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2020年秋部编版八上语文期中期末复习专题
6.2
综合性学习
“我们的互联网时代”2020中考题
八上期末专题复习六:综合性学习
“我们的互联网时代”2020中考题
1.
2020年广西柳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活动三:我探究】
23.近日来,新冠肺炎病毒持续蔓延,世界各国再次面临严峻挑战。
(1)在某论坛上有一个关于中美新冠肺炎疫情统计表,请你仔细阅读彪哥,写出你的探究所得。(2分)
时间
项目名称
中国(人数)
美国(人数)
2020年7月1日
每日新增确诊
3
4.3万
累计确诊
8.53万
261.88万
2020年7月2日
每日新增确诊
5
5.4万
累计确诊
8.53万
267.28万
2020年7月3日
每日新增确诊
3
5.7万
累计确诊
8.53万
272.98万
探究所得:
(称呼问候1分,表达安慰之心1分,表达崇敬之情或表达学习之意2分,意对即可)①
23.答案:(1)探究所得:示例1:中国较好地控制住新冠肺炎疫情蔓延(1分),美国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或美国新冠肺炎疫情数据居高不下,或美国新冠肺炎疫情数据持续升)(1分)
示例2:中国在制新肺疫情蔓延方面做得比美国好(或中国患新冠肺炎人数比美国少)(2分)(只写单个数据或单日数据不给不或美国单方面情况给分,写出两国的比较情况给2分
(2)面对疫情,美国华盛顿的一名初中生艾米莉就“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在网上发出了求助帖,热心网友们纷纷跟帖献计献策。请你也在留言区跟帖,提出两条建议。(2分)
网友“三江人”:重视个人的生命安全,采取全面周密的防护措施,比如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
跟帖建议:①
②
(2)跟帖建议:1.外出要戴口罩;2.要勤洗手。(或要注意个人卫生,多检测体温,不参与聚集,房间常通风,多消毒,吃饭要使用公筷……)(写出一点得1分,写出两点得2分,不是“个人防护”方面的建议不给分)
(探究所得2分;跟帖建议2分)
2.
2020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语文试卷
二、综合实践与口语交际(本题共3个小题,共6分)
10.网络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云购物”“云课堂”“云祭祀”“云传承”“云诊断”……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云端”。为此,学校开展了以“我身边的‘云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语文老师正在通过“云课堂”讲授“和”文化的知识。请你运用积累的有关“和”文化的故事、俗语、名言等,仿照示例写出对“和”的理解。
示例:从“六尺巷”的故事中,我懂得了“和”是忍让与宽容。
【答案】(1)示例一:从“将相和”的故事中,我懂得了“和”是顾全大局与不计得失。
示例二:从“昭君出塞”的故事中,我懂得了“和”是和谐共处与民族团结。
示例三:从“礼之用,和为贵”
名言中,我懂得了“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示例四:从“庶政惟和,万国咸宁”
的名言中,我懂得了“和”是为政治国的法宝。
【解析】(1)这道题考查仿写能力和语文积累能力。注意仿写的结构是“从……的故事(名言、俗语)中,我懂得了‘和'是……”。比如“将相和”的故事表达的是顾全大局的意识,“昭君出塞”的故事表达的是民族团结的美德,“家和万事兴”的俗语表达的是家庭和睦的重要性。
(2)学校将在7月17日举办“云知识”线下专题讲座,要求全体同学参加。小明同学因家中有事不能参加,假如你是小明,请在讲座前一天写一张请假条向王老师请假。
(2)示例:
请假条
王老师:
我因家中有事,不能参加明天的“云知识”专题讲座,需请假一天,请您批准。
您的学生:小明
2020年7月16日
(2)这道题考查写作应用文的能力。请假条在格式上有固定的要求:题目在第一排居中;称呼在第二排顶格;正文在第三排空两格开始写;结尾落款部分署名在上,日期在下。内容上,需要在正文部分写清楚请假的原因和具体时间。本题请假的原因是“家中有事,不能参加明天的‘云知识'专题讲座”,根据“请在讲座前一天写一张请假条向王老师请假”可知,请假时间是“7月17日一天”。据此写作即可。
(3)通过这次活动,你一定对“云生活”有了些了解,请你向父亲或母亲介绍下“云生活”给我们带来哪些益处。(至少说出两方面益处)
(3)示例一:妈妈(爸爸),“云生活”的好处有很多,比如“云诊断”,让我们在家里就能看病,节省了去医院排队挂号的时间;“云购物”,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选购自己喜欢的商品,避免了疫情期问聚集感染……示例二:妈妈(爸爸),“云生活”的好处有很多,比如“云祭祀”这种文明祭扫方式,能完成远在异乡的人们祭扫的心愿;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3)这道题考查口语交际能力和认识理解能力。根据题干中的“网络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云购物'‘云课堂'‘云祭祀'‘云传承'‘云诊断'……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云端'”可知,我们身边的“云生活”主要体现在“云购物”“云课堂”“云祭祀”“云传承”“云诊断”等方面,从中选择两个方面向父母介绍即可。
3.
2020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任务。
网络文学如何传承中华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对网络小说的滋养还体现在中华灿烂的文人文化对其的熏陶,诗书剑气、琴棋书画、江湖人生等内容的摹写,使网络文学呈现出古典文化的风韵。当年明月自孩童时起七年读了十一遍《上下五千年》,流潋紫、沧海明珠都非常爱读《红楼梦》。他们以网络小说创作对中华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以现代观念重新观照传统文化。如《木兰无长兄》(祈=祷君)向《木兰辞》致敬,以现代女性观念重新讲述,木兰不只是一个代父出征的女子,还.是一个自立自强的有丰富情感世界的女性。
(摘自《光明日报》2020年1月8日)
“跨”出火花“融”出色彩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不同文化圈层之间的交融已经越来越普遍,并不时撞出让人耳目一新的火花。比如.上海彩虹合唱团用亦庄亦谐的形式表现日常生活,受到年轻人热捧;湖南小伙用花鼓戏腔调植入欧美摇滚,造成“神曲”效应;年轻的相声演员吸收说唱、舞蹈甚至动漫元素,为传统曲艺披上时尚外衣.……凡此种种,既是文艺创新的结果,更是年轻一代的二激情绽放。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2020年1月14日)
22.
(2分)读报时,碰到不熟悉的词语要善于猜想。请联系上下文,猜猜“观照”是什么意思。
22.
(2分)
观察、审视、看待(答出“看”的意思即可)
23.(4分)读报时,碰到相类似的信息要学会比较。请说说以.上两则材料在话题和观念.上有何相通之处。(80字左右)
23.
(4分)示例:两则材料都针对差别很大、看似对立的两种文化现象发表看法(说出话题1分),都主张不同类型、不同圈层的文化之间的传承、跨越和融合(说出观念2分),并认为这样才能带来创新,才能赢得年轻人的喜爱(说出影响1分)。
4.
