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检测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屹立(yì)
琐屑(xiè)
荫庇(yīn)
虬枝(qiú)
B.彩釉(yòu)
卑微(bì)
蹒跚(pán)
踌躇(chú)
C.茸毛(róng)
泥泞(nìng)
飓风(jǜ)
星辰(chén)
D.凋谢(diāo)
幽美(yōu)
鲜腴(yú)
寻味(xún)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狼籍
交卸
赋闲
井然有致
B.辟邪
洗涤
蔓延
触目伤怀
C.濒临
震颤
神密
纵横决荡
D.繁密
衬托
簌簌
坦荡如底
3.下面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姐姐虽然在高考中落第了,但她并没有放弃。
B.这部电影内容枯燥乏味,直看得人恹恹欲睡,哈欠连天。
C.庐山三面临水,烟云弥漫,千岩万壑,气象万千,游客络绎不绝。
D.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不断的搬家,让他苦不堪言。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在考试中能否取得好成绩,关键在于平时的努力。
B.学校近来发生了多种不文明现象,政教处认真思考并调查了其中的原因,并及时对违纪人员做出了教育和处罚。
C.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我县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D.政府必须下决心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否则,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只能是空想。
5.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依次填入一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生命中没有导演,谁都无法为自己的人生进行彩排。但我们可以是编剧,把生活变成我们想要的体裁:那些风花雪月的浪漫可以改编成诗歌,那些柴米油盐的琐碎_____________,那些坎坷不平的经历_____________。让你的人生时而像水一样流淌,_____________,时而像山路一样跌宕起伏,_____________。生活是一座杂乱无章的素材库,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编剧。?
①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②可以改编成散文 ③悠闲而又充满诗意 ④可以改编成小说
②④③① B.②④①③ C.④②③① D.②①④③
6.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背影》语言平实,饱含感情,看似平淡,其实极具表现力。“我”从年轻的时候就深深地体会到父亲的关爱。
B.《白杨礼赞》的作者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他的笔名。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林家铺子》等。
C.《永久的生命》先感慨个人生命的短暂,进而歌颂“自身生命”的神奇和不朽,从悲观中发掘希望,在柔弱中寻觅刚强。
D.《昆明的雨》以“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为情感线索,将零散的素材聚拢起来,描绘出一个“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昆明雨季。
7.综合性学习。(7分)
材料一 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实用的移动端软件也应运而生,针对学生群体的多款作业软件也异军突起,因其强大的自动解题功能,受到学生的追捧,不少学生将使用作业软件视为一种快捷的学习方式。
材料二 “帮作业、火眼作业、作业通、问他作业、学霸君”……只要从手机应用商店搜索“作业”两个字,就能找到十几个解题的软件。“10个伙伴9个都在用;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作文搜索,高分作文随手拈来”。
材料三 据一位初二学生小华说,他们班大部分有智能手机的同学都下载了这些作业软件,只要拿起手机对着题目拍个照,上传上去,快的话几分钟内就可寻求到最佳的解题方案。用软件来问作业也成为时下学生交流的时髦方式。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述三则材料所表达的主要内容。(3分)
(2)针对众多学生使用作业软件这件事,初二(1)班准备开展“作业软件使用利弊谈”班会活动,请你从“利”与“弊”两个角度各陈述一条理由。(4分)
利:?
弊: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2题。(19分)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 )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8.这两段写父亲送别“我”的情景,其中写了父亲的以下行为:照看行李→讲价钱→拣定椅子→嘱咐“我”路上小心→
→ →告别离去。(4分)?
??
9.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动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吊 缩 拉
B.攀 勾 搀
C.攀 缩 搀
D.吊 勾 扶
10.作者在文中两次提及自己“聪明”,“聪明”在这里有什么含义?(4分)
11.“我”看到父亲艰难地爬上月台的样子,“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说说此时“我”的心理感受是怎样的。(4分)
12.选文结尾“我的眼泪又来了”中的“又”字用得好,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说明理由。(4分)
(1)内容:?
