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24 09:55: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语文八上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名句默写。(10分)
1)千里之行,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长歌怀采薇。
3)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5)山水平也尽,____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
7)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____。
8)
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
9)《钱塘湖春行》中充分表达了诗人对湖东一带景色迷恋,并照应诗题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文段答题(4分)
屹立在黄海之滨的盐城,是江苏省中部沿海的一座新兴城市。滔滔黄海赐予了人类一片神性之地:这里滩涂连绵,鹿鸣鹤舞,是珍禽异兽的理想栖息地;这里涉海襟湖,风光旖旎,是生态旅游的决佳地;这里河渠纵横,物产富绕,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古老的盐阜大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丰富而厚重的文化哺育了世世代代淳朴、博爱、智慧的盐城人民。
(1)文中两个加点的字容易读错,请你注音。(2分)
栖息(

哺育(

(2)文中画线的两处各有一个错别字,请你改正。(2分)
改成
改成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那户人家真是祸不单行,他们本来就穷,现在两个孩子又生病住院。
B.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C.知识像深埋在土里的宝藏一样,越是努力挖掘就越觉深不可测。
D.梅雨季,雨总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连绵不断,感觉整个人都要发霉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我们在考试中能否取得好成绩,关键在于平时的努力。
B.学校近来发生了多种不文明现象,政教处认真思考并调查了其中的原因,并及时对违纪人员做出了教育和处罚。
C.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我县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D.政府必须下决心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否则,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只能是空想。
5.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云南布依族每到三月三左右就有染花米饭的习俗。






①据说在布依族中流传已有近900年的历史
②云南花米饭有五种颜色,即红、黑、黄、白、紫
③传统的原始布依族花米饭均是手工制作,过程复杂,步骤多
④花米饭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食品,色彩鲜艳,香味浓郁,美味可口,是布依族的特产
⑤从野生植物原材料的采摘、晾晒、清洗、水煮
⑥再到放入糯米浸泡、清洗、蒸煮、出锅阴干、密封储存,一步步都是纯手工完成
A.
①⑤③②④⑥
B.②①③⑤⑥④
C.②④①③⑤⑥
D.
③⑤⑥①②④
6.综合性学习。(6)
材料一: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实用的移动端软件也应运而生,针对学生群体的多款作业软件也异军突起。因其强大的自动解题功能,受到学生们的追捧。不少学生将“帮做作业”软件视为一种快捷的学习方式。
材料二:“帮作业、大眼作业、作业通、问他作业、学霸君……”只要从手机应用商店搜索“作业”两个字,就能找到十几个解题的软件。“10个伙伴9个都在用;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作文搜索,高分作文随手拈来。”
材料三:据一位初二学生小华说,他们班大部分有智能手机的同学都下载了这些作业软件,只要拿起手机对着题目拍个照,上传上去,快的话几分钟内就可寻求到最佳的解题方案。用软件来问作业也成为时下学生交流的时髦方式。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述三则材料所表达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众多学生使用“作业软件”这件事,你班准备开展“作业软件使用利弊谈”班会活动,请你从利弊两个角度各陈述一条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9分)
(A)在他们面前的那条路程最危险紧张,因为他们所选择的那条路线经过藏族人部落和川康一带好战的游牧的藏族人所居住的荒野地带。红军一进入藏族地带,就第一次遇到了团结起来敌视他们的人民,他们在这一段行军途中所吃到的苦头远远超过以前的一切。他们有钱,但是买不到吃的。他们有枪,但是敌人无影无踪。他们走进浓密的森林和跨过十几条大河的源流时,部族的人就从进军途上后退,坚壁清野,把所有吃的、牲口、家禽都带到高原去,整个地区没有了人烟。
(1)选段中的“那条路程”指????
。(1分)
(2)在经过藏族人部落和川康一带时,红军遇到了哪些困难?(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我马上就知道了他就是A,那个“鼎鼎大名的”红
军指挥员,他曾经是个教会学校的高材生。这时如何接待我的问题终于决定了。……我一边和谈A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着他,因为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的人物。他个子清瘦,骨胳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寄予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缓慢,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
(1)他是????
(1分),在斯诺的眼中他是“狂热分子”的原因:??????????????????????????
(2分)
(2)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2分)???????
(?
?