2020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语文试卷
9.综合探究。(共6分)
疫情期间,全国有多地开启了“助农直播带货”活动。6月7日晚,湖南卫视携手芒果扶贫云超市推出的《出手吧,兄弟!》特别节目,为湖南贫困地区农产品“直播带货”火遍全国。两个多小时的“直播带货”活动中,经“天天兄弟”、海清等艺人大力推荐,吉首王婆泡菜大卖特卖,6分钟销售16万份订单。吉首王婆泡菜与来自隆回县的龙牙百合等农产品销售火爆。超1亿观众通过湖南卫视、拼多多等平台全程参与,活动带货1.02亿元。湘西农产品搭上直播带货快车,走出湘西,走山湖南,走向全国。
(1)如果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播,请用几句话推介湘西最具特色的一种农产品。(2分)
【分析】(1)本题考查推介语的拟写能力。推介语,顾名思义,就是对某种农产品进行推荐和介绍,所以要抓住选择的某种农产品的主要特点,用简洁优美的语句加以表述,给消费者以深刻的印象。比如湘西有名的糍粑,可从它制作的工艺、用途、口感等不同方面加以介绍。
(1)示例:①保靖黄金茶,是古老珍稀的地方茶树品种资源,有“一两黄金一两茶”之誉。产品滋味醇爽,浓而不苦,乃馈赠亲友的上选佳品。②湘西猕猴桃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果肉黄绿色,甜酸适度,风味纯正,清香可口。③湘西腊肉,一种具有地方特色风味的食品,既是湘西人民款待贵客的佳肴,也是亲友之间馈赠的佳品。(椪柑、毛尖、糍粑等皆可)(2分)
(2)请你帮助农民再设计一个活动推销农产品。(1分)
(2)本题考查活动的设计能力。根据平时的实践与积累,设计一种能推销农产品的活动即可。比如:美食品、农产品交流会等。
(2)农博会、美食节、广告促销.、平台推广、进社区……(1分)
(3)现在直播带货越来越火,有人肯定也有人反对,对此你有什么看法?(3分)
(3)本题考查观点的表达能力。此题为开放题,解题时先明确观点,然后有条理地阐述理由。如果对直播带货表示支持,可阐述其优点,如:直播购物更直观,能让观众近距离地了解产品,价格更优惠等等。如果对直播带货表示反对,则阐述其缺点。比如,消费者只能听介绍,看产品,但是产品质地如何,无法亲自触摸;直播产品与实际销售产品不同,等等。
(3)利:①直播购物的及时性、互动性强。②节省了用户时间。③价格更优惠。④给一些需要创业的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舞台,无需实体店投入,无需开网店,大大节省前期投入。⑤从自助搜索到实时导购。
弊:①货品质量难以保障,煤假宣传问题凸显。②带货的产品也非常有局限性。③行业规范还不到位。④对于商家而言,特别是品牌商家,这样操作会对品牌造成损害,发现产品其他通道卖不动了,继而继续直播带货,利润降低,品牌影响力逐步下降,形成恶性循环。
(每点一分,答对三点给满分)
5.
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9分)
材料一:5G产业研究专家冯媛在谈到中国5G技术为什么能领先全球这一问题时表示:在经历“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并跑”的不同阶段后,5G技术领先来之不易。5G网络传输速率是4G的10-100倍。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引擎,5G是发展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在线经济等新产业的重要支撑。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0年6月7日)
材料二:疫情期间,在北京,由5G驱动的无人机在国家体育场附近发放口罩;在广州,数百辆无人驾驶汽车不停地对街道进行消毒;在南京,一些高中利用5G技术进行了远程考试。医疗领域发现了5G的更多用途,有100多家采用了5G系统的医院在新冠疫情期间进行了线上医疗会诊。
(摘编自《参考消息》2020年5月8日)
材料三:5G专家李正茂指出:现在凡是有“智慧”这个字眼的行业,基本都跟5G有关,这就是5G带来的非常本质的变化。基于这个变化,大多数行业都会受到5G的影响,行业的运作模式、形态将会发生一些新变化。
李正茂预测,5G会让教育“大变身”,将会变革教育行业体系。过去学校有围墙,今后学校是没有围墙的。学校教育将是开放、公开、大规模的高质量教育。在5G的帮助下,距离将不再是教育难以逾越的鸿沟。
5G将让远程医疗手术成为可能。李正茂解释称,人看电视时,对100毫秒的时延几乎没有感知,但在手术中,100毫秒时延可能造成患者生命危险,这是过去远程医疗手术无法进行的原因。5G时代,远程医疗的时延低至几毫秒,让手术的安全性得到了保障。
在广州,5G正被应用于机场安保。监控设备通过5G网络实现高清视频实时回传、
即时分析。借助5G网络,白云机场还建立了统一监控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5G将让民航业的安全更有保障。
(摘编自《环球时报》2020年5月19日)
17.根据材料,下列对5G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5G技术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引擎,支撑着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在线经济等新产业的发展。
B.中国5G技术领先世界来之不易,通信网络先后经历“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并跑”等不同发展阶段。
C.基于5G带来的非常本质的变化,所有行业都会受到5G的影响,行业的运作模式、形态已发生一些新变化。
D.5G会让教育“大变身”,将会变革教育行业体系。在5G的帮助下,教育将会越过“距离”的鸿沟。
17.
(3分)C(错误有两点,一是选项“所有行业”说法过于绝对,与材料不符;二是选项“已发生”与材料不符。)
18.
请你为“材料二”拟写新闻标题。(不超过15字)(2分)
18.
(2分)示例①5G产业“战疫"表现亮丽②5G在疫情期间得到了广泛应用③5G
助力各地抗疫
19.根据材料,请概括出5G将给--些行业带来哪些变化。你觉得5G还能运用在什么领域呢?(4分)
19.(4分)
(1)行业变化:①5G将会变革教育体系。
②5G将让远程医疗手术成为可能。
③5G将让民航业安全更有保障。(每点1分)
(2)运用领域: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能基建等等。(1
分)(举出一例即可)
【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要对图画细心观察,图画的主题也要明确,结合主题和画面的内容作答即可。画面中的一个少年不顾家庭、学校、技术、法律的约束,抵挡不了网络游戏的诱惑,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寓意为:警示孩子要远离网络游戏。
【解答】答案:
(1)画面中的一个少年不顾家庭、学校、技术、法律的约束,抵挡不了网络游戏的诱惑,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
6.
2020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5.【时刻警醒】
读如图题为“拉”的漫画,完成任务。
(1)简要说明画面内容。(3分)
(2)解释漫画的含义。(3分)
(2)警示孩子要远离网络游戏。
【点评】图文转化应注意:
①注重整体阅读。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②注意图的细节。图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画中的字、图下的“注”等。③把握题目要求。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同时题目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这样,比较分析有关内容,就可准确回答问题。
7.
