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苏州园林》同步检测(解析版+原卷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9《苏州园林》同步检测(解析版+原卷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1.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15 08:52:3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9
《苏州园林》同步检测
(满分:70分
时间:4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6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着眼(zhuó) 丘壑(hè)  映衬(chèn)   因地治宜(zhì)
B.
轩榭(xiè)
嶙峋(xún)
斟酌(zhēn)
重峦叠嶂(zhànɡ)
C.
池沼(zhāo)
镂空(lòu)
俯仰生姿(yǎnɡ)
蔷薇(qiánɡ)
D.
芭蕉(jiāo)
檐漏(lòu)
自出心裁(cái)
签赏(jiàn)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杭州作为旅游城市,以其________的人文景观和绚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国内外游客。
(2)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_______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3)现在,许多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过于急切,往往不切实际地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其结果常常是_________。
A.丰厚  琢磨  事与愿违
B.丰厚  斟酌  弄巧成拙
C.丰富  斟酌  弄巧成拙
D.丰富  琢磨  事与愿违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个广告模仿了国际大师的创意,可谓是自出心裁,充满异域风格。
B.植物园里各种高大的树木与低矮的灌木丛俯仰生姿,好似一幅美丽的图画。
C.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重峦叠嶂,形态万千。
D.我国的地形差异较大,农作物种植应因地制宜。
4.用关联词语“虽然……但是……”把下面三项内容排列组合成一段话。要求着重肯定晓雪在学习方面的优点,语言要简明。(3分)
(1)晓雪在学习上有一股子钻劲,各门功课都学得很扎实。
(2)晓雪集体观念也比较淡薄。
(3)晓雪性格孤僻,不爱接近同学。
5.下面语段中画线句都有语病,请按要求修改。(5分)
苏州园林是指中国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以私家园林为主。①起始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建都姑苏时(公元前514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鼎盛于清代,兴旺于明代。②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近一百七十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苏州园林占地面积不大,但以意境见长,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化无穷。1997年,③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榜样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第①句语序混乱,应调整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句存在语义矛盾,应删去(1分)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句中存在词语使用不当的现象,应把“_______”改为“_______”。(2分)
6.下面句子标点符号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B.风来了,荷叶为什么就不能迎风招展?谁规定了它的下场非得是宁折不弯?风让它欢欣、雨也让它喜悦,荷盘中的一汪水,被荷叶摇成一颗亮晶晶的玉珠。
C.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D.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苏州地处水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基本因素大大促进了苏州园林的发展。
①加之苏州民风历来崇尚艺术,追求完美
②湖沟塘堰星罗棋布,极利因水就势造园
③苏州地区历代百业兴旺,官富民殷,完全有条件追求高质量的居住环境
④无论是乡野民居,还是官衙贾第,其设计建造皆一丝不苟,独运匠心
⑤附近又盛产太湖石,适合堆砌玲珑精巧的假山,可谓得天独厚
A.④①②⑤③????
B.③①④②⑤???
C.???②⑤①④③
D.②⑤③①④
8.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用排比句概括苏州的美。(3分)
苏州的美是古典的。哪怕是一木一石,它也是那么优雅,那么庄严。它一会儿叫你想起我们伟大的历史,一会儿叫你温习许多美丽的传说。含蓄也是苏州的美。要是不下一番搜寻的功夫,你就别想领略它。苏州人从来不喜欢在你面前夸口。他只是带着恬淡的笑容,引你走到那儿,直到你在他面前发出大声的惊叹。苏州的美还呈现出它的多样性。在苏州,你喜欢古朴,请到沧浪亭;你爱好清幽,就去拙政园;你喜欢疏朗,不妨到怡园;你倾向于深邃,这儿有狮子林。
9.判断下列语句运用的表达方式。(4分)
(1)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
(2)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
(3)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
(4)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
10.下列句子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的一项是( 
 )(2分)
A.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B.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C.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者几棵芭蕉。
D.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
11.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B.为了说明苏州园林的总特征,作者主要从四个方面加以介绍,突出了它的布局、配合、映衬和层次等多方面的特点。
C.课文对苏州园林的介绍有总说,有分说,总说和分说紧密结合,思路清晰。
D.课文在分说苏州园林的特征时采用由次要到主要的逻辑顺序进行介绍。
12.
班内开展了以“话说苏州园林”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6分)
(1)【巧对对联】苏州园林的美景令人陶醉,同学们为了表达对它的赞美,拟写了一副对联,请根据上联写出下联。(2分)?
上联:桂林山水甲天下?下联:????????
(2)【诗句还原】下面是一首吟咏苏州园林“怡园”的诗歌,次序已被打乱,请结合课文第4段的顺序将它还原。(2分)?
①水芝开出似车轮?②便有红鱼跳绿萍?③石幢一夕桃花雨?④叠石疏泉不数旬?
