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1、按着生位置的不同
顶芽
侧芽
顶芽
侧芽
【自主学习一】芽的类型
发育成茎和叶
发育成花
发育成叶和花
2、按芽发育结果的不同
枝芽
花芽
混合芽
如何外形上区分枝芽、花芽或混合芽?
顶端尖,基部较粗。
顶端钝圆,基部较细。
芽体肥大,顶端钝圆。
枝芽
花芽
混合芽
注意事项:
(1)、使用刀片要注意安全。
(2)、切开枝芽时,在芽的中央进行纵切。
(3)、对照多媒体出示枝芽的图片,辨识各部分名称。
观察枝芽的结构
生长点
幼叶
叶原基
芽轴
芽原基
【自主学习二】芽的结构和发育
芽的各
部名称
5
4
3
1
2
生长点
叶原基
幼
叶
芽
轴
芽原基
叶
茎
侧芽
顶芽
A
B
C
D
1
2
3
4
5
生长点
幼叶
叶原基
芽轴
芽原基
发育成新的芽的结构
发育成叶
发育成幼叶
发育成茎
发育成侧芽
三、顶芽发育与侧芽发育的关系
1.顶端优势的概念
2.应用
当顶芽生长旺盛时,侧芽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这种现象叫顶端优势。
抑制顶端优势
促进顶端优势
果蔬类
摘心、打顶、整枝
用材林木
修剪侧芽和侧枝
【自主学习三】木本植物茎的结构
2
3
4
周皮
韧皮部
形成层
木质部
1
髓
5
【自主学习三】木本植物茎的结构
2
3
4
周皮
韧皮部
形成层
木质部
1
髓
5
小结:木本植物茎各部分的作用
保护
分布有筛管,运输有机物。
有分裂增生能力,使茎逐年加粗。
内有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贮存营养
顶芽的生长旺盛时侧芽的生长会受到抑制
生长点:新芽
芽轴:茎
幼叶:叶
叶原基:幼叶
芽原基:侧芽
根据着生位置分:顶芽、侧芽
根据发育情况分:花芽、枝芽、混合芽
芽的类型
和发育
芽的结构和发育
芽的类型
顶端优势
茎的结构
周皮
韧皮部
形成层
木质部
课堂小结教学设计
课题:芽的类型和发育
【课堂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毛白杨的芽说出芽的种类通过解剖枝芽,说出枝芽的基本结构和发育过程3.描述顶芽发育与侧芽发育的辩证关系,并列举顶端优势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4.了解木本植物茎的基本结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学探究获取信息的能力;尝试观察、比较、归纳的科学探究方
【教学重难点】重点:1.初步学会用放大镜观察枝芽的结构 2.描述枝芽的基本结构和发育过程难点:说出枝芽的基本结构和发育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视频、实验用具、无花果的枝芽、甘蓝、柳树的茎、学生采集各种各样的带芽枝条
【教学过程】
教师和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春天树木枝条长叶、开花、长叶的同时开花植物开花。引导学生思考:思考:为什么有的植物先长叶?有的先开花?有的长叶的同时开花?花的盛开、枝叶的绽放,都与植物各种芽的发育有密切的关系。引出并板书课题。【自主学习一】芽的类型
1.芽的类型(1)观察毛白杨的芽,尝试说出不同的芽的位置关系,总结芽的类型
顶芽
侧芽(2)观察教师准备的无花果的枝芽和杨树的花芽,以及多媒体上不同植物芽的图片,比较不同植物的芽在形态上的不同。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文本说出花芽、枝芽和混合芽的发育并总结芽的类型。
枝芽:发育成茎和叶
花芽:
发育成花
混合芽:发育成花和叶【自主学习二】芽的结构和发育
小组合作观察无花果枝芽的结构,教师出示任务和注意事项任务1:用放大镜观察无花果枝芽的结构实验要求:1.组长主刀解剖枝芽再借助放大镜观察枝芽的纵剖结构。2.4人小组,由组长调试好观察结果,而后组员依次观察。3.对待科学探究实验要严肃认真,实事求是。4.5分钟完成实验。分组派代表展示实验结果。注意事项:
(1)使用刀片要注意安全。(2切开枝芽时,在芽的中央进行纵切。(3)温馨提示:纵切时避免出现“剖偏”现象,影响对芽的结构观察。任务2:对照课本35页示意图描述枝芽的结构名称,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然后教材文本,说出各部分的发育情况,小组之间竞争,先完成者为优胜组。由于无花果芽比较小,为了让学生有更形象的认识,学生观察纵切的甘蓝菜作为补充,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芽的结构。任务3:填写实验报告单巩固练习:做抱起和伸展的动作,模拟芽的结构和发育,体验枝芽的动态过程。任务4:分析顶芽和侧芽的发育关系——顶端优势
播放视频学生观看:讲解顶芽与侧芽的发育关系——顶端优势。问题引领:说出顶端优势的概念说出保留顶端优势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渗透德育教育:成才的方式多种多样,成为参天大树和低矮的行道树都是成才。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像修剪果枝那样及时改掉自身的缺点,发扬优点,就能成才。【自主学习三】木本植物茎的结构
播放视频学生观看,思考以下问题问题引领:1.树皮被环剥后,为什么伤中上方会形成树廇?2.竹子的茎为什么不能逐年加粗?3.把带叶的枝条插入红墨水中,哪一部分被染红了?请推测这部分的作用。现小组讨论,思考问题的答案,小组代表回答。教师出示木本植物茎的结构示意图小组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及作用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解剖柳树的茎说出部分的名称及作用,巩固本部分内容。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我的收获:
。我的疑惑:
。学习延伸:绘制枝芽的结构示意图,标注各部分的名称及作用【板书设计】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导出课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用实物和图片直观感知三种芽的不同,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结合课本构建枝芽、花芽和混合芽的概念并落实。通过观察,从感性认识顺利上升到理性认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和做事条理的理性思维,渗透“立德树人”学科素养。教师是保护未成年人的第一责任人,防患于未然。正确的解剖方法是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的关键。巩固练习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直观,激发学生的思维,利用位置对应关系引导学生推理芽的结构各发育成了什么,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德育教育,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用问题引领来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素养的核心是能力,能力必须在解决问题中才能解决。教师要精选并设计问题,但不能替学生解决问题。形成对木本植物茎结构和功能的整体认识。以知识树的形式对本节内容逐层梳理,帮助学生构,打架知识框架,建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