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学习立足在写亲情的基础上如何提高作文的写作技巧:如何写的充分。
⑵学习细节描写
2.过程与方法
从感性认识入手,通过情感体验,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激发学生唤起亲情,体验亲情。
⑵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的细微之处
⑶学会尊重、沟通与回报爱。
【教学重难点】
1.从不同的方面学习细节描写。
2.在细节描写中体会文章的真情实感
【教学策略】
1.从整体上设计,创造一种情境,烘托气氛,吸引学生。
2.重难点突破方法是:层层铺垫,讨论的方法。
【教学计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用优美的语言导入课程,使同学们进入情境。)亲情是在我饥肠辘辘时母亲端上的一碗蛋炒饭,亲情是在我犯错时父亲愤怒举起又轻轻落下的手掌,亲情是在父母疲惫时我双手送上的一盏清心的茶,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讴歌亲情,学习如何写的充分。
二、问题设置
1.写的充分是高中作文的基本要求之一,那么,何为充分呢?《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到:充分:充足,多。那么什么充足了,多了,就写得充分了呢?
2.
走进一个家庭,放《给妈妈洗脚》公益广告视频
提问并指名回答:
视频中洋溢着一种什么情绪?
快乐。3代人的笑有什么不同呢?
3.欣赏《我的兄弟姐妹》片段:
亲情是割不断的血脉
4.再来欣赏阎维文的《母亲》等视频,提示学生注意歌词
总结:其实这几段视频里最能打动我们的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哭也好,笑也好,一句叮咛,一个眼神也好,以一举手一投足都能触动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这就是细节。细节深化了主题,细节塑造了人物,给了作品生命和灵魂。这就是细节的力量。细节写得越多,越到位,就越充分。
(板书)展示幻灯,解释什么是细节。
w????????细节描写就是文学作品中对人物某些细小的举止、行动或对细微事件的描写,包括
w???????????????
肖像
语言
表情
w???????????????
动作
心理活动
三、深入探讨
用孟郊的《游子吟》来验证:
游
子
吟
孟
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用老舍的《母亲》片段来验证:
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裁缝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
这些句子中有没有细节?请同学们回答。
重点分析细节,加深学生理解。
四、疑难探究
提问:平时的写作中我们会遇到什么问题呢?
生1:没话说,没有东西可写。
生2:没有激情写作,像白开水。
师:想要写好作文,首先要调动感情。
亲情的内涵是什么?(讨论)
生:父母与儿女
祖辈与孙辈
兄弟姐妹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不要局限
五、课堂小节
看一段视频,把时间交给学生,动笔写一个亲情片段。
师:刚才看视频的过程当中,许多同学都眼含热泪,虽然课堂中很安静,但我仿佛看到了你们思维跳跃的火花,快快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你的亲情细节吧。
(学生小组交流,评议一下,选出最佳,教师点评。)
师:没有细节的作文就像空中楼阁,不能脚踏实地,就不会以真情动人。刚才几位同学的作文细节充实饱满,说明他们认真观察了生活,这是相当重要的。
展示幻灯:名家论述
俄裔美国作家纳博科夫说过:“细节就是上帝
。”
作家李准谈他的创作经验时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写作充分的重要手段。”
教师总结:细节是把抽象的情转化为具体的文的桥梁。
六、作业
请以“足音”为话题讲述一个亲情的故事,题目自拟,突出细节描写,字数不少于800字。
七.板书设计
内容充实
细节﹛形象丰满
}----充分
细节是桥梁
感情充沛
八、学科组长点评
这是高中语文新课改下的一堂语文课,它具有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特点。简单归纳,高中语文新课程具有两大特点:一是人文主义的宣扬,即文章中体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关怀;二是以学生为主体,即由以老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过渡,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写作训练,是新课改的新添内容,究竟该如何去教,才能真正引导学生掌握其实质呢?
