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亚夫军细柳》课件(共39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24《周亚夫军细柳》课件(共39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16 08:53:30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第六单元
第二十四课周亚夫军细柳
司马迁
语文八年级上册(部编版)
利用课堂上老师提供的本课学习资源,调整自己的阅读心态,进入课文的学习情境。
调整心态,进入情景
学习活动(一)
第一课时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风劲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这首五言律诗描写了一位将军打猎的情景。诗中对涉猎将军的英姿作了形象、逼真的描写,热情的歌颂了将军的豪迈气概,曲折的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远大的政治抱负。这里面的将军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主人公―――周亚夫,来讲述他在细柳营的故事,体会他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
学习目标
1.疏通文意,理解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的精神。
2.把握本文写人叙事的技巧。
3.积累文言词语。
阅读课堂上老师出示的本课学习目标,调整自己的阅读取向,明确课文的学习目标。
学习活动(2)
学海导航,明确目标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
人,西汉史学家和文学家。主要著作有《史记》《悲士不遇赋》
《报任安书》等。
作家作品
利用本课学习资源,了解作家作品、写作背景、文体文化常识,课前完成自我测评,课堂互动反馈。
学习活动(3)
拓展视野,前置补偿
写作背景
《细柳营》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写的是汉文帝后元六年(前158)的事。这年冬天,居住在北方的匈奴六万多人进攻西汉的上郡和云中,烧杀抢掠得很厉害。汉文帝急忙调兵遣将,防守关隘。过了一个多月,匈奴离去,汉兵又撤退了。当时守卫长安附近的有刘礼、徐厉和周亚夫率领的三支部队,分别驻扎在霸上、棘门和细柳。为了鼓舞士气,汉文帝亲自入营慰劳将士,本文讲的就是这次劳军的事情。
周亚夫(?-前143),西汉时期的名将,汉族,沛县(今属江苏)人。他是名将绛侯周勃的次子。
纵观周亚夫的一生,他干了两件辉煌的大事:一是驻军细柳,严于治军,为保卫国都长安免遭匈奴铁骑的践踏而做出了贡献。二是指挥平定七国之乱,粉碎了诸侯王企图分裂和割据的阴谋,维护了统一安定的政治局面。周亚夫为巩固西汉王朝的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
文体知识
纪传体,是史书的一种形式,是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
读读写写
棘门

弓弩
诏令




gòu
zhào
pèi

nǎng(
)者   介zhòu(



默读一遍课文,查阅工具资料,掌握本文生字词的音形义,课前完成自我测评,课堂互动反馈。
学习活动(4)
认读课文,积累词语
记记背背
(一)通假字
军士吏被甲(“被”通“披”,穿着)
改容式车(“式”通“轼”)
(二)古今异义
1.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古义:符节,古代使臣用来做凭证的东西;
今义:节日,节气。
2.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古义:营垒;今义:墙;像墙那样直立的山石。
3.请以军礼见
古义:请允许我;今义: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
4.使人称谢
古义:告知;今义:感谢。
5.天子先驱至
古义:先行的卫队;
今义:走在前面引导(多虚用);先驱者。
6.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古义:传达命令;今义:辗转流传的话。
(三)一词多义
1.军:军霸上(驻军 动词)
上自劳军(军队 名词)
军中不得驱驰(军营 名词)
2.入:匈奴大入边(侵入 动词)
直驰入(进入 动词)
3.以: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任命 动词)
以备胡(用来 介词)
4.为: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作为 动词)
天子为动(被 介词)
5.使:使人称谢(派 动词)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使者,使臣 名词)
6.诏:不闻天子之诏(皇帝发布的命令 名词)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下诏,下命令 动词)
7.乃: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就 副词)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才 副词)
(四)词类活用
1.介胄之士
(名词用作动词,穿戴盔甲)
2.军细柳
(名词用作动词,驻军)
3.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名词用作动词,下诏)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此真将军矣
点拨:语意上表示判断。
2.省略句
(1)已而之细柳军
点拨:省略主语,应为“已而(皇上的车队)之细柳军”。
(2)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点拨:省略介词,应为“……诏(于)将军”。
(3)曩者霸上、棘门军
点拨:省略谓语,应为“曩者(见)霸上……”。
3.被动句
天子为动
点拨:“为”表被动。
(六)名句积累
1.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2.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听读课文
