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习题课件 4 一着惊海天(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习题课件 4 一着惊海天(4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17 07:33: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学习导航
课文梳理
【整体感知】——结构图解
这篇通讯再现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展现了我国在富国强兵的道路上取得的巨大进步,赞美了中国军人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整体感知】——文章主旨
【整体感知】——写作特色
(1)厚重的价值感。新闻稿件的生命力,说到底是要围绕时代主题捕捉具有宏大意义的典型事件。舰载战斗机着舰就是这样的典型事件。
(2)清晰的层次感。本文叙事完整,铺排有序。记叙紧紧围绕着检查甲板、塔台广播、着舰指挥员引导、战斗机降落等程序展开,条理清晰,毫无杂乱之感。

(3)强烈的美感。本文集动态美、情感美、语言美于一体,增强了文章的审美感染力。文中很多动态的描写,呈现出活跃热闹的现场状态,产生了一种视觉的冲击,如开头对海天环境的全景式描写,使航母、海洋、风浪交织出一种美学意境。本文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家国情怀使文章更厚重。运用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使作品具有了更强的阅读震撼力。
1.概括文章第三、四两段的内容,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解疑释难】
揭示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的意义——它承载着国人和海军官兵的强军梦想,交代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渲染出紧张的气氛,引发读者关注和继续阅读的兴趣,为下文写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后人们的喜悦作铺垫。
2.这篇通讯在描写战斗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写了四周人的神态和心情,请简明扼要地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作者这样写,意在表现人们对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着舰的关注。烘托当时紧张的氛围、胜利的喜悦等。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增强感染力。从侧面表现舰载战斗机着舰风险极大、意义重大,从而突出了主题。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渤海某海域,海风呼啸,海浪péng pài (   )。
②11月23日上午8时,顶着lǐn liè(  )的寒风,身着不同颜色马甲的甲板工作人员在战位就位。
③hào hàn(   )的大海可以做证,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
达标训练
【基础过关】——字词积累
澎湃
凛冽
浩瀚
④辽宁舰官兵xián shú(   )地操纵着航空母舰,舰艉留下一道宽阔笔直的航迹。
⑤在两人时断时续、不急不缓的对话声中,舰、机配合得非常mò qì(   )。
⑥发动机的páo xiào(  )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
⑦中国第一位成功着舰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风采,定格在人们的镜头里,juān kè(   )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娴熟
默契
咆哮
镌刻
⑧阻拦索安全观察员手持专业工具,yī sī bù gǒu (   )地对阻拦索做最后一次检查。
⑨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jīng xīn dòng pò (  )的一幕出现了。
⑩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bái shǒu qǐ jiā (  ),一切从零开始。
?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dān jīng jié lǜ(   ),青丝变白发。
一丝不苟
惊心动魄
白手起家
殚精竭虑
(2)下列对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顶着凛冽的寒风,身着不同颜色马甲的甲板工作人员在战位就位。(极为寒冷,严寒刺骨。常用于形容隆冬时的白雪)
B.在两人时断时续、不急不缓的对话声中,舰、机配合得非常默契。(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
C.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形容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D.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解析】“凛冽”常用于形容隆冬时的寒风。
答案:A
【基础过关】——语段综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成功了!”欢呼声中,一颗颗揪紧的心,一下子舒展开来。各个战位上热烈的掌声,瞬间点燃了所有人内心的激情,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出胜利的笑容。许多人落泪了!他们说:“太让人激动了!”
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某大国一名上将曾说:“我们可以把航空母舰送给你们,但是,十年之内,你们不可能让舰载机上舰!”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箪精
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yuàn( )无悔,默默奉献……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瞬间(   ) 绽放(   )
无yuàn(   )无悔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
(3)文中“白手起家”的意思是:

(4)画线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shùn
zhàn

璧画
壁画
形容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排比
(1)《一着惊海天》是一篇 。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①段),交代事件发生的海天环境。第二部分(第②~?段),详细报道
了   的整个过程。第三部分(第?~?段),描写成功着舰后人们的激动表现,表现了人们 的心情,表达了热烈赤诚的

