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市骨干教师竞赛作品(教学案+课件+设计方案+教学实践报告): 溶液组成的表示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 市骨干教师竞赛作品(教学案+课件+设计方案+教学实践报告): 溶液组成的表示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1-10-26 11:06:28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六章 溶解现象
生活中的溶液:
假如你是一名护士,遵医嘱给病人静脉输液,输液前你必须关注它的哪些方面
问题情景
这是一张葡萄糖注射液的标签,上面标了些什么?
这是一种什么溶液,是由什么物质溶解到什么物质里形成的溶液?
第一课时
溶液的组成和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溶质
溶剂
溶液
想一想?
1. 溶质原状态可以是哪些?
2. 常见的溶剂是什么?
判断镁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及溶液的名称?
试一试?
氯化镁溶液
溶质:氯化镁
溶剂:水
50毫升酒精和50毫升水混合后的溶液的体积是100毫升吗?为什么?
溶液的体积 < 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
思考
在常温下配制蔗糖溶液:
[实验1]称取3g蔗糖加到烧杯中,再用量筒量取20mL水加入烧杯中,搅拌使蔗糖完全溶解。
[实验2]称取5g蔗糖加到烧杯中,再用量筒量取50mL水加入烧杯中,搅拌使蔗糖完全溶解。
图6—10
正确读取液体的体积
图6—11 配制蔗糖溶液
1、请你猜猜,上述两个实验所得的溶液,哪个更甜?
2、将实验数据和结果填入下表。
溶质质量/g 溶剂质量/g
溶液质量/g
溶质质量/g
溶液质量/g
蔗糖溶液(1)
蔗糖溶液(2)
3g
20g
23g
5g
50g
55g
0.1304
0.0910
数据比较说明[实验1] 的糖水比[ 实验2] 的糖水甜
讨论:
利用上述表格中的数据,你还能用哪些比值来说明你的猜想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1)粗略的表达:浓溶液和稀溶液
(2)较为精确的表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定义: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叫做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表达式为:
溶质质量分数越大,说明溶液中溶质的相对含量越高
想一想:
5%的氯化钠溶液的含义是什么?
现有一杯常温下的10%的硝酸钾溶液,经过一些变化后,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有什么变化?
交流与讨论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溶液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加水
蒸发少量水
加少量溶质
减少溶质
从100g10%的硝酸钾溶液中取出30g,剩余溶液
不变
增加
增加
减小
不变
减少
减少
增大
增加
不变
增加
增大
减少
不变
减少
减小
减少
减少
减少
不变
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种方法。
这些室内的观赏植物就是利用了无土栽培
无土栽培的作物从营养液中吸取养料和水分。
营养液
营养液
无土栽培营养液是多种化合物的水溶液。这些化合物中含有作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为适应不同作物生长的需要,无土栽培营养液的组成有所不同(见表6—8)
表6—8几种作物无土营养液中各溶质质量分数
作物种类
营养成分 番茄 甜瓜 茄子
硝酸钙晶体[Ca(NO3)2·4H2O]/% 3.54 8.26 3.54
硝酸钾晶体(KNO3)/% 4.04 6.07 7.08
磷酸二氢铵晶体(NH4H2PO4)/% 0.77 1.53 1.15
硫酸镁晶体(MgSO4·7H2O)/% 2.46 3.70 2.46
我的收获……课题: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 (第1课时)
班级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溶质和溶剂,能区分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2. 理解溶液的组成 溶质、溶剂与溶液三者的关系;
3.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
4.掌握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
【重点】
1.溶液的组成;2.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难点】
1.发生化学反应后形成的溶液中的溶质、溶剂的判断;2.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知识准备】
1.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说说反应的现象: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现象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现象
镁与稀盐酸反应 现象
2.50ml的酒精与50ml的水充分混合后,所得混合物的总体积 100m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物质以 或 的形式均匀分散到别一种物质的过程,叫做物质的溶解,形成的 、 混合物叫做溶液。
4.溶质是指 溶剂是指
溶液由 组成
5.溶液的质量= +
6.请你按下表所给数据填表,并填入计算结果:
溶液编号 溶质质量/g 溶剂质量/g 溶液质量/g 溶质质量/g溶液质量/g
蔗糖溶液(1) 4 20
蔗糖溶液(2) 6 26
蔗糖溶液(3) 10 14
你认为其中最甜的溶液是_________(填溶液编号),越甜的溶液说明其中蔗糖的相对含量越_______,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也越________。
教师评价 家长签字
【师生互动】
【交流与讨论】你知道下列生活中常见的溶液是哪些物质混合而成的吗?