2020年新疆阿克苏地区中考语文试卷
7.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答题。(共7分)
材料一:微信是一款手机通讯软件,支持通过手机网络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可以单聊及群聊,还能根据地理位置找到附近的人,带给朋友们全新的移动沟通体验。作为一种更快速的即时通讯工具,
?微信具有零资费、跨平台沟通、显示实时输入状态等功能,与传统的短信沟通方式相比,更灵活、智能,且节省资费。
材料二:微信成“危信”,引起很多人的担忧。一些网友认为,微信比QQ等网络聊天工具更可怕,因为微信交友更迅速,见面也更容易,一些警惕性不高尤其是不谙世事的未成年人很容易受骗。除此之外,微信海量信息中错讹多,读来让人有种碎片化之感。
(1)用一句话概括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2分)
7、(1)“微信的利与弊”或“微信是把双刃剑”。(意对即可。2分)
(2)仔细观察下面题为《如此“微信家族”》的漫画,回答问题。(5分)
??①左边漫画讽刺了什么现象?(2分)
(2)①晚辈们只注意用微信相互沟通,却忽略了与老年人情感交流。(意对即可。2分)
②请以爷爷或奶奶的身份对在场的晚辈说一句话。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语言婉转含蓄,不伤害感情。(3分)
②示例:不要一直玩手机,这样对眼睛不好。(或“一直玩手机,累了吧,咱们说说话,休息一会儿。”)(合情合理即可,
3分)
8.
2020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语文试卷
27.综合·探究
材料一:
线上教育即E-learning,是以网络为介质的教学方式,通过应用信息技术科技和互联网技术进行内容传播和快速学习的方法。
材料二:
利用互联网进行在线学习的方式已逐渐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一方面,网络为教育架起了一座桥梁,让大部分人有机会接触更广泛的知识,实现个性化教学;但另一方面,线上教育也有很多劣势,如互动性差,技术不够成熟等。
材料三:
新浪网潘程《十年内,线上教育将成主流》一文披露iTutorGroup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杨正大博士观点:在未来十年内,线下教育终成辅助,线上教育才是主角。
材料四:
知网署名徐博、黄卉的文章《线上教育无法完全取代线下教育》认为,线上教育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弥补了以往教育存在的一些不足,但同时也带来了难以实现因材施教和因时施教的问题,因此线上教育只是辅助,要完全取代线下教育是非常困难的。
(1)请综合上面材料设置一个问题。
【分析】(1)本题考查质疑分析能力。材料一给出了线上教育的定义;材料二分析了线上教育的优势和劣势;材料三和材料四,写出了线上教育发展的不同前景:材料三认为“在未来十年内,现下教育终成辅助,线上教育才是主角”;材料四与之相反,认为:线上教育只是辅助,要完全取代线下教育是非常困难的。因此,结合这四则材料的内容,可以提出问题--既然针对线上教育的前景,不同的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那么你的观点是什么呢?理由是什么?
【解答】答案:
(1)示例:针对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不同声音,你认为未来的教育发展是什么样的?理由是什么?
(2)结合疫情期间你的体验,谈谈你对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的认识。字数在100字以内。
(2)本题考查语言应用能力。示例:线上教育学习方式灵活,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教学形式个性化,可以运用计算机网络特有的数据库管理和双向交互功能,让系统对每个同学的学习进行跟踪;根据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个性化建议与计划,更利于同学顺利完成学业。但这是对有一定自制能力和学习基础起点较高的人而言的。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中学生们来说,老师的耳提面命往往更容易让他们学进心里面去,缺少监管的线上教育无论如何也做不到这点。
(2)线上教育培训机构这几年如火如荼,解决了学生许多问题:上辅导班的地域问题;琐碎时间复习和预习功课问题;名师资源问题等。但线下师生的交流和管控是线上教育实现不了的,师生面对面的交流是绝大多数学生学习的动力所在。因此,线上教育很有优势,但线下教育也绝对不可少。
【点评】综合读写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多积累,多练习。
9.
2020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12.博闻中学开展“走进在线学习”系列活动,下面是与活动相关的三则材料,请认真阅读,并按要求完成相应
任务。(10分)
【材料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比如居家期间,也可以进行在线学习。在线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计算机互联网或手机无线网络,在一个网络虚拟空间进行学习的方式。在线学习虽然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但网络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设置了障碍。
【材料二】新冠疫情为教育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在线学习”按下了快进键。为此,有专业机构对我国K12①阶段学生群体近几年的在线学习人数及渗透率②进行了统计分析和预测。
【注】①K12∶指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的基础教育阶段;②渗透率∶指在线教育人数与总人数的比例。
【材料三】居家学习期间,九年级(2)班开展“读名著·考名著”的线上学习活动。小王同学准备给全班分享《水浒传》中的经典片段,下面是他设计的一张幻灯片。
?
(1)“在线学习”的优缺点是什么?请根据材料一的内容简要概括。优点:不受时空限制;缺点:不利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每点1分]
(2)请根据材料二的统计图,概括我国K12阶段学生人数、在线学习人数与渗透率呈现出的变化特点。(3分)
[2][3分]
学生人数逐年减少;在线学习人数不断增加;渗透率不断提高。[每点1分]
(3)请根据原著内容,简要回答材料三中小王同学幻灯片上的两个问题。(5分)
[3][5分]
①[林冲]携刀误入白虎堂。[画线处各1分,共2分]
②陆谦[陆虞候]暗地里谋划杀害林冲,恰被李小二发现并及时告知了林冲,从而丝了林冲性命。[画线处各1分,共3分]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上期末专题复习六:综合性学习
“我们的互联网时代”2020中考题
1.
2020年广西柳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活动三:我探究】
23.近日来,新冠肺炎病毒持续蔓延,世界各国再次面临严峻挑战。
(1)在某论坛上有一个关于中美新冠肺炎疫情统计表,请你仔细阅读彪哥,写出你的探究所得。(2分)
时间
项目名称
中国(人数)
美国(人数)
2020年7月1日
每日新增确诊
3
4.3万
累计确诊
8.53万
261.88万
2020年7月2日
每日新增确诊
5
5.4万
累计确诊
8.53万
267.28万
2020年7月3日
每日新增确诊
3
5.7万
累计确诊
8.53万
272.98万
探究所得:
(称呼问候1分,表达安慰之心1分,表达崇敬之情或表达学习之意2分,意对即可)①
23.答案:(1)探究所得:示例1:中国较好地控制住新冠肺炎疫情蔓延(1分),美国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或美国新冠肺炎疫情数据居高不下,或美国新冠肺炎疫情数据持续升)(1分)
示例2:中国在制新肺疫情蔓延方面做得比美国好(或中国患新冠肺炎人数比美国少)(2分)(只写单个数据或单日数据不给不或美国单方面情况给分,写出两国的比较情况给2分
(2)面对疫情,美国华盛顿的一名初中生艾米莉就“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在网上发出了求助帖,热心网友们纷纷跟帖献计献策。请你也在留言区跟帖,提出两条建议。(2分)
网友“三江人”:重视个人的生命安全,采取全面周密的防护措施,比如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
跟帖建议:①
②
(2)跟帖建议:1.外出要戴口罩;2.要勤洗手。(或要注意个人卫生,多检测体温,不参与聚集,房间常通风,多消毒,吃饭要使用公筷……)(写出一点得1分,写出两点得2分,不是“个人防护”方面的建议不给分)
(探究所得2分;跟帖建议2分)
2.