A“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这里的“大迁移”指的是红军长征。
B这是一部具有新闻报道性的作品,及时是他畅销不衰的首要和基本因素。
C该书以作者陕北之行的经历为线索,切实报道共产党人的生活和精神。
D此书充满激情的政论,忠于客观事实,具有“事实胜于雄辩”的威力。
???????
二.阅读与理解(45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8—9题。(6分)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
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
江城五月落梅花。
注释:①这是李白乾元元/
(758年)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古曲有《梅花落》。
8.前两句中有“长沙”、“长安”两个地名,试分析流露出诗人什么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四句中“落梅花”别有深意,请作品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12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三峡》)
【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
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选自《与朱元思书》)
10.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自非亭午夜分 
自非:__________________
(2)望峰息心 
息心:__________________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甲】【乙】两文的语言都很优美,请你选择一句,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甲】【乙】两文都写到了猿声,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甲】【乙】两文都写到了山,各运用了什么手法?突出了山的什么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题目。(13分)
关于“我们该怎么吃饭”的主题阅读
【材料一】老鼠为什么爱大米
人类问老鼠:“你为什么爱大米?”老鼠说:“它能填饱肚子,还能让我变得更聪明。”
这并非异想天开——日本名古屋明治大学的药理学家在老鼠身上进行了细致的实验。实验显示出大米至今鲜为人知的神奇功能:老鼠喜爱的大米具有许多有益的特性,特别是能提高动物的智力。随着实验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人员发现,未被淘洗过的米对运动的中枢神经系统有着非常有益的作用。吃这种米饭的老鼠,不易受β—淀粉状朊蛋白的影响(这种蛋白能杀死脑细胞,诱发早老性痴呆症。这种疾病多发于人的老年阶段,最终会导致患者智力的完全丧失)。同时,大米可谓容易发胖的人们的福音,它富含维生素,用它做成的食品不会刺激胃液分泌。它所含的黏性淀粉能在胃里形成保护膜,让我们远离胃病。
【材料二】主食不可偏废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主食在膳食中的比例应占70%。目前,我们过分依赖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使体内碳水化合物缺失,易引起一些慢性疼痛和多发病。甚至有关专家指出,降低主食比例可能会直接影响人的寿命。
【材料三】相关的调查
①上海市儿童保健所最新的一项调查表明,84名2—6岁营养不良小儿中,粮食摄入量只占需要量的66%,严重不足的患儿粮食摄入量只占膳食总热量的40.48%。换句话说,这些营养不良患儿中,主要原因不是膳食中少鱼、少肉,而是主食没吃够。
②上海市疾控中心的调查报告称:有24.08%—30.23%的上海市大中小学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在上海市的一项调查中,1305名小学生和1277名中学生中,分别约有10%的小学生和中学生,早餐不吃主食,只吃牛奶、鸡蛋。中餐、晚餐粮食摄入量也不足。作为主食的饭不够,孩子血糖水平低,大脑的工作效率自然高不了。孩子肚子虽然不饿,可是学习紧张,大脑却缺少能量,难免头晕、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影响到学习质量。
③目前在少年儿童中普遍存在着吃饭过快的现象,尤其是早餐和午餐。营养学家认为,一般来说,孩子吃每顿饭的时间最好不要少于20分钟。进食过快不利于身心健康。吃得过快,使吃饭只起到填饱肚子的作用,既起不到激发和培养饮食乐趣的作用,也不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④近二十年来,我国居民中营养膳食结构不合理的人数持续上升,米、面、粗粮等主食摄入量呈明显下降的趋势。其中城市居民每天平均摄入量从459克下降到366克,减少了五分之一。有专家呼吁,树立平衡膳食结构的理念在我国已迫在眉睫。
⑤常有孩子以零食代替主食。他们的胃里常有食物进入,总不能被排空。这样,在吃主食时,他们就会缺乏食欲,吃得很少甚至根本不吃。由于正餐进食太少,很快又会出现饥饿,他们就要再吃零食。久而久之,人体消化系统正常的消化功能会被破坏,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