溶 液 氯化钠的水溶液 蔗糖的水溶液 酒精的水溶液 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碘的酒精溶液
被分散的物质
分散剂
1.溶质、溶剂的概念;
2.溶液的命名规律 。
【练一练】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 碘酒 硫酸铜溶液 酒精的水溶液 稀盐酸(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得到)
溶质
溶剂
【小结】 1.溶质的原状态可以是 、 、 。
2.常见的溶剂的是 。除特别说明外,一般人们所说的溶液都是指 溶液。
【试试身手】物质混合形成溶液,溶质、溶剂怎样确定?
1)碘加到酒精中; 2)食盐加到水中 3)氯化氢气体通入到水中
4)少量植物油加到汽油中; 5)少量汽油加到植物油中 6)90克酒精加到10克水中
7)5克酒精加到10克水中
【发现规律】当固体溶于液体时, 是溶质, 是溶剂;
当气体溶于液体时, 是溶质, 是溶剂;
当液体溶于液体时, 是溶质, 是溶剂;
如果物质与水混合形成溶液时, 通常是溶剂。
【试一试】判断镁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名称?
【练一练】
1)铁和硫酸铜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是溶质, 是溶剂
2) 碳酸钙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是溶质, 是溶剂
【思考】你一定会
1. 50毫升酒精和50毫升水混合后的溶液的体积是100毫升吗?为什么?
2.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溶解到一定量的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与溶质和溶剂的关系?
【小结】 溶液中存在的一些量的关系:
溶液的体积不能是 和 的简单相加
溶液的质量= +
如何配制一定量的溶液
【活动与探究】课本P161--162的活动与探究
目的:1.正确使用天平
2.学会量筒量取液体的操作以及读数
3.学会加速物质溶解的操作操作
实验用品: 托盘天平 烧杯 玻璃棒 药匙 量筒 纸片 胶头滴管 蔗糖
1.请你猜一猜,上述两个实验所得的糖水哪个更甜一些?
2.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
溶质(克) 溶剂(克) 溶液(克)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蔗糖溶液(1)
蔗糖溶液(2)
【讨论】利用上述表格中的数据,你能用哪些比值来说明你的猜想?
【小结】 溶液组成的几种表示方法
在化学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来表示溶液的组成。
叫做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分数越大,说明溶液中溶质的 越高。
若已知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则溶质质量==
若已知溶质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则溶液质量==
【想一想】5%的氯化钠溶液的含义是什么?
【交流与讨论】见投影
通过分析得出溶液的组成变化是由什么决定的
【拓展视野】无土栽培
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种方法。见书本P163
【课堂评价】 课题:第二节溶液组成的表示(第1课时)
班级 姓名 学号
1.可以作为溶质的是 ( )
A.只有固体 B.只有液体 C.只有气体 D.气、液、固体均可
2.20%的蔗糖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之间的质量比是 ( )
A. 1∶4∶5 B. 5∶4∶1 C. 4∶1∶5 D. 20∶80∶100
3.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
A.碘与酒精 B.碳酸钙与水 C.菜油与水 D.氧化铁与水
4.一定量的铁粉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的溶液中的溶质是( )
A.Fe B.H2SO4 C.Fe2(SO4)3 D.FeSO4
5.填表
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稀硫酸 澄清石灰水 碘酒 盐酸 酒精的水溶液
溶质
溶剂
6.医疗上的生理盐水是溶质质量分数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0.9%的表示的含义是
每 g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 g。现用1000g生理盐水给某病人输液,则有 克氯化钠和 克水进入病人体内。
教师评价 家长签字
【课后反思】
【课后巩固】 课题:第二节溶液组成的表示 (第1课时)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混合,不属于溶液的是 ( )
A.冰溶于水 B.碘溶于酒精 C.食盐溶于水 D.油脂溶于汽油
★2.将少量铁粉放入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为 ( )
A.铁粉 B.硫酸 C.硫酸铁 D硫酸亚铁.
