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饮酒
陶渊明
作者简介
陶渊明
名
潜
字
元亮
时
东晋时期
地
浔阳柴桑人
评
著名田园诗人、隐逸诗人
散文家
作品:《饮酒》《归园田居》《读山海经》
《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古诗学习方法
知人论世
按节奏诵读诗歌
饮酒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古诗学习方法
诵读:读出停顿
译读
结合课本注释,翻译诗歌,
并标注自己不懂的词语或诗句。
温馨提示:
可以和周围的同学
悄悄商量。
诵读
对于这样的经典,我们怎么解释,怎么翻译,都不能完美表现它的情味和意境,唯有一遍遍的诵读,在诵读中加深对诗的理解。
诵读:注意语速、语气
读出轻重、停顿
饮酒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诵读:读出重音
诗的题目与内容之间存在什么问题?
《饮酒(序文)》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古诗学习方法
关注诗题和序文
诗的题目与内容之间存在什么问题?
《饮酒(序文)》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古诗学习方法
关注诗题和序文
《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
合作探究
作者“结庐在人境”,为何没有
“车马喧”?
赏析名句:
展开联想和想象,用优美生动的语言
描绘诗句展现的画面。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古诗学习方法
展开想象联想
赏析名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苏轼: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你怎么理解苏轼的这段话?
说说你的想法。
古诗学习方法
赏析名句
饮酒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诵读:读出画面和意境
抓关键词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陶渊明《和郭主簿·其二》
菊的意象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混迹官场:望云惭高鸟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归隐田园:鸟倦飞而知还
——《归去来兮辞》
归隐原因:羁鸟恋旧林
——《归园田居》(其一)
古诗学习方法
抓关键词
飞鸟的意象
饮酒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诵读:读出情味
菊的意象
合作探究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
“真意”指什么?为何“忘言”?
饮酒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诵读:读出层次
思考
结合本课学习,请你说说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思想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陶渊明弃官归隐,洁身自好,追求恬静的田园生活,完善独立的人格,渴望自由,总的特点是“淡泊”,“独善其身”。弃官归隐,洁身自好,独善其身,在当时来说,是对黑暗官场的一种反叛,因此,有其积极意义。
但是,要改造社会,要清除污秽,不能单靠“归隐”与“独善”,应该兼济天下,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从这点来说,陶渊明的退隐思想也有其消极的一面。
饮酒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诵读:读出作者
读出思考《饮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反复吟诵,体会诗人在诗中蕴含的感情,理解本诗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
3、学习诗人恬淡悠然的心境和高远脱俗的精神。
教学重点:
反复吟诵,体会诗人在诗中蕴含的感情,理解本诗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
教学难点:
学习诗人恬淡悠然的心境和高远脱俗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导入:
1、猜猜他是谁?
二、走近陶渊明
1、学生自由谈课前搜集的陶渊明资料,师补充,投影:
名
潜
字
元亮,
时
东晋时期
地
浔阳柴桑人
评
著名田园诗人,隐逸诗人
散文家
作品:《饮酒》《归园田居》《读山海经》
《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2、讲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突出陶渊明的清高和有骨气。
3、补充《归园田居》,从中看出陶渊明是个什么样的人?
古诗学习方法——知人论世
三、反复诵读,了解古诗内容
1、自由读
2、诵读:读出停顿
本诗作为田园诗歌的名篇,我们应该用一种怎样的语气、语速来读呢?
请同学朗读示范、比读、在反复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出示停顿划分)
古诗学习方法
——诵读:读出停顿
3、译读:结合课本注释,翻译诗歌,并标注自己不懂的词语或诗句。
4、诗的题目与内容之间存在什么问题吗?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明确:《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
诵读:注意语速、语气、读出轻重、停顿
四、诵读、讲解、探究,理解作者的深意
1、合作探究:作者“结庐在人境”,为何没有
“车马喧”?
2、赏析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展开联想和想象,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诗句展现的画面。
感受“悠然”意境。
古诗学习方法——展开想象联想
(2)赏析“见”
苏轼: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你怎么理解苏轼的这段话?说说你的想法。
古诗学习方法——赏析名句
诵读:读出画面和意境
3、抓住关键词
(1)理解“心远”
(2)
理解菊和飞鸟的意象
菊: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飞鸟:
混迹官场:望云惭高鸟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归隐田园:鸟倦飞而知还
——《归去来兮辞》
归隐原因:羁鸟恋旧林
——《归园田居》(其一)
古诗学习方法——抓关键词
诵读:读出情味
5、合作探究“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什么?为何“忘言”?
诵读:读出层次。
6、结合本课学习,请你说说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思想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陶渊明弃官归隐,洁身自好,追求恬静的田园生活,完善独立的人格,渴望自由,总的特点是“淡泊”,“独善其身”。弃官归隐,洁身自好,独善其身,在当时来说,是对黑暗官场的一种反叛,因此,有其积极意义。
但是,要改造社会,要清除污秽,不能单靠“归隐”与“独善”,应该兼济天下,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从这点来说,陶渊明的退隐思想也有其消极的一面。
六、?结语:
我们需要诗意地栖居,品味人生的悠然。
面对生活,我们需要陶渊明的采菊东篱,更需要范仲淹的先忧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