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八上第三单元《写作 学习描写景物》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学习观察景物的方法,通过观察抓住景物特征。
2. 学习并总结景物描写手法。
二、教学重点:学习多角度观察景物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在观察景物的基础上,把握景物特征。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方法:观察法、描述法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尝试运用多种写作手法,结合各种感官的感受,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
2. 体会情景交融的感染力,使景物鲜活起来。
二、教学重点:调动感官,善用写景手法,融情于景。
三、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各种写作手法,写出景物独特之处,并将情感融于其中。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方法:举例分析法
第三单元解析
人文主题:本单元围绕“自然山水”主题编排了《三峡》《短文二篇》《与朱元思书》《唐诗五首》4 篇课文。通过学习,从古人歌咏山水的优美篇章中获得美的享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激发对山川的热爱,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语文要素:学习本单元,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借助联想和想象,仔细品味诗文,体会作者的情怀。提高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阅读古诗文的能力,积累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
写作——学习描写景物 解析
人文主题:细心观察生活中的景物,眼处心生句自神。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景物。
语文要素:学习从多个方面观察景物的方法,通过观察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多种手法,结合各种感官的感受,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尝试描写景物时恰当地融入情感,使景物鲜活起来。
教学过程
单元整体架构
参见上方。
第一课时新课导入
教师语言:同学们,法国大文豪福楼拜说:“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注意地去观察它,以便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和写过的特点。”由此可见,写作需要观察,长时间观察,写景物更是如此。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观察景物,把握景物特征。
课件展示:
? ? ? ?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注意地去观察它,以便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和写过的特点。?——【法】福楼拜
学生活动:倾听,思考。
【设计意图】
借助名人名言,点明观察对于写作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明确学习任务,引出新课。
初识景物特征
教师语言: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观察景物。你看到的景物可能在生活中司空见惯,但是,你有没有好好观察过呢?我们先来看一段文字,大家读完说说写的好不好。
课件展示:
一进公园,我深深地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了。朵朵红花随风摇曳,在阳光下绽放笑脸,蝴蝶蜜蜂翩翩起舞。人们纷纷拿出手机来,拍下这美的一幕。
学生活动:浏览;各抒己见
教师过渡语言:大家说的都有道理。读完这一段能感觉到这花很美,可是,是什么花呢?花美在何处呢?作为读者能否借由文字,产生美好的联想呢?没错,这段描写并没能真正把握景物的特征。景物的特征,常常表现在形状、色彩、声音等各方面。这些方面,也是我们观察景物时的重点。
课件展示:
景物的特征,常常表现在形状、色彩、声音等各方面。这些方面,也是我们观察景物时的重点。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明确抓住景物特征,才抓住了景物的“神”。同时,了解景物特征包含哪些方面,进一步明确观察重点。
学习如何把握景物特征
课件展示:
? ? 一张盛放的荷花图片
学生活动:
1. ??观察
2. ??填写观察卡片???????????????
课件展示:
明确:
教师过渡语言:这个观察卡片设计的非常简单。大家联想生活中你见过的荷花,看看这个卡片有没有值得补充的地方呢,也就是观察荷花有没有其他的观察内容和观察角度呢?看谁补充的最多。
学生活动:
1. ??补充
2. ??分享
明确:
景物描写手法总结:
? ? 抓住景物特征;
调动感官;
? ? 多角度描写(俯仰结合、动静结合等);
? ? 融情于景。
【设计意图】
通过补充观察卡片,学生明确抓住景物特征,才抓住了景物的“神”。同时,了解景物特征包含哪些方面,进一步明确观察内容。
观看视频,填写卡片
教师语言: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基本了解了景物观察的内容和方法。接下来,我们来练习一下,看看大家能否用一双慧眼,捕捉景物之美。
课件展示:播放一小段九寨沟的视频。
学生活动:观看记录?????????????