3.下列溶液暴露中空气中,会因化学变化而使溶液质量变小的是 ( )
A.浓盐酸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澄清石灰水
4.20%的蔗糖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之间的质量比是 ( )
A. 1∶4∶5 B. 5∶4∶1
C. 4∶1∶5 D. 20∶80∶100
5.下列关于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溶剂一定是液体 B.溶质只能是固体
C.溶剂可能是固体、气体或液体 D.溶质只能是气体
6.当烧杯中溶液的外部条件不改变(水分不蒸发、温度不改变、压强无变化)时,溶液中的溶质会 ( )
A.沉降在烧杯底部 B.漂浮在溶液表面
C.会集合成小颗粒 D.不会分离出来
7.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溶液中的溶质是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在溶剂中的
B.溶液是生命活动必须的一类重要物质
C.空气可以看作是气态的溶液,而一些合金也可看作是固态的溶液
D.不溶的物质绝对不能形成溶液
8.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右下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 )
 A.溶质质量增加 B.溶剂质量减少
 C.溶液质量不变 D.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二、填空题
9.填写下列空白:
溶质 碳酸钠 碘 氯化氢气体
溶剂 水 二硫化碳 水
溶液名称 医用酒精 白醋 稀硝酸
10.请你多种方法区别下列各组物质
(1)蒸馏水和白醋
(2)面粉和食盐
(3)硝酸钾和氢氧化钠
11. 15g蔗糖完全溶于85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2. 一定量硝酸钾溶于80g水即制成100g硝酸钾溶液,求硝酸钾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
13. 100g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中食盐和水分别为多少g ?
教师评价 家长签字
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100%附件1
镇江市中小学中青年骨干教师现代教育技术
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分析(结合课程标准说明本节课学习完成后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溶质和溶剂,能区分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2. 理解溶液的组成 溶质、溶剂与溶液三者的关系;3.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4.掌握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使学生理解,有溶质质量分数,积极主动的与他人交流,能清楚有关对溶质,溶剂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溶质,溶剂的理解,培养学生辨正地分析问题。
学习者特征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心理特征、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描述):本单元是初中化学的重要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使学生的化学知识更成体系,并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本课题也是中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之一。本节的重点放在溶质溶剂的判断上,尤其是有化学变化发生时的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形成以及简单计算上。本课内容与上节课的溶液有紧密的联系,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理解本课前面部分溶液定性组成轻易理解把握,后面的定量组成需要习题来加强对公式的运用,作为重难点来教学。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对教法和学法作如下设计:1、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运用多媒体为教学情境,配以讲授、讨论、练习等方法的综合利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提问、思考、讨论、讲解、练习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动口动脑,通过学生分析讨论、释疑,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按照教学步骤和相应的活动序列进行描述,要注意说明各教学活动中所需的具体资源及环境):教学案教学是我校的教学特色,也是我校校本研究的重点。本节课是以基于教学案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而进行的教学设计。化学教学案的课堂教学设计总体体现“三服务”的原则:一是知识准备设计为课堂教学服务,二是课件设计为引导学生进入知识目标及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服务,三是课堂评价设计为检测学生知识目标达成情况及反馈服务。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这节课比较接近生活,而溶质质量分数是一个全新的概念。首先让学生从日常生活经验和图片了解溶液的组成,溶质与溶剂的概念,并交流与讨论常见的溶液中溶质与溶剂。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溶液与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关系,学习用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的组成。指导学生与同学协作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通过活动和探究,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下面就本节课的备课及课堂教学实际谈谈个人的体会。知识准备中第1题书写化学方程式并说出现象是为下面有关化学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判断服务的,并且让学生知道从质量守恒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化奠定基础,第2、3、4、5题是对前面知识的复习及本节课的知识的预习,让学生通过预习掌握本节知识的基本内容,而第6题表中数据的相关计算为本节课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引出服务的。从实际教学过程来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关于发生化学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断有成功的突破。通过表格计算的训练,在配制溶液后讨论所得蔗糖溶液的甜度问题时,学生感受到了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用于判断溶液的浓稀的一个依据,为溶质质量分数概念的引出起了很好的引导作用。课堂导入中通过图片展示,有学生熟悉的“QQ农场”、“口服液”、“王老吉”、“医用酒精”,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溶液就在我们身边。教学设计中有学生不熟悉的“冷冻剂”、“甲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视频导入新课,让学生从生活中感知溶液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引出本节课研究的重点,不仅要知道组成溶液的溶质和溶剂情况,比如葡萄糖注射液的成分,而且还要知道其质量分数(5%),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通过生活中的食盐水、蔗糖水的例题告诉学生什么物质是溶质,什么物质是溶剂,让学生总结感知溶质与溶剂的概念,溶液命名的规律,比单纯的传授什么是溶质和溶剂的概念让学生的感受更深刻。