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生物 2.2.1《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课件+教案(打包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上册生物 2.2.1《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课件+教案(打包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1-15 19:49:48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济南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体内无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约占动物总数的95%
海葵
珊瑚虫
1、观察水螅的外部形态,尝试描述其特点。
2、水螅如何捕获食物的?
身体呈_____状,______对称
身体周边有______
______抓住食物,
经____送入_______
1、观察水螅的外部形态,尝试描述其特点。
2、水螅如何捕获食物的?
身体呈_____状,______对称
身体周边有______
______抓住食物,
经____送入_______
圆筒
辐射
触手
触手

消化腔
体壁由______________构成
消化腔___________
3、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水螅的纵切片,
归纳水螅的体壁和消化腔各有何特点?
时间:5分钟
内、外两层细胞
有口无肛门
腔肠动物的
主要特征
身体呈______状,______对称
体壁由________________构成
消化腔_____________
生活环境:
多数种类生活在海洋中,
少数种类生活在淡水里
圆筒
辐射
内外两层细胞
有口无肛门
举例:
水螅、水母、海葵、
海蜇、珊瑚虫
桃花水母
粉色或白色,状如桃花,在桃花盛开的季节出现
海蜇
体呈半球状。具有清热解毒、化痰、降压、消肿的作用
海葵
水中的大熊猫,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海洋生物,可达2100岁
珊瑚虫
成群生活。虫体外层细胞分泌的石灰质形成珊瑚。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血吸虫
绦虫
蛔虫
身体背腹___________
消化腔_________
生活在____________中和_______陆地上
多数营_______生活
举例:_______________
身体一般为________________,两头尖
消化腔__________
通常生活在______________中
有的________在人体或其他生物体内
举例:________________
扁平
有口无肛门
淡水、海水
潮湿
寄生
血吸虫、绦虫、涡虫
细线形或圆筒形
有口有肛门
土壤或水域
寄生
秀丽隐杆线虫、蛔虫
二、
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
涡虫
秀丽隐杆线虫
时间:3分钟
改良土壤
作为动物性饲料
可入药
观察蚯蚓
分组实验
目的要求
材料器具
方法步骤
描述蚯蚓的形态特点和运动方式
蚯蚓;解剖盘;玻璃板;清水等。
1、把蚯蚓放在解剖盘内,观察蚯蚓外形。
2、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体会其体壁的特点。
3、将蚯蚓分别放置在解剖盘和玻璃板上,分别观察蚯蚓的运动情况。
时间:5分钟
1、蚯蚓的外部形态有何特点?
2、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会有何感觉?
身体由许多_____________构成,有些个体前端有______。
运动更灵活
背部湿润
相似的环状体节
环带
腹部粗糙
3、尝试描述蚯蚓的运动方式
解剖盘上:
光滑的玻璃板上:
蠕动速度较_____。
蠕动速度较_____。


沙蚕
水蛭
生活在______和____________环境中,身体由许多相似的__________构成,身体分节使它们的运动更加_________。
四、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环状体节
灵活
水中
潮湿的陆地
Carl?von?Linné
林耐(1707年—1778年)
瑞典自然学者,生物分类学家。
蠕虫动物:身体细长、两侧对称、无附肢、能够蠕动的动物
结构特征
生活环境
代表动物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
环节动物
水中
水螅、水母、海蜇、海葵、珊瑚虫
身体背腹扁平,消化腔_________
淡水、海水和潮湿的陆地上,多数营寄生生活
涡虫、血吸虫、
绦虫
身体呈细线形
消化腔__________
土壤或水域中,少数营寄生生活
秀丽隐杆线虫线虫、蛔虫
身体由许多相似的__________构成
水中、潮湿的陆地环境中
蚯蚓、水蛭、沙蚕
身体呈圆筒状,体壁由____________构成,消化腔________
内外两层细胞
有口无肛门
有口无肛门
有口有肛门
环状体节
1、水螅排出食物残渣的结构是(