【设计意图】
上一环节学习如何观察景物,此环节重在练习观察景物的方法。
第一课时课后活动
教师语言:请同学们结合自己刚才所看到的九寨沟,写一个景物描写的片段。
【设计意图】
由观察到写作,为接下来的写作指导做准备。
第二课时课程导入
教师语言: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大家已经对景物的观察方法和描写手法的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我们结合同学们的作业,进一步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学生活动:倾听,思考。
【设计意图】
品析作品
教师语言: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这位同学所写的颐和园。大家看完,请各抒己见来点评一下,写的好在何处,哪些方面值得改进。
课件展示:
九寨沟,可谓是我见过最美的景色之一,山雄水碧,令人沉醉。
论山,九寨沟可是神仙一般,早晨,从远望去,山腰上环绕着一层雾;上了山后,翠绿的山林在弥漫的晨雾中若隐若现;随着步伐的前进,耳边时不时还会传来鸟的啼叫,水流的冲荡之声,仿佛到了仙境一般,别有一番景致与灵气。论水,可是九寨沟中的代表,其中湖最具特色;站在山上俯瞰,水是深蓝的,给人一种深邃与捉摸不透的感觉;下了山,从近观之,哪知水竟为绿色,清澈见底,水下的石子、水藻全部一目了然;风过处,湖面泛起层层涟漪,在湖边静静漫步,看波纹慢慢向远处荡漾而去,心境开阔,十分宜人。瀑布,也为九寨沟中的独有,虽然瀑布不大,却能给人激情昂扬的感觉;从平静的湖边走来,看水流从石头上飞速而下,瞬间心中激起水花,内心十分畅快!
九寨沟的山富有仙气,九寨沟的水各有不同,山水相连,相互映衬,別般景致在眼前。
学生活动:
? ? ? ? ? ? ? ? ?阅读
品析
交流
明确:
? ?九寨沟,可谓是我见过最美的景色之一,山雄水碧(明确提出景物特征),令人沉醉。
? ?论山,九寨沟可是神仙一般,早晨,从远望去,山腰上环绕着一层雾;上了山后,翠绿的山林在弥漫的晨雾中若隐若现;随着步伐的前进,耳边时不时还会传来鸟的啼叫,水流的冲荡之声,仿佛到了仙境一般,别有一番景致与灵气。(随着游览顺序,视野变化,山景不同,写出了山多角度的特征。山与云雾、鸟鸣、水流等景致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不足之处:第一段说山的特点是“雄”,而细读此段,感觉重点突出的是“灵秀”。)论水,可是九寨沟中的代表,其中湖最具特色(写作有重点,抓住最有特色的景致来写,抓住“水”的核心特征“碧”来写,而且写出了不一样的“碧”色);站在山上俯瞰,水是深蓝的,给人一种深邃与捉摸不透的感觉;下了山,从近观之,哪知水竟为绿色,清澈见底,水下的石子、水藻全部一目了然;风过处,湖面泛起层层涟漪,在湖边静静漫步,看波纹慢慢向远处荡漾而去,心境开阔,十分宜人(有视野转换,有动有静,调动各种感官,融情于景,角度多样)。瀑布,也为九寨沟中的独有,虽然瀑布不大,却能给人激情昂扬的感觉;从平静的湖边走来,看水流从石头上飞速而下,瞬间心中激起水花,内心十分畅快!(重点写湖,次写瀑布,写出了九寨沟水的多样性)
? ? 九寨沟的山富有仙气(和第二段特征相符,和第一段不符),九寨沟的水各有不同,山水相连(文中没有具体展开,尤其是写“水”的部分,没有提到山景),相互映衬,別般景致在眼前。??????????????
【设计意图】
通过师生共同研讨学生作品,进一步巩固观察方法与写景方法,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进一步提升观察和写作能力。
修改作品
教师语言: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明确了这篇文章的优点和问题。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来修改润色这篇文章吧。
学生活动:修改文章????????????????