马申芳老师将本课的教学要求去粗存精,化繁为简,抓住高中生作文的积弊,大胆入手,
教学过程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在创造一个审美的情境之后,就引导他们得出感动原因之所在,也就是我们所说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学习,并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他们掌握知识的方法。在课堂上学生活动充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于广大语文教师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九、区县教研员点评
这节课曾在全市作过展示,得到了广大教师的好评。这个教案把课堂教学的内容全都展示了出来,反映了该教师作课的全过程,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重人文,重学生参与的的理念,符合当今教学的潮流。这种教学形式也是一种创新。
十、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的根本内容就是一个民族的母语教学,如果不努力学通中国(汉民族)的文化和思维方式,一切都无从谈起。
从思维角度说,语言是思维活动的工具和载体,语文活动与思维活动共生共变不可分割。一个民族的语文,是这一民族鲜活思维长期发展的结晶,并因此鲜明地烙上了该民族的民族思维特点。由此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始终贯穿了民族思维优先发展。
必修5中表达交流第二部分,原题是“讴歌亲情,写得充实”,
我把它进行了修改,改为充分。就我个人认为,充分更注意质量,充实更注重数量,写充实的不一定充分,而写充分了内容一定比较充实。所以,我想在更大范围内探讨。
言辞空洞无物,华而不实,成为学生作文的一大弊病。从根本上说就是缺乏高尚的感情。另外学生眼界狭窄,亲情是比较熟悉的题材,写充分的关键首先就要激发起他们真挚的情感,否则都是空中楼阁。
因此在课的设计上,首先用深情的话语导入,在加之煽情的视频、歌曲,让学生在课堂的前10分钟进入状态,心中充满了对亲情的赞美和感慨,之后的引导和写作就水到渠成了。
细节,细是细微,节即为关键,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品。在作文指导中务必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写作技巧。在这堂课中,教师给出作品的是细节,学生写的是细节,有的放矢,切中要害。
课程中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关注他们的心灵家园。采用动笔书写亲情片段的方法,结合学生自我评议,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想认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教学中我进行了心理与语文的跨学科整合,全程重视知、情、意的结合,是完全符合新课改要求的。
十一、精彩片段
播放最后一个视频材料《母爱》时,学生以及在座老师都眼含热泪。
孩子!当你还很小的时候,?
我花了很多时间,?
教你慢慢用汤匙,用筷子吃东西;?教你系鞋带,扣扣子,溜滑梯;?教你穿衣服,梳头发,擤鼻涕。这些和你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是多么的令我怀念不已,所以,当我想不起来,接不上话时,请给我一点时间,等我一下,让我再想一想?,
极可能最后连要说什么,?我也一并忘记。?
孩子!你忘记我们练习了好几百回,才学会的第一首娃娃歌吗?是否还记得每天总要我绞尽脑汁去回答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为什么”吗??所以,我常常重复又重复说着老掉牙的故事,哼着我孩提时代的儿歌时,体谅我,让我继续沉醉在这些回忆中吧!切望你,也能陪着我闲话家常吧!?孩子,现在我常忘记了扣扣子,系鞋带,吃饭时,会弄脏衣服?,梳头发时手还会不停地抖,不要摧促我,要对我多一点耐心和温柔,只要有你在一起,就会有很多的温暖涌上心头。孩子!?如今,我的脚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所以,?
请紧紧地握着我的手,陪着我,慢慢地,就像当年一样,我带着你一步一步地走。?
学生纷纷发表感受,用优美的语言描述父母爱的伟大。
生1:难忘父亲在我犯错时打我,那高扬低落的手和眼中噙着的泪。
生2:我一直觉得父母太把我当个孩子了,想想我们的父母在我们年幼时是如何细致地、耐心地帮助我们成长的,我们对父母做的再多也远远不够。?
