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人教版生物2012届高三单元测试16:《植物的激素调节》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新人教版生物2012届高三单元测试16:《植物的激素调节》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1-10-28 08:14: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东省新人教版生物高三单元测试16:《植物的激素调节》
一、单选题 
1. 下列实例中,不能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的是( )
A.根的向地性  B.茎的向光性 C.除草剂的应用 D.顶端优势
2. 如图所示,如果根A侧的IAA(生长素)浓度在曲线 a点(10-10mol/L),下列对B侧IAA浓度范围的描述正确的是( )
A.B侧IAA浓度一定处于cd范围内
B.A侧IAA浓度a是最适宜浓度,B侧IAA浓度低于a 因而细胞伸长生长较A侧慢
C.B侧可能在bc的范围内,能促进生长21世纪教育网
D.在飞船中,根的生长不受IAA的影响21世纪教育网
3. 小麦的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如下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胚芽鞘将( )
A.弯向光源生长
B.背向光源生长
C.停止生长
D.直立生长
4. 一场大风之后,田里的许多玉米植株倒伏了,但两天后这些倒伏的玉米有部分恢复了直立状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受重力影响,向地性 B.受重力影响,背地性
C.受水的影响,向水性 D.受光的影响,向光性
5. 为了探究三种物质IAA、ACC和SNP对植物生根的影响,科学家用拟南芥下胚轴插条 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测( )
21世纪教育网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5.0μmol L-1的IAA、0.1μmol L-1的SNP都能促进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而 0.1μmol L-1的ACC抑制生根
B.IAA促进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5.0μmol L-1
C. 5.0μmol L-1的IAA和0.1μmol L-1的SNP 共同作用生根效果比单独使用5.0μmol L-1 的IAA生根效果好
D.0.1μmol L-1的ACC和0.1μmol L-1的SNP联合使用会抑制生根
6. 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素是一种大分子蛋白质,它在细胞内由色氨酸合成
B.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植物不同器官的影响不同
C.幼茎中生长素浓度一般保持在促进生长的范围
D.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作为除草剂
7. 把燕麦幼苗放在硬纸盒里培养,盒壁上空穿一个小孔透过阳光,几天后幼苗的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胚芽鞘尖端套以锡箔小帽,在上述条件下培养,胚芽直立生长;胚芽鞘下部裹以锡箔,露出尖端,在上述条件下培养,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切去胚芽鞘的尖端,在上述条件下培养,胚芽鞘不弯向光源,几乎不生长。这个事实说明( )
A、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整个胚芽鞘,胚芽鞘的生长和弯向光源必须要有尖端
B、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的生长和弯向光源必须要有尖端
C、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的生长和弯向光源不一定要有尖端
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尖端的下面一段,胚芽鞘生长和弯向光源必须要有尖端
8. 某同学发现了一株花色奇特的杜鹃花,于是采摘了部分枝条,打算用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采摘的枝条中,芽较多的较嫩枝条相对来说更容易生根
B、生长素促进生根效果与生长素处理枝条的时间长短成正比
C、生长素类似物有一定的毒性,实验结束后应妥善处理废液
D、可发现两个不同的生长素浓度,促进根生长的效果相同
9. 在棉花的栽培过程中,当棉株长到一定高度时要进行打顶,以引起侧芽的生长发育达到增产的目的。这是因为打顶能( )
A、增加侧芽部位的营养物质 B、增加侧枝上叶的光合作用
C、降低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 D、增加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
10. 用正常的黄瓜雌花验证生长素的作用,设计的做法是:将用于实验的雌花在开花前套上纸袋,然后分别作如下处理:①1号花开花后给雌蕊柱头涂一定浓度的生长素;②2号花开花后人工授粉。此设计的缺陷是( )
A、1号花未进行人工授粉 B、2号花未涂生长素
C、缺乏自然传粉的雌花 D、缺乏只作套袋处理的雌花
11. 分析右图,对生长素分布、运输、生理作用等不科学的解释是 ( )
A.左侧生长素含量高,生长快
B.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C.生长素浓度高低依次是d>c>b>a
D.根部生长也表现出顶端优势现象
12. 果树结果太多,会影响果实的大小和质量,常用喷洒生长素类似物的方法进行疏花疏果,其原理是
A.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叶片生长,抑制传粉受精21世纪教育网
B.生长素类似物可抑制花、果实的发育和脱落
C.低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花、果实的发育而使其脱落
D.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抑制花、果实的发育而使其脱落