明确:
? ?九寨沟,可谓是我见过最美的景色之一,山灵水碧,令人沉醉。
? ?论山,九寨沟可是神仙一般,早晨,从远望去,山腰上环绕着一层雾;上了山后,翠绿的山林在弥漫的晨雾中若隐若现;随着步伐的前进,耳边时不时还会传来鸟的啼叫,水流的冲荡之声,仿佛到了仙境一般,别有一番景致与灵气。论水,可是九寨沟中的代表,其中湖最具特色;站在山上俯瞰,水是深蓝的,给人一种深邃与捉摸不透的感觉;下了山,从近观之,哪知水竟为绿色,清澈见底,水下的石子、水藻全部一目了然;风过处,湖面泛起层层涟漪,在湖边静静漫步,看波纹慢慢向远处荡漾而去,心境开阔,十分宜人。瀑布,也为九寨沟中的独有,虽然瀑布不大,却能给人激情昂扬的感觉;从平静的湖边走来,看水流从陡峭的山间飞速而下,瞬间心中激起水花,内心十分畅快!
九寨沟的山富有仙气,九寨沟的水各有不同,山水相连,相互映衬,別般景致在眼前。??????????????
【设计意图】
通过修改,学生对景物特征的提炼与描绘,对景物之间的配合,有了更加深入的体会。
阅读交流
教师语言: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修改习作,感受到景物描写生动到位带给人的美好感受。接下来,我们重点来看如何融情于景。请大家阅读下面文段,看看作者是如何融情于景的。
学生活动:
阅读
交流???????????
课件展示:
桂林山水
? ? 几年前我同父母乘船游桂林漓江,一睹“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景。如今我还记得那景色实是欲界之仙都: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千姿万态世世夸,但凭摹拟每每同。水天一色,山峰陡而无章,绿水清波荡漾,良多趣味,让人留连忘返,感叹此“绝妙漓江秋泛图”。
在九曲十八弯的江面上几艘宽宽扁扁的竹筏漂浮其上,筏上头戴斗篷的老翁端坐其中,肩头筏头站立几只大喉咙的鱼鹰,它们一闻水下微响,便会扎入水中,瞄准目标,转瞬就快而准地叼出大而肥的鱼儿。日以百次,次次成功,我不禁看得入神,它们为这幅青山绿水增添了更多生机。“自今以后知人意,一日须来一百回”,“茭草青青野水明,只待渔翁口里声”这样体现漓江山水的朴实民风,引世人流连忘归。
桂林山之清秀连绵使人惊奇;桂林水上风情,更乃一绝!
明确:
桂林山水
? ? 几年前我同父母乘船游桂林漓江,一睹“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景。如今我还记得那景色实是欲界之仙都: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千姿万态世世夸,但凭摹拟每每同。水天一色,山峰陡而无章,绿水清波荡漾,良多趣味,让人留连忘返,感叹此“绝妙漓江秋泛图”。
? ?在九曲十八弯的江面上几艘宽宽扁扁的竹筏漂浮其上,筏上头戴斗篷的老翁端坐其中,肩头筏头站立几只大喉咙的鱼鹰,它们一闻水下微响,便会扎入水中,瞄准目标,转瞬就快而准地叼出大而肥的鱼儿。日以百次,次次成功,我不禁看得入神,它们为这幅青山绿水增添了更多生机。“自今以后知人意,一日须来一百回”,“茭草青青野水明,只待渔翁口里声”这样体现漓江山水的朴实民风,引世人流连忘归。
? ?桂林山之清秀连绵使人惊奇;桂林水上风情,更乃一绝!
①念念不忘体现景美
②山景水景风韵不同体现景异
③引用诗句凸显水上风情
④结尾高度评价,体现赞美
由此可见,情感的抒发在于真真正正被景致美、人情美所打动,才可在字里行间体现赞美之意。
【设计意图】
结合实例,总结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第二课时:课后活动
课后活动:
同学们,熟悉的校园,你可曾细心观察?脚下的北京城,你是否留心赏看?大山大河,你可有钟爱之景?请你运用所学写景方法,选一处最喜欢的景致,写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