生3:自己在别人面前像乖宝宝,但在妈妈面前是小公主,常对妈妈发脾气。
生4:有一次为母亲洗脚,而在洗时发现母亲的脚粗糙而长满茧,这才深深感到母亲对自己的爱。
生5:独生子女都是父母的一个宝,当然我也不例外,自从出生的那时起,我便储蓄了一分不薄的亲情。每次我生病。新药熬好,妈妈都亲口尝试第一口。
师:于细微处见真情,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细节描写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此。作文中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能获得“见微而知著”的效果(共76张PPT)
一、主题:讴歌亲情
家庭是人生的港湾,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人的情感体验从家庭开始,也大多以家庭为归宿,亲情是人生的精神寄托。随着人生阅历的不断丰富,人们对亲情的感受会逐渐细腻、深刻。青少年涉世不深,当然也很少经历人生变故,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父母、兄弟姐妹的关爱呵护,对于来自家庭的温暖,习以为常,久而久之,情感触觉逐渐迟钝。感受亲情是情感的体验过程,也是进行精神洗礼的过程。
它有两个特点:一是互相的,不是单方面的,母爱是亲情,爱母也是亲情;二是立体的,不是专指母女情,也不是专指父子情,如父子(父女)情,母子(母女)情,手足情(兄弟姐妹),祖孙情(祖辈与孙辈),甚至朋友之情,都是可以是亲情。
“亲情”重在“情”字。不是亲人也可以有亲情;有血缘关系也不一定有亲情。
在一首法国诗中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母亲宠爱她的浪子,浪子所求,无所不应。有一天浪子回家,说他的情妇要他母亲的心,母亲立刻拿了一把刀,把心挖出来,交给了他。高兴的浪子提着母亲的心,狂奔着去讨好他的情妇。在路上不小心跌了一跤,正要爬起来走的时候,忽然听到一个微弱而挚爱的声音焦急地说:“哎哟!我的宝宝,你摔坏了没有?”
1、对亲情的理解
亲情能滋润人的心田,使生命之洲洒满阳光,充满生机,永远不会沙化。亲情能使人懂得怎样善待生命,仁爱一生;而没有亲人之爱的生命是荒凉的,是没有色彩的;没有亲情的呵护,人生就多了一份孤独和寂寞。
亲情,有一种奇妙无比的力量;亲情,是一则永不褪色的话题。亲情,是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醇香;是一幅传世名画,精美隽永;是一首经典老歌,轻柔温婉;是一方名贵丝绸,细腻光滑。
亲情就是亲人之间的感情,她的本质是关爱,是母爱、父爱、手足之情、血脉之亲、长者对幼者的疼爱……
亲情,它是风雨中的一把伞,它是冰天雪地的一堆篝火,它是荆棘荒途上的一朵玫瑰。它是一种力量,能够给予人们战胜困难的勇气,能够净化人们的心灵,能够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生活是不能没有亲情的,而生活里就时时有亲情在温暖着我们。
2、诗文亲情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座右铭》
陈子昂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
宋弘列传》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诗》
曹植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3、捕捉生活故事和细节
每天上学时不烦其烦地叮嘱“路上要小心。”
嘴角上天天挂着让充满自信的鼓励:
最能干学习最勤奋。
晚上准备水果和夜宵。
常年漂泊在外面挣钱供我读书。
小时候的衣服都是她们洗的。
上学几年都是顶着烈日,迎着风雨接送的。
在餐桌上狼吞虎咽时,妈妈一边为拍脊背一边说:“慢点慢点,别咽着”。
上帝不能亲自到每家,所以他创造了母亲。
二、怎样写得充实
1、作文要求:
议论文:论据充实
说明文:资料丰富
记叙文:形象丰满
方法一:联想与想象
①要通过联想从记忆中提取丰富导读内容。联想:就是要把与题目相关的、相近的、相反的、类似的事儿,尽量回忆起来,要横着想了再纵着想,想得越多越好。不要忽视细节。
②通过想象来丰富内容。这也取决于丰富的生活和思想。
方法二:记叙文化叙述为描写
贾平凹在1980年9月15日给冯有源的信中说:“您可再写些,笔往开写,围绕一处,写细腻,描绘行文,文章可避单薄之感而促丰腴了。?
???
