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单元冲刺卷第三单元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共40分)
1.
下面是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其中箭头处血管表示动脉的是
?
A.
B.
C.
D.
2.
冠状动脉硬化不会直接引发
?
A.
肺癌
B.
心力衰竭
C.
冠心病
D.
心肌梗死
3.
在一次郊游中,某同学不慎摔伤,伤口出血,血液呈鲜红色,从伤口喷出,你认为应该怎样急救
?
A.
赶紧去医院
B.
拨打
,同时用手指将血管的远心端压住
C.
用消毒纱布包扎
D.
拨打
,同时用止血带将血管的近心端扎住
4.
瓣膜保证了心脏中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
A.
动脉
心室
心房
B.
心房
动脉
心室
C.
心房
心室
动脉
D.
心室
动脉
心房
5.
下列有关毛细血管的叙述,不属于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的是
?
A.
内径很小,只能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B.
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
C.
管内血液流动的速度最慢
D.
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
6.
下列关于静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运输静脉血的血管
B.
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的血管
C.
将血液从全身各部位输送回心脏的血管
D.
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
7.
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是
?
A.
传染病
B.
损伤及中毒
C.
肥胖症
D.
癌症和心脑血管病
8.
如图为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图中
,
是两种不同的气体。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据此图判断此血管是小静脉
B.
据图判断此血管为小动脉
C.
是氧气,
是二氧化碳
D.
是二氧化碳,
是氧气
9.
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人血涂片视野,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①个体最小,能穿透血管壁
B.
②数量最多,能够吞噬病菌
C.
③的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D.
①②③三种细胞中只有③没有细胞核
10.
人体下肢骨骼肌的运动产生许多二氧化碳,正常情况下,其中的大部分二氧化碳被排出体外时,不会经过的部位是
?
A.
肺动脉
B.
右心房
C.
下腔静脉
D.
肺静脉
11.
对于大面积烧伤、烫伤的患者,应有针对性的输
?
A.
浓缩的血小板悬液
B.
血浆
C.
红细胞和白细胞
D.
白细胞和血小板
12.
下列关于人体血液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肺循环起始于心脏的右心室,终止于左心房
B.
肺循环获取氧气后由体循环输送到组织细胞
C.
在血液循环中,先进行肺循环再进行体循环
D.
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途径在心脏处相连
13.
下列关于人体血液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各处组织中的毛细血管,一端连接小动脉,一端连接小静脉
B.
冠脉循环开始于主动脉基部,终止于右心房,为心肌供氧和营养物质并运走废物
C.
循环路线由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先进行体循环再进行肺循环
D.
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单位时间里左心室向主动脉射出的血量更多
14.
如图表示健康人血液流经肾单位时两种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曲线乙代表的物质是
?
A.
尿素
B.
葡萄糖
C.
蛋白质
D.
无机盐
15.
下列有关输血和献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型血的人能输入任何血型的血
B.
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C.
一次献血
毫升不影响健康
D.
周岁的健康公民有无偿献血的义务
16.
甲、乙、丙、丁四人的血型分别为
型、
型、
型、
型,其中甲、丁二人可接受的血型分别是
?
A.
型、
型
B.
型或
型、
型
C.
型、
型或
型
D.
型或
型、
型
17.
图为用显微镜观察到的人血涂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③
B.
具有运输功能的是①和④
C.
具有免疫功能的是②和③
D.
具有促进凝血功能的是②
18.
在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影响的实验中,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应选择个体大小和活力相似的水蚤进行实验
B.
将清水条件下处理的水蚤作为对照
C.
实验过程中应控制温度等条件相同且适宜
D.
实验结果只统计
次水蚤的心率即可
19.
如图是某同学在运动前后心率的变化。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
运动前后心率变化很大
B.
运动结束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率基本可以恢复到安静状态时的数值
C.
人体内环境不能维持相对稳定
D.
安静时的心率小于运动结束后的心率
20.
下列哪组疾病可以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效地降低发生的风险
?
A.
冠心病、癌症
B.
近视眼、色盲
C.
心血管疾病、白化病
D.
糖尿病、先天性聋哑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60分)
21.
