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安徽省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卷(一)(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安徽省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卷(一)(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0.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16 10:45: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八上第四单元检测卷(一)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6分)
①牧人驱犊返,

(王绩《野望》)

,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③黄鹤一去不复返,

(崔颢《鹤楼》)
④幸甚至哉,

(曹操《龟虽寿》)
⑤孤山寺北贾亭西,
。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4分)
①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通过写景来交代行踪,暗示诗人因为受到排挤而心怀激愤、抑郁之情的诗句是“

”。
②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的诗句是“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石板街位于濉溪老城,清末民初,这里店铺林立,酒肆饭铺、银号茶坊、酱莱糕点、民生杂货等一应俱全,行商走贩络绎不绝。历经劫难,石板街渐失往昔繁华,日显颓唐老态。如今石板街得到保护,晨中,古朴的院落、悠长的小巷、光滑的青石板以及风中摇曳的小花,婉如一幅水墨画。探访老街,一路上只有青石板上清亮的脚步声相伴,烦躁的心慢慢沉静下来。细细体味,仿佛还能听到叫卖吆喝的声音,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颓(
)唐
摇曳(
)晨xi(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2分)
(3)“络绎不绝”中“绝”的意思是(2分)(

A.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
B.穷尽
C.断绝
D.独一无二的
(4)根据文意,仿照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处填上一句恰当的话。(2分)
3.名著阅读。(4分)
①蝈蝈儿也存在着同类相食的现象。诚然在我的笼子里,我从来没:见过像螳螂那样捕杀姐妹、吞吃丈夫的残暴行径,但是如果一只蝈蝈儿死:了,活着的一定不会放过品尝其肌体的机会的,就像吃普通的猎物一样。这并不是因为食物缺乏,而是因为贪婪才吃死去的同伴。
②撇开这一点儿不谈,蝈儿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的,它们之间从没有发生严重的争吵,顶多面对食物时有点儿敌对行为而已。我扔入一片梨,一只蝈儿立即占住它。谁要是来要这块美味的食物,出于妒忌,它便踢腿把对方赶走。自私心是到处都存在的。吃饱了,它便让位给另一只蝈蝈儿,而另一只也立刻变得不宽容。这样一个接着一个,所有的蝈蝈儿都能品尝到一口美味。嗉囊装满后,用喙尖抓抓脚底,用沾着唾液的足擦擦脸和眼睛,然后闭着双眼或者躺在沙上消化食物。它们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休息,天气炎热时尤其如此。
(节选自《昆虫记》,有改动)
(1)第①段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

的比较,说明
。(3分)
(2)与第②段画线句子互相照应的一句是
。(1分)
4.学校开展以“好美德,我传承”为主题的传统文化学习活动,请你参加。(12分)
【好美德,共分享】
(1)活动中大家纷纷说出自己关于美德的感悟,小明准备分享下面一则名言,请你帮他完善。(4分)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①下列哪一项是这则名言表现出来的美德(2分)(