2020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语文试卷
二、综合实践与口语交际(本题共3个小题,共6分)
10.网络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云购物”“云课堂”“云祭祀”“云传承”“云诊断”……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云端”。为此,学校开展了以“我身边的‘云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语文老师正在通过“云课堂”讲授“和”文化的知识。请你运用积累的有关“和”文化的故事、俗语、名言等,仿照示例写出对“和”的理解。
示例:从“六尺巷”的故事中,我懂得了“和”是忍让与宽容。
【答案】(1)示例一:从“将相和”的故事中,我懂得了“和”是顾全大局与不计得失。
示例二:从“昭君出塞”的故事中,我懂得了“和”是和谐共处与民族团结。
示例三:从“礼之用,和为贵”名言中,我懂得了“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示例四:从“庶政惟和,万国咸宁”
的名言中,我懂得了“和”是为政治国的法宝。
【解析】(1)这道题考查仿写能力和语文积累能力。注意仿写的结构是“从……的故事(名言、俗语)中,我懂得了‘和'是……”。比如“将相和”的故事表达的是顾全大局的意识,“昭君出塞”的故事表达的是民族团结的美德,“家和万事兴”的俗语表达的是家庭和睦的重要性。
(2)学校将在7月17日举办“云知识”线下专题讲座,要求全体同学参加。小明同学因家中有事不能参加,假如你是小明,请在讲座前一天写一张请假条向王老师请假。
(2)示例:
请假条
王老师:
我因家中有事,不能参加明天的“云知识”专题讲座,需请假一天,请您批准。
您的学生:小明
2020年7月16日
(2)这道题考查写作应用文的能力。请假条在格式上有固定的要求:题目在第一排居中;称呼在第二排顶格;正文在第三排空两格开始写;结尾落款部分署名在上,日期在下。内容上,需要在正文部分写清楚请假的原因和具体时间。本题请假的原因是“家中有事,不能参加明天的‘云知识'专题讲座”,根据“请在讲座前一天写一张请假条向王老师请假”可知,请假时间是“7月17日一天”。据此写作即可。
(3)通过这次活动,你一定对“云生活”有了些了解,请你向父亲或母亲介绍下“云生活”给我们带来哪些益处。(至少说出两方面益处)
(3)示例一:妈妈(爸爸),“云生活”的好处有很多,比如“云诊断”,让我们在家里就能看病,节省了去医院排队挂号的时间;“云购物”,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选购自己喜欢的商品,避免了疫情期问聚集感染……示例二:妈妈(爸爸),“云生活”的好处有很多,比如“云祭祀”这种文明祭扫方式,能完成远在异乡的人们祭扫的心愿;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3)这道题考查口语交际能力和认识理解能力。根据题干中的“网络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云购物'‘云课堂'‘云祭祀'‘云传承'‘云诊断'……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云端'”可知,我们身边的“云生活”主要体现在“云购物”“云课堂”“云祭祀”“云传承”“云诊断”等方面,从中选择两个方面向父母介绍即可。
3.
2020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任务。
网络文学如何传承中华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对网络小说的滋养还体现在中华灿烂的文人文化对其的熏陶,诗书剑气、琴棋书画、江湖人生等内容的摹写,使网络文学呈现出古典文化的风韵。当年明月自孩童时起七年读了十一遍《上下五千年》,流潋紫、沧海明珠都非常爱读《红楼梦》。他们以网络小说创作对中华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以现代观念重新观照传统文化。如《木兰无长兄》(祈=祷君)向《木兰辞》致敬,以现代女性观念重新讲述,木兰不只是一个代父出征的女子,还.是一个自立自强的有丰富情感世界的女性。
(摘自《光明日报》2020年1月8日)
“跨”出火花“融”出色彩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不同文化圈层之间的交融已经越来越普遍,并不时撞出让人耳目一新的火花。比如.上海彩虹合唱团用亦庄亦谐的形式表现日常生活,受到年轻人热捧;湖南小伙用花鼓戏腔调植入欧美摇滚,造成“神曲”效应;年轻的相声演员吸收说唱、舞蹈甚至动漫元素,为传统曲艺披上时尚外衣.……凡此种种,既是文艺创新的结果,更是年轻一代的二激情绽放。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2020年1月14日)
22.
(2分)读报时,碰到不熟悉的词语要善于猜想。请联系上下文,猜猜“观照”是什么意思。
22.
(2分)
观察、审视、看待(答出“看”的意思即可)
23.(4分)读报时,碰到相类似的信息要学会比较。请说说以.上两则材料在话题和观念.上有何相通之处。(80字左右)
23.
(4分)示例:两则材料都针对差别很大、看似对立的两种文化现象发表看法(说出话题1分),都主张不同类型、不同圈层的文化之间的传承、跨越和融合(说出观念2分),并认为这样才能带来创新,才能赢得年轻人的喜爱(说出影响1分)。
4.
2020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语文试卷
9.综合探究。(共6分)
疫情期间,全国有多地开启了“助农直播带货”活动。6月7日晚,湖南卫视携手芒果扶贫云超市推出的《出手吧,兄弟!》特别节目,为湖南贫困地区农产品“直播带货”火遍全国。两个多小时的“直播带货”活动中,经“天天兄弟”、海清等艺人大力推荐,吉首王婆泡菜大卖特卖,6分钟销售16万份订单。吉首王婆泡菜与来自隆回县的龙牙百合等农产品销售火爆。超1亿观众通过湖南卫视、拼多多等平台全程参与,活动带货1.02亿元。湘西农产品搭上直播带货快车,走出湘西,走山湖南,走向全国。
(1)如果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播,请用几句话推介湘西最具特色的一种农产品。(2分)
【分析】(1)本题考查推介语的拟写能力。推介语,顾名思义,就是对某种农产品进行推荐和介绍,所以要抓住选择的某种农产品的主要特点,用简洁优美的语句加以表述,给消费者以深刻的印象。比如湘西有名的糍粑,可从它制作的工艺、用途、口感等不同方面加以介绍。
(1)示例:①保靖黄金茶,是古老珍稀的地方茶树品种资源,有“一两黄金一两茶”之誉。产品滋味醇爽,浓而不苦,乃馈赠亲友的上选佳品。②湘西猕猴桃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果肉黄绿色,甜酸适度,风味纯正,清香可口。③湘西腊肉,一种具有地方特色风味的食品,既是湘西人民款待贵客的佳肴,也是亲友之间馈赠的佳品。(椪柑、毛尖、糍粑等皆可)(2分)
(2)请你帮助农民再设计一个活动推销农产品。(1分)
(2)本题考查活动的设计能力。根据平时的实践与积累,设计一种能推销农产品的活动即可。比如:美食品、农产品交流会等。
(2)农博会、美食节、广告促销.、平台推广、进社区……(1分)
(3)现在直播带货越来越火,有人肯定也有人反对,对此你有什么看法?(3分)
(3)本题考查观点的表达能力。此题为开放题,解题时先明确观点,然后有条理地阐述理由。如果对直播带货表示支持,可阐述其优点,如:直播购物更直观,能让观众近距离地了解产品,价格更优惠等等。如果对直播带货表示反对,则阐述其缺点。比如,消费者只能听介绍,看产品,但是产品质地如何,无法亲自触摸;直播产品与实际销售产品不同,等等。
(3)利:①直播购物的及时性、互动性强。②节省了用户时间。③价格更优惠。④给一些需要创业的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舞台,无需实体店投入,无需开网店,大大节省前期投入。⑤从自助搜索到实时导购。
弊:①货品质量难以保障,煤假宣传问题凸显。②带货的产品也非常有局限性。③行业规范还不到位。④对于商家而言,特别是品牌商家,这样操作会对品牌造成损害,发现产品其他通道卖不动了,继而继续直播带货,利润降低,品牌影响力逐步下降,形成恶性循环。
(每点一分,答对三点给满分)
5.
