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基础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基础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20 12:17: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基础测试卷
考点(1)字音字形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差使(
)
狼藉(
)
簌簌(
)
踌躇(
)
擦拭(
)
举箸(
)
赋闲(
)
颓唐(
)
交卸(
)
琐屑(
)
鲜腴(
)
鸡枞(
)
密匝匝(
)
绿釉(
)
兴味(
)
洗涤(
)
卑微(
)
牛犊(
)
飓风(
)
濒临(
)
俯瞰(
)
遏制(
)
茸毛(
)
消逝(
)
凋谢(
)
秀颀(
)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形近字辨析并组词。
藉(
)(
)
簌(
)(
)
著(
)(
)
籍(
)(
)
漱(
)(
)
箸(
)(
)
谀(
)(
)
垣(
)(
)
揭(
)(
)
腴(
)(
)
恒(
)(
)
遏(
)(
)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差使
锁屑
举箸
颓唐
B.鸡枞
嫉妒
主宰
情郁与中
C.频临
遏制
摇曳
弥合
D.飓风
锤炼
宛然
鲜腴
考点(2)重点词语
5.根据解释填出相应的词语。
(1)看到某种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2)感情积聚在心里。
(
)
(3)暗暗地生长。
(
)
(4)宽广平坦得像磨刀石。
(
)
(5)整齐不乱,条理清楚。
(
)
考点(3)修辞手法
6.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B.卷云丝丝缕缕地飄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C.热情似火的石榴呀,它会对我说,我是你的树,是你的树!
D.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考点(4)标点符号
7.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
B.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C.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感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D.“雨季”,是到昆明以后才有了具体感受的。
考点(5)文学文化常识
8.文学常识填空.
(1)《背影》选自《
》,作者
,字
,我国散文家、


(2)《昆明的雨》选自《
》,作者是江苏高邮人。代表作有小说《


》。
(3)《白杨礼赞》的作者是

作家。
(4)《永久的生命》的作者是
,原名
,湖北武昌人。
(5)《我为什么而活着》的作者是

(国家)作家。
考点(6)名句默写
9.按要求默写句子。
(1)烈士暮年,
。(曹操《龟虽寿》
(2)
,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3)《黄鹤楼》诗中诗人从传说入笔,以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景物的诗句是:


(4)《野望》中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诗句,来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之情的诗句是:


(5)《三峡》冲.作者用奔马和御风作比较,体现出夏季三峡水流迅猛急速的句子是:


考点(7)综合性学习
10.互联网越来越普及,网络已成为人们重要的交流平台。语文课上,老师引导同学们阅读了名著,还开展了“网上读写与交流”的实践活动。假期间,同学们在班级的论坛上,就名著阅读的问题进行交流。请你参加下面的活动。(答题时须使用规范的汉语言文字)
【网络调查】
(1)有同学在论坛里发起了关于阅读兴趣的调査?得到以下材料。请仔细阅读表格中的数据,说说你的发现。
阅读兴趣调查表
【网络讨论】
(2)小宁同学在论坛里发了下面的帖子,请你在“回复框”中劝说她积极地阅读名著。
考点8
阅读理解
(一)背影(选段)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
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11.在文中横线处填出准确动词,并说说动词的作用是什么。
12.“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写父亲心里轻松与写父亲艰难地过铁道为儿买橘是否矛盾?为什么?
13.文中对父亲的外貌描写是“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4.生活中你有过为父亲流泪的经历吗?认真阅读下面文段,在空白处补写一个恰当的句子。
为你的父亲流一滴泪吧!让这泪化作一把雨伞,为父亲遮住外面的风雨;让这泪化作


(二)白杨礼赞(节选)
①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②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③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④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風,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15.说说下面句中加点字的表达作用。
(1)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2)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16.文中说白杨树是一种“极普通”又“不平凡”的树,这是否矛盾?做简要解释。
17.为什么说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用原文回答)
18.文中“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至段尾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chāi


chú
shì
zhù

tuí
xiè
suǒ
zōng

yòu
xīng

bēi


bīn
kàn
è
ròng
shì
diāo

2.chā
差错
chà
差评
chāi
出差

参差
yìn
荫庇
yiīn
树荫
xìng
兴味
xīng
兴办
3.jí狼藉

簌簌
zhù
著名
jí书籍
shù
漱口
zhù
举箸
yú阿谀奉承
yuán
残垣
jiē
揭露
yú鲜腴
héng
永恒
è
遏制
4.D
5.(1)触目伤怀
(2)情郁于中
(3)潜滋暗长
(4)坦荡如砥
(5)井然有致
6.D
【解析】A.反语
B.比喻
C.拟人、反复
7.C
8.(1)朱自清全集
朱自清
佩弦
诗人
学者
(2)汪曾祺全集
受戒
大淖纪事
(3)茅盾
中国现代
(4)严文井
严文锦
(5)罗素
英国
9.(1)壮心不已
(2)萧关逢候骑
(3)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4)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5)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10.(1)通过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发现,中学生阅读的兴趣倾向于消遣性、刺激性的读物,对文学名著的兴趣不高
(2)示例:小宁,阅读名著不仅仅是享受故事情节带来的轻松愉快,我们还可以在书里体验不同的人生,提高自己的修养,丰富自己的情感。我们一起阅读名著,享受快乐,好吗?(符合题目要求、语言得体顺畅即可)
11.穿



体现父亲禁爬月台的艰难,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无比关爱,体现父子情深。
12.不矛盾。因为父亲尽到了关怀照顾儿子的心意,所以感到很轻松。
13.对父亲的外貌描写突出三个“布”字,反映家庭生活艰难、惨淡,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为”我”定做昂贵的皮大衣,反衬出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与慈爱。
14.示例:一阵清风,吹干父亲额头上的活滴。
15.两个指代词用得很巧妙,用“那”是白杨树还在远处,引出对它的描写用“这”表示它的形象已经完整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16.不矛盾。“极普通”是指它的生长环境、普遍性和外形特点;“不平凡”指它的精神气质和象征意义。
17.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
18.排比、反问。连用四个反问句,由外及内,由树及人,层层深入地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