(2)本文集动态美、情感美、语言美为一体,使用了
和 等修辞。
【基础过关】——课文回顾
通讯
舰载机着舰
自豪激动
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比喻
对偶
(1)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调查研究要深入细致,一丝不苟;粗枝大叶,马马虎虎,是不会达到目的的。
B.两军展开了惊心动魄的对决,盟军一浪浪的攻势余波未尽,德军又如飓风般狂卷而至。
C.他当初用一万块钱白手起家,至今已拥有百万资产。
D.这本书是作者花费大半生光阴,殚精竭虑写成的。
【能力提升】——词语运用
C
【解析】“白手起家”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此处的“他”有创业资金,所以不能用“白手起家”。
(2)给下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15个字)
本报讯 李传鹏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2017年5月23日成功完成大洋38航次第三航段的首次下潜(总第143潜次)。本次下潜为工程下潜,调查区域为世界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北侧,最大下潜深度4 811米。本潜次沿测线开展了近底观察和取样,完成了环境参数测量,并采集了近底海水、岩石和生物等样品,拍摄了大量海底高清视像资料。此次“蛟龙”号下潜作业获取的玄武岩样品,对研究马里亚纳海沟的成因以及其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采集的
生物样品对于促进深水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生物地理学等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示例:“蛟龙”号完成第三航段首次下潜
【能力提升】——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文后各题。
  ①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航母舰载战斗机上舰,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浩瀚的大海可以做证: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人民海军官兵,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
  ②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这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从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飞机每次着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据统计,航
母大国舰载机80%的事故发生在着舰过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某大国海军已经坠毁了1 000多架飞机,700多名飞行员丧生,其中绝大部分事故是发生在着舰的时候。
  ③……
  ④记者眼前的飞行甲板上,定格了一个象征胜利的巨大“V”字:阻拦索的两端构成“V”上边的两头,尾钩钩住处,则是“V”字的底尖。
  ⑤“成功了!”欢呼声中,一颗颗揪紧的心,一下子舒展开来。各个战位上热烈的掌声,瞬间点燃了所有人内心的激情,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出胜
利的笑容。许多人落泪了!他们说:“太让人激动了!”
  ⑥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某大国一名上将曾说:“我们可以把航空母舰送给你们,但是,十年之内,你们不可能让舰载机上舰!”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
(1)①②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内容上:①揭示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意义——它承载着国人和海军官兵强军的梦想;②交代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性的难题。
结构上:①渲染出紧张的氛围,引发读者的关注和继续阅读的兴趣;②为下文写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的喜悦作铺垫。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某大国海军已经坠毁了1 000多架飞机,700多名飞行员丧生,其中绝大部分事故是发生在着舰的时候。”句中加点部分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不可以删去。因为“绝大部分”指的是大多数,其中的一部分,起限制作用,说明范围广,并不是所有的事故都发生在着舰的时候。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3)赏析下列句子。
①记者眼前的飞行甲板上,定格了一个象征胜利的巨大“V”字:阻拦索的两端构成“V”上边的两头,尾钩钩住处,则是“V”字的底尖。