A.知恩图报
B.孝老敬亲
C.助人为乐
D.言传身教
②请你再补写一句诗或名言警句,体现小明所分享的这句名言中的美德。(2分)
【好美德,共传承】
(2)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八年级(2)班组织同学们观看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录像,并请同学们说说对这一活动的认识。下面是小明同学分享的对这一活动的理解,请你帮助修改。(4分)
“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这一活动,【甲】有效激发了广大学生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学习身边榜样,培养良好道德行为习惯。【乙】孝心少年们的事迹诠释了中华民族“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加强了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①【甲】处句子有语病,应改为“
”。(2分)
②【乙】处句子搭配不当,应将“加强”改为“彰显”。(2分)
【好美德,共参与】
(3)学校拟定于2020年10月16日下午两点在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一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专题报告会,并邀请了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安徽大学中文系吴教授做专题报告。请你代表光明中学学生会给昊教授写一封邀请函。(4分)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24分)
石碾磨痕
吴瑞阳
①长相略显蠢笨的石碾,堪称祖先最杰出的一大创造。两块石头,以如此巧妙的方式组合,解决了粮食加工的问题。不知道先人的奇思妙想是灵光一现偶然得之,还是苦心孤诣匠心独具。石碾作为重要的历史遗产,仍在焕发着生机。
②利用石头,先人们蓄谋已久,他们天生就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本领。遥远的石器时代,从一块石头开始,人类开始书写改天换地的英雄史诗作为人类技术探索的最早实验品,石头曾被孜孜以求的祖先雕琢成器:石铲、石刀、石斧、石镰、石锄…在一块块石头的青灰底色上,灿然地浮起了人类文明最初的曙光。
③有趣的是,石碾仍然是中国乡村最常见的景物,就如同乡村永远无法割舍的胎记:圆圆厚厚的碾盘上放着一个憨憨的碾砣子,碾砣子上用铁轴套连着一个方方正正的石碾框,碾框外头的圆孔里斜插着一根圆圆的碾棍子。尽管如此简单,却扮演着无比重要的角色它一圈圈碾着乡村简单而又朴实的生活,即便已老态龙钟,也不肯稍作停歇。
④通常,石碾在一棵冠盖如云的大树下栖身,辛劳的村民就免去了雨淋日晒之苦。这些石碾大都有一把年纪,岁月在它们身上留下斑驳的印记,它们也无言地诉说着历史的沧桑。没有谁知道这一盘盘石碾碾出了多少米面,但在波澜不惊、细水长流的日常生活中,它把人与乡村的感情碾得越来越细,越来越纯。
⑤石碾的一生,充实而又忙碌,它紧紧联系着千家万户的土灶和饭碗。青石板铺砌的碾道,人走驴踩,已深深凹陷那一个个模糊不清的脚印,回响着强壮男人铿锵有力的足音,见证着风风火火的女人利索的身姿,记录着老人沉稳而踏实的步履,留下了孩子们轻盈矫健的身手。碾稻谷、碾玉米、碾小麦、碾高粱、碾地瓜干……五谷杂粮,哪一种都少不了和石碾的相亲相爱。那些胼手胝足、耕播岁月的农人,又有谁不曾和石碾相依为命?常常被这样一幕感动得热泪盈眶:石碾在反复地碾着,直到谷皮完全脱离,小心地捧一把碾好的谷子,轻轻地将谷糠吹去,眼前即刻呈现出金灿灿的小米。
⑥想起粥,想起煎饼,想起窝头,想起乡村的任何一种食物,就不能不怀想石碾的恩情。石碾不停地碾着,碾出乡村一天天的温饱。只要石碾转动,就会有乡村的殷实和富足。我的父老乡亲,也像这古朴的石碾,心平气和、任劳任怨地过着普通、平静,而又悠然自得的生活。石碾就是我们感情至深的亲人,它心甘情愿地陪伴着父老乡亲一生耕耘,不离不弃,贫贱不移。
⑦时光流转,日月轮回,石碾默然挺立于风雨之中,认真扮靓村庄素淡而悠闲的光阴,独自回味那些老去的农人和乡村远去的生活。这有血有肉的石碾,默默地奉献着,以其质朴而博大的情怀,成为乡村淳朴民风最值得珍惜的一部分。
5.文章第①~⑤段,写出了石碾的哪些特征?(4分)
6.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内涵。(4分)
利用石头,先人们蓄谋已久,他们天生就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本领。
7.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4分)
8.为什么说石碾“成为乡村淳朴民风最值得珍惜的一部分”?(6分)
9.近几年,农村的城镇化建设非常迅速,许多类似于石碾这样的古物件都被废弃或被破坏,结合本文,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16分)
跳出地球“看”地震
①2018年2月2日,我国首颗地震电磁监测卫星“张衡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张衡一号”以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张衡命名,它的发射使我国在卫星地震电磁空间探测方面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②地球的板块、断层移动引发地震,同时也会在地震前后带来包括地球电磁场变化等很多信息。“张衡一号”能以标准手段对我国6级以上、全球7级以上的地震进行电磁监测,其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实时监测空间电磁环境状态变化,研究地球系统特别是电离层与其他各圈层的相互作用和效应,初步探测地震前后电离层响应变化的信息特征及其机理,从而有效弥补了地面观测的不足。
③“张衡一号”卫星工程首席科学家兼副总设计师、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总工程师申旭辉介绍,受自然环境条件限制,在地面上,像青藏高原的极寒地区,现有的地震台网并不能完全覆盖,面积广阔的海洋也观测不到。目前我国对以青藏高原为主的近200万平方千米陆地缺乏地震前兆监测能力,在国境线和约300万平方千米的海域,地震监测能力也几乎为零。而跳出地球“看”地震,就能突破一些地震研究的限制,对我国及周边区域开展电离层动态实时监测和地震前兆跟踪。
④“张衡一号”不仅开辟了我国地震监测研究的新视角,成为我国构建天空地一体化地震立体监测体系的重要里程碑同时它也集合了多项航天技术创新成果,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卫星电磁洁净度的控制技术。