听读一遍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思考助读题,绘制本文结构思路导图。课前完成自我测评,课堂互动反馈。
学习活动(5)
解读课文,理解文意
整体感知
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义,并将不懂之处画出来。
原文: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后六年:汉文帝在位实行过两个元年,这里指后一元年之后的第六年。
边:边界。
注释:
以:任命。
乃:于是。
军:驻军。
汉文帝后一元年之后的第六年,匈奴大举侵入边境。于是(文帝)任命宗正刘礼为将军,驻军霸上;(任命)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棘门;任命河内郡的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用来防备匈奴。
译文:
原文: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劳:慰问,犒劳。
军:军营。
已而:随后。
之:动词,到,前往。
注释:
皇上亲自去慰问犒劳军队。到霸上和棘门军营时,(皇上的车队)长驱直入,(两军营)将士下马迎接远送。随后(皇上的车队)到了细柳军的军营,军营将士都身披铠甲,(手持)磨得锋利的兵刃,挽弓搭箭,把弓弦拉足。
译文:
原文: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先驱:先行的卫队。
且:将要。
闻:听从。
诏:皇帝发布的命令。
注释:
天子的先行卫队来到军营前,(却被拦住)不得进入。先行的卫队中的卫兵说:“天子将要驾到!”军门都尉说:“周将军有令:‘军营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
译文:
原文: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居无何:过了不久。
乃:就。
使使:前一个“使”是动词“派”,后一个“使”是名词“使臣,使者”。
节:符节,古代使臣用来做凭证的东西。
诏:动词,下诏。
传言:传令。
注释:
壁:营垒。
过了不久,皇上来到(军营前),也(被拦住)不能够进入。于是,皇上就派使臣手持符节下诏给周将军道:“我要进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营门(让皇上的车队进来)。
译文:
原文: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从属:跟从的。
约:规定。
辔:缰绳。
徐行:慢慢前行。
注释:
守营门的官兵对随从的车队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得策马奔驰。”于是,天子的车队按住缰绳慢慢前行。
译文:
原文: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持兵:手持兵器。
介胄之士:穿戴着盔甲的将士。介,铠甲。胄,头盔。
动:感动。
式车:在车上俯身扶着车前的横木,表示尊敬。式,通“轼”。
谢:告知。
去:离开。
注释:
来到营中(大帐前),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作揖说:“穿戴着盔甲的将士不跪拜了,请允许我行军礼拜见皇上。”天子被感动了,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车前的横木(向周亚夫表示敬意),并命人告知(周亚夫):“皇帝敬重、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皇上)离开。
译文:
原文: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既:已经。
嗟乎:叹词,表示慨叹。
曩(nǎng):先前。
固:必,一定。
邪(yé):语气词,表示反问。
之:助词。在句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
注释:
出了细柳营军门,群臣都很惊讶。文帝说:“啊,这オ是真正的将军呀!以前在霸上、棘门军营看到的,简直像儿戏,他们的将军本来一定会遭受袭击而被俘虏;至于周亚夫,怎么可能冒犯他呢!”称赞了周亚夫很久。
译文:
1.第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合作交流】首先交代时间——汉文帝后元六年,背景——匈奴大举入侵,边关吃紧。然后交代了三位将领驻军的概况。结构上总领下文,内容上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之中,为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精读课文重点语句,思考下面的问题,(可以勾画批注)。课前完成自我测评,课堂互动反馈。
学习活动(6)
品读课文,赏析语句
第二课时
2.本文标题为“细柳营”,为什么要介绍文帝到霸上和棘门军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合作交流】介绍文帝到霸上和棘门军营的情况,为后面写文帝在细柳营遇到的情况做铺垫,并与之形成对比。突出了细柳军军纪严明,体现了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
3.表现细柳军时刻有备,训练有素的是哪句话?
【合作交流】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4.本文重点写细柳军,为什么还写霸上、棘门军?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合作交流】写霸上、
棘门军是为了对比衬托细柳军军容肃整、军纪严明和周亚夫的治军严整、忠于职守的“真将军”风范。
5.皇帝进入细柳营的过程是怎样的?说明了什么?
【合作交流】皇帝进入细柳营的过程为“天子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使使持节诏将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说明细柳军管理严格,从侧面表现出周亚夫治军严明。
6.简析人物形象。
【合作交流】周亚夫:治军严谨、忠于职守(刚正不阿)。
汉文帝:勤于政事、目光敏锐、重视人才的治国皇帝。
7.用原文的话回答汉文帝是怎样评价周亚夫的?
【合作交流】此真将军矣。
8.“既出军门,群臣皆惊”。群臣“惊”什么?