15.从材料二、材料三中可以看到我们在“吃饭”上存在哪些问题?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概括。(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5分)
(1)大米可谓容易发胖的人们的福音。(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目前在少年儿童中普遍存在着吃饭过快的现象,尤其是早餐和午餐。”一句中的“目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材料三第④段的划线句中的数字有怎样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在我们身边,常有同学午餐、晚餐时不喜欢吃饭而喜欢到小店买零食吃。请你结合以上材料对这类同学进行规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4题。(14分)
父亲的背
高巧林
①乡下老家的屋檐下,夕阳斜斜地照着。
②趴在木椅后靠背上的父亲衣襟反穿,赤裸着略显肥胖而皮肉松弛、“雀斑”点点的背。母亲操着一枚让我感到既陌生又眼熟的刮痧板,一下一下刮着父亲的背。那专注的神情一如她在菜园里耕种那一垅贫瘠而濒临荒芜的地。一道道“痧痕”显现在父亲背上,乍一看,犹如挂在西边天空中的一片片红彤彤的云霞。
③我一震!难道,这就是我年少时经常见到的那个宽厚壮实的背吗?
④第二天,经我再三撺掇,从不肯轻易花钱看医生的父亲才答应去医院就诊。
⑤我背着父亲,匆匆走向停在环村公路上的轿车。一路上,尽管父亲的身重压得我气喘吁吁,但我的内心却是踏实而欣慰的。走过村前的小路,跨过河边的小桥,我尽力让自己的脚步迈得稳健些。父亲趴在我像他当年一样壮实的背上,浅浅地呻吟着,带着难挨的病痛与满心的幸福。
⑥走着,走着,在我恍惚的记忆里,突然泛起一幕与此时此境何等相似的情景:40多年前,我目睹父亲也曾这样背着他的父亲——我的爷爷,一步步地走向镇上的医院。那是夏熟上场季节的一个中午,父亲弓着壮实的背,背起一声声呻吟的爷爷。可惜那时条件差,爷爷的病又犯得重,父亲才蹲身放下爷爷,爷爷就咽气了……这样幽幽想着时,我的眼眶禁不住湿润了。有什么办法?这是无法逆转的生命轮回啊!父亲背着儿子,儿子背着父亲,就是这样。
⑦或许,我背上的父亲感受到了我的凝重、我的伤感,也就开始一遍遍地说:“歇一会儿吧,要不,让我自己慢慢地走。”我说:“没事,我背你。”
⑧大叔大婶们见我如此背着父亲,啧啧称赞:“你看,老头有福,生了个多么孝顺的儿子。”我一听,反倒不安起来,这可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把父亲背在自己的背上!而仅仅这一次,又何以偿还我儿时父亲无数次背着我时积下的深深父爱?孩子们也来了,嘻嘻哈哈笑个不停,而这笑声分明因好奇而生,挟揶揄而来。我边背着父亲走,边在心里嘀咕:“孩子,你还小,等你长大后也当上父亲或者母亲时自然会明白的。”
⑨吊了几天盐水后,父亲终于枯木逢春一般慢慢康复起来。只是,父亲那张苍白、稍显浮肿的脸依然催人怜悯、惹人伤感。
⑩中午,病榻上的父亲望着一缕温暖的阳光,喃喃自语:“我已经好久没有换内衣了,身上黏糊得难受。”我马上接话说:“让我替你擦个背,然后把你的内衣换了,好吗?”父亲用深透而充满慈祥的目光看着我,好一阵后才说:“儿,你在城里清洁惯了,还是等你妈来了再说。”
?我完全懂得父亲这话的意思,而事实也是这样,父亲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乡下老人,从皮屑剥落、皱褶纵横的体肤上,或者从残牙稀疏、胡子拉楂的嘴沿边透出点什么气味来也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我是无论如何也要替父亲好好擦个背的。
?于是,我慢慢扶着父亲,让父亲坐起身来,轻轻地替父亲脱去内衣。果然黏糊得很,让酸臭的汗液渍湿了的内衣豆腐一般贴着父亲的背。父亲有些不好意思,说:“看我有多脏。”我说:“还好。”说着,我把热气腾腾的毛巾盖在父亲背上,然后,是一阵小心翼翼地左拭右擦。顿时,细面条似的污垢从父亲背上纷纷滚落。父亲问:“都生出污泥条了?”我答:“嗯。”
?其实,我并不在用心回答父亲,而是躲在下意识里的条件反射又让我追忆起儿时的情景——或许在夏天村边的河埠头,或许在冬天镇上的澡堂里,父亲一边替我擦背,一边笑着嬉骂:“你看有多脏,那些污泥条都可以肥上三亩地啦。”
?我乐着,默认,而背上的那份爽快与惬意实在让人无法形容。
?现在,我但愿,父亲也能享受到我儿时的那份爽快与惬意。
(选自《青年文摘》,有删改)
19.全文故事情节均围绕“背”字展开,可依次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我”背父亲去看病——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的主题。(3分)
20.请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短语的含义。(2分)
但我的内心却是踏实而欣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章第⑥段插叙父亲背着爷爷去看病的情节,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以文章第?段为例,分析作者是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40分)
24.花朵从未因风雨而停止开放,土地也未因丰收而变得懒惰。人生旅途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但决不能在失败的悲痛中把时光消磨,只要生命还有脉搏,我们就要拥抱生活。请以“与________拥抱”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1.略
2.(1)(2分)
栖息(