这句话把舰载机成功着舰后阻拦索拉伸的情景想象成一个巨大的“V”字,既形象地展示了阻拦索的实际形态,又带来了非常强烈的感情宣泄,使作品具有了更强烈的震撼力。
②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
三个“多少人”构成排比句,写出了无数工作人员为了实现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付出的心血和努力,热情洋溢地赞美了他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
(4)这是一篇振奋人心、凝聚正能量的通讯。请结合文章内容和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示例:①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落后,中华民族先后遭到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经历了百年屈辱。惨痛的历史教训让中国人民懂得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富国强兵,一直是中国人民的梦想。这篇文章向我们介绍了辽宁舰舰载机首次着舰的过程,这是中国人民在富国强兵的道路上取得的一次大胜利,振奋人心。②这篇文章让我们看到我国在富国强兵的道路上取得了巨大进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增强了中国人民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增强了中国人民的凝聚力。
【能力提升】——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中国人的飞天梦
材料一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升起了中国梦
  从1999年我国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发射至今,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实现了从无人到有人,从航天员出舱到两个航天器组合飞行等多个跨越。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不是简单的数字叠加,而是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发展成熟的标志,就像小孩子的成长标记在身高上,神舟一号到神舟十
号,就是中国航天的一个个新高度,标记在浩渺太空。从1999年到2013年的14年,神舟系列飞船十次升空,载着梦想出发。
材料二 神舟五号:继续航天育种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发射升空,将航天员杨利伟载入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自1987年始至2001年初,中国已成功地进行了10次植物种子的搭载试验,涉及粮、棉、油及蔬菜、瓜果等主要作物品种。如在卫星或高空气球上搭载300至400公斤农作物种子,返地后经过种植优
选,可推广到1亿亩的土地上种植。按每亩地可增产10%的保守算法,每年可增产粮食40亿公斤。
  继神舟四号飞船成功搭载2克河南种子之后,由河南省原子能农学会和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牵头,又组织了包括小麦、棉花、韭菜等多个品种的种子100余克,已运往神舟五号飞船的发射地,准备实现河南农业的第二次飞跃。
材料三 神舟十号:迈进中国飞天梦的一大步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成功发射。神舟十号在轨飞行十五天左右,共搭载三位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6月13日与“天宫一号”进行
对接。6月26日回归地球。
  “神十”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已经拥有了一个可以实际应用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代表中国航天工程技术日臻成熟,发射已成常态。“神十”的成功发射还标志着中国用长二F运载火箭和神舟飞船共同组建的载人航天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已经具备了必须具备的全部功能。中国人向着熟悉太空、利用太空、享受太空的梦想又迈进了一大步。
材料四 神舟系列:中国飞天梦
  2016年10月——神舟十一号“上天”
  2016年10 月17 日神舟十一号飞船从酒泉发射中
心升空,飞船搭载两名宇航员。并于19日凌晨与“天宫二号”成功实现对接,并在太空驻留30天,这是我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神舟十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揭开了一个崭新的篇章;神舟十一号的成功发射,是中国十三亿人的骄傲。
  2020年前后——建立自己的空间站
  “天宫一号”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拥有建设初步空间实验室,即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的能力。
  中国将在2020年前后建立自己的空间站。在中
国的载人航天“三步走”计划中,我国最终要建设的是一个基本型空间站,它的规模不会超过国际空间站。基本型空间站大致包括一个核心舱、一架货运飞船、一架载人飞船和两个用于实验等功能的其他舱,总重量在100吨以下。其中的核心舱需长期有人驻守,能与各种实验舱、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对接。
  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计划
  “2030年以前,中国一定能实现载人登月的梦想。”
  根据中国科学家的设计,我国所计划采用的方
式是先用运载火箭将飞船送上地球轨道,随后飞船自行移动至月球轨道,释放出登陆舱,降落在月球表面,宇航员登陆月球。活动完成后,宇航员返回登陆舱,飞离月球,与在月球轨道上等待的飞船重新对接,至此登月过程结束。
(本文有改动)
(1)材料一认为我国航天事业实现了哪些跨越?



(2)材料二中杨利伟带了哪些农作物上天育种?
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实现了从无人到有人,从航天员出舱到两个航天器组合飞行等多个跨越。
包括小麦、棉花、韭菜等多个品种的种子100余克。
(3)材料三中的航天英雄有哪几位?与材料二相比有什么变化?

(4)材料四说明了为实现载人登月计划,我国最终要做的事是什么?
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实现了由一人向多人的新跨越。
我国最终要建设一个基本型空间站。基本型空间站大致包括一个核心舱、一架货运飞船、一架载人飞船和两个用于实验等功能的其他舱。
【能力提升】——读写综合
《一着惊海天》这篇通讯准确地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让人过目难忘。请你以学校运动会开幕为描写对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述一下其隆重的场景。(100字左右)
【示例】比赛开始了,首先是田径赛,运动员站在起跑线上,活动筋骨,他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只听一声枪响,他们就飞奔出去,他们跑得好快呀,像草原上奔腾的骏马。“加油,加油!”初中部的学生们一下子站起来,为自己班的同学们加油。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