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中
表示心脏腔室,
表示血管,
、
表示人体的生理活动,请据图回答:
(1)过程
表示
?,过程
是通过
?实现的。
(2)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以
?的形式吸收到人体中的。用餐后,血糖浓度最高的血管是
?(填题图中字母或数字)。
(3)血液流经
?等器官时,代谢废物会明显减少。(填图中所示名称)
(4)有氧运动能够保障机体细胞获得充足的氧气,外界氧气至少透过
?层细胞膜才能被脑细胞利用。请用图中文字、标号和箭头写出外界氧气到达脑的途径:
?。
(5)肺泡壁及其外面包绕的毛细血管壁、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及肾小囊壁的共同特点是都很薄,有利于
?,这体现了
?的生物学观点。
22.
如图所示是血液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
(1)如图展示的是
?和
?两条血液循环途径。
(2)血液流经图中
处以后,血液变成了
?。(填“静脉血”或“动脉血”)
(3)心脏四个腔中流动脉血的结构是
?和
?。(填标号)
23.
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部分)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
?,它是输送血液的“泵”。
(2)动脉瓣(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膜)、房室瓣(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瓣膜)以及静脉瓣的开口方向与血液流动的方向一致,它们具有
?的作用。
(3)由小肠消化吸收后的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要先经过[
]
?后才能汇入下腔静脉。
(4)血液流经[
]肾脏后,流入肾静脉的血液特点是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
?、尿素等废物减少。
(5)某人因小腿伤口发炎,在臀部肌肉注射消炎药物治疗,药物从臀部到达炎症部位之前,要经过肺循环路线吗?
?。
24.
如图所示,
、
、
代表血管,
代表某种器官,请据图回答:
(1)如果
是小肠,用餐一段时间后,
血管血液的营养物质含量比
血管的
?(填“多”、“少”或“相同”),
血管是
?脉。
(2)如果
是大脑,则
血管里的血液流入心脏时,最先到达
?。
(3)如果
与右心室相连,
与左心房相连,则
是
?。流动脉血的血管是
?(填“”、“”或“
、
”)
答案
第一部分
1.
A
2.
A
【解析】冠心病——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导致心脏的肌肉缺血。主要症状是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心绞痛:心脏的肌肉暂时性缺血,出现胸闷、心前区疼痛;心肌梗死:冠状动脉被凝血堵塞,血液不能流通,心肌梗死;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原因:高脂肪饮食、缺乏运动、吸烟等。冠状动脉硬化不会直接引发肺癌。
3.
D
【解析】某同学不慎摔伤,伤口出血,血液呈鲜红色,从伤口喷出,因此是动脉出血,应用止血带将血管的近心端扎住,同时拨打
去医院。
故选D。
4.
C
【解析】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只朝向心室开。使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在心室和动脉之间有动脉瓣,朝向动脉开,保证了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所以心脏瓣膜保证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房
心室
动脉。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
5.
D
【解析】A、B、C的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D不属于其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6.
C
7.
D
8.
C
【解析】A、毛细血管数量多,分布广,管腔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管的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进行物质交换,所以此血管是毛细血管,不是静脉,A说法错误,A不符合题意。
B、毛细血管数量多,分布广,管腔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管的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进行物质交换,所以此血管是毛细血管,不是动脉,B说法错误,B不符合题意。
C、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而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进入血液,根据图示箭头方向可知
为氧气,
为二氧化碳气体,C说法正确,故C符合题意。
D、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而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进入血液,根据图示箭头方向可知
为氧气,
为二氧化碳气体,可见D说法错误,D不符合题意。
9.
C
【解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红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量为
万/立方厘米,平均为
万/立方厘米;成年女子为
万/立方厘米,平均为
万/立方厘米;白细胞无色,体积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正常人安静时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为每立方厘米
个;血小板无细胞核。正常人的血小板含量为
万/立方厘米,由于血小板非常小,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涂片,不易观察到。
图示中③是红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②白细胞有多种,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数量少;①血小板非常小,形状不规则。
综上所述:A、①为血小板,个体最小,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故不符合题意;B、②为白细胞个体最大,数量最少,能穿透血管壁,能够吞噬病菌,故不符合题意;C、③为红细胞,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故符合题意;D、没有细胞核的有③红细胞和①血小板,故不符合题意。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10.
D
11.
B
12.
C
【解析】人体的血液循环如图:
肺循环的途径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和右心室,交换的结果是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所以肺循环起始于心脏的右心室,终止于左心房,故A正确;肺循环获取氧气后由体循环输送到组织细胞,即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氧气扩散进入组织细胞,同时组织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内,经过上下腔静脉运回右心房,故B正确;在血液循环中,肺循环和体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且汇合于心脏,故C错误;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途径在心脏处相连,并且是同时进行的,故D正确。
13.