冯有源看了这封信之后,写下了下面的感想:“这次他多说了两句,使我大彻大悟:往日的文章单薄、干瘦、不丰腴,是因为行文时,叙述多于描绘,或者很少描绘,纯为叙述;叙述时,笔又未能放开;太拘谨,就少想象,少联想;少想象和联想,往往就是一处一个桃子,摘了就走。殊不知停下多看看,多想想,多写写,还有更多更大更红的桃子,还有更多更绿更美的桃叶,桃叶上也可能有虫子、鸟儿、蜜蜂、蝴蝶……这其中又有多少情趣和文章可做。写细腻自然是有味了,自然是复杂了,自然是丰富了,自然是真实的生活了,自然让人可亲可爱可信了。”?
(选自冯有源《平凹的佛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版)
1、更具体的描写,细致的镜头。
2、少量的议论和抒情。
重点技巧
1、用镜头化的语言写细节
2、客观展示对象在先,避免直接讲出作者的感情、
判断和推论。
3、避免滥用形容词和副词以及抒情议论的语句;多用表示行为的动词、具体的名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4、写实要精心剪材,突出对象的特征,一些交待性、过渡性的内容可不必繁笔刻画。
“特写镜头聚焦法”
范文借鉴
2009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
60分
《踮起脚尖》
想起母亲,便想起她很多个画面。每一个画面里,母亲的姿势都是踮起脚尖。
高考满分作文
60分
《踮起脚尖》
六岁那年秋天。四里外的赵村放电影。母亲说好要带我去看的,可等她把碗洗好,把猪草剁好,装到大荷叶锅里后,我们匆匆赶到赵村的时候,电影已经开始了。更重要的是:晒谷坪上早就聚集了很多人,连两旁堆起的草垛上也是人。我们挤不到前面去,站在后面根本看不见,我急得直嚷嚷。
《踮起脚尖》
母亲迅速地把我架在脖子上,“哎,好!还差一点!看不完整。”母亲又调整了一下身体,这下我能完全看见了。当时,也没有去想,只知去看并不看得太懂的电影。许多年后,我回忆起童年来,便明白了那晚,我能看到电影的原因,是我一直骑在母亲的脖子上,是母亲一直踮起脚尖,踮了一个晚上。而她看到的却只是别人的后背。
……
从春到冬,母亲踮起脚尖迎接新的一天;从小到大,母亲踮起脚尖为我撑一方爱的晴空。
方法三:议论文拆分观点
幸福的生活有三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一是有希望。
二是有事做。
三是能爱人。
例
尽孝要及时
反驳
以后再尽孝的观点,
确立
尽孝贵在及时
例
做人要低姿态
打太极刚柔并济
世界名曲低音切入
中国国画先施底色
做事情要低姿态蓄势
做人也是如此
例文
人生的标点
人生如句号
人生如逗号
人生如冒号
人生如省略号
人生的标点
我希望我的人生是一个句号,圆满而充实。
母亲告诉我:孩子,人生应是一个逗号,总有未完的续音,这样才不会终结,才会充满希望。于是,当我失败时,再也不愿让衰草抚慰伤痕,拒绝让微风抚平记忆。我要靠我自己站起来,是的,要靠自己,我要自己去写完那逗号后的下文。渐渐地,我懂得了“逗号”的真正内涵。
父亲告诉我:孩子,人生应是一个冒号,永远都给人启迪,引人思索。于是,我在生活中尝试着发现,尝试着拓新。记得,是太阳的柔光,是落叶的飞舞,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春去秋来,我便用心灵在人生的冒号后写下了我最珍贵的感受。
例文3
爷爷告诉我:孩子,人生应是一个引号,把经历中最刻骨铭心的片断“引”起来,藏在心底,让它成为回忆的瑰宝,前进的鞭策。我不禁想起了我的启蒙老师:是她牵着我走向人生大门,是她教会我如何做人。是她在我悲伤时给我心灵的安慰,在我失败时给我重振的勇气。我将这段记忆放在引号中,成为我心灵深处的宝石。
奶奶告诉我:孩子,人生应是一串长长的省略号。面对自己的荣誉、鲜花,省略些吧,这样,你才能淡泊一切浮躁,去寻找一种比生命更长久的踏实。面对别人的过错,省略些吧.这样,你才能微笑着用你的胸怀去容纳整个世界。于是.我学会了什么是沉着,什么是宽容;我兴奋地发掘,我应有的一颗包容万物的心爱。
终于有一天,母亲对我说:“孩子,其实,没有谁的人生可以成为一个完美无缺的句号.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可贵的是,你一直都在追寻着句号。这不是目的,而是过程。但重要的,也就是这过程。”
我忽然间发觉,我在寻求“句号”的过程中成长了。我懂得了人生就是一个过程,一个不以生为始,不以死为终的过程。于是,我学会如何去珍惜我所经历的一切。曾经的历程就像退了潮的海.虽己不再汹涌澎湃.但它还是把贝壳留绐了沙滩
。
我,虽然没有得到人生的句号,但我已经拥有了最弥足珍贵的经历。毕竟,只要努力追求过了,就可以无悔。
我相信,我终究有一天会成为一个竖立的感叹号!