A.体壁
B.口
C.肛门
D.皮肤
2、以下动物中有口有肛门的是(

A.蛔虫
B.水螅
C.血吸虫
D.绦虫
3、蚯蚓的运动依靠(
)来完成
A.触手
B.足
C.肌肉
D.翅
4、实验完成后蚯蚓的处理方式(

A.扔进垃圾桶
B.放回大自然
C.养在空玻璃瓶中
D.拿回家钓鱼
B
A
B
C
天不语而四时行,
地不语而百物生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概述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重点)
(2)能力目标:
尝试列表比较四类无脊椎动物的异同,初步感知生物的进化顺序。(难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注各类无脊椎动物的生活环境,列举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
结合实际:结合学生看到的动物和标本,并播放动物的纪录片、教学课件,扩大学生的视野,分析动物的形态结构是怎样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作用提高学生的认识;采用指导的方法,规范实验的步骤,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3分钟)2、合作探究(一):观察水螅(9分钟)
3、自主学习: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7分钟)4、合作探究活动(二)观察蚯蚓(15分钟)
疫情期间,人们居家隔离,动物们却走上街头。播放视频,通过视频中出现的几种不同类群的动物,区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借助放大镜观察水螅的外部形态,描述外部形态特征。点拨要点:体形、对称方式、结构思考触手在水螅生活中的意义?播放视频,观察水螅捕食过程,并总结体壁和消化腔的特通过观察水螅的结构特点,总结腔肠动物的结构特点:生活环境,体形,体壁特点,消化腔特点,代表动物从毛主席的诗——《送瘟神》,引出血吸虫病,从而对能够引起人患病的三种动物:血吸虫、绦虫、蛔虫进行形态结构的比较。结合课本74页的内容,自主学习,并总结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的基本特征。1、探究实验:观察蚯蚓目的要求:描述蚯蚓的形态特点和运动方式材料器具:蚯蚓、解剖盘、玻璃板、清水等。方法步骤:(1)把蚯蚓放在解剖盘中,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2)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体会其体壁的特点。(3)观察蚯蚓的运动(利用蚯蚓在解剖盘和玻璃板上运动速度的比较,体会刚毛的作用)2、总结环节动物的结构特点巡视、指导、及时点拨,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耐心指导,鼓励
回答:看到了水母、牛、袋鼠、兔鼠等。水母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回答:(1)水螅呈圆筒状,辐射对称,有触手(2)触手抓住食物,经口送入消化腔。体壁仅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消化腔有口无肛门。(3)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1)大多生活在海洋,少数生活在淡水中。(2)身体呈圆筒状,辐射对称(3)体壁仅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4)消化腔有口无肛门。(5)代表动物:水螅、水母、海蜇、海葵、珊瑚虫回答:(1)扁形动物身体
背腹扁平
,消化腔__有口无肛门_____,多数营
生活,生活环境_淡水、海水和潮湿的陆地__,代表动物__血吸虫、绦虫、涡虫___。(2)线形动物的身体一般分为
细线
形或
圆筒
形,两头尖,消化腔有口

肛门
。他们通常生活在土壤

水域
中,也有些种类
寄生在人体或其他生物体内。代表动物_秀丽隐杆线虫、蛔虫______。
回答: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指定代表发言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身体前端有环带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背部比较光滑、湿润,全身表面有黏液,经常保持湿润的状态,依靠体壁完成呼吸蚯蚓靠肌肉的收缩与舒张来蠕动,刚毛辅助运动。在解剖盘上,蚯蚓运动速度较快,在玻璃板上较慢。腹部的刚毛可以增大摩擦力,辅助运动2、环节动物生活在水中或潮湿的陆地环境中,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身体分节使它们的运动更加灵活
通过新冠疫情引入,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通过观察活体水螅,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熟悉课本,对本节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建立知识框架,从而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结合课本,细心观察。协作交流使同学们对知识了解更深刻形成清晰地知识结构,从而更好地掌握实验探究的问题。通过回答讨论交流、归纳环节动物的特征,查阅资料认识环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成就感。
5、知识网络的整合(4分钟)
列表比较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基本特征
同学们一起回忆,巩固知识
巩固所有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
6、随堂训练(2分钟)
1、水螅排出食物残渣的结构是
A.体壁
B.口
C.肛门
D.皮肤2、以下动物中有口有肛门的是
A.蛔虫
B.水螅
C.血吸虫
D.绦虫3、蚯蚓的呼吸依靠______完成A.

B.鳃
C.体壁
D.皮肤4、实验完成后蚯蚓的处理方式
A.扔进垃圾桶
B.放回大自然
C.养在空玻璃瓶中
D.拿回家钓鱼
独立完成,互相纠错,进行堂清
四、板书设计
腔肠动物
无脊椎动物
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
环节动物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