(2)结构:?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3~16题。(17分)
①父亲生日的这一天,我买了蛋糕和礼物回家。
②父亲很有些意外,他根本没想到我能记着他的生日。他高兴得手足无措,在家门口转来转去,一会儿弯腰扶扶倚在墙边的扫帚,一会儿去赶来凑热闹的鸡。我把买给他的礼物——一件外套拿出来,让他穿上试试,他不好意思起来,装作不在意地说:“不就是个闲生日嘛,买什么衣裳。”
③我说:“爸,闲生日也要过,以后每年我都会给你过。”心下却黯然,父亲都72岁了,又有几个生日好过?
④父亲却满足得“呵呵”笑起来。我看到他浑浊的眼里有亮亮的东西闪现,我的举手之劳,一定在他心里掀起了波澜。我和母亲在厨房里做饭,就听到他在外面大着嗓门不厌其烦地告诉邻居二爹:“我家的二丫头特地请假回来给我过生日。不就是个闲生日嘛,还给我又买衣裳又买蛋糕的。”
⑤母亲不屑,说:“你爸就爱吹牛。”母亲的脸上,却堆满笑意——母亲也是欢喜的。
⑥饭桌上,不胜酒力的父亲喝多了,他颠三倒四地叨叨:“我真幸福啊!”
⑦我笑看可爱的老父亲,心里惭愧,从前的日子,我疏忽父母太多。好在还有当下的日子,我可以弥补。
⑧出门去,微风轻拂。午后的村庄,安静得很像一捧流水,只剩下老人和孩子了——其实,孩子也没见着几个。只有几只狗,像主人似的,满村庄溜达,不时吠上一两声。我以为,它们是寂寞了。
⑨我去田间转悠。这里,那里,都曾留有我少年时的光阴。我在地里挑过猪草、羊草,掰过玉米,拾过棉花。我熟悉很多植物:车前子、牛耳朵、婆婆纳、黄花菜、苜蓿、葛蒲和苦艾。一蓬一蓬的苇花,在风中起舞,它们让我的目光在上面逗留了很久。
⑩一个妇人在沟边锄草,身子都快躬到地上去了。她头上花头巾的一角被风撩起,露出里面灰白的发来——竟是那么的老!记忆中,她辫一根乌黑的长辫子,健壮结实,挑着担子也能健步如飞。
?我站定看她,她也看我,许久,她“哎呀”一声:“这不是梅吗?”
?我看着她笑,在心里找着话。说点什么好呢?我没找着。她大概也找不着要说的话,就从地里拔一棵白萝卜给我,说:“没有空心呢。”我接过,摘了路边的蚕豆叶子擦了擦,“咔嚓”咬了两口——小时候,我都是这么干的。我们一村的人,也都是这么干的。
?她呵呵笑起来,很开心的样子。“你真孝顺啊!”她终于又说一句。
?我赧颜,又有些伤感。我听说过她的两个儿子。一个远去云南,做了人家的上门女婿;一个常年在外打工,极少回家。地里的荠菜花开得星星点点,奔放灿烂是春天的事。麦苗儿却绿油油的,让人忍不住想揪一把吃。
?望见麦田中的坟,这儿一座,那儿一座。那里住着我熟悉的村人。我祖父祖母的坟也在,隔着不远的距离,我在心里向他们致敬。
?有他们在,村庄便永远在。
13.文章第⑥段中,父亲颠三倒四地叨叨:“我真幸福啊!”请简要概括父亲的幸福体现在哪里?(5分)
14.面对父亲的高兴、欢喜,我为什么“黯然”、“惭愧”?(4分)
15.赏析文章第⑧段画线的句子。(4分)
只有几只狗,主人似的,满村庄溜达,不时吠上一两声。
16.文章题目若改成“父亲的生日”好不好?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三)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17~18小题。(4分)
临江仙
(宋)
苏轼
夜饮东坡①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②。?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③。夜阑④风静縠纹⑤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释】
①东坡:在湖北黄冈县东。苏轼谪贬黄州时,友人马正卿助其垦辟的游息之所,筑雪堂五间。
②听江声:苏轼寓居临皋,在湖北黄
县南长江边,故能听长江涛声。
③营营:周旋、忙碌,内心躁急之状,形容为利禄竟逐钻营。
④夜阑:夜尽。
⑤縠纹:比喻水波细纹。縠,绉纱。。
17.下面对本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上片首句“夜饮东坡醒复醉”,一开始就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
B.“归来仿佛三更”中的“仿佛”二字,传神地画出了词人酒后清醒归来的情态。
