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单元检测卷第三单元第六章 免疫与健康(word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单元检测卷第三单元第六章 免疫与健康(word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1-29 13:30: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单元检测卷第六章
免疫与健康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共40分)
1.
计划免疫是为了让接种人在体内产生相应的
?
A.
抗体
B.
抗原
C.
病原体
D.
细胞体
2.
下列各项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
体液的杀菌作用
B.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C.
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D.
皮肤的屏障作用
3.
东汉时期的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记载:“救自缢死
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其方法与现今的
?急救措施相似。
A.
人工呼吸
B.
按压止血
C.
开放气道
D.
胸外心脏按压
4.
某药物的部分说明书如图所示。可判断该药物
?
A.
可治疗感冒
B.
是一种西药
C.
每次服

D.
孕妇可服用
5.
非处方药简称
?
A.
B.
C.
D.
6.
感染
病毒的人属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中的
?
A.
传播途径
B.
病原体
C.
易感人群
D.
传染源
7.
下列现象与免疫功能无关的是
?
A.
胃肠蠕动
B.
泪液的杀菌作用
C.
花粉过敏
D.
扁桃体发炎
8.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研发新冠疫苗,若新冠疫苗研发成功之后,就能更快、更高效地实现全民免疫。这种免疫功能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因而叫做
?
A.
药物免疫
B.
自身免疫
C.
特异性免疫
D.
非特异性免疫
9.
病原体是指
?
A.
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B.
能够引起传染疾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
C.
能够传播疾病的苍蝇、蚊子等
D.
垃圾、废物和污水等
10.
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A.
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B.
患过麻疹的人一般不会再患麻疹
C.
对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D.
给儿童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预防脊髓灰质炎
11.
流感季节,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
外出佩戴口罩
B.
尽量减少去公共场所的次数
C.
注射流感疫苗
D.
为保暖关紧集会场所的门窗
12.
许多因素能使细胞癌变,但大多数人体并没有得癌症,是因为下列哪一项兔疫功能?
?
A.
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细胞
B.
抵抗病原体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C.
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D.
吞噬、溶解侵入人体的细菌
13.
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
?
A.
白化病
B.
艾滋病
C.
心脏病
D.
糖尿病
14.
以下关于家庭药箱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家庭药箱中的药物要定期清理
B.
家庭药箱应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按需配置
C.
家庭药箱除个别长期服用的品种外,备量不宜过多
D.
家庭药箱中的内服药和外用药最好放在一起,以便于使用
15.
“山东问题疫苗”事例给人们带来恐慌,下面有关疫苗说法正确的是
?
A.
健康的婴幼儿不需要进行预防接种
B.
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C.
接种百白破疫苗,可预防百日咳、肺结核、破伤风三种疾病
D.
接种疫苗后,人体可产生抗体,提高对各种传染病的抵抗力
16.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在必要时可以采取一些紧急措施,下列的
?是无效的。
A.
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以及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
B.
停工、停业、停课
C.
封闭被传染病病源污染的公共饮用水
D.
停止一切活动
17.
目前,我国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下列关于疫情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新冠肺炎的传染源是新冠病毒
B.
带口罩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
C.
新冠肺炎康复者血浆内抗体可用于治疗其他患者属于特异性免疫
D.
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位于细胞核内
18.
年将是让人难忘的一年,新冠病毒的侵袭让我们整个中国按下了暂停键,好在有全国医护人员艰苦奋战,我国已经取得了这场战役的初步胜利,“幸得有你,山河无恙”,致敬我们的“白衣天使”。了解病毒及相关知识是我们当前迫切的需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勤洗手,戴口罩”,这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上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B.
新冠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活
C.
给新冠病毒患者,注射该病痊愈者的血清进行治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
目前我国正在加紧研制新冠病毒疫苗,一旦成功,我们接种疫苗后,人体内可以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该病毒的抵抗力
19.
下面三幅温画寓意是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病原体的防御功能,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
所示属于人体的第
道防线
B.

所示属于人体的第
道防线
C.

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容易被细菌感染,是由于失血多,白细胞减少,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
D.
以上三幅图所示的免疫作用是人体生来就有的,叫非特异性性免疫
20.
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下列属于其传播途径的有
?
①血液传播;②与病人握手;③性传播;④与病人共同进餐;⑤母婴传播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60分)
21.
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
),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它的病原体一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
)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
携带者的血液、精液或乳汁、唾液、泪液和尿液中,主要通过性行为、血液和母婴等途径传播。目前还没有可临床使用的艾滋病疫苗,因此所有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都属于易感人群。请分析回答:
(1)
的结构简单,由
?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从传染病的角度看,艾滋病患者和
携带者属于
?。
(3)目前,科学家正致力于艾滋病疫苗的研究,艾滋病疫苗在免疫中属于
?,注射疫苗后获得的免疫属于
?免疫。如果研制成功,这种疫苗对艾滋病患者和
携带者有效吗?
?。
(4)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以及共用学习用具等日常生活行为
?(填“会”或“不会”)感染艾滋病。
22.
请根据以下资料回答。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传柒病。流感患者的鼻涕、唾液和痰液中含有大量流感病毒。当流感患者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会从鼻咽部喷出大量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飞沫悬浮于空气中,周围的人吸入了这种带病毒的空气后,就有可能患流感。
(1)流感的病原体是
?,传播途径是
?。
(2)流感高发季节,人们接种流感疫苗,体內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机体对流感的抵抗力,这种免疫属于
?(选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免疫。
23.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月,世卫组织宣告新冠肺炎为全球大流行病。到