哺育(

)(2)(2分)

改成


改成

3.D
4.D
5.C
6.(1)示例:作业软件种类多,操作简便,所以它倍受学生青睐(或“它已成为众多学生使用的快捷学习方式”)。
(2)利:示例:网络上资源丰富,可以解决很多疑难问题,方便快捷;运用得当,是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可以呈现同一题的不同解题方案。
弊:示例:一遇到问题就使用“作业软件”,久而久之不愿独立思考问题,会产生依赖性;对于自觉性(自控力)差的学生,“搜作业”就变成了纯粹的“抄答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7.A(1)
红军进入川藏边界的大草地
(2)
有钱,买不到吃的;有枪,但敌人无影无踪;进军途中,所有吃的、牲口、家禽都被带到高原,整个地区没有人烟
B(1)(3分)周恩来,原因是:背弃古代中国的基本哲学、中庸和面子哲学;无可比拟的吃苦耐劳的精神;无私忠于一种思想;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的精神。(答到两点即可)?
(2)(2分)?B?
8.“长沙”寄寓了诗人被贬离家的惆怅。“长安”寄寓了诗人被排挤的抑郁,以及对朝廷的眷恋渴望被重用。(意思相近即可)(3分)
9.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运用了通感修辞手法,(1分)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1分)从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1分)
或者
后两句诗人借联想(或想象)手法,(1分)由听到的《梅花落》的笛声联想(或想象)到漫天飘落的梅花,形象具体地抒写了冷落凄凉之感。(2分)
10.(1)如果不是(2)指平息名利之心
11.
(1)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
(2)高山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12.
句子: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赏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竞”“争”两字把山写活了,写出了江两岸的山高耸入云的特点,突出了山的生命力和动感。
13.
以动衬静,【甲】文借猿的叫声突出了冬天三峡的凄凉,【乙】文借猿的叫声和其他动物的鸣叫声共同表现了富春江的勃勃生机。
14.【甲】文写山主要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突出了山连绵、高峻的特点。
【乙】文主要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手法,突出了山高峻、茂盛的的特点。
15.①过分依赖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②早餐不吃主食,只吃牛奶、鸡蛋,中餐、晚餐粮食摄入量也低于需要量;③吃饭过快;④以零食代替主食。
16.(1)“福音”一词,形象地说明大米做成的食品不会刺激胃液分泌,能让容易发胖者不易发胖(或“福音”一词形象地说明大米对易胖者有益处)
(2)不能删去。“目前”是当前、现在的意思,从时间上加以限制,说明当前在少年儿童中普遍存在着吃饭过快的现象,尤其是早餐和午餐,并不代表将来也这样。如果删去,与事实不相符。“目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7
示例: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了我国居民营养膳食结构中主食摄入量呈明显下降趋势,突出了树立平衡膳食结构的观念的迫切性。(意对即可)
18.
称呼1分;理由2分;语气委婉1分。
19.母亲为父亲刮背
“我”为父亲擦背
父子情深
20.作为长年在外的儿子,能有机会做点孝顺父亲的事,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补偿,所以内心感到踏实而欣慰。 
21.语言描写。父亲朴素、轻松的话语里包含着对儿子无限的疼爱之情。
22.插叙父亲背着爷爷去看病的情节,丰富了文章的内容,突出了父亲以前的壮实,点明了“我”伤感的原因,深化了“父子情深”的主题。
23.这段主要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来表现“父子情深”这个主题的。例如语段中“慢慢扶”“轻轻……脱”“小心翼翼地左拭右擦”等的动作描写,写出了“我”对父亲照顾得非常周到,表现了儿子对父亲无微不至的爱;同时文中对父子二人对话的描写,表现了父子之间的互相体谅。
24.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