C.“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表达出词人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人生困惑。
D.“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表达出词人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声。
18.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上片以静衬动,通过写家童鼻息如雷和作者谛听江声,衬托出夜静人寂的境界。
B.词中上片写词人的醉酒,为下片当中作者的人生反思做好了铺垫。
C.下片抒情的方式既有直抒胸臆,又有融情于景,展现了作者旷达而又伤感的心境。
D.全词风格清旷,飘逸,豪放,抒发了词人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
三、作文(50分)
19.请以“我的青春里有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答案
1.D
2.B
3.D
4.D
5.
A
6.A
7.(1)作业软件种类多,操作简便,备受学生青睐。
(2)示例
利:网络上资源丰富,可以解决很多疑难问题;方便、快捷;运用得当,是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可以呈现同一题的不同解题方案。
弊:一遇到问题就使用作业软件,久而久之学生可能就不愿独立思考问题,会产生依赖性;对于自觉性(自控力)差的学生,“搜作业”就变成了纯粹的“抄答案”。
8.嘱托茶房 爬过月台买橘子
9.C
10.褒义词贬用,在这里是“糊涂,愚蠢”的意思,这是作者对当初自以为是、不能理解父爱的一种愧疚与自责的心理。
11.“我”此时百感交集,有理解,有愧疚,有感激,有担忧,所以流泪。“我赶紧拭干了泪”,是怕父亲见“我”流泪而担心。“怕别人看见”是因为“我”觉得自己是男人,不应该轻易流泪。
12.(1)表明是第二次流泪,同时突出了作者和父亲离别时对父亲的依恋、感激和敬爱之情。(2)照应文中“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13.(1)高兴得手足无措;(2)试穿衣服时不好意思,装作不在意的话;(3)满足的笑中泪光闪现;(4)不厌其烦地告诉邻居二爹;(5)喝多了酒。
14.我“黯然”,是因为父亲年纪已大,不知还有几个生日能过;我“惭愧”,是因为从前的日子,我疏忽父母太多。
15.“满村庄溜达”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狗以人的动作,写出了村庄的人少。“不时吠上一两声”运用以动衬静(以动写静)的手法,写出了村庄的安静。这句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村庄只剩下老人的安静和寂寞。
16.不好。“父亲的生日”只是文章的一部分内容,文章还写了作者在家乡田间的见闻感受。作者一方面表达要孝敬老人,关注留守老人;另一方面还抒发了对家乡的敬意,呼唤人们不要忘记家乡。若改为“父亲的生日”就表达不出如此丰富的内涵。
17.B
18.A
19.写作提示:“我的青春”即指在“我”这个年龄,“我的生活”。把题目补充完整很容易,可以填一些能表现生活中的事物或感受的词语,如“音乐”“诗歌”“挫折”“失败”“快乐”“幸福”等,也可以把这些情感用形象的比喻来表达,比如“风雨”“阳光”等。然后,根据所填的内容,选择自己生活中的事情来生动地叙述,表达突出这个“中心词”的意义。如“我的青春里有阳光”,可以写一写在自己青春成长的日子里,有哪些“关爱”促使自己成长,最后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再如写“我的青春里有困惑”,说说心里话,写写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让自己困惑的事,希望有人来帮助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