⑤卫星本体磁性对磁场测量的“影响不确定性需控制在0.5纳特以内,这大约相当于地球表面磁场强度的十万分之一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卫星平台的各个单机、系统都进行了无磁化的更改。但在这一过程中,却面临着许多难题:比如,去掉了有磁的红外地球敏感器,整个飞行程序都要改变;再比如,无磁化要求太阳能帆板不能转动,但为了保证卫星能源供应,又必须让帆板对日。如何找到平衡点?卫星研发团队想了很多办法,最终,科研人员打造出来的“张衡一号”整星,其磁洁净度达到了0.33纳特。
⑥“张衡一号”的主要载荷,是用于探测卫星轨道环境空间电场的电场探测仪。这也是目前国际上运行在太阳同步轨道功能配置最全的空间电场探测仪器。
⑦为了感知空间三维电场,探测仪通过伸杆向“张衡一号”本体外伸出4个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如同灵敏的触角一般,每个传感器都能准确感知周围等离子体环境电势,灵敏度极高,可以探测到非常微小的等离子体电势变化,相当于在数千米高的巨浪浪尖,分辨一粒小水珠。
⑧在卫星内部,有着探测仪的“大脑”——信号处理单元。这台高灵敏电子学测量设备,能把传感器探测到的微小波动细分成十几个通道,通过进一步精细处理,变成数字量,分成频谱,再传输到地面,供科学家研究。
⑨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表示,“张衡一号”星的发射和投入使用,使我国首次具备全疆域和全球三维地球物理场动态监测的技术能力,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在轨运行多载荷、高精度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少数国家之一。
10.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在卫星探测方面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的重要标志是“张衡一号”的发射。
B.“张衡一号”能以标准手段对我国6级以上、全球7级的地震进行电磁监测。
C.帆板对日能保证太阳能帆板为“张衡一号”供应能源。
D.“张衡一号”传感器灵敏度极高,可以分辨巨浪浪尖的小水珠。
11.“张衡一号”集合的航天技术创新成果有哪些?(3分)
12.⑥⑦⑧段顺序不能调换,为什么?(3分)
13.从说明方法角度,分析第⑧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3分)
14.分析第②段加点词语的语言特点。(4分)
【三】(15分)
【甲】游终南山
孟郊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乙】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注】①南山:终南山。②即:到。
1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3分)
(1)鸢飞戾天者
戾:
(2)望峰息心
息:
(3)经纶世务者
经纶: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17.【甲】诗前四句写出了终南山的哪些特点【乙】文中哪八个字可以概括富春江山水的特点?(4分)
18.【甲】乙】两则诗文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共同之处?(4分)
三、写作(55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请以“那个身影让我
”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与要求】
(1)请你从“愧疚”“温暖”“牵挂”“欣赏”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否则会被扣分;(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1)①猎马带禽归;②山随平野尽;③白云千载空悠悠;④歌以咏志;⑤水面初平云脚低,谁家新燕啄春泥
(2)①征蓬出汉塞,山雁入胡天;②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1)tuí;yè;曦
(2)“婉如”,“宛如”
(3)C
(4)还能看到熙熙攘攘的人潮
3.(1)蝈蝈儿;螳螂;蝈蝈儿贪婪而不残暴。
(2)顶多面对食物时有点儿敌对行为而已。
4.(1)①B;②(示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①“有效激发了广大学生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学习身边榜样培养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热情”。②加强;彰显
(3)(示例)
邀请函
尊敬的吴教授:
您好!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校决定于2020年10月16日下午两点在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报告会,诚挚地邀请您前来指导并做专题报告。
光明中学学生会
2020年10月12日
5.构造简单(略显蠢笨)、朴素、饱经沧桑、充实忙碌。
6.“蓄谋”,贬义词褒用,在这里指思考了很久,琢磨了很久,体现了先人们的聪明智慧。
7.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增强语势,有力地说明了乡村的每个人都和石碾相依为命,感彩更为鲜明。
8.①石碾是中国乡村最常见的景物;②石碾紧紧联系着千家万户的土灶和饭碗,见证了乡村人的日常生活;③石碾朴质简单饱经沧桑任劳任怨,也象征着乡村的父老乡亲。
9.(示例)农村的城镇化建设是好事,表明了社会的进步;但在建设的同时,对一些代表乡村特点的标志性老物件应加以保护它是几代人的记忆,应该选择一部分保留下来。
10.C
11.电磁洁净度高;传感器灵敏度高;信号处理单元处理精细
12.第⑥段与第⑦⑧段是总分关系,第⑦图段具有从探测信号到处理信号的先后顺序。
13.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信号处理单元比喻为“大脑”,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其在探测仪中的重要地位。
14.“初步”表示开始阶段,说明“张衡一号”对地震前后电离层响应变化的探测技术尚处于起始阶段,还需进一步发展,语言准确严密。
15.(1)至、到达;(2)平息;(3)筹划、治理
16.(1)流得很急的江水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像群马般飞奔。
(2)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17.高大(或“气势宏大”“高耸”“高大雄伟”等),幽深。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18.都抒发了作者对山水美景的热爱,以及对追名逐利行为的厌弃。(意思对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