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 苏州园林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 苏州园林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28 22:16: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9课
苏州园林
知识梳理
一、文题解读
用“苏州”来修饰、限制“园林”,明确告诉读者:这篇文章要介绍的是苏州的园林。题目简洁明了,直接点出本文的说明对象。
作者作品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主要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等。
三、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本文原是作者为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写的序。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拙政园,苏州古典园林之一,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506—1521),作者生活在苏州时,常和好友游览苏州园林,对苏州园林的景致有深切的体会,写作这篇序文时还参阅了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一书。从原题中的“深情”二字,可以看出作者对苏州园林的喜爱与怀念之情。
四、字词积累
轩榭(xuān xiè) 
池沼(zhǒo)
丘壑(hè)
嶙峋(lín xún)
镂空(lòu)
蔷薇(qiáng wēi)
叠嶂(dié zhàng)回廊(1áng) 
五、课文结构
总领: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总说:完美的图画
亭台轩榭:布局美
苏州园林
整体讲究
假山池沼:配合美
(主)
花草树木:映衬美
近景远景:层次美
图画美
园林角落:图画美
局部讲究
门窗雕镂:图案美
(次)
建筑颜色:色彩美
六、课文主旨
本文对苏州园林的布局、配合、映衬、层次和园林局部特点的介绍,展示了它的图画美、艺术美,展现了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水平,赞颂了设计师和匠师们杰出的艺术创造力,表达了作者对苏州园林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重点梳理
【重点01】本文是一篇写建筑物的说明文,但作者在说明时为什么采用逻辑顺序,而不采用空间顺序?
?
因为课文介绍的不是苏州某个具体园林的特点,而是苏州园林的共同特色,因此不宜像介绍某个景点的说明文那样,按照游览顺序来写,而应在高度概括的基础上,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处到细处,分别介绍,因而采用了逻辑顺序。?
【重点02】文中多次提到绘画。并把绘画和园林建筑联系起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或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试找出几处加以简要说明。?
(1)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2)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3)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4)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5)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以上语句中所说的“画”和“图画”,应该是指中国画。第(1)(3)句,是以中国画的审美观为依据来分析苏州园林的景致的;而第(2)(4)(5)句这几幅小景,是中国画上常见的,所以说这几句通过对苏州园林景致的描绘,体现了中国画的绘画原理。
我国古代的园林
我国古代的园林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皇家园林,一种是私家园林。根据文献记载,皇家园林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商代,那时叫“苑囿”。“苑囿”最先的形制是一块山林地,里面放养一些野兽,供帝王行猎。西周时,苑囿的规模有大到方圆70公里的,其中畜养着各种猛兽和鱼类,此外,还挖池沼,筑髙台,其上建立宫室供帝王享用。汉代长安的上林苑据说长达300里,《汉旧仪》载:“苑中养百兽,天子秋冬射猎苑中,取禽兽无数实其中。离宫七十所,皆容千骑万乘。”《关中记》载,上
林苑中有三十六苑、十二宫、三十五观,其中有大型宫殿建章宫;有演奏音乐和唱
曲的宣曲宫等;有观看赛狗、赛马的犬台宫、走狗观、走马观、鱼鸟观;有饲养和观赏大象、白鹿的观象观、白鹿观;有引种西域葡萄的葡萄宫和养南方奇花异木的扶荔宫等。
到了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为了逃避现实,隐逸江湖,寄情于山水之间,纷纷在自己的宅院内营建起具有山水之美的小环境。这个时期正是私家园林营造的开端。此外,这种追求自然情趣的思想对于园林的美学思想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往帝王的苑囿只是打猎行乐的场所,对环境的营造只追求奢华,而这时的文人私家园林则追求朴实无华的境界,模仿山水之形态,在园内开池堆山,种植花木,巧设亭台楼阁,以此寄托情思。可以说,这个时期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园林产生的时期,其后无论是范围宏大、气宇不凡的皇家园林,还是精致小巧的私家园林都追求自然山水之营造,也由此发展出丰富多彩、极尽巧思的造园手法。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按照拼音写汉字。
对称(

相间(

镂空(

丘壑(

重峦叠zhàng(

自出心cái(

翻了一fān(

斟zhuó(

2.选出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
A.寂寞 映衬 镂空 玲珑
自出新裁 
B.标本 赞叹 池沼 蔷薇 因地治宜
C.轩榭 雷同 鉴赏 嶙峋 
重峦叠嶂
D.藤萝 依傍 琢摩 芭蕉 任其自然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要因地制宜地发展适合本地特色的产业,不能盲目发展。(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或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干某件事情或处理一些事。)
B.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有高有矮,形成各种美好的姿态。)
C.阿尔卑斯有的是重峦叠嶂,怎么看也不会穷。(连绵的山。山峰一个接着一个,连绵不断。)
D.李灵同学自出心裁设计制作的“救护衣”,在救助伤员时发挥了较大作用,受到医护人员的赞赏,展现了中学生的创新能力。(自己用心裁剪。)
4.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说明方法。
(1)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2)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3)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

5.下面语段中画线句都有语病,请按要求修改。
苏州园林是指中国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以私家园林为主。①起始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建都姑苏时(公元前514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鼎盛于清代,兴旺于明代。②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近一百七十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苏州园林占地面积不大,但以意境见长,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化无穷。1997年,③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榜样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第①句语序混乱,应调整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句存在语义矛盾,应删去__________。
(3)第③句中存在词语使用不当的现象,应把“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6.根据下面三则材料,用一句话介绍苏州概况。(不超过30字)
材料一:苏州古称吴、吴都、吴中、东吴、吴门,现简称苏。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已2
500多年。公元前514年建城,是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6
000至7
000年前。
材料二:苏州位于太湖之滨,长江南岸的入海口处,京沪铁路、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高铁和多条高速公路经过全境。
材料三:苏州行政级别为地级市,其经济总量为江苏省内最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中国城市前列。下辖的昆山、张家港、常熟、吴江和太仓五个县级市的经济实力均列全国百强县(市)前五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乔家大院》,完成后面问题。
乔家大院
①山西,素以地上文物之丰、地下能源之巨著称。而今,又以大量传统民居建筑艺术的不断发现而令世人瞩目,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乔家大院。
②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北距太原54公里,南距东观镇仅2公里。它又名“在中堂”,是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以后曾有两次增修,一次扩建,于民国初年建成一座的建筑群体。
③大院为全封闭的城堡式建筑群,占地10642平方米,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分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大院三面临街,不与周围民居相连。外围是封闭的砖墙,高10米有余,上层是女墙式的垛口,还有更楼、眺阁点缀其间,显得气势宏伟,威严高大。大门坐西朝东,上有高大的顶楼,中间城门洞式的门道,大门对面是砖雕百寿图照壁。大门以内,是一条石铺的东西走向的甬道,甬道两侧靠墙围台,甬道尽头是祖先祠堂,与大门遥遥相对,为庙堂式结构。北面三个大院,都是芜廊出檐大门,暗棂暗柱,三大开间,车轿出入绰绰有余,门外侧有拴马柱和上马石,从东往西数,依次为老院、西北院、书房院。所有院落都是正偏结构,正院主人居住,偏院则是客房、佣人住室及灶房。在建筑上偏院较为低矮,房顶结构也大不相同,正房都为瓦房出檐,偏院则为方砖铺顶的平房,既表现了地位上的尊卑有序,又显示了建筑上的层次感。大院有主楼四座,门楼、更楼、眺楼六座。各院房顶有走道相通,便于夜间巡更护院。
④纵观乔家大院,斗拱飞檐,彩饰金绘,建筑考究,工艺精湛,整体呈“囍”字形,集中体现了我国清代北方民居的独特风格。因此这座大院被专家学者誉为“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⑤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如今,乔家大院业已成为中外闻名的民俗胜地,而且,也成为许多影视剧拍摄时争抢镜头的宝地。
(1)乔家大院的建筑特征是:全封闭式的_________________,整体呈_________________,整个大院显得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说第③段中的一系列的数字真实而准确地说明了乔家大院建筑群庞大而有序,那么文中画线句则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____________地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①段末句“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乔家大院”在全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4)请你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北距太原54公里,南距东观镇仅2公里。
chèn
jiàn
lòu





2.C
3.D
(1)作比较(2)举例子(3)打比方
5.(1)起始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建都时(公元前514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于明代,鼎盛于清代。
(2)“近”或“多”
(3)榜样标本
6.示例:苏州是一个历史悠久、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城市。
7.(1)城堡式建筑群
“囍”字形
气势宏伟,威严高大
(2)打比方
生动而形象
乔家大院在北方民居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
(3)提示并引出下文说明的重点。
(4)一个“仅”字,强调了乔家大院距东观镇之近,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