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9分)
材料一:5G产业研究专家冯媛在谈到中国5G技术为什么能领先全球这一问题时表示:在经历“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并跑”的不同阶段后,5G技术领先来之不易。5G网络传输速率是4G的10-100倍。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引擎,5G是发展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在线经济等新产业的重要支撑。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0年6月7日)
材料二:疫情期间,在北京,由5G驱动的无人机在国家体育场附近发放口罩;在广州,数百辆无人驾驶汽车不停地对街道进行消毒;在南京,一些高中利用5G技术进行了远程考试。医疗领域发现了5G的更多用途,有100多家采用了5G系统的医院在新冠疫情期间进行了线上医疗会诊。
(摘编自《参考消息》2020年5月8日)
材料三:5G专家李正茂指出:现在凡是有“智慧”这个字眼的行业,基本都跟5G有关,这就是5G带来的非常本质的变化。基于这个变化,大多数行业都会受到5G的影响,行业的运作模式、形态将会发生一些新变化。
李正茂预测,5G会让教育“大变身”,将会变革教育行业体系。过去学校有围墙,今后学校是没有围墙的。学校教育将是开放、公开、大规模的高质量教育。在5G的帮助下,距离将不再是教育难以逾越的鸿沟。
5G将让远程医疗手术成为可能。李正茂解释称,人看电视时,对100毫秒的时延几乎没有感知,但在手术中,100毫秒时延可能造成患者生命危险,这是过去远程医疗手术无法进行的原因。5G时代,远程医疗的时延低至几毫秒,让手术的安全性得到了保障。
在广州,5G正被应用于机场安保。监控设备通过5G网络实现高清视频实时回传、
即时分析。借助5G网络,白云机场还建立了统一监控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5G将让民航业的安全更有保障。
(摘编自《环球时报》2020年5月19日)
17.根据材料,下列对5G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5G技术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引擎,支撑着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在线经济等新产业的发展。
B.中国5G技术领先世界来之不易,通信网络先后经历“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并跑”等不同发展阶段。
C.基于5G带来的非常本质的变化,所有行业都会受到5G的影响,行业的运作模式、形态已发生一些新变化。
D.5G会让教育“大变身”,将会变革教育行业体系。在5G的帮助下,教育将会越过“距离”的鸿沟。
17.
(3分)C(错误有两点,一是选项“所有行业”说法过于绝对,与材料不符;二是选项“已发生”与材料不符。)
18.
请你为“材料二”拟写新闻标题。(不超过15字)(2分)
18.
(2分)示例①5G产业“战疫"表现亮丽②5G在疫情期间得到了广泛应用③5G
助力各地抗疫
19.根据材料,请概括出5G将给--些行业带来哪些变化。你觉得5G还能运用在什么领域呢?(4分)
19.(4分)
(1)行业变化:①5G将会变革教育体系。
②5G将让远程医疗手术成为可能。
③5G将让民航业安全更有保障。(每点1分)
(2)运用领域: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能基建等等。(1
分)(举出一例即可)
6.
2020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5.【时刻警醒】
读如图题为“拉”的漫画,完成任务。
(1)简要说明画面内容。(3分)
【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要对图画细心观察,图画的主题也要明确,结合主题和画面的内容作答即可。画面中的一个少年不顾家庭、学校、技术、法律的约束,抵挡不了网络游戏的诱惑,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寓意为:警示孩子要远离网络游戏。
【解答】答案:
(1)画面中的一个少年不顾家庭、学校、技术、法律的约束,抵挡不了网络游戏的诱惑,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
(2)解释漫画的含义。(3分)
(2)警示孩子要远离网络游戏。
【点评】图文转化应注意:
①注重整体阅读。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②注意图的细节。图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画中的字、图下的“注”等。③把握题目要求。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同时题目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这样,比较分析有关内容,就可准确回答问题。
7.
2020年新疆阿克苏地区中考语文试卷
7.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答题。(共7分)
材料一:微信是一款手机通讯软件,支持通过手机网络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可以单聊及群聊,还能根据地理位置找到附近的人,带给朋友们全新的移动沟通体验。作为一种更快速的即时通讯工具,
?微信具有零资费、跨平台沟通、显示实时输入状态等功能,与传统的短信沟通方式相比,更灵活、智能,且节省资费。
材料二:微信成“危信”,引起很多人的担忧。一些网友认为,微信比QQ等网络聊天工具更可怕,因为微信交友更迅速,见面也更容易,一些警惕性不高尤其是不谙世事的未成年人很容易受骗。除此之外,微信海量信息中错讹多,读来让人有种碎片化之感。
(1)用一句话概括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2分)
7、(1)“微信的利与弊”或“微信是把双刃剑”。(意对即可。2分)
(2)仔细观察下面题为《如此“微信家族”》的漫画,回答问题。(5分)
①左边漫画讽刺了什么现象?(2分)
(2)①晚辈们只注意用微信相互沟通,却忽略了与老年人情感交流。(意对即可。2分)
②请以爷爷或奶奶的身份对在场的晚辈说一句话。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语言婉转含蓄,不伤害感情。(3分)
②示例:不要一直玩手机,这样对眼睛不好。(或“一直玩手机,累了吧,咱们说说话,休息一会儿。”)(合情合理即可,
3分)
8.
2020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语文试卷
27.综合·探究
材料一:
线上教育即E-learning,是以网络为介质的教学方式,通过应用信息技术科技和互联网技术进行内容传播和快速学习的方法。
材料二:
利用互联网进行在线学习的方式已逐渐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一方面,网络为教育架起了一座桥梁,让大部分人有机会接触更广泛的知识,实现个性化教学;但另一方面,线上教育也有很多劣势,如互动性差,技术不够成熟等。
材料三:
新浪网潘程《十年内,线上教育将成主流》一文披露iTutorGroup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杨正大博士观点:在未来十年内,线下教育终成辅助,线上教育才是主角。
材料四:
知网署名徐博、黄卉的文章《线上教育无法完全取代线下教育》认为,线上教育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弥补了以往教育存在的一些不足,但同时也带来了难以实现因材施教和因时施教的问题,因此线上教育只是辅助,要完全取代线下教育是非常困难的。
(1)请综合上面材料设置一个问题。
【分析】(1)本题考查质疑分析能力。材料一给出了线上教育的定义;材料二分析了线上教育的优势和劣势;材料三和材料四,写出了线上教育发展的不同前景:材料三认为“在未来十年内,现下教育终成辅助,线上教育才是主角”;材料四与之相反,认为:线上教育只是辅助,要完全取代线下教育是非常困难的。因此,结合这四则材料的内容,可以提出问题--既然针对线上教育的前景,不同的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那么你的观点是什么呢?理由是什么?
【解答】答案:
(1)示例:针对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不同声音,你认为未来的教育发展是什么样的?理由是什么?