父亲的臂膀
方法四:通过分析充实文章
把一件事情、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
分析的意义在于细致的寻找能够解决问题的主线,并以此解决问题。分析方法作为一种科学方法由笛卡尔引入,源于希腊词“分散”。分析方法认为任何一个研究对象都是由不同的部份组成的,是一种机制。
《奶奶三“怕”》
妻有“三招儿”
肖 东
“城里的媳妇乡下的婆”,结婚初期,我一直担心妻子与母亲是否能和谐相处,远在乡下的母亲也迟迟不进我城里的小家,即使偶尔来看一下我们,也只住一两天便匆匆告辞。在妻子面前,母亲总说老家忙,有许多农活要干。其实,母亲早已从农田“退休”,所谓农活也不过是几块蔬菜地要侍弄而已。有一次,我再三挽留母亲时,母亲悄悄对我说:“你妻子是城里人,我是乡下老太婆,长住,她可能会烦的。”?
???
例文4
后来在聊天时我把母亲的担忧告诉妻子,妻微微一笑:
“你娘还挺有小心眼,不信我一个堂堂大学生讨不了她的喜欢,你等着瞧好了。”一个月后,母亲又突然出现在我面前,在我的惊奇中,母亲说:“小刘打电话说想吃老家的豆腐干,我特意做了送来呢。”豆腐干是家乡特产,虽然小有名气,平日里妻却不大进口,怎么“想吃”呢?在我的疑惑中,妻得意地向我使眼色,原来是妻子借口“想吃”邀请母亲来做客。这天,妻拿出全部手艺做了许多特色菜,母亲也十分高兴,吃了许多,母亲还执意下厨做了几样家乡小菜请妻品尝。在妻与母亲的互相称赞中,这次母亲“不经意”住了一星期才告辞。临走时,妻又买上许多适合老人吃的糕点给母亲带上。送走母亲,妻得意地说:
“这是我的第一招‘吃’。吃了嘴软,母亲就不会说我这城里的媳妇不好了。”?