【合作交流】对亚夫与众不同的做法感到吃惊。
9.文帝对群臣说的这段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合作交流】借文帝之口将霸上、棘门两处军队与周亚夫管理的军队再作对比,从而突出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
10.结合全文,试分析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是如何体现的。
【合作交流】文中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是通过三次对比体现的。一是文帝到霸上、棘门两处军营时长驱直入;而在细柳军营却不得入,直到天子下诏
书,才进去,这突出了细柳军军纪严明;二是天子在霸上、棘门两个军营“直驰入”,而在细柳军营却“不得驱驰”,“按辔徐行”,这表现了周亚夫治军有方,令行禁止;三是天子到霸上、棘门两个军营时,“将以下骑送迎”,讨好文帝,而周亚夫却“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这突出了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
11.结合社会现实,说说我们从文中应得到什么启发。
【合作交流】从周亚夫的角度:当今时代,领导干部、工程设计师、一线工人等都应发扬周亚夫的这种敬业精神,恪尽职守,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安定繁荣。
从汉文帝的角度:汉文帝不仅不怪罪周亚夫,反而为之感动,可见他是一位明君,当今社会,每位上级领导,都应遵纪守法,重视下级的正确做法,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工作更完善。
汉文帝在细柳军并未得到“至尊”的待遇,而且处处都要服从军令,但他并不认为这损害了自己作为皇帝的威严,反而对周亚夫大加称赞。这一点应该如何理解?
【合作交流】文帝在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作者没有写出文帝对此的态度,但从下文推断,文帝起初对此是不以为意,甚至认为理所当然的。但在细柳军,待遇完全不同,军中官兵均严格遵守将军之令,而将军则严格遵守军礼,即使面对天子也不例外。两相对比之下,文帝才意识到霸上及棘门军是何等形同儿戏,细柳军是何等不可犯,而只有细柳军这样训练有素、军纪严明的军队才是维护自己的统治(保家卫国)最需要的,特别是在“匈奴大入边”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在“皆惊”(即还没想明白)的群臣面前贬斥玩忽职守的霸上及棘门军的统帅,称赞周亚夫,也是向群臣宣示国家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文帝的开明、识大体。
通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深入探究本文表达难点和表现手法。
研读课文,突破难点
学习活动(7)
中心意思
文章通过写汉文帝巡视、慰劳驻军的场面,刻画了周亚夫治军严明、忠于职守的“真将军”形象。
反思本课学习,归纳中心意思。课前完成自我测评,课堂互动反馈。
学习活动(8)
通读课文,归纳中心
1.运用对比手法,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本文重在刻画周亚夫的“真将军”形象,但直接写周亚夫的地方并不多,而是把大量笔墨用在霸上、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对比上,用在描写细柳军的军纪严明上。这些侧面描写有力地烘托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如细柳军士言必称“将军令曰”“将军约”,人物(周亚夫)虽未正式出场,却已令人感受到其“真将军”的威严和风范。而其后对周亚夫的正面描写虽着墨不多,却如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熠熠生辉,跃然纸上。
学习活动(9)
通读课文,总结写法
反思本课学习,评析写作特点。课前完成自我测评,课堂互动反馈。
2.语言明白、晓畅、简洁
本文叙述的语言明白、晓畅、简洁,且用词准确,含义丰富,感彩强烈。如写霸上驻军及棘门驻军的松弛,只用了三个字“直驰入”;写细柳军营戒备森严,细腻逼真,用字也不多。
语文实践活动:传统文化伴我成长
学校正开展“传统文化伴我成长”的语文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活动一】文化论坛。活动中,大家对习近平总书记就古代经典的一番讲话展开了热议。请阅读材料,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去中国化”将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新闻链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参观时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反思本课学习,总结写作技法,参加实践活动,读写迁移,拓展演练。
学习活动(10)
读写活动,拓展迁移
(2)【活动二】谜语擂台。团委组织猜谜语擂台赛,你看到了下面的四个谜面,请选择其中的两个,猜出谜底。
①石字出头,不是右字。(打一字)
②古宅子(打一中国现代著名作家)
③图
(打一成语)
④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打一网站名称)
谜语________,谜底________;谜语________,谜底________。
(3)【活动三】精品点评。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画线文字,简要说说你在表达技巧上学到了什么。
在央视《星光大道》的一期节目中,面对最后一关的两位选手,嘉宾梁宏达点评说:“我想做一下比较,3号的歌就像老家东北小烧一样,喝下以后浑身发热;6号的歌跟你老家山西杏花村汾酒一样,刚入口时挺绵的,但是后劲儿挺大。如果说3号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6号就是‘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参考答案】(1)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得不到有效的传承和发扬,青少年的成长就缺少营养丰富的文化食粮,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就会有所缺失。 
(2)①岩;②老舍;③势如破竹;④新浪。
(3)示例:在说话或写作中要恰当地引用诗文名句,使语言富有内涵和美感。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