(2)结合疫情期间你的体验,谈谈你对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的认识。字数在100字以内。
(2)本题考查语言应用能力。示例:线上教育学习方式灵活,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教学形式个性化,可以运用计算机网络特有的数据库管理和双向交互功能,让系统对每个同学的学习进行跟踪;根据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个性化建议与计划,更利于同学顺利完成学业。但这是对有一定自制能力和学习基础起点较高的人而言的。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中学生们来说,老师的耳提面命往往更容易让他们学进心里面去,缺少监管的线上教育无论如何也做不到这点。
(2)线上教育培训机构这几年如火如荼,解决了学生许多问题:上辅导班的地域问题;琐碎时间复习和预习功课问题;名师资源问题等。但线下师生的交流和管控是线上教育实现不了的,师生面对面的交流是绝大多数学生学习的动力所在。因此,线上教育很有优势,但线下教育也绝对不可少。
【点评】综合读写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多积累,多练习。
9.
2020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12.博闻中学开展“走进在线学习”系列活动,下面是与活动相关的三则材料,请认真阅读,并按要求完成相应
任务。(10分)
【材料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比如居家期间,也可以进行在线学习。在线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计算机互联网或手机无线网络,在一个网络虚拟空间进行学习的方式。在线学习虽然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但网络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设置了障碍。
【材料二】新冠疫情为教育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在线学习”按下了快进键。为此,有专业机构对我国K12①阶段学生群体近几年的在线学习人数及渗透率②进行了统计分析和预测。
【注】①K12∶指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的基础教育阶段;②渗透率∶指在线教育人数与总人数的比例。
【材料三】居家学习期间,九年级(2)班开展“读名著·考名著”的线上学习活动。小王同学准备给全班分享《水浒传》中的经典片段,下面是他设计的一张幻灯片。
(1)“在线学习”的优缺点是什么?请根据材料一的内容简要概括。(2分)
[1][2分]
优点:不受时空限制;缺点:不利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每点1分]
(2)请根据材料二的统计图,概括我国K12阶段学生人数、在线学习人数与渗透率呈现出的变化特点。(3分)
[2][3分]
学生人数逐年减少;在线学习人数不断增加;渗透率不断提高。[每点1分]
(3)请根据原著内容,简要回答材料三中小王同学幻灯片上的两个问题。(5分)
[3][5分]
①[林冲]携刀误入白虎堂。[画线处各1分,共2分]
②陆谦[陆虞候]暗地里谋划杀害林冲,恰被李小二发现并及时告知了林冲,从而丝了林冲性命。[画线处各1分,共3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上期末专题复习六:综合性学习
“我们的互联网时代”2020中考题
1.
2020年广西柳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活动三:我探究】
23.近日来,新冠肺炎病毒持续蔓延,世界各国再次面临严峻挑战。
(1)在某论坛上有一个关于中美新冠肺炎疫情统计表,请你仔细阅读彪哥,写出你的探究所得。(2分)
时间
项目名称
中国(人数)
美国(人数)
2020年7月1日
每日新增确诊
3
4.3万
累计确诊
8.53万
261.88万
2020年7月2日
每日新增确诊
5
5.4万
累计确诊
8.53万
267.28万
2020年7月3日
每日新增确诊
3
5.7万
累计确诊
8.53万
272.98万
探究所得:
(称呼问候1分,表达安慰之心1分,表达崇敬之情或表达学习之意2分,意对即可)①
23.答案:(1)探究所得:示例1:中国较好地控制住新冠肺炎疫情蔓延(1分),美国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或美国新冠肺炎疫情数据居高不下,或美国新冠肺炎疫情数据持续升)(1分)
示例2:中国在制新肺疫情蔓延方面做得比美国好(或中国患新冠肺炎人数比美国少)(2分)(只写单个数据或单日数据不给不或美国单方面情况给分,写出两国的比较情况给2分
(2)面对疫情,美国华盛顿的一名初中生艾米莉就“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在网上发出了求助帖,热心网友们纷纷跟帖献计献策。请你也在留言区跟帖,提出两条建议。(2分)
网友“三江人”:重视个人的生命安全,采取全面周密的防护措施,比如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
跟帖建议:①
②
(2)跟帖建议:1.外出要戴口罩;2.要勤洗手。(或要注意个人卫生,多检测体温,不参与聚集,房间常通风,多消毒,吃饭要使用公筷……)(写出一点得1分,写出两点得2分,不是“个人防护”方面的建议不给分)
(探究所得2分;跟帖建议2分)
2.
2020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语文试卷
二、综合实践与口语交际(本题共3个小题,共6分)
10.网络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云购物”“云课堂”“云祭祀”“云传承”“云诊断”……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云端”。为此,学校开展了以“我身边的‘云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语文老师正在通过“云课堂”讲授“和”文化的知识。请你运用积累的有关“和”文化的故事、俗语、名言等,仿照示例写出对“和”的理解。
示例:从“六尺巷”的故事中,我懂得了“和”是忍让与宽容。
【答案】(1)示例一:从“将相和”的故事中,我懂得了“和”是顾全大局与不计得失。
示例二:从“昭君出塞”的故事中,我懂得了“和”是和谐共处与民族团结。
示例三:从“礼之用,和为贵”名言中,我懂得了“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示例四:从“庶政惟和,万国咸宁”
的名言中,我懂得了“和”是为政治国的法宝。
【解析】(1)这道题考查仿写能力和语文积累能力。注意仿写的结构是“从……的故事(名言、俗语)中,我懂得了‘和'是……”。比如“将相和”的故事表达的是顾全大局的意识,“昭君出塞”的故事表达的是民族团结的美德,“家和万事兴”的俗语表达的是家庭和睦的重要性。
(2)学校将在7月17日举办“云知识”线下专题讲座,要求全体同学参加。小明同学因家中有事不能参加,假如你是小明,请在讲座前一天写一张请假条向王老师请假。
(2)示例:
请假条
王老师:
我因家中有事,不能参加明天的“云知识”专题讲座,需请假一天,请您批准。
您的学生:小明
2020年7月16日
(2)这道题考查写作应用文的能力。请假条在格式上有固定的要求:题目在第一排居中;称呼在第二排顶格;正文在第三排空两格开始写;结尾落款部分署名在上,日期在下。内容上,需要在正文部分写清楚请假的原因和具体时间。本题请假的原因是“家中有事,不能参加明天的‘云知识'专题讲座”,根据“请在讲座前一天写一张请假条向王老师请假”可知,请假时间是“7月17日一天”。据此写作即可。
(3)通过这次活动,你一定对“云生活”有了些了解,请你向父亲或母亲介绍下“云生活”给我们带来哪些益处。(至少说出两方面益处)
(3)示例一:妈妈(爸爸),“云生活”的好处有很多,比如“云诊断”,让我们在家里就能看病,节省了去医院排队挂号的时间;“云购物”,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选购自己喜欢的商品,避免了疫情期问聚集感染……示例二:妈妈(爸爸),“云生活”的好处有很多,比如“云祭祀”这种文明祭扫方式,能完成远在异乡的人们祭扫的心愿;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3)这道题考查口语交际能力和认识理解能力。根据题干中的“网络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云购物'‘云课堂'‘云祭祀'‘云传承'‘云诊断'……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云端'”可知,我们身边的“云生活”主要体现在“云购物”“云课堂”“云祭祀”“云传承”“云诊断”等方面,从中选择两个方面向父母介绍即可。
3.