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特别安排了盐酸中溶质溶剂的判断,其主要目的不仅在于对盐酸中溶质及溶剂作出判断,更重要的是为后面的镁与盐酸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和溶剂的判断铺平道路,也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涉及盐酸作铺垫,在课堂教学中这一点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是一个成功的范例。而在知识准备中的几个方程式的书写及现象的描述让学生感受了认真观察实验,仔细体会实验结果是完成新知识学习的重要途径,再一次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中实验的重要性,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更加重视化学实验,为学生后续学习化学奠定实验根基。化学的研究一般是从定性研究走向定量研究,从物质的名称到化学式的书写及化学式的计算,从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到质量守恒定律、到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到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无不体现了这样一种规律,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层面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体会化学学科的学习方法,为后续学习化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奠定基础。最后,通过分组实验及学生的讨论,得到关于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及其化学意义。通过对5%的数学式的变形,变成和让学生感受到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
教学资源(说明在教学中资源应用的思路、制作或搜集方法):教学案中的知识准备部分在上课前一天下发到学生手中,要求学生根据学案中提出的具体的要求完成教学案的预习内容,知识准备中第1题书写化学方程式并说出现象是为下面有关化学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判断服务的,并且让学生知道从质量守恒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化奠定基础,第2、3、4、5题是对前面知识的复习及本节课的知识的预习,让学生通过预习掌握本节知识的基本内容,而第6题表中数据的相关计算为本节课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引出服务的。从实际教学过程来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关于发生化学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断有成功的突破。通过表格计算的训练,在配制溶液后讨论所得蔗糖溶液的甜度问题时,学生感受到了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用于判断溶液的浓稀的一个依据,为溶质质量分数概念的引出起了很好的引导作用。教学案中的师生互动部分用于课堂师生交流使用,通过前面两个表格理解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基本概念,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小组讨论,理解较复杂情形下的溶质、溶剂的判断,然后通过:判断镁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名称?(先让学生回忆反应的现象)学生就能快速掌握有化学反应发生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溶剂的判断,提升化学的思维与思想。当学生掌握了相关溶液的知识以后,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配制一瓶溶液,即:【活动与探究】课本P161--162的活动与探究,学生对蔗糖很熟悉,又愿意去研究甜度的问题,借些给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化学的研究一般是从定性研究走向定量研究,从物质的名称到化学式的书写及化学式的计算,从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到质量守恒定律、到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到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无不体现了这样一种规律,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层面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体会化学学科的学习方法,为后续学习化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奠定基础。最后,通过分组实验及学生的讨论,得到关于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及其化学意义。通过对5%的数学式的变形,变成和让学生感受到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
评价方法或工具(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将用到哪些评价工具,如何评价以及目的是什么):评价的三个基本内容,即学生的学习状态、接受知识的形态与教师的教学行为。其中,学生的学习状态作为评价学生的基本内容,应当成为课堂观察的聚集点,由此可以去反观与审视其他两方面的实施状况。因此,在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这一最基本的内容时,要把握若干对师生发展有价值的观察维度及标志,从而形成发展性学生评价标准的一种参照系。(一)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课堂参与是体现学生主体性的主要方式。参与状态是指课堂上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索和思考。观察学生的参与状态一是要考虑学生是否全员参与;二是要考虑学生是否全程参与。(二)学生的交往状态。课堂交往基于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这个环境中感到安全融洽,能自主和教师、学生、教材平等对话,师生、生生能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感情、体验和理念。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往可以通过教师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展开观察、思考、表达等活动,为学生提供质疑善思的机会,同时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从而形成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反馈;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合作完成共同的任务或者在展示各自不同的成果中相互汲取经验,形成相互协作的良好氛围。(三)学生的思维状态。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而提问则是使学生保持积极思维、推动其创造力的内在动力。观察学生的思维状态,一方面要看学生能否独立思考,是否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二看这些问题与见解是否具有挑战性与独创性。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强,当有问题时能否敢于发问、是否善于发问、问题能否体现其独创性等,都是教师在课堂观察中需要及时关注和引导的。(四)学生的情绪状态。 情绪是由客观刺激物影响人们的大脑皮层所产生的一种兴奋心理状态,它往往影响支配着人们的活动。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课堂中不同的情绪状态或激奋水平会对课堂注意力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影响到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认识活动。