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 期中复习 第一单元第一章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 期中复习 第一单元第一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1-27 15:26: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复习目标
1生物的基本特征——七大特征
2生物的生活环境——生物圈
3生物学的探究方法——过程和方法
4生物学的研究工具——显微镜
同学们知道生物分为哪三类吗?
动物

植物
微生物
藻类植物
种子植物
蕨类植物
苔藓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特征
①新陈代谢:呼吸、摄取食物、排汗
③繁殖后代:猫养育后代
⑤具有应激性:含羞草受到刺激合拢叶片
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②生长发育∶豆苗不断长大
④遗传和变异:小猫花纹与母猫的相同、不同
⑥适应并影响环境:仙人掌适于生活在沙漠并能防风固沙
知识巩固∶
1.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 〉
A.钟乳石在慢慢长大
B.长江源头水不断流出
C.水果上长出许多“白毛”
D.机器人在踢足球
2.含羞草受到碰触后,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哪种特征?〈 〉
A.生长和繁殖 B.进行呼吸
C.生活需要营养
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D
3.下面是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
〈1〉一条小鱼长成一条大鱼的现象是属于 。
〈2〉一只母猪产下九只小猪的现象是属于 。
〈3〉“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的现象是属于 。
〈4〉人每天都得排出一定量的尿的现象是属于 。
生长现象
繁殖现象
遗传现象
新陈代谢
生物圈
GO
生物圈
概念∶由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它们生活的环境组成的整体
大气圈的下层
整个水圈
岩石圈的上层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阳光、水、空气、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
生物圈的范围
生物圈的厚度
栖息地
概念: 内生物 和 的场所。
种类:林地、草地、岩岸、沙滩、淡水溪涧等。
决定因素:土壤类型、 、湿度。
举例:(1)孔雀的栖息地 :我国云南省的 。
(2)野大豆的栖息地之一:山东省境内的: 。

生物圈
生存
居住
温度
热带雨林
黄河三角洲
知识巩固∶
1.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圈中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是截然分开的
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和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
C.地球上的绝大部分的空间都是属于生物圈
D.生物圈能为生物的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2.生物圈为绿色植物生存所提供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
A.水和空气 B.阳光
C.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 D.二氧化碳
D
C
经典实验回顾:
伟大的“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
提出问题:
使肉汤变酸的微生物,是来自于空气,还是肉汤本身产生的?
作出假设:
使肉汤变酸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巴斯的成功之处:
在于他设计了
曲颈瓶。
探究的基本 步骤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前提
关键
巩固检测
常用的探究方法有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等。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多种探究方法并用。
想一想:
1.在巴斯德实验中主要运用了________法。
2.要了解校园里生物的种类,应采用_______法。
3.要了解马与驴在外形上的相同或不同之处,应采用_____法。
4.要了解鱼的胸鳍和腹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如果单凭观察难以得出结论,可采用_______法。
观察法
实验法
调查法
测量法
调查
实验
观察
实验
现有100粒黄豆种子,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植物生长需要光照。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并进行实验:
①在发黄豆芽时,50粒放在黑暗处,发出的黄豆芽呈黄白色,难以长成幼苗;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的生长需要光照吗?
植物的生长需要光照
另外50粒放在阳光下,发出的黄豆芽变成了绿色,
植物的生长需要光照
练习使用显微镜
GO
练习使用显微镜
显微镜的机构和功能
使用步骤
A.取镜 安放.
注意事项
①亮度.清晰度的调节;
B.对光---先转动转换,再遮光器,最后反光镜.
C.放标本----通光孔的中央
D.观察---先粗物降.后粗目升.必要时细。
E.收放
②放大倍数的计算;
③污点判断和处理;
④标本的移动情况;
⑤不同放大倍数下看到的物像情况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9
说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及功能
1.下列四组显微镜中,能够将一个细胞放大160倍的是〈
A.目镜10倍、物镜10倍 B.目镜16倍、物镜10倍
C.目镜20倍、物镜10倍 D.目镜20倍、物镜40倍
2.在观察植物细胞时,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先移动玻片再转动目镜,污点都没有移动,则说明污点在〈 〉
A、目镜上 B、载玻片上
C、物镜上 D、反光镜上
3.使用显微镜时,错误的操作是 〈 〉
A、对光是要看到雪白的视野
B、安放时镜座距实验台边缘约5cm
C、观察使用时一定用右眼看着目镜 左眼睁开,便于画图
D、当光线较暗时,用反光镜的凹面来对光
B
C
C
4.实验分析∶
〈1〉.当你发现显微镜镜头不清洁时,除去污物的正确方法是用专用的 轻擦。
(2).在显微镜的视野中,发现物像位于右下方,要想使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应
向    方向移动玻片标本。
(3).在操作显微镜使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 看着 ,这样做的原因是防止 。
擦镜纸
右下方
物镜
侧面
测测你
1.将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一个视野内
A: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大,视野变暗
B: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C: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D:细胞数目减少, 体积变大,视野变暗
2.功能完好的显微镜,把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一般
A:先用粗准焦螺旋后,后用细准焦螺旋    B:只用粗准焦螺旋
C: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
D:先用细准焦螺旋,再用粗准焦螺旋
3.一个细小物体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物体的:
A:体积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长度或宽度
4.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16个细胞,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要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A:2个     B:4个    
C:16个     D:32个
5.“b”字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视野内看到
A:b        B:d      
C:q        D:p
6.要将视野内的物象从右侧移至中央,应向哪个方向移动标本
A:左侧       B:右侧   
C:上方       D:下方
7.某学生的显微镜下观察落花生子叶的切片,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晰,另一部分细胞比较模糊,这是由于
A:标本切的厚薄不均  B:反光镜未调好

C:细准焦螺旋未调好 D:显微镜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