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七章图形的初步认识作业本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七章图形的初步认识作业本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1-10-27 21:06:27

文档简介

7.3线段的长短比较(1)
【学习目标】
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______和______
用直尺和圆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课前练习】
观察下列三组图形,你能看出每组图形中线段a与b的长短吗
【课堂作业】
1、(1)用刻度尺量出图中三角形三条边
的长:AC=______cm;BC=______cm;
(2)用“=”“〈”或“〉”号填入下面的
空格:AC___BC,AC___AB,AB____BC。
2、已知线段a,用直尺和圆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a.
3、已知线段a,b画一条线段c,使它的长度等于两条已知线段的长度的和。
拓展:画出另一条线段d,使d=b-a
【课后作业】
基础训练
1、如图,AB=CD,则AC与BD的大小关系是( )
A、AC>BD B、ACC、AC=BD D、不能确定
2、已知AB=6cm,AD=4cm,BC=5cm,则CD=_______
3、已知线段a、b,画线段AB,使AB=2a
能力应用
1、如图,点A、点B、点C、点D四点在同一直线上
AB+BC=_______ AD-CD=_______
BC=________-AB=BD -_________
2、已知线段AB=5,AC=3,你能求出线段BC的长度吗?
拓展提高
在基础训练的第3题的条件下思考:
使AB=2a-b
7.3 线段的长短比较(2)
【学习目标】
线段的中点概念
概念:
线段的性质
性质:
两点间的距离概念
概念:
【课前练习】
1、根据下列语句画出图形并且标上相应字母。
(1)画线段AB=2㎝;
(2)延长线段AB到C,使BC=2㎝;
(3)延长线段BA到D,使AD=4㎝;
(4)在线段DC上截取DE=3㎝。
2、根据上题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从这个图中你能找出哪些线段的中点?
(2)填空:
① CD=____AD, AB=___AE;
② BE=___BD, BD=____BC。
【课堂作业】
1、如图,点C是线段AB的中点,AC=8cm,则BC=_____cm, AB=______cm.
已知线段AB的长度为2cm,延长线段AB至点C,使BC=AB.则AC=________.点B是线段 AC的_________.
如图,下列说法中不能判断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的是( )
A、AC=CB B、AB=2AC
C、AC+CB=AB D、CB=AB
4、如图,点P是线段AB的中点,点C、D把线段AB三等分。已知线段CP=1.5cm,你能求出线段AB的长?还有哪些线段可以求的吗
【课后作业】
基础训练
1、下列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点间的连线的长度,叫做两点的距离
(B) 连结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的距离。
(C) 两点间的距离就是两点间的路程。
(D) 两点间的距离是连结两点的线段的长度。
2、已知线段AB=a,AC=AB,点D为线段BC的中点。
(1)求CD的长;
(2)若AD=3㎝,求AB的长。
3、三只速度相同的鸭子从同一起点出发,玩抢旗游戏。你认为谁先抢到红旗呢?为什么?
能力应用
1、在一条直线上顺次取A、B、C三点,使AB=5cm,
BC=2cm,并且取线段AC的中点O,求线段OB的长。
如图,立方体纸盒P处粘有
一粒糖,A处有一只蚂蚁沿着纸
盒表面爬向糖粒。你能帮助蚂蚁
找到一条最短的路线吗?请在图
上画出这条最短路线,并说明理由。
拓展提高
1、已知点P在线段AB上,E、F分别是AP和BP的中点.
(1)如果AP=8,BP=6,求线段EF的长;
(2)若线段AP=a,BP=b,求线段EF的长;
(3)若点P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线段AP=a,BP=b,线段EF的长有变化吗?请你通过计算说明.
a
b
a
b
a
b
C
A
B
a
a
b
A
B
C
D
A
C
D
B
a
b
C
B
A
D
A
B
C
A
B
C
D
P
A
P7.4 角与角的度量
【学习目标】
1角的两种定义:
角的表示:
(1)
(2)
(3)
角的基本度量单位及转化关系:
【课前练习】
1、试用不同的方式分别表示下图中的每一个角.
【课堂作业】
将图中的角用不同方法表示出来并填写下表:
2、用度、分、秒表示:
  ⑴0.75°=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
  ⑶16.24°=____°____′____″
⑷34.37°=____°____′____″
3、用度表示:
⑴1800″=____° ⑵48′=____°
⑶39°36′=____° ⑷27°14′=____°
【课后作业】
基础训练
1、判断正误:
(1)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
(2)∠B=∠ABC+∠CBD. ( )
2、下面表示∠ABC的图是 (  )
能力应用
1、写出图中,
(l)能用一个字母表示的角.
(2)以B为顶点的角.