2020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任务。
网络文学如何传承中华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对网络小说的滋养还体现在中华灿烂的文人文化对其的熏陶,诗书剑气、琴棋书画、江湖人生等内容的摹写,使网络文学呈现出古典文化的风韵。当年明月自孩童时起七年读了十一遍《上下五千年》,流潋紫、沧海明珠都非常爱读《红楼梦》。他们以网络小说创作对中华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以现代观念重新观照传统文化。如《木兰无长兄》(祈=祷君)向《木兰辞》致敬,以现代女性观念重新讲述,木兰不只是一个代父出征的女子,还.是一个自立自强的有丰富情感世界的女性。
(摘自《光明日报》2020年1月8日)
“跨”出火花“融”出色彩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不同文化圈层之间的交融已经越来越普遍,并不时撞出让人耳目一新的火花。比如.上海彩虹合唱团用亦庄亦谐的形式表现日常生活,受到年轻人热捧;湖南小伙用花鼓戏腔调植入欧美摇滚,造成“神曲”效应;年轻的相声演员吸收说唱、舞蹈甚至动漫元素,为传统曲艺披上时尚外衣.……凡此种种,既是文艺创新的结果,更是年轻一代的二激情绽放。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2020年1月14日)
22.
(2分)读报时,碰到不熟悉的词语要善于猜想。请联系上下文,猜猜“观照”是什么意思。
22.
(2分)
观察、审视、看待(答出“看”的意思即可)
23.(4分)读报时,碰到相类似的信息要学会比较。请说说以.上两则材料在话题和观念.上有何相通之处。(80字左右)
23.
(4分)示例:两则材料都针对差别很大、看似对立的两种文化现象发表看法(说出话题1分),都主张不同类型、不同圈层的文化之间的传承、跨越和融合(说出观念2分),并认为这样才能带来创新,才能赢得年轻人的喜爱(说出影响1分)。
4.
2020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语文试卷
9.综合探究。(共6分)
疫情期间,全国有多地开启了“助农直播带货”活动。6月7日晚,湖南卫视携手芒果扶贫云超市推出的《出手吧,兄弟!》特别节目,为湖南贫困地区农产品“直播带货”火遍全国。两个多小时的“直播带货”活动中,经“天天兄弟”、海清等艺人大力推荐,吉首王婆泡菜大卖特卖,6分钟销售16万份订单。吉首王婆泡菜与来自隆回县的龙牙百合等农产品销售火爆。超1亿观众通过湖南卫视、拼多多等平台全程参与,活动带货1.02亿元。湘西农产品搭上直播带货快车,走出湘西,走山湖南,走向全国。
(1)如果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播,请用几句话推介湘西最具特色的一种农产品。(2分)
【分析】(1)本题考查推介语的拟写能力。推介语,顾名思义,就是对某种农产品进行推荐和介绍,所以要抓住选择的某种农产品的主要特点,用简洁优美的语句加以表述,给消费者以深刻的印象。比如湘西有名的糍粑,可从它制作的工艺、用途、口感等不同方面加以介绍。
(1)示例:①保靖黄金茶,是古老珍稀的地方茶树品种资源,有“一两黄金一两茶”之誉。产品滋味醇爽,浓而不苦,乃馈赠亲友的上选佳品。②湘西猕猴桃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果肉黄绿色,甜酸适度,风味纯正,清香可口。③湘西腊肉,一种具有地方特色风味的食品,既是湘西人民款待贵客的佳肴,也是亲友之间馈赠的佳品。(椪柑、毛尖、糍粑等皆可)(2分)
(2)请你帮助农民再设计一个活动推销农产品。(1分)
(2)本题考查活动的设计能力。根据平时的实践与积累,设计一种能推销农产品的活动即可。比如:美食品、农产品交流会等。
(2)农博会、美食节、广告促销.、平台推广、进社区……(1分)
(3)现在直播带货越来越火,有人肯定也有人反对,对此你有什么看法?(3分)
(3)本题考查观点的表达能力。此题为开放题,解题时先明确观点,然后有条理地阐述理由。如果对直播带货表示支持,可阐述其优点,如:直播购物更直观,能让观众近距离地了解产品,价格更优惠等等。如果对直播带货表示反对,则阐述其缺点。比如,消费者只能听介绍,看产品,但是产品质地如何,无法亲自触摸;直播产品与实际销售产品不同,等等。
(3)利:①直播购物的及时性、互动性强。②节省了用户时间。③价格更优惠。④给一些需要创业的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舞台,无需实体店投入,无需开网店,大大节省前期投入。⑤从自助搜索到实时导购。
弊:①货品质量难以保障,煤假宣传问题凸显。②带货的产品也非常有局限性。③行业规范还不到位。④对于商家而言,特别是品牌商家,这样操作会对品牌造成损害,发现产品其他通道卖不动了,继而继续直播带货,利润降低,品牌影响力逐步下降,形成恶性循环。
(每点一分,答对三点给满分)
5.
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9分)
材料一:5G产业研究专家冯媛在谈到中国5G技术为什么能领先全球这一问题时表示:在经历“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并跑”的不同阶段后,5G技术领先来之不易。5G网络传输速率是4G的10-100倍。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引擎,5G是发展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在线经济等新产业的重要支撑。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0年6月7日)
材料二:疫情期间,在北京,由5G驱动的无人机在国家体育场附近发放口罩;在广州,数百辆无人驾驶汽车不停地对街道进行消毒;在南京,一些高中利用5G技术进行了远程考试。医疗领域发现了5G的更多用途,有100多家采用了5G系统的医院在新冠疫情期间进行了线上医疗会诊。
(摘编自《参考消息》2020年5月8日)
材料三:5G专家李正茂指出:现在凡是有“智慧”这个字眼的行业,基本都跟5G有关,这就是5G带来的非常本质的变化。基于这个变化,大多数行业都会受到5G的影响,行业的运作模式、形态将会发生一些新变化。
李正茂预测,5G会让教育“大变身”,将会变革教育行业体系。过去学校有围墙,今后学校是没有围墙的。学校教育将是开放、公开、大规模的高质量教育。在5G的帮助下,距离将不再是教育难以逾越的鸿沟。
5G将让远程医疗手术成为可能。李正茂解释称,人看电视时,对100毫秒的时延几乎没有感知,但在手术中,100毫秒时延可能造成患者生命危险,这是过去远程医疗手术无法进行的原因。5G时代,远程医疗的时延低至几毫秒,让手术的安全性得到了保障。
在广州,5G正被应用于机场安保。监控设备通过5G网络实现高清视频实时回传、
即时分析。借助5G网络,白云机场还建立了统一监控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5G将让民航业的安全更有保障。
(摘编自《环球时报》2020年5月19日)
17.根据材料,下列对5G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5G技术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引擎,支撑着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在线经济等新产业的发展。
B.中国5G技术领先世界来之不易,通信网络先后经历“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并跑”等不同发展阶段。
C.基于5G带来的非常本质的变化,所有行业都会受到5G的影响,行业的运作模式、形态已发生一些新变化。
D.5G会让教育“大变身”,将会变革教育行业体系。在5G的帮助下,教育将会越过“距离”的鸿沟。
17.
