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19 17:5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了解诺贝尔的贡献及人们对他的评价。
2.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品析简洁语言。
3.感触伟学家的伟大之处,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激发自信心。
情景导入
一提到诺贝尔,我们马上想到代表最高荣誉的诺贝尔奖,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了解首届诺贝尔奖设置、颁发的过程,感触诺贝尔激励后来科学研究的高尚品德。
课前自主学习
资料袋
诺贝尔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是杰出的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企业家。
他一生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其中以硝化甘油制作炸药的发明最为闻名,他不仅从事研究发明,而且进行工业实践,兴办实业,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课前自主学习
1860年诺贝尔开始研究硝化甘油,但在1864年工厂爆炸。为了防止以后再发生意外,诺贝尔将硝化甘油吸收在惰性物质中,使用比较安全。诺贝尔称它为达纳炸药,后获得专利。1875年诺贝尔将火棉(纤维素硝酸酯)与硝化甘油混合起来,得到胶状物质,称为炸胶,比达纳炸药有更强的爆炸力,他的这项发明也获得专利。他还有许多其他的发明,在橡胶合成、皮革及人造丝的制造方面都获有专利。诺贝尔经营油田和炸药生产,积累了巨大财富。根据诺贝尔的遗嘱,他逝世后将遗产大部分作为基金,每年以其利息(约20万美元)奖给前一年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方面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士。这就是诺贝尔奖,于1901年第一次颁发。
★背景透视
课前自主学习
★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的奖项,于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尔奖现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经济学六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
课前自主学习
颁发
仲裁
遗嘱
巨额
渗透
钞票
逝世
颁发:授予,分发某一样东西,比如勋章、奖状等
建树:在事业上有很大成就或表示建立不朽的功勋
遗嘱:人在生前或临死前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嘱咐身后事应如何处理
课前自主学习
导思1.读完文章,你对诺贝尔奖有了哪些了解?
诺贝尔奖
关键词:
人类奉献
导思2.
诺贝尔为人类做出了哪些贡献?你如何评价他?
人物形象
课前自主学习
带着问题读课文
请同学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课文品读
第一部分(①):
第二部分(②-④):
简单概括了新闻所报道的主要内容及诺贝尔奖的由来。
报道了当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以及有关诺贝尔奖的知识。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划分文章段落
课文品读
“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属于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第一部分(第1段)
这是新闻的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时间,表明消息材料真实可靠,报道及时。
课文品读
语段明确了诺贝尔奖的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和颁奖地点,使所报道的内容简洁明了,便于读者了解和掌握。
第三自然段,作者交代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课文品读
本题运用导语作用分析法。 首句为新闻的导语部分,交代了事件的几个要素:人物、时间、事件,总括了新闻的内容,简洁明了,让读者一下子就明白了新闻所报道的具体内容。第二句交代了诺贝尔奖的来历及其具体分类和获奖条件,为读者普及了相关知识,便于读者更有效地读懂和了解新闻内容。
文章开头一段交代了哪些信息?有什么作用?
课文品读
语段中一一列举了当年诺贝尔奖的各个门类的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得的奖项以及他们所做出的贡献,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新闻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第二部分(第2一4段)
语段交代了新闻背景,进一步介绍了诺贝尔奖奖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与奖项评议权的分离,更有利于读者了解和认识诺贝尔奖,从而增强了新闻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结尾部分是补叙,这样写法有什么好处?
课文品读
总分的文章结构。
报道中的导语部分,总体概括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情况,然后下文重点介绍了首届获奖者的一些资料及诺贝尔奖的机构等一系列知识。这样处理使文章脉络清晰,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技法总结
首届诺贝尔奖
颁发
主体:获奖者及其贡献、
颁奖机构、时间、地点、
资金来源及管理、评定
赞美贡献
导语: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板书设计
课堂总结
这则消息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报道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奖的相关信息以及诺贝尔奖的有关知识,表达出了作者对诺贝尔及获奖者对人类贡献的高度赞美。
2015年诺贝尔奖中国获得者:屠呦呦(简历)
  会计网讯 据诺贝尔奖官网的最新消息,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10月5日中午11时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当地的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学者Satoshi Omura以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了该奖项。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拓展延伸
随堂检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课文主体部分详写了什么内容,略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朗读课文,回答问题
答案:A一方面是表明新闻事实的准确性;另一方面是表明新闻事实的翔实;还因为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奖项和所做贡献是新闻的重点,所以要详写。
B详写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情况,略写了颁奖机构、时间
和地点还略写了资金来源等。能更好的突出中心。
A课文主体部分为什么要一一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呢?
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上的课后习题。
2.完成同步的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