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3-11-09 21:16: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生物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一)
学习目标:
1.说出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说明肺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3.说出呼吸运动的过程。
4.阐明气体交换的原理。
学习突破:利用呼吸系统组成的模式图来感知呼吸系统的组成,通过课件演示体内的气体交换的过程。
自主探究:
1.肺:最主要的呼吸器官。
(1)功能:是进行 的场所,功能单位是 。
(2)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结构的特点
①数目 。
②外面缠绕着丰富 和 。
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 ,各由一层 组成。
2.呼吸运动
(1)过程: 和 。
(2)结果:实现了 与 的气体交换。
合作交流:(小组间合作)
1.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共有的器官是( )
A.口腔 B.咽 C.喉 D.气管
2.人体的呼吸系统有许多器官组成,其主要器官是( )
A.气管 B肺 C支气管 D呼吸道
3.肺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7题图
A.肺泡壁 B.毛细血管 C.肺泡 D.肺气管
4.肺泡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 )
①支气管是树枝状分布②肺泡数目很多③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
④肺泡很小⑤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⑥毛细血管内的血流速度慢
A①③   B③⑤  C②④   D③⑥
5.与胸廓节律性变化有关的肌肉是( )
A、胸肌 B、肋间外肌 C、膈肌 D、肋间外肌和膈肌
6. ①呼吸系统由_________和____组成。
②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____,它是________的场所。
③呼吸道由( )____,( )___,( )___,( )____和( )_______共同组成。
④人体内发声的器官是( )_____。
7.①为 ,它的壁很薄,由 层 细胞构成。
②为____,它的壁也很薄,由 层 细胞构成.
8.平静吸气时,能正确反应呼吸肌的活动情况与=肺内气压变化的是( )
A肋间肌收缩,膈肌收缩,肺内气压减小
B肋间肌舒张,膈肌舒张,肺内气压增大
C肋间肌收缩,膈肌舒张,肺内气压增大
D肋间肌舒张,膈肌收缩,肺内气压减小
9、肺的通气是通过什么实现的( )
A气体扩散 B呼吸运动 C膈肌收缩 D肺的扩张
10、平静吸气结束的一瞬间,肺内气压:( )
A高于外界大气压 B低于外界大气压 C等于外界大气压 D无法确定
11、人在平静状态,吸气动作的发生是:____ ___收缩时,______上提,______向上向外移动,使_______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_______收缩时,_____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候______扩大,_____随着扩张,______的容积增大,______的气压下降,外界空气 肺
12、游泳时的体会:刚下水时,如果水超过胸部,你会感到呼吸有些吃力,原因是: 。
拓展延伸:
1、小花感冒时,感到呼吸困难,闻不到气味,没有食欲,这是因为( )
A由于病毒过多,鼻腔阻塞 B由于病菌侵犯,味觉失灵
C由于病菌阻挡,空气通过鼻腔量少D鼻腔粘膜充血肿胀,嗅细胞接触不到气味刺激
2、下图是某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据图回答问题。
⑴曲线AB段表示_______时肺内气压的变化。
⑵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都_____.
⑶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是坐标中的_____点,此时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值______.
⑷在曲线AB、BC段变化中,与呼吸有关的肌肉的变化情况:AB_____;BC______。
动脑筋
肺是人的呼吸器官,但人在出生之前,是不用肺呼吸的,所以,肺中就没有气体,是“实心”的,有一对夫妇被指控犯有溺杀女婴的罪名,但他们却矢口否认,说女婴生下来就已经死了。你有办法证实吗? 6题图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二)
一、自主探究(在前节基础上参照课本完成)
气体交换的原理:气体的 作用:一种气体总是从 的地方向 的地方扩散,直到 为止。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 的气体交换和 的气体交换。
1.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1)概念:发生在 和 之间的气体交换。
(2)气体变化:肺泡中的 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 扩散进入肺泡
(3)结果:血液中的 增多, 含量减少。
2.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1)概念:发生在 和 之间的气体交换。
(2)气体变化: 由血液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内的 扩散进入血液。
(3)结果:血液中的 增多, 含量减少, 获得氧,排出 。
呼吸的全过程
二、合作交流(小组成员相互交流)
1. 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吹出的气体中____增多
了.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2. 外界空气中的氧气进入人体后,最终到达 _________.
A肺  B血液  C心脏  D细胞
3. 外界空气进入体内细胞,需经过________ 细胞.
A3层  B4层  C5层  D6层
4. 人在剧烈运动后,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中含量增加最多的是( )
A氧气 B 二氧化碳 C氮气 D水蒸气
5.人在溺水时,受阻碍的生理活动是( );煤气中毒时,受阻碍的生理活动是( )
A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C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 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6.某夫妇被怀疑害死了一女婴,法医在鉴定时将死婴的肺部剪下一块,投入水中,结果肺部下沉,法医判断婴儿为产前死亡,这对夫妇无罪。法医判定的理由是( )
A 肺泡内充满了痰液 B 肺会吸水呈海绵状 C 肺泡充满了血液 D肺未吸入空气呈实体状
7.当人体内的肺泡与血液之间发生了气体交换后,血液中气体含量的变化是( )
A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增多 B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C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减少 D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8.体育课进行100米赛跑后,同学们出现的现象是( )
A 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不变 B 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增加
C 呼吸比较深,呼吸频率不变 D 呼吸比较浅,呼吸频率增加
9.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需要经几层细胞( )
A一层 B二层 C三层 D四层
10.如图是人体内气体交换的过程,分析图解并回答问题:
甲图
(1)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 和 两个过程,它们是通过 .用实现的。
(2)甲图表示的是 ,乙图表示的是 。
(3)A→B过程使血液中的 增多, 减少,C→D过程使血液中的 增多, 减少。
三、动动脑(拓展延伸)(教师指导共同完成)
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瓶中都装有澄清的石灰水。在吸入气体时,左手捏紧皮管,右手松开。在呼出气体时,右手捏紧橡皮管,左手松开。如此重复n次吸气和呼气后观察。
现象:甲瓶 ,乙瓶 。
分析:甲瓶是因为 。
乙瓶是因为 。
结论:
1.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用手交替捏紧或松开橡皮管?
吸气时,左手捏紧橡皮管,右手松开,甲瓶上层空气被吸入肺内,外界空气经开口的橡皮管 进入石灰水;呼气时,右手捏紧橡皮管,左手松开,呼出的气体进入乙瓶中的石灰水,上层空气经开口的橡皮管排出.这样进入甲瓶石灰水的是外界空气,进入乙瓶石灰水的是呼出的气体.由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使乙瓶内澄清石灰水混浊,而甲瓶内石灰水不变混浊,作为乙瓶对照.
1
2






呼吸道
外界空气
O2
CO2

O2
CO2
细血管
肺部毛
O2
CO2
血液循环
O2
CO2
毛细血管
组织处的
组织细胞
O2
CO2
肺的通气
肺泡内的
气体交换
气体在血液
中的运输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乙图
C
组织
细胞
D
组织处的
毛细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