(3)图中共有几个角(小于平角).
2、如图,下列各图中分别各有多少角?
从射线OA的端点O引出两条直线OB,OC,如果,
求的度数
(三)拓展提高
(1)从下午第一节课上课(13:25)开始到第二节课下课(15:05)为止,钟表的时针走过了多少度?
(2)时钟在下午4点到5点之间,什么时候分针和时针重合成一条直线?
7.6 余角与补角
【学习目标】
互为余角和互为补角的概念:
互余与互补的角的性质:
3、使学生学会用设未知数的方法解决几何中的计算题。
【课前练习】
1、已知∠1=∠2, ∠EDC=90
(1)图中有哪些锐角?哪些钝角?你能表示出吗?
(2)哪些锐角与∠1的和为900。?
(3)哪些锐角与∠1的和为180。
【课堂作业】
1、填空:
(1)若∠1与∠2互余, ∠1+∠2=_____°,若∠1与∠2互补,则∠1+∠2=______°
(2)30°角的余角为___°,补角为_____°, 75°30′的余角为_____,补角为_______。 (3)n°(0 < n<90)的余角为_______,补角为________
2.如左图,点O为直线AB上一点, ∠AOC=Rt ∠ ,OD是∠BOC 内的一条射线.图中有哪些角互补?有哪些角互余?说明你的理由.
3、(1)如果∠а的余角是∠а的2倍,求∠а的度数;
(2)如果∠1的补角是∠1的三倍,求∠1的度数.
【课后作业】
基础训练
1、判断题:
(1)互余的两个角必定都是锐角。 ( ) 
(2)=90°,那么它是余角。( )
(3)一个角的补角必定是钝角。 ( )
(4)两个角互补,那么这两个角中,必定一个是锐角,另一个是钝角。 (  )             (5)一个角的余角一定比这个角的补角小。 ( )
(6)若与互补,则A、O、C同在一直线上。 ( )
⑺ 若∠1+∠2+∠3=180°,那么∠1、∠2、∠3互为补角。  ( )         
2、如右图:O是直线AB上一点,OC是∠AOB的角平分线
①∠AOD的余角是_________;
②∠AOD的补角是__________;
③∠DOB的补角是___________。
能力应用
1、如图,直线CD经过点O,且OC平分∠AOB。试判断∠AOD与∠BOD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2、有两堵围墙,有人想测地面上形成的∠AOB 的度数,但人又不能进入围墙,只能站在墙外,怎么测量呢?
拓展提高
1、下图中,OA是表示南偏西30 方向上的一条射线,仿照这条射线,画出表示下列方向的射线:(1)北偏西20 ;(2)南偏东60 ; (3)西南方向(即南偏西45 )。
A
D
C
B
B
C
A
∠1
∠3
∠4
∠ABC
∠BCA
2
1
3
4
B
A
D
C
E
A
C
D
E
F
B
1
2
3
4





B
O
A
C
D
O
D
A
B
C
A
O
B7.7 相交线(1)
【学习目标】
相交的概念:
概念:
对顶角的概念:
概念:
对顶角的性质:
性质:
【课前练习】
1. 如图,点O, P是直线AB上的两点,∠1=∠2. ∠1和∠2是对顶角吗?请说明理由。
2. 如图,已知,与是对顶角吗?请说明理由。
有公共顶点且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
两条直线相交,有两组对顶角 ( )
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其余的三个角也是直角。 ( )
【课堂作业】
1、已知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55度,则其余三个角的度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则∠1+∠2+∠3=_____________ 
3.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B平分∠DOE,若∠DOE=64°,求∠AOC的度数
【课后作业】
基础训练
1、如右图直线AB、CD交于点O,OE为射线,那么( )
A、∠AOC和∠BOE是对顶角;
B、∠COE和∠AOD是对顶角;
C、∠BOC和∠AOD是对顶角;
D、∠AOE和∠DOE是对顶角。
2、如右图中直线AB、CD交于O,OE是∠BOC的平分线
且∠BOE=50度,那么∠AOE=()度
A、80 B、100 C、130 D、150。
3、如图,直线AB、CD交EF于点G、H,∠2=∠3,∠1=70度。求∠4的度数。
解:∵=∠_____( )
∠1=70 °( )
∴∠2=_____(等量代换)
又∵_____________(已知)
∴∠3=__________
∴∠4=180°—∠____=_____
( _________ 的定义)
能力应用
1、 直线AB,CD相交于点O, OE平分∠BOD,,求∠AOE的度数.
拓展提高
1、如图方格中,点D, E, F在同一条直线上吗?