原诗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
??????
(3)【拟写标题】学校电视台拟拍摄《话说苏州园林》的电视片,请结合你所了解的苏州园林的有关知识,完成下列任务。(2分)?
该电视片计划从“建筑”“历史”“文学”“旅游”等角度各拍一集,请你参照已经定好的一集标题(四字语),在其他三个角度中选写两集电视片的标题。(2分)?
“历史”:自然遗风?

”:?
“??
”:?
二、阅读理解(34分)
(一)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完成后面题目。(18分)
①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②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③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1.阅读第①段,回答下列问题。(5分)
(1)第①段加点的词语能删去吗?为什么?(3分)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2)欣赏下面的诗句,想想它每句写的是苏州园林的何种景致。(2分)
①鸟啼花落屋西东,柏子烟青芋火红。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
②叠石疏泉不数旬,水芝开出似车轮。石幢一夕桃花雨,便有红鱼跳绿萍。(
)
2.阅读第2段,回答下列问题。(9分)
(1)“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中的”这”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2分)
(2)文中“中国画的审美观点”是指什么?用“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一句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什么?(2分)
(3)这一段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2分)
(4)根据上文,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3分)
3.认真阅读选文第③自然段,说说文中的“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效果是如何形成的。(也可用文中的句子回答)(4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6分)
北京的园林
①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城,她的名胜古迹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②也许因为北京是金、元、明、清四朝帝都的缘故,建筑师们博采各地园林之长,因地制宜,使北京的园林各具特色,和谐优美。为了显示帝王的威严、高贵,北京的园林注重建筑的雄伟,注重局部的精细,注重色彩的绚丽,似乎只有这样才不失皇家的身份。
③故宫、颐和园等建筑金碧辉煌,布局工整、对称。左边有一条游廊,右边也必有一条游廊,给人一种平衡的感觉,甚至连屋内的摆设也是如此。在各个大殿、各个宫院、大门外面都要摆两座石狮或麒麟,大门大多分左、中、右三扇。殿内的梁柱高大,空间宽敞而略显阴暗。这样的园林建筑似乎缺乏自然之趣,但却以其雄伟、庄严的气势使人折服。
④北京的园林建筑在细微之处见匠心。一段曲廊、一丛阶边小草、一组精妙的雕刻,对烘托气氛无不起着微妙的作用。例如,颐和园中的长廊,有一华里长,分成十几段。每段房梁上都有油漆彩绘,或山,或水,或人,或物,或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竟无一相同。一幅“嫦娥奔月”,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绘画者也许吸取了敦煌壁画飞天图案的艺术精华,很有些“吴带当风”的味道,耐人玩味。
⑤北京园林的色彩大多是金黄或大红,色彩明丽。有时,在万绿丛中见一道飞檐,黄绿相间,相映成趣。大多数宫殿都铺着琉璃瓦。那大红色的柱梁,十分庄重。当然,也有例外,潭柘寺的大殿都是由灰色方砖铺地,墙壁灰暗,同周围的景色浑然一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朴淡雅,别具风采。
⑥北京周围的山水既有北方的粗犷,又有南方的秀丽,这正是建造园林的好地方。在依山傍水之处,建一座庙宇,半山腰修一座亭子,湖中建一座水榭。这时,可极少讲究对称,但考虑色彩对比却十分周到,山上的亭子要用金黄和大红的彩绘,水榭要灰暗些,庙宇要红墙绿瓦,显得庄严、肃穆。
⑦这只是我对北京园林粗浅的介绍,若想真正领略到其中的妙处,还是请您亲自来游览吧。
注:“吴带当风”是宋代郭若虚评价唐代吴道子佛像画的话,意思是吴道子画的衣带圆转,迎风飘举。
(选自“全游网”)
1.选文主要介绍了北京园林的哪些特点?(3分)
2.第③段中加点的“如此”具体指什么?(2分)
3.第④段画线句子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4.“北京园林的色彩大多是金黄或大红,色彩明丽”一句中的“大多”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5.下列诗句中,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6.课文和本文在结构安排上有何相似之处?(2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9
《苏州园林》同步检测
(满分:70分
时间:4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6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
着眼(zhuó) 丘壑(hè)  映衬(chèn)   因地治宜(zhì)
B.
轩榭(xiè)
嶙峋(xún)
斟酌(zhēn)
重峦叠嶂(zhànɡ)
C.
池沼(zhāo)
镂空(lòu)
俯仰生姿(yǎnɡ)
蔷薇(qiánɡ)
D.
