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05 14:42: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达标检测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基础(共24分)
()(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畎亩(quǎn)
版筑(zhù)
万仞(rèn)
丈夫之冠(guàn)
B.惩罚(
chěng)
魁父(kuí)
荷担(hé)
法家拂士(bì)
C.箕畚(fèn)
始龀(chèn)
朔东(suò)
敌国外患(huàn)
D.雍南(yōng)
殷勤(yān)
曩者(nǎng)
孀妻弱子(
shuāng)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冀州
渤海
甲胄
张灯接彩
B.棘门
峰火
周朗
叩石垦壤
C.篷舟
提携
簪子
改容式车
D.折戟
智叟
弓弩
固不可彻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小健是个独善其身的人,即使一个人也不觉得孤单。
B.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
C.我对这个逻辑问题,越推越乱,结果是歧路亡羊,百思不解。
D.做事时我们不能盲目,应该詹何钓鱼。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清晨,湖上弥漫着薄薄的白雾。小船在雾中行,如在梦中游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几组台榭楼阁倚在湖畔,幢幢的影子,隐隐的轮廓,全都显得无限的醉意。
②纷披的柳条中,不时转出一两点灯光,淡淡的,晕晕的。
③一带山峦树木横在远处,朦朦胧胧,如一围灰色的梦的城墙。④沿岸伞一样撑着的一株株茂密的柳树,望去参差差、毛绒绒的。
B.④①③②
C.③①④②
D.③④②①
A.④②①③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B.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努力攻克技术难关,取得了约500项左右的专利成果。
C.通过“主题教育”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意义。D.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必须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或破坏自然资源
6.下列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周亚夫军细柳》的作者是司马迁,他所撰写的《史记》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
汉文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
B.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她的《渔家傲》这首词记叙了在中产生的感想。
C.《列子》是一部很有意思的著作,里面有大量的寓言,比如我们以前学过的《两小儿辩日》和《杞人忧天》。
D.(外交部发言)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地区间的矛盾应以和平方式加以解决,不能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儿,就动刀动枪的。(这句话得体,符合人物身份)
7.默写(10分)
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
(1)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
(陶明《饮酒(其五)》)
(2)
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3)
______________,
闻天语,殷同我归何处。(李清照《渔家傲》)
(4)一曲新词酒一杯,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5)
______________,立天下之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
(6)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______________。(朱敦儒《相见欢》)
(7)兴尽晚回舟,______________。
(李清照《如梦令》)争渡,争渡,______________.
阅读(共48分)
(一)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8~11题。(12分)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都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其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
(选自《太平御览》
【注释】①陈:国名。②洫:护城河。③宁国:楚国大臣。④罢:同“疲”。
8.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历史上有名的“长勺之战”“抗日战争”等可以证实“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B.从内容上看,【甲】文以战争为例,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C.面对同一种现象,“使者”和“宁国”却做出了不同的判断。这启发我们:看问题要全面、辩证,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D.【甲】文用战争实例,从“城非不高也,池非不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方面进行论
证,从而得出结论。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环而攻之而不胜
(2)池非不深也
(3)委而去之
(4)楚庄王欲伐陈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2分)
(2)其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2分)
11.对于楚庄王伐陈这件事,使者和宁国的意见为什么会截然相反?请联系【甲】文试作分析。(4分)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2~14题。(8分
材料一:2020年4月20日,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发布,该项调查已连续开展十七次,自2019年8月起开始在55个城市抽样,调查的有效样本量为21270个,其中成年人样本为16232个,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样本为5038个,有效采集城镇样本15756个,农村样本5514个,城乡样本比例为2.9:1。
下图是对我国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的研究:
说不清,0.5%
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7.8%
在手机上阅读,43.5%
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36.7%
习惯从网上下载并打印下来阅读,0.9%
网络在线阅读,10.6%
对我国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的研究发现,36.的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比2018年的38.4%下降了1.7个百分点;有43.5%的国民倾于“手机阅读”,比2018年的40.2%上升了3.3个百分点;有10.6%的国民更倾向于“网络在线阅读”有78%的人倾向于“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0.9%的国民“习惯从网上下载并打印下来阅读”。
(来源:2020年4月20日澎湃新闻)
材料二:大多数人们选择数字阅读是快节奏生活方式下的必然趋势。人们忙于工作、学习、社交,柴米油盐和鸡毛蒜皮充满了整个生活,利用的片时间少之又少。数字阅读非常适应快节奏的生活,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们的焦虑感。随着内容精品化,数字阅读作为一种新型阅读方式,呈现平稳、有序、快速发