13.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是( )
A.低浓度的2,4—D一定可以除去小麦田间的双子叶杂草
B.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可增加芦苇的纤维长度以提升芦苇品质
C.水果、蔬菜上残留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一定不会损害人体健康
D.若儿童食用乙烯利催熟的水果则会导致性早熟
14. 1934年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首先在人的尿液中发现并提取了IAA(吲哚乙酸),然后又从一些植物中分离出了这种物质。下列有关叙述中最为合理的是( )
A.人体有合成IAA的酶,植物也有
B.人体的肾脏有合成IAA的能力21世纪教育网
C.IAA是人体的代谢产物,能促进植物生长
D.IAA是植物激素,它可随食物进入人体,但人体内没有分解IAA的酶
1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用生长素处理的枝条扦插是不能成活的
B.生长素的浓度越高植物生长越快
C.发育着的种子能产生大量生长素,能够促进果实的发育
D.顶芽产生生长素,能通过自由扩散的形式到达侧芽,从而促进侧芽发育成枝条
16. 下列生产措施中与植物激素无关的一组是 ( )
①培育无子番茄②培育无子西瓜③果树整枝修剪④带芽的枝条扦插⑤移栽植物时减去部分叶片⑥棉花摘心
A.①③ B.②④ C.⑤⑥ D.②⑤
17. 图一为生长素浓度对芽生长发育的影响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a点是促进芽生长的浓度
②b点是促进芽生长的最适浓度
③c点是抑制芽生长的浓度
④d点是抑制芽生长的浓度
A.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18.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甲、乙、丙3块实验地栽种南瓜,做了如下处理:甲、乙两块地在开花前套袋,开花后对甲地南瓜花的雌蕊涂以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乙地一直套袋,丙地不做任何处理。最后,可能会结出无子南瓜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甲地和乙地
19. 植物果实的发育和成熟大体分为细胞分裂期、细胞伸长期、成熟期等几个阶段。结合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分析下列叙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
A、细胞伸长期,生长素含量高,能促进细胞的伸长21世纪教育网
B、细胞分裂期,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都能促进细胞的分裂
C、成熟期,乙烯含量升高,促进果实成熟
D、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多种植物激素共同协调起作用
20. 在一箱未成熟的香蕉中,放入几个成熟的菠萝,结果香蕉很快就成熟了,其中发挥作用的激素是( )
A.生长素 B.赤霉素 C.乙烯 D.细胞分裂素
21. 水稻植株因感染赤霉菌而患恶苗病,患病植株比正常植株高50%以上。有人推测是赤霉菌产生的赤霉素使水稻患恶苗病。下列有关赤霉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据题分析可知,赤霉素属于植物激素
B.植物生长发育繁殖的各个时期,赤霉素均起主导作用
C.植物体内合成赤霉素的主要部位是根冠、萎蔫的叶片
D.该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
22.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2,4—D可以用于除去小麦田间的双子叶杂草
B.无籽西瓜是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雌蕊得到的
C.顶芽分泌的生长素可运往侧芽,增加了侧芽的生长素浓度,从而促进侧芽生长
D.若少年儿童食用经乙烯催熟的水果,会导致性早熟
23.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利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使植物增高
B.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不同配比会影响组织分化
C.生产中常用乙烯利催熟果实
D.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
24. 下列与激素作用无关的实例是
A.草莓果实自然发育成熟 B.人舌尖触到蔗糖时感觉甜
C.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形 D.饥饿时人体血糖仍维持正常水平
25. 向日葵和番茄都能产生果实和种子,向日葵的果实是平时我们吃的“瓜子”。在上述两种植物开花期间,遇到连续的阴雨天,影响了植物的传粉,管理人员及时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下列对采取这一措施产生结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两种植物都能形成无子果实,产量未受影响
B、番茄形成无子果实产量未受影响;向日葵形成无子果实产生下降
C、两种植物都能形成无子果实,产生下降
D、番茄形成有子果实,产量上升;向日葵不能形成无子果实
二、简答题 
26.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研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对根和芽生长的影响,拟用小麦种子、温箱、培养皿、移液管、滤纸、尺、蒸馏水、10mg/L 2,4-D(一种生长素类似物)以及0.1%升汞(表面消毒剂)等完成相关研究。
(1)该实验的原理是: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有调节作用,其调节效应与
等有关;用不同浓度的2,4-D处理萌动的种子,对根、芽的生长有不同的影响。
(2)请补全如下方法步骤:
①取小麦种子,用0.1%升汞消毒适宜时间,再用蒸馏水冲洗若干次,置于22℃温箱中催芽2d。
②取培养器若干套,并编号。向1号皿中移入10mg/L 2,4-D 溶液10ml,然后移出1ml到2号皿中,加9ml蒸馏水并混匀,如此稀释至6号皿(浓度为0.0001mg/L)。最后 。
③在各皿中放置一滤纸圆片,选取萌动的种子10粒,合理排放于皿中,盖上皿盖,放在22℃温箱中黑暗培养3d。
④测量并记录 。
(3)2,4-D的调节效应一般用一定时间内器官长度的增长百分率(%)来表示。计算增长百分率(%)需要获得的参数除了处理组长度以外,还应该包括 。请将本实验最可能的结果用数理曲线图表示其走势。(假设对根、茎的最适促进浓度分别是0.001mg/L和1mg/L)。
27. 探究不同环境下植物生长的反应,实验如下图所示,装置A 花盆侧放在某一光照强度的地方;装置B 花盆侧放在一个不透光的木箱内;装置C 花盆摆放在一个有小孔的木箱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植物生长素调节机理解释,装置B 幼苗弯曲生长的原因是 。
(2)与装置A相比,装置B 的幼苗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弯曲向上的原因可能是 。
(3)利用上述实验材料,进一步探究重力与某一光照强度单侧光照射对幼苗生长影响的相对强弱。请在方框中绘制装置图表示你的实验方案,并预测和分析实验结果。
方案:
预测并分析实
① 。
② 。
③ 。
28.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常用于生产实践。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生根和侧芽生长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甲和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分别是__ 、 。
(2)由图1的结果 (填“能”或“不能”)判断0.5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生根的影响。为探究3μmol/L的激素类似物甲和0.5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计 __种培养基。
(3)已知甲为生长素类似物,图2为其X、Y和Z三种浓度下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则:
①X浓度的甲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 __ 作用。
②X浓度、Y浓度和Z浓度之间大小的关系是 。
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一、单选题
1. B
2. A
3. A
4. B
5. C
6. A
7. B
8. B21世纪教育网
9. C
10. D
11. C[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解析: 图中植物相关部位的生长素浓度高低依次是b>c>d>a
12. D
13. B
14. D
解析:本题最符合的解释是D项,是由于人体内缺乏没有分解IAA的酶。
15. C
16. D
17. A
解析:注意纵坐标的含义,a点时此浓度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而d点则是抑制生长。
18. A
19. B
20. C
21. D
22. A
23. D
24. B
25. B
二、简答题
26. (1)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和植物器官种类
(2) ②从6号皿中取出1ml弃去,在7号皿中加入9ml蒸馏水
④幼芽的长度,幼根的长度和数目
(3) 对照组长度和初始长度 曲线图
解析:(1)分析本题的实验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对根和芽生长的影响”,因此可分析出实验变量是:不同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和不同器官(根和芽)。因此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效应与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和植物器官种类有关。
(2)②注意到:“向1号皿中移入10mg/L 2,4-D 溶液10ml,然后移出1ml到2号皿中,加9ml蒸馏水并混匀”,实验对浓度的控制是不断进行10倍的稀释。由此类推,到6号皿时,应从从6号皿中取出1ml弃去,在7号皿中加入9ml蒸馏水。
③测量记录的是实验的指标:幼芽的长度,幼根的长度和数目
(3)要得出对照组增长百分率,还应测量出:对照组长度和初始长度。在画曲线走势图时,①标明横、纵坐标的含义,②横坐标浓度变化的梯度,③正确画出曲线图。
27. (1)由于重力作用,幼苗茎近地侧生长素分布比远地侧多,近地侧生长快
(2)装置A 置于光下,光干扰了生长素分布,生长素较快地移至近地侧
(或光引起生长素分解)
(3)装置图4 分(花盆侧放2 分,单侧光从下方进入

预测并分析实验结果:
① 幼苗水平生长,重力与单侧光照射对幼苗生长的影响相同
② 幼苗向上弯曲生长,重力对幼苗生长影响比单侧光对幼苗生长的影响强
③ 幼苗向下弯曲生长,重力对幼苗生长影响比单侧光对幼苗生长的影响弱
28.解析:(1)对比图1中没有添加甲和乙时发现,添加了甲以后月季插条生根数明显增多,说明甲的作用是促进作用;添加了乙以后月季生根数明显减少,说明乙的作用是抑制作用。
(2)图1中虽然乙对生根是抑制作用,但也不能排除0.5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是促进作用。乙可以表现为两重性,即在0.5μmol/L时促进,随着浓度的增加逐渐起到抑制作用。Y浓度和Z浓度都起到促进作用,但不能确定浓度的高低。
(3)X浓度和空白对照相比,侧芽生长数量明显减少,起到抑制作用,说明X浓度比较大。
答案:(1)促进生根 抑制生根 (2)不能 4 (3)①抑制 ②X>Y,X>Z,Y与Z之间大小关系不确定
-
-
-
-
-
IAA 5.0μmol·L-1 - - - + - + + +
ACC 0.1μmol·L-1 - - + - + + - +
SNP 0.1μmol·L-1 - + - - + - + +
注:+表示添加,-表示不添加 第32题图
10
8
6
4
2
0
插条平均生根数
0
促进
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