芭蕉(jiāo)
檐漏(lòu)
自出心裁(cái)
签赏(jiàn)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D )(2分)
(1)杭州作为旅游城市,以其________的人文景观和绚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国内外游客。
(2)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_______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3)现在,许多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过于急切,往往不切实际地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其结果常常是_________。
A.丰厚  琢磨  事与愿违
B.丰厚  斟酌  弄巧成拙
C.丰富  斟酌  弄巧成拙
D.丰富  琢磨  事与愿违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2分)
A.这个广告模仿了国际大师的创意,可谓是自出心裁,充满异域风格。
B.植物园里各种高大的树木与低矮的灌木丛俯仰生姿,好似一幅美丽的图画。
C.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重峦叠嶂,形态万千。
D.我国的地形差异较大,农作物种植应因地制宜。
4.用关联词语“虽然……但是……”把下面三项内容排列组合成一段话。要求着重肯定晓雪在学习方面的优点,语言要简明。(3分)
(1)晓雪在学习上有一股子钻劲,各门功课都学得很扎实。
(2)晓雪集体观念也比较淡薄。
(3)晓雪性格孤僻,不爱接近同学。
答案:晓雪虽然性格孤僻,不爱接近同学,集体观念也比较淡薄,但她在学习上有一股子钻劲,各门功课都学得很扎实。?
5.下面语段中画线句都有语病,请按要求修改。(5分)
苏州园林是指中国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以私家园林为主。①起始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建都姑苏时(公元前514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鼎盛于清代,兴旺于明代。②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近一百七十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苏州园林占地面积不大,但以意境见长,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化无穷。1997年,③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榜样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第①句语序混乱,应调整为:(2分)起始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建都姑苏时(公元前514年),
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于明代,鼎盛于清代。
(2)第②句存在语义矛盾,应删去(1分)“近”或“多”。
(3)第③句中存在词语使用不当的现象,应把“榜样”改为“标本”。(2分)
6.下面句子标点符号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B)(2分)
A.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B.风来了,荷叶为什么就不能迎风招展?谁规定了它的下场非得是宁折不弯?风让它欢欣、雨也让它喜悦,荷盘中的一汪水,被荷叶摇成一颗亮晶晶的玉珠。
C.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D.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
解析:B项中顿号不能用于两个短句之间,应改为逗号。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D?
)(3分)
苏州地处水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基本因素大大促进了苏州园林的发展。
①加之苏州民风历来崇尚艺术,追求完美
②湖沟塘堰星罗棋布,极利因水就势造园
③苏州地区历代百业兴旺,官富民殷,完全有条件追求高质量的居住环境
④无论是乡野民居,还是官衙贾第,其设计建造皆一丝不苟,独运匠心
⑤附近又盛产太湖石,适合堆砌玲珑精巧的假山,可谓得天独厚
A.④①②⑤③????
B.③①④②⑤???
C.???②⑤①④③
D.②⑤③①④
8.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用排比句概括苏州的美。(3分)
苏州的美是古典的。哪怕是一木一石,它也是那么优雅,那么庄严。它一会儿叫你想起我们伟大的历史,一会儿叫你温习许多美丽的传说。含蓄也是苏州的美。要是不下一番搜寻的功夫,你就别想领略它。苏州人从来不喜欢在你面前夸口。他只是带着恬淡的笑容,引你走到那儿,直到你在他面前发出大声的惊叹。苏州的美还呈现出它的多样性。在苏州,你喜欢古朴,请到沧浪亭;你爱好清幽,就去拙政园;你喜欢疏朗,不妨到怡园;你倾向于深邃,这儿有狮子林。
参考示例:苏州的美是古典的,苏州的美是含蓄的,苏州的美是多样的。
9.判断下列语句运用的表达方式。(4分)
(1)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议论  )
(2)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描写  )
(3)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记叙  )
(4)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说明  )
10.下列句子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的一项是( B )(2分)
A.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B.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C.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者几棵芭蕉。
D.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
解析: A.打比方。B.作比较。C.举例子。D.打比方。
11.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B.为了说明苏州园林的总特征,作者主要从四个方面加以介绍,突出了它的布局、配合、映衬和层次等多方面的特点。
C.课文对苏州园林的介绍有总说,有分说,总说和分说紧密结合,思路清晰。
D.课文在分说苏州园林的特征时采用由次要到主要的逻辑顺序进行介绍。
 解析:应为“由主要到次要”。
12.
班内开展了以“话说苏州园林”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6分)
(1)【巧对对联】苏州园林的美景令人陶醉,同学们为了表达对它的赞美,拟写了一副对联,请根据上联写出下联。(2分)?
上联:桂林山水甲天下?下联:????????
(2)【诗句还原】下面是一首吟咏苏州园林“怡园”的诗歌,次序已被打乱,请结合课文第4段的顺序将它还原。(2分)?
①水芝开出似车轮?②便有红鱼跳绿萍?③石幢一夕桃花雨?④叠石疏泉不数旬?
原诗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
??????
(3)【拟写标题】学校电视台拟拍摄《话说苏州园林》的电视片,请结合你所了解的苏州园林的有关知识,完成下列任务。(2分)?