请在点A, B, C, E, F, H, K中,找出所有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
7.8 平行线
【学习目标】
并行线的定义:
定义:
并行线的性质:
性质:
【课前练习】
(1)用符号表示下更两棱的位置关系:
A1B1___AB ,AA1____AB ,A1D1____C1D1 ,AD___BC。
(2)A1B1与BC所在的直线是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它们_____平行线(填“是”或“不是”),由此可知,在____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才能叫平行线
【课堂作业】
1.用符号“∥”表示图中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2、找出图中各对互相平行的直线
3、一个长方体如图,和AA′平行的棱有多少条?和AB平行的棱有多少条?请用符号把它们表示出来。
4、如图,在ABC中,P是BC边上一点。
①过BC上任意一点P(除B、C外),
画AB的平行线,交AC于T。
②过C画MN∥AB。
③直线PT,MN是何种位置关系?
【课后作业】
基础训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任意一点可作已知直线的一条垂线,且只能作一条
B、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是平行线
C、过任意一点可作已知直线的一条平行线
D、过直线外任意一点能且只能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2、按下列语句作图:
(1)过点P画直线PC//OA,交直线OB于点C
(2)过点P画直线PDOB,垂足为D点
能力应用
如图:
(1)作线段AB=6cm;
(2)过点M作MN∥AB;
(3)过点P作PQ∥AB;
问题:
1.过点M、P分别可作几条直线和原直线平行?
2.试找出图中所有的平行线。
2、七年级二班要开一个主题班会,小聪和小慧在教室的墙上挂一条横幅,你认为应该怎样挂?你的理由是什么?请就此写一篇简短的说明。
C
2
1
O
P
A
B
D
3
4


3
A
O
B
C
D
E
B
O
A
E
D
C
A
B
C
D
O
E
H
A
C
D
B
F
G
1
2
3
4
A
F
K
E
B
H
C
D
A
B
C
D
A
B
C
D
E
F
O
G
H
I
A′
B′
C′
D′
B
A
C
P
A
B
O
P
A
B
M
P7.1 几何图形
【学习目标】
1、几何图形的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几何图形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
如何区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课前练习】
问题1:你认识这些几何体吗 请说出它们的名称..
问题2:你能举出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形状与上述几何体类似的物体吗?请告诉你的同伴。
【课堂作业】
1、连一连
2、如图一个长方体.
(1)它有多少个面  多少条棱(线段) 多少个顶点
(2)从它的表面上,你观察到哪些平面图形
【课后作业】
基础训练
请同学们给下列几何图形分类,并说出理由.
(1) (2) (3) (4) (5) (6) (7) (8) (9)
能力应用
1、如图:第二行的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便能形成第一行的某个几何体.用线连一连.
三、拓展提高
1、一个正方形锯掉一个角后,顶点的个数是( )
A、7个 B、8个 C、9个 D、7个或8个或9个或10个
2、我们知道用5根火柴棒可以拼成2个三角形,那么,在增加1根火柴棒,你能否拼出4个正三角形呢?怎么拼?
7.2线段、射线和直线
【学习目标】
进一步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
直线的基本性质:_________________
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图形 表示法 端点个数 延伸方向 度量 方向性
线段
射线
直线
【课前练习】
1、下列图形的表示方法是否正确?若错误,请改正
可以表示为AB( )
可以表示为射线Oa( )
可以表示为直线A( )
2、画一画:
(1)过一点A画一条直线.请问可以画几(2)过两点A、B可以画几条直线?
(3)如果你想将一根细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需要几枚钉子?为什么?
【课堂作业】
1、已知点O,P,Q(如图),画线段PQ,射线OP和直线OQ。
拓展:你能根据下面的语句画图吗?
(1)延长线段QP。
(2)延长线段PQ至点E;
3、经过刨平的木板上的两个点,能弹出一条笔直的墨线,而且只能弹出一条这样的墨线(如图),请说明理由。
【课后作业】
基础训练
读下列语句,并分别画出图形
(1)直线l经过A、B、C三点,
并且点C在点A与点B之间
(2)两条线段m与n相交于点P
(3)P是直线a外一点,过点P
有一条直线b与直线a相交于点Q
(4)直线l,m,n相交于点Q
能力应用
过同一平面上的三个点中的任两个点,可以画几条直线 (请用图形说明)
过同一平面上的四个点中的任两个点,可以画几条直线
3、某种棒状材料经激光束照射就会被切。
现从A处发出6条激光束,材料棒a与激光束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如图),问材料棒
a将被激光束截成多少段?
拓展提高
指出下图中有多少条线段
点的个数 图形 线段总条数
3
4
5
6 ....
7 ...
。。。 ...
n ...
B
A
a
O
A
Q
P
O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