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难道)不诚(真正,确实)大丈夫(这里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安定)而天下熄(这里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孟子曰:“是焉(怎么,哪里。)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冠也,父命(教导,训诲。)之(代词,代指男子);女子之嫁也,母命之(代词,代指女子),往送之门,戒(告诫)之曰:‘往之女家(这里指夫家。女,同“汝”,你。),必敬必戒(谨慎),无违夫子!’以(介词,把)顺为(作为)正(准则,标准)者,妾妇之(助词,的)道也。居(居住)天下之广居(住处),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遵从)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独自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淫(使动用法,使……惑乱,迷惑),贫贱不能移(使动用法,使……改变,动摇),威武不能屈(使动用法,使……屈服),此之谓大丈夫。”
1.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他们安定下来,就会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2.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孟子说:“这怎么能够称得上是大丈夫呢?你们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以教导;
3.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以教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夫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把顺从当作准则,是妾妇之道。
4.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5.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节操改变,权势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样才叫作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
)不诚(
)大丈夫(
)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
)而天下熄(
)。”
孟子曰:“是焉(
)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
)冠也,父命(
)之(
);女子之嫁也,母命之(
),往送之门,戒(
)之曰:‘往之女家(
),必敬必戒(
),无违夫子!’以(
)顺为(
)正(
)者,妾妇之(
)道也。居(
)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
)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1.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3.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4.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5.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阅读《富贵不能淫》一文,回答下列小题。
①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候惧,安居而天下熄。”
②孟子日:“是满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怎么,哪里)
B.往之女家(同“汝”,你)
C.以顺为正者(准则,标准)
D.与民由之(由于)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运用,属于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A.父命之
B.戒之曰
C.独行其道
D.贫贱不能移
3.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是真正的大丈夫,因为他们具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的威力。
B.孟子“焉得”一语不仅仅是对景春所持观点的否定,也包含了对公孙衍、张仪之流的不屑和鄙视。
C.孟子用“妾妇之道”与“公孙衍、张仪”作正反对比,他认为公孙衍、张仪这样的人算不上大丈夫。
D.在孟子看来,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更不能为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所迷乱、动摇、屈服。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以顺为正者
正:
(2)必敬必戒
戒: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6.文中划线句是什么句式?有何作用?
7.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参考答案
1.
D.“与民由之”的“由”是“遵循,遵从”的意思,不是“由于”。故答案为D。
2.
D.“贫贱不能移”的意思是: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其中的“移”是“使……改变,动摇”的意思。是动词的使动用法。故答案为D。
3.从文章内容看,孟子则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妾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可见运用的是类比论证的方法,所以,C项所说的“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理解是错误的。故答案为C。
4.(1)正:准则,标准(2)戒:谨慎
5.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6.反问句。孟子用反问句表明自己的态度,不仅仅是对景春所持观点的否定,也包含了对公孙衍、张仪之流的不屑与鄙视。
7.“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
只是顺从秦王的意;“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