该电视片计划从“建筑”“历史”“文学”“旅游”等角度各拍一集,请你参照已经定好的一集标题(四字语),在其他三个角度中选写两集电视片的标题。(2分)?
“历史”:自然遗风?

”:?
“??
”:?
答案示例:(1)示例:苏州园林冠江南
(2)④①③②?
(3)示例:建筑
?巧夺天工
?文学
?诗词沃土
?旅游?
登临胜地
二、阅读理解(34分)
(一)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完成后面题目。(18分)
①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②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③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1.阅读第①段,回答下列问题。(5分)
(1)第①段加点的词语能删去吗?为什么?(3分)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不能删去。“往往”指一般情况,特殊情况除外。用在这里说明并不是所有的河道都安排桥梁,充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真实性。
(2)欣赏下面的诗句,想想它每句写的是苏州园林的何种景致。(2分)
①鸟啼花落屋西东,柏子烟青芋火红。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假山
 )
②叠石疏泉不数旬,水芝开出似车轮。石幢一夕桃花雨,便有红鱼跳绿萍。(“荷叶”或“鱼戏莲叶图”)
2.阅读第2段,回答下列问题。(9分)
(1)“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中的”这”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2分)
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
(2)文中“中国画的审美观点”是指什么?用“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一句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什么?(2分)
讲究自然之美;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3)这一段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2分)
逻辑顺序。
(4)根据上文,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3分)
举例子;具体形象地说明了苏州园林的树木不讲究整齐划一,而讲究自然画意。
3.认真阅读选文第③自然段,说说文中的“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效果是如何形成的。(也可用文中的句子回答)(4分)
①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②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6分)
北京的园林
①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城,她的名胜古迹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②也许因为北京是金、元、明、清四朝帝都的缘故,建筑师们博采各地园林之长,因地制宜,使北京的园林各具特色,和谐优美。为了显示帝王的威严、高贵,北京的园林注重建筑的雄伟,注重局部的精细,注重色彩的绚丽,似乎只有这样才不失皇家的身份。
③故宫、颐和园等建筑金碧辉煌,布局工整、对称。左边有一条游廊,右边也必有一条游廊,给人一种平衡的感觉,甚至连屋内的摆设也是如此。在各个大殿、各个宫院、大门外面都要摆两座石狮或麒麟,大门大多分左、中、右三扇。殿内的梁柱高大,空间宽敞而略显阴暗。这样的园林建筑似乎缺乏自然之趣,但却以其雄伟、庄严的气势使人折服。
④北京的园林建筑在细微之处见匠心。一段曲廊、一丛阶边小草、一组精妙的雕刻,对烘托气氛无不起着微妙的作用。例如,颐和园中的长廊,有一华里长,分成十几段。每段房梁上都有油漆彩绘,或山,或水,或人,或物,或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竟无一相同。一幅“嫦娥奔月”,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绘画者也许吸取了敦煌壁画飞天图案的艺术精华,很有些“吴带当风”的味道,耐人玩味。
⑤北京园林的色彩大多是金黄或大红,色彩明丽。有时,在万绿丛中见一道飞檐,黄绿相间,相映成趣。大多数宫殿都铺着琉璃瓦。那大红色的柱梁,十分庄重。当然,也有例外,潭柘寺的大殿都是由灰色方砖铺地,墙壁灰暗,同周围的景色浑然一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朴淡雅,别具风采。
⑥北京周围的山水既有北方的粗犷,又有南方的秀丽,这正是建造园林的好地方。在依山傍水之处,建一座庙宇,半山腰修一座亭子,湖中建一座水榭。这时,可极少讲究对称,但考虑色彩对比却十分周到,山上的亭子要用金黄和大红的彩绘,水榭要灰暗些,庙宇要红墙绿瓦,显得庄严、肃穆。
⑦这只是我对北京园林粗浅的介绍,若想真正领略到其中的妙处,还是请您亲自来游览吧。
注:“吴带当风”是宋代郭若虚评价唐代吴道子佛像画的话,意思是吴道子画的衣带圆转,迎风飘举。
(选自“全游网”)
1.选文主要介绍了北京园林的哪些特点?(3分)
注重建筑的雄伟,注重局部的精细,注重色彩的绚丽;
2.第③段中加点的“如此”具体指什么?(2分)
指布局给人一种平衡的感觉。
3.第④段画线句子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举例子、作比较。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北京的园林建筑在细微之处见匠心”的特点。
4.“北京园林的色彩大多是金黄或大红,色彩明丽”一句中的“大多”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不能。“大多”表范围,起限定作用如果去掉,就变成了北京园林的色彩都是金黄或大红,与实际不符。“大多”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5.下列诗句中,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C)(3分)
A.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6.课文和本文在结构安排上有何相似之处?(2分)
都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