对学生课堂情绪的观察首先要看学生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课堂有时会突然爆发笑声,而后又戛然而止;学生能从激烈的争论迅速转入专注的聆听……这些都可能表明,学生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其次要看学生能否自我控制、调节学习情绪。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情绪状态,适时选择与变换课堂活动形式,避免或克服不良情绪,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五)学生问题的生成状态。课堂教学是为了学生获得知识,增长智慧和能力,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因此,一堂课最终的意义都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上。关注学生的学习达成状态,一要看学生是否都各尽所能,感到踏实和满足。具体说就是要看学生有无切实掌握课堂知识和技能,并将这些新知识纳入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融会贯通。同时,更要结合前面几项内容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主动地跟进、共鸣、投入整个课堂,每个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尽可能大、尽可能全的发展。二要看学生是否对今后的学习更有信心,更有兴趣。学生的自信心多半来源于在学业上取得的成就,学生通过在课堂中的参与、交往、思维,获得了一定的成就感,从而更有信心迎接今后的挑战。  第六章第二节溶液组成的表示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案教学是我校的教学特色,也是我校校本研究的重点。本节课是以基于教学案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而进行的教学设计。化学教学案的课堂教学设计总体体现“三服务”的原则:一是知识准备设计为课堂教学服务,二是课件设计为引导学生进入知识目标及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服务,三是课堂评价设计为检测学生知识目标达成情况及反馈服务。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这节课比较接近生活,而溶质质量分数是一个全新的概念。首先让学生从日常生活经验和图片了解溶液的组成,溶质与溶剂的概念,并交流与讨论常见的溶液中溶质与溶剂。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溶液与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关系,学习用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的组成。指导学生与同学协作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通过活动和探究,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下面就本节课的备课及课堂教学实际谈谈个人的体会。
知识准备中第1题书写化学方程式并说出现象是为下面有关化学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判断服务的,并且让学生知道从质量守恒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化奠定基础,第2、3、4、5题是对前面知识的复习及本节课的知识的预习,让学生通过预习掌握本节知识的基本内容,而第6题表中数据的相关计算为本节课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引出服务的。从实际教学过程来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关于发生化学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断有成功的突破。通过表格计算的训练,在配制溶液后讨论所得蔗糖溶液的甜度问题时,学生感受到了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用于判断溶液的浓稀的一个依据,为溶质质量分数概念的引出起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课堂导入中通过图片展示,有学生熟悉的“QQ农场”、“口服液”、“王老吉”、“医用酒精”,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溶液就在我们身边。教学设计中有学生不熟悉的“冷冻剂”、“甲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视频导入新课,让学生从生活中感知溶液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引出本节课研究的重点,不仅要知道组成溶液的溶质和溶剂情况,比如葡萄糖注射液的成分,而且还要知道其质量分数(5%),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通过生活中的食盐水、蔗糖水的例题告诉学生什么物质是溶质,什么物质是溶剂,让学生总结感知溶质与溶剂的概念,溶液命名的规律,比单纯的传授什么是溶质和溶剂的概念让学生的感受更深刻。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特别安排了盐酸中溶质溶剂的判断,其主要目的不仅在于对盐酸中溶质及溶剂作出判断,更重要的是为后面的镁与盐酸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和溶剂的判断铺平道路,也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涉及盐酸作铺垫,在课堂教学中这一点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是一个成功的范例。而在知识准备中的几个方程式的书写及现象的描述让学生感受了认真观察实验,仔细体会实验结果是完成新知识学习的重要途径,再一次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中实验的重要性,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更加重视化学实验,为学生后续学习化学奠定实验根基。
化学的研究一般是从定性研究走向定量研究,从物质的名称到化学式的书写及化学式的计算,从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到质量守恒定律、到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到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无不体现了这样一种规律,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层面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体会化学学科的学习方法,为后续学习化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奠定基础。
最后,通过分组实验及学生的讨论,得到关于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及其化学意义。通过对5%的数学式的变形,变成和让学生感受到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感受到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掌握知识比单纯的机械记忆要牢固的多,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认可。在整节课中,教师仅起到引导、督促的作用,学生们成为课堂的主人,非常愉快、轻松的掌握了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我认识到教师在教学中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要注意发掘教材的内涵,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开放性和层次性,还要加强创新性,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课堂上随时都会出现我们意想不到的情况,我们应该因势利导,抓住闪光点,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碰撞出思维、情感、知识的火花,从中生成能力、方法、习惯,以求最大限度地让我们的课堂成为一种有生命的、有质量的、鲜活的真实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