B
【解析】并不是所有的毛细血管都是一端连着小动脉,一端连着小静脉,如肾小球两端连接的都是小动脉,故A错误;血液由主动脉基部的冠状动脉流向心肌内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静脉流回右心房的途径称为冠脉循环。冠脉循环的意义是为心肌供应氧和营养物质并运走废物,故B正确;循环路线由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它们在心脏汇合成一条循环路线,因此体循环与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故C错误;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单位时间里左心室向主动脉射出的血量和右心室向肺动脉射出的血量一样多,因为肺循环与体循环在心脏处汇合,实际上是一条循环路线,如果血量不一样多,一定会造成血液存留现象的发生,故D错误。故选B。
14.
B
15.
A
16.
D
17.
B
【解析】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①红细胞,无细胞核,具有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故A错误;具有运输功能的是①是红细胞,运输氧气,④血浆,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故B正确;具有免疫功能的是②是白细胞,具有防御保护和吞噬病菌的作用,③是血小板,无细胞核,具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故C错误;具有促进凝血功能的是③血小板,体积最小,无细胞核,故D错误。
18.
D
19.
C
【解析】ABD
、运动、情绪等因素也可影响呼吸频率。每次平静呼吸的气体交换量称为潮气量,正常人约为
。剧烈运动后呼吸频率加快原因:人在剧烈运动后,肌肉由于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缓冲物质碳酸氢钠与之反应,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经血液进入肺部,使人呼吸频率加快,同时由于大量的二氧化碳需要经血液进入肺部,则血液流动加快,从而使脉搏跳动加速。因此,运动前后心率变化很大,由运动状态进入休息状态时,心率的变化是由快变慢,心率基本可以恢复到安静状态时的数值。ABD正确;
C
、一般情况下,人体内环境能维持相对稳定,当外界环境条件恶劣时人体内环境不能维持相对稳定,C错误。
故选:C。
20.
A
【解析】A、常进食较高热量的饮食、较多的动物脂肪、胆固醇者易患冠心病。癌症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引起的,合理的饮食可以预防和降低癌症的发生,A正确。
B、色盲是遗传病,不是由生活方式引起的,B错误。
C、白化病是遗传病,不是由生活方式引起的,C错误。
D、先天性聋哑是遗传病,不是由生活方式引起的,D错误。
第二部分
21.
(1)
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气体扩散作用
【解析】
表示肺通气,是指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运动实现。气体总是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两边平衡为止。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完成的。因此,过程
表示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
??????(2)
葡萄糖;
【解析】糖类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能够消化淀粉的部位包括口腔和小肠,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淀粉分解为麦芽糖,然后在小肠里被分解为葡萄糖,在饭后一小时内,由于摄入一些糖类,从而使得内血糖的浓度最高。因此,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以葡萄糖的形式吸收到人体中的。用餐后,血糖浓度最高的血管是
小肠静脉。
??????(3)
肺、肾脏
【解析】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因此,血液流经肺、肾脏等器官时,代谢废物会明显减少。
??????(4)
;肺
脑
【解析】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和组织细胞里的气体交换如图所示:
人在呼吸时,空气中的
与血红蛋白结合,要通过肺泡壁,毛细血管壁各两层细胞膜,进入血液,再通过红细胞膜与血红蛋白结合,共穿过了五层细胞膜与血红蛋白结合。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氧气再依次穿过
层红细胞的细胞膜、
层毛细血管壁的细胞膜、
层组织细胞的细胞膜,总共
层细胞膜,才能被脑细胞利用。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即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可见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因此,外界氧气到达脑的途径是肺,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脑部的毛细血管。外界氧气到达脑的途径是:肺
脑。
??????(5)
物质交换;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解析】肺是呼吸系统中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数量很多,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肺泡与血液内的气体交换。血液流经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与肾小管的细胞进行了物质交换,血液中的氧气和养料进入肾小管的细胞,肾小管的细胞分解有机物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减少、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因此,肺泡壁及其外面包绕的毛细血管壁、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及肾小囊壁的共同特点是都很薄,有利于物质交换,这体现了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2.
(1)
体循环;肺循环(顺序可颠倒)
??????(2)
静脉血
??????(3)
;
23.
(1)
心脏
??????(2)
防止血液倒流
??????(3)
肝脏(肝)
??????(4)
增多(增加)
??????(5)
要经过(要)
24.
(1)
多;静
??????(2)
右心房
??????(3)
肺;
第1页(共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