妻的第二招在“嘴”上。母亲是个文盲,一生与农田相伴,平时婆媳虽然有说有笑,可母亲总缺乏自信,常常疑神疑鬼。一次,3岁的儿子在妻面前告状:“奶奶不讲卫生,吃苹果不洗。”童言无忌,而母亲却悄悄问我,妻子是否嫌她不爱干净。妻知道这天大的“冤枉”后,发挥了她那“甜嘴”的作用:
“妈,您一生养大了七个子女,肯定比我有经验,小孩让我惯坏了,不懂事,以后还要您多费心教教他呢!”高帽子一戴,甜甜的话语使不快的母亲一会儿便乐了起来。此后,母亲逢人便说:
“我就是喜欢儿媳的甜嘴巴。”
妻的第三招下在“心”上。妻是个有心人,为了搞好婆媳关系,特意找了几本老人心理学的书籍,并广泛用于实践,成效颇佳。妻对母亲有孝心,从不要母亲干家务,母亲在时,我也跟着“享福”。有时,我习惯地下厨打下手,妻总是推我去陪母亲。并说:
“大男人,干好工作就行。”每当母亲看到儿媳如此关爱儿子,总会如释重负般绽出放心的笑脸。妻说:“做母亲的总怕自己的儿子受累,看到你什么家务都要做,肯定会心疼,自然会嫌我这个媳妇。”由此一来,我真想母亲永远住在身边,让我永远“沾光”。今年“十一”期间,母亲又来做客,妻竟然找出许多孩子的电动玩具让母亲教孩子玩,正当我不解时,只见年老的母亲在孙儿的指导下,玩得比孙子更投入更动情。俗话说:“老小老小老了就小了。”“老人同样需要玩具。”妻得意地指着母亲说。望着祖孙俩尽情嬉笑,其乐融融的场景,我从心底里感激妻子,是她的苦心“三招”,使母亲那饱经风霜的脸最终露出笑容。
?
作文
二、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女儿、儿子、妈妈、爸爸一家四口谈到了“亲情”问题。女儿最先发言,她说:世间最美的是亲情。儿子接着说:亲情是把双刃剑。妈妈想了想说:亲情常常创造奇迹。爸爸最后说:理智比亲情更重要。
请以上述某一个人的话作为话题,文体(除诗歌外)自选,题目自拟,写一篇文章。
例文5
倾我生命来爱你
QSY
常常在黑暗的梦里害怕,然后就会有一双坚实的手伸过来,牢牢地握着我的手。黑暗霎时朦胧起来。有一丝温暖在梦中的空气里荡漾开来。
我所体会到的父爱,厚重如山,巍巍峨峨而立;既深沉而又踏实,安全、可靠;却也细腻温暖。
我的呱呱坠地给你带来了莫大的喜悦,那一刻,你便成为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无可替代的父亲!你抱着我嬉闹,你带着我游玩,你教我伊呀学语,你向亲朋好友炫耀,你的骄傲溢于言表……同时,你灿烂而慈祥的笑容告诉我,你会是一流的设计师,帮我合理地规划人生的蓝图;你会是专业的保护者,呵护我健康快乐地成长;你也会是最真挚友好的朋友,和我一块成长,努力。
例文5
你真的在努力改变,为了我。
你一改以往的不修边幅,只怕会吓到我;你开始早起锻炼,你要用强壮的体魄来保护我,让我依靠;你戒掉烟瘾,生怕会影响我的健康;你开始学着说笑话,只为了逗我开心……
你呀,用最细心体贴的方式照顾我,关心我的学习。多少个蚊虫轰鸣的夜晚,只因我不喜欢蚊香的味道,你便一边扇着小风让我入睡,一边赶走飞至我身边的蚊子;当我在灯下埋首于“题海”中时,你默默地在一旁看书,陪伴怕黑的我。其实,工作一天的你也已疲倦不堪,可为了我,你硬是撑到夜半时分!父亲啊,父亲!我该怎样才能回报你给我的最无私、最美好的亲情呢?
随着我的长大,我却开始叛逆,我故意逃开你的关心,我拒绝你的拥抱,我希望一切一切都能由我自己做主。那一次你自然而然地牵着我的手,我却因它的粗糙而生硬地甩开了。那一刻,你的心一定仿佛被人用鞭子狠狠地抽过一般,在淅沥淅沥地流血吧。你的眼神是那样的忧伤与失望,你不懂:一个昨日还乖巧的女儿怎么今天就变了个样?
从此,你就真的只是默默地,小心地传递着你对我的关心。可是,没有了你的陪伴,我觉得那样孤单。看着你日渐憔悴的脸佝偻的背,我后悔极了。原来,十七年的血浓于水的亲情,已经把我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谁也离不开谁。
所以,你在用你的力量保护我时,也让我用生命来爱你。我会努力,让你成为一个幸福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