日为止,全球已感染超
万人。
资料
:新型冠状病毒通过空气、飞沫、接触等途径传播,为了减少疾病的传播,我国各地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进入小区、单位等公共场所人员需测体温,疾病密切接触者居家隔离进行医学观察,健康人平时勤洗手、出门戴口罩等。
资料
:开发安全有效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的重要手段。在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株后,将其灭活减毒并进行相关的动物及人体免疫试验,观察是否产生生物学效应。
(1)根据病原体类型可判断“新冠肺炎”属于
?传染病,它具有传染性和
?的特点。
(2)疫情期间,健康人出门要佩戴口罩,从控制传染病的角度看戴口罩是为了
?。
(3)资料
中灭活减毒的新冠病毒株(疫苗)叫做
?。“是否产生生物学效应”,指的是疫苗能否成功引发
?免疫(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并能促使人体产生一种抵抗该病毒的特殊蛋白质即
?。
24.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疫苗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制品,在预防传染病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指出,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存在记录造假等行为。随后,对有效期内所有批次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全部实施召回,相关责任人被依法严肃惩处。
资料二:


日、
日,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相维发生两次
级地震。地震发生之后,在政府的组织和救援者的帮助下,当地灾民采取了一系列防疫措施:保护水源,食物煮熟后食用,消灭蚊虫,对患病者及时隔离治疗等。
(1)疫苗通常是用失活或减毒的
?制成的生物制品。疫苗在免疫中属于
?,接种后,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可获得对该病的免疫力,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2)食物煮熟后食用和消灭蚊虫,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3)对动脉血管出血的患者,应立即在其伤口的
?(填“远心”或“近心”)端止血急救。
答案
第一部分
1.
A
2.
C
【解析】AD.人体皮肤的屏障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体液(含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都属于是非特异性免疫,AD不符合题意;
B.人体内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这些免疫都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故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不符合题意;
C.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C符合题意。
3.
D
【解析】心肺复苏是一种救助心跳突然停止跳动的患者的急救措施,通过人工保持脑功能直到自然呼吸和血液循环回复。
胸外心脏按压术:按压部位在胸骨中、下
交界处,以一手掌根部放在按压部位,将另一手的掌根重叠放于其手背上,两手手指交叉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抢救者双臂绷直,双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使胸骨下陷
厘米,然后立即放松按压,使胸骨自行复位,但手掌根部不要抬离胸壁以免移位。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不能冲击式的猛压。下压及向上放松的时间大致相同,按压频率成人及儿童均为
次/分。
“救自缢死
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实质上就是应用胸外心脏按压法。
故选:D。
4.
C
5.
B
6.
D
【解析】感染
病毒的人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因此感染
病毒的人属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传染源。故选D。
7.
A
8.
C
9.
B
10.
A
11.
D
12.
C
13.
B
14.
D
15.
B
【解析】健康的婴幼儿,自身免疫能力较差,仍然需要按照计划免疫的程序,接种疫苗,A错误;
疫苗通常是用失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B正确;
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种疾病,C错误;
接种疫苗后,人体可产生相应抗体,提高对相应传染病的抵抗力,D错误。故选B。
16.
D
17.
C
18.
C
19.
D
【解析】图
表示人体皮肤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这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图
表示人唾液或血液中的溶菌酶能使侵入人体的病原体溶解死亡,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A错误;图
所示是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B错误;图
皮肤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容易被细菌感染,是因为失去了皮肤对病菌的阻挡作用,使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而造成的,C错误;图


所示的免疫作用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因此是非特异性免疫,D正确。
20.
B
第二部分
21.
(1)
蛋白质外壳
??????(2)
传染源
??????(3)
抗原;特异性;无效
??????(4)
不会
22.
(1)
流感病毒;空气、飞沫传播
??????(2)
特异性
23.
(1)
呼吸道;流行性
【解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2)
切断传播途径
【解析】疫情期间,出门要佩戴口罩,从控制传染病的角度戴口罩是为了切断传播途径。
??????(3)
抗原;特异性;抗体
【解析】“观察是否产生生物学效应”,指的是灭活减毒的病毒(抗原)能否成功引发特异性免疫,人体内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毒的特殊蛋白质——抗体,从而提高人体的免疫免疫力,这里面一类型属于特异性免疫。
24.
(1)
病原体;抗原;特异性
【解析】疫苗通常是用失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疫苗相当于抗原,能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抗体,这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这种免疫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
??????(2)
切断传播途径
【解析】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只要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食物煮熟后食用和消灭蚊虫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3)
近心
【解析】动脉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去的血管,血流速度最快,应该在近心端用手指紧紧按住或用绷带压迫止血。
第1页(共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