(3分)C(错误有两点,一是选项“所有行业”说法过于绝对,与材料不符;二是选项“已发生”与材料不符。)
18.
请你为“材料二”拟写新闻标题。(不超过15字)(2分)
18.
(2分)示例①5G产业“战疫"表现亮丽②5G在疫情期间得到了广泛应用③5G
助力各地抗疫
19.根据材料,请概括出5G将给--些行业带来哪些变化。你觉得5G还能运用在什么领域呢?(4分)
19.(4分)
(1)行业变化:①5G将会变革教育体系。
②5G将让远程医疗手术成为可能。
③5G将让民航业安全更有保障。(每点1分)
(2)运用领域: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能基建等等。(1
分)(举出一例即可)
6.
2020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5.【时刻警醒】
读如图题为“拉”的漫画,完成任务。
(1)简要说明画面内容。(3分)
【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要对图画细心观察,图画的主题也要明确,结合主题和画面的内容作答即可。画面中的一个少年不顾家庭、学校、技术、法律的约束,抵挡不了网络游戏的诱惑,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寓意为:警示孩子要远离网络游戏。
【解答】答案:
(1)画面中的一个少年不顾家庭、学校、技术、法律的约束,抵挡不了网络游戏的诱惑,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
(2)解释漫画的含义。(3分)
(2)警示孩子要远离网络游戏。
【点评】图文转化应注意:
①注重整体阅读。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②注意图的细节。图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画中的字、图下的“注”等。③把握题目要求。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同时题目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这样,比较分析有关内容,就可准确回答问题。
7.
2020年新疆阿克苏地区中考语文试卷
7.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答题。(共7分)
材料一:微信是一款手机通讯软件,支持通过手机网络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可以单聊及群聊,还能根据地理位置找到附近的人,带给朋友们全新的移动沟通体验。作为一种更快速的即时通讯工具,
?微信具有零资费、跨平台沟通、显示实时输入状态等功能,与传统的短信沟通方式相比,更灵活、智能,且节省资费。
材料二:微信成“危信”,引起很多人的担忧。一些网友认为,微信比QQ等网络聊天工具更可怕,因为微信交友更迅速,见面也更容易,一些警惕性不高尤其是不谙世事的未成年人很容易受骗。除此之外,微信海量信息中错讹多,读来让人有种碎片化之感。
(1)用一句话概括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2分)
7、(1)“微信的利与弊”或“微信是把双刃剑”。(意对即可。2分)
(2)仔细观察下面题为《如此“微信家族”》的漫画,回答问题。(5分)
①左边漫画讽刺了什么现象?(2分)
(2)①晚辈们只注意用微信相互沟通,却忽略了与老年人情感交流。(意对即可。2分)
②请以爷爷或奶奶的身份对在场的晚辈说一句话。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语言婉转含蓄,不伤害感情。(3分)
②示例:不要一直玩手机,这样对眼睛不好。(或“一直玩手机,累了吧,咱们说说话,休息一会儿。”)(合情合理即可,
3分)
8.
2020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语文试卷
27.综合·探究
材料一:
线上教育即E-learning,是以网络为介质的教学方式,通过应用信息技术科技和互联网技术进行内容传播和快速学习的方法。
材料二:
利用互联网进行在线学习的方式已逐渐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一方面,网络为教育架起了一座桥梁,让大部分人有机会接触更广泛的知识,实现个性化教学;但另一方面,线上教育也有很多劣势,如互动性差,技术不够成熟等。
材料三:
新浪网潘程《十年内,线上教育将成主流》一文披露iTutorGroup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杨正大博士观点:在未来十年内,线下教育终成辅助,线上教育才是主角。
材料四:
知网署名徐博、黄卉的文章《线上教育无法完全取代线下教育》认为,线上教育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弥补了以往教育存在的一些不足,但同时也带来了难以实现因材施教和因时施教的问题,因此线上教育只是辅助,要完全取代线下教育是非常困难的。
(1)请综合上面材料设置一个问题。
【分析】(1)本题考查质疑分析能力。材料一给出了线上教育的定义;材料二分析了线上教育的优势和劣势;材料三和材料四,写出了线上教育发展的不同前景:材料三认为“在未来十年内,现下教育终成辅助,线上教育才是主角”;材料四与之相反,认为:线上教育只是辅助,要完全取代线下教育是非常困难的。因此,结合这四则材料的内容,可以提出问题--既然针对线上教育的前景,不同的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那么你的观点是什么呢?理由是什么?
【解答】答案:
(1)示例:针对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不同声音,你认为未来的教育发展是什么样的?理由是什么?
(2)结合疫情期间你的体验,谈谈你对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的认识。字数在100字以内。
(2)本题考查语言应用能力。示例:线上教育学习方式灵活,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教学形式个性化,可以运用计算机网络特有的数据库管理和双向交互功能,让系统对每个同学的学习进行跟踪;根据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个性化建议与计划,更利于同学顺利完成学业。但这是对有一定自制能力和学习基础起点较高的人而言的。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中学生们来说,老师的耳提面命往往更容易让他们学进心里面去,缺少监管的线上教育无论如何也做不到这点。
(2)线上教育培训机构这几年如火如荼,解决了学生许多问题:上辅导班的地域问题;琐碎时间复习和预习功课问题;名师资源问题等。但线下师生的交流和管控是线上教育实现不了的,师生面对面的交流是绝大多数学生学习的动力所在。因此,线上教育很有优势,但线下教育也绝对不可少。
【点评】综合读写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多积累,多练习。
9.
2020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12.博闻中学开展“走进在线学习”系列活动,下面是与活动相关的三则材料,请认真阅读,并按要求完成相应
任务。(10分)
【材料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比如居家期间,也可以进行在线学习。在线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计算机互联网或手机无线网络,在一个网络虚拟空间进行学习的方式。在线学习虽然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但网络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设置了障碍。
【材料二】新冠疫情为教育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在线学习”按下了快进键。为此,有专业机构对我国K12①阶段学生群体近几年的在线学习人数及渗透率②进行了统计分析和预测。
【注】①K12∶指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的基础教育阶段;②渗透率∶指在线教育人数与总人数的比例。
【材料三】居家学习期间,九年级(2)班开展“读名著·考名著”的线上学习活动。小王同学准备给全班分享《水浒传》中的经典片段,下面是他设计的一张幻灯片。
(1)“在线学习”的优缺点是什么?请根据材料一的内容简要概括。(2分)
[1][2分]
优点:不受时空限制;缺点:不利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每点1分]
(2)请根据材料二的统计图,概括我国K12阶段学生人数、在线学习人数与渗透率呈现出的变化特点。(3分)
[2][3分]
学生人数逐年减少;在线学习人数不断增加;渗透率不断提高。[每点1分]
(3)请根据原著内容,简要回答材料三中小王同学幻灯片上的两个问题。(5分)
[3][5分]
①[林冲]携刀误入白虎堂。[画线处各1分,共2分]
②陆谦[陆虞候]暗地里谋划杀害林冲,恰被李小二发现并及时告知了林冲,从而丝了林冲性命。[画线处各1分,共3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