边的变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⑴下面是同学们拟定的几个选题,你认为不适合作为本次活动选题的一项是( )
A.从衣食住行看身边的变化 B.从城市面貌看身边的变化
C.从环境保护看身边的变化 D.从季节变化看身边的变化
⑵某同学以“关注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变化”为选题,搜集了以下材料,请你帮助分析并回答问题。
[甲]2006年9月,某消费者在超市购得一盒月饼,当日拆开食用时,发现月饼已过期变质,他不知道该怎样解决这件事,只好自认倒霉。
[乙]2009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根据新法规,消费者如果购买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10倍的赔偿金。
[丙]2009年6月5日,某消费者从超市买回一袋豆腐干,却吃出一只苍蝇。他立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向工商部门投诉。经调查核实后,商家依法按商品价款的10倍作了赔偿。
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
①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丙]材料中的消费者维权成功与什么因素有着直接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某小组以“关注校园周边环境的变化”为选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一周后,他们将各自搜集的材料汇总交流。在讨论过程中,同学们依次作了如下发言,其中语言不得体的一项是( )
A.我们搜集的材料虽然已经比较丰富了,但都是文字材料,显得有点单一。我认为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材料的搜集整理工作。
B.我很赞同你的意见,我们还可以搜集一些影像材料。材料的丰富和多样化可以使我们的报告更有说服力。
C.利用现有材料也可以写出一份不错的报告,而且将影像材料制作到报告中,对我们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还是算了吧。
D.你这是懒汉思想!做事怎么能这样畏首畏尾呢?不想干就直说!我是追求完美的。没有你,我们照样能做好!
21、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限15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年是建国60周年,也是《湖北日报》创刊60周年。在2月6日至3月15日湖北日报开展的形象人物评选活动中,聂海胜当选湖北日报形象人物。这次旨在以人物彰显媒体品质,以形象凝聚报纸特征的评选活动,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积极支持。经热心读者手机短信、网络投票等方式推荐,襄樊籍航天英雄聂海胜以其责任、理性、坚毅的品质以及巨大影响力最终脱颖而出。
参考答案:
1、B(A中“潜”读qián,C中“刹”读chà,D中“晕”读yùn,“毡”读zhān) 2、B(主要手法是象征) 3、⑴不矛盾。“极普通”是指它所处的生长环境,是西北众多树中的一种,“不平凡”是指它的外形、内在气质和精神不平凡。⑵这一句是全文的感情线索,在文中反复出现,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4、⑴比喻⑵拟人⑶拟人⑷反问 5、A(点拨:这样写为白杨树的出现蓄势,作铺垫) 6、B 7、⑴示例:坚忍不拔,宁折不弯⑵C⑶示例:(竹)苏武北海牧羊,宁死不降;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兰)陶渊明隐居田园,不媚世俗;刘禹锡“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8、示例:
事物
特点
象征义
抹布
脏了自己,干净他人
清洁工人
青松
万古长青
革命烈士的精神
蜡烛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甘于奉献的园丁
9、比喻;突出了高原平坦,辽阔,色彩鲜明的特点。 10.A 11、黄绿错综、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12、远山的连峰就在你的脚下。 13、①②③④||⑤⑥;第一层描绘了作者在高原上行驶所见到的景象,第二层写在高原上行驶涌起的感想。 14、D 15.向往唐人旷达潇洒、恬淡清新的风范神韵;赞美唐人重人格重友情的晶格节操;感叹巩代人无法进入唐人境界。(答对两点即可) 16、照应文题;承上启下;具体形象地表现了唐人潇洒多情的风范神韵;增添诗意文采:引出下文的想象与抒情。(答对两点即可) 17、符合偏正结构,前两个字为叠词即可。示例:栩栩如生、翩翩似仙、摇摇欲坠 18、相同:引起阅读兴趣,引出下文。不同:《伟大的力量》提出问题,引发理性思考。《大唐柳色》创设情境,引发感性遐想。 19、答题要求:与原文衔接自然;有意蕴,令人回味。示例一:“但是,大唐柳色依然夜夜入梦。”示例二:“送,大概就是现代人的悲哀了。” 20、⑴D⑵①消费者依法维权的意识从无到有,逐渐增强②《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正式实施(或:国家健全了法律法规。)⑶D 21、聂海胜当选湖北日报形象人物。
1
/
8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白杨礼赞》课时基础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主宰
倦怠
纵横绝荡
B.奔驰
锤练
妙手偶得
C.挺拔
晕圈
坚强不曲
D.伟岸
秀颀
傲然耸立
2.完成词语填空,并在横线上解释所填的词。
(1)坦荡如(
)________________
(2)妙手回(
)__________________
(3)旁(
)斜出________________
(4)潜(
)暗长__________________
3、辨析近义词并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
着西北风。(对抗、抵抗、抵御)
(2)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
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感觉、感想、味儿)
4、下面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因此,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B、中国女排击败了在赛前经过周密的准备的古巴队,一举进入了争夺雅典奥运会冠亚军的位置。
C、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是关系到我国的改革开放能否继续发展下去的大问题。
D、为了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一定要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并切实加以改正。
二、语言表达:
5、默写:
(1)但是它
,
,
,
,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
与
,它是
。
(2)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
,
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
,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6、下面句子中加线的词的作用。
(1)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2)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少的朴质、坚强、力争上进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难道……难道你就不想到……难道比竟一点也不联想……难道你又不更有点想到……”的句式写一段话,仔细体会四个反问句层层深入的写法。
三、阅读理解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决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8.选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9.白杨树的不平凡在文段中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0.如果把“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改为“这是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表达效果好不好?为什么?
四.拓展延伸
对比阅读
(甲)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
(乙)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
???
???
羞与楠枋伍,甘居榆枣俦。丹青标风骨,愿与子同仇。
11、乙中“佳树”指甲段中的_______。(3分)
12、甲文中“极常见、极易生长”体现在乙文中的句子是(?
)(3分)
??
A、北方有佳树???
B、羞与楠枋伍???
C、甘居榆枣俦???
D、丹青标风骨
13、在写作特点上,最准确地显示甲、乙区别的是(?
)(3分)
??
A、抒情—言志???
B、赞美—自勉???
C、对比—拟人????
D、昂扬—朴实
14.茅盾曾写过一首“题白杨图”诗,请概括本节内容为这首诗续一个颔联。
《题白杨图》
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
,
。
羞与楠枋伍,甘居榆枣俦。
丹青标风骨,愿与子同仇。
15.当你面对这么一排或几株白杨树的时候,你会对它们诉说些什么?
参考答案
1.D
2.(1)砥细的磨刀石;(2)春
,春天;(3)逸,逃;(4)滋,生长。
3、(1)对抗
(2)味儿(可以借助字典词典辨别它们的感彩和词义程度的轻重,然后结合句义填空。)4、D(
A句关联词搭配不当,应是“如果——那么”B“进入——位置”动宾搭配不当。C句前半句和后半句肯定否定不一致。)5、伟岸
正直
朴质
严肃
坚强不屈
挺拔
树中的伟丈夫
枝枝叶叶靠紧团结
力求上进
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
6、(1)“实在”表示强调,突出白杨树的不平凡。(2)“尤其”,表示更加进一步,突出强调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7、略
8.白杨树不平凡的外形。
9.干、枝、叶、皮几个方面表现白杨树不平凡的外形。
10.不好。因为原句将环境的恶劣与白杨树的顽强的生命力做对比,更突出白杨树坚强不屈的精神。11、白杨树
12、C
13、B
14.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
15.言之有物即可。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