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科学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历史
初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初中地理
初中生物
初中音乐
初中美术
初中体育
初中信息技术
资源详情
初中数学
浙教版(2024)
八年级上册
第3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
3.1 认识不等式
浙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 3.1 认识不等式 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 3.1 认识不等式 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1-30 15:52:33
点击下载
图片预览
1
文档简介
3.1
认识不等式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
通过预学任务(具体问题中的大小关系);了解不等式及不等号的意义;
2.
通过例1学习,让学生学会根据给定条件列不等式(或描述不等式);
3.
通过阅读、交流、归纳,让学生学会用数轴表示”x
二、重点:不等式的概念和列不等式.
难点:学生会用数轴表示简单的不等式,会运用不等式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三、教学过程
【预学任务】
1.
选择适当的关系符号填空:
(1)____;(2)____
;(3)______0;(4)若,则______
2.
完成P90合作学习的内容,并思考下列问题:
(1)
合作学习中的数量关系,能用怎样的式子表示?
(2)
观察所列的式子与之前学过的等式(用“=”连接两个代数式)相比,有何区别?
【设计意图】通过预学让学生感受具体问题情境中的不等关系,从中发现它们的共同特征。初步感受不等式及不等号的意义。
【第一环节】(约10分钟)
教师通过图片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不等量关系:如
相等关系的量
不等关系的量:
预学展示:
师:在生活中确实还存在许多不等关系的量,下面拿出预学单,这些情境应该用怎样的式子表示呢?
生:(说出各个答案)。。。。。
师:你写出这些式子的关键词是什么?
问题:
(1)
合作学习中的数量关系,能用怎样的式子表示?
(2)
观察所列的式子与之前学过的等式(用“=”连接两个代数式)相比,有何区别?
通过师生对话引出不等式的概念及不等号的意义。
【第二环节】例题解析(约5分钟)
例1
根据下列数量关系列不等式:
(1)
a是正数.
(2)
y的2倍与6的和比1小.
(3)
减去10不大于10.
(4)
设a,b,c为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5)
设a,b为数轴上的两个数,且b在a的右边.
【操作】
由1-2位学生进行口答,教师追问哪些关键语对应哪种不等号。
根据数量关系列不等式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你能用文字描述该不等式吗?
【第三环节】自主探究(约15分钟)
师:两个量的不等关系可以通过数轴直观的反映。
1.做一做:
(1)
已知.请在下面数轴上表示出的位置.
(2)x<1表示怎样的数的全体?x≥2表示怎样的数的全体?
2.问题(1):如何将x<1和x≥2表示在数轴上?两者有何区别?
备用图
【操作】
由学生独立完成,再进行同桌之间的交流比较,形成统一意见,学生展示。
问题(2):若1≤x<2呢,请尝试将它表示在数轴上?
3.
仔细阅读课本P91最后两段文字,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表示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关于x的?不等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练习:在数轴上表示下列不等式
①
;
②;
③.
【第四环节】走进生活(约7分钟)
阅读课本例2,先尝试自己解答,再请学生进行交流。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约3分钟)
结合板书
3.1认识不等式
关键词语
不等号
数轴
大于/比…大
>
小于/比…小
<
不大于/不超过/至多
≥
不小于/不低于/至少
≤
≠
【第六环节】课堂检测(约5分钟)
1.
观察下列式子:①;②;③;④;⑤.其中是不等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即可)
2.
用不等式表示:
(1)x是非负数_____________.
(2)的与5的差是正数__________________.
(3)x的3倍大于2___________.
(4)正数a与1的和的算术平方根大于1__________.
3.在数轴上表示下列不等式:
(1)
(2)
4.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选择适当的不等号填空.
(1)a______b.
(2).
(3)a+b______0.(4)a-b______0.
由这些符号连接而成的数学式子叫不等式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1章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
1.1 认识三角形
1.2 定义与命题
1.3 证明
1.4 全等三角形
1.5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6 尺规作图
第2章 特殊三角形
2.1 图形的轴对称
2.2 等腰三角形
2.3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2.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2.5 逆命题和逆定理
2.6 直角三角形
2.7 探索勾股定理
2.8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第3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
3.1 认识不等式
3.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3.3 一元一次不等式
3.4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4章 图形与坐标
4.1 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
4.2 平面直角坐标系
4.3 坐标平面内图形的轴对称和平移
第5章 一次函数
5.1 常量与变量
5.2 函数
5.3 一次函数
5.4 一次函数的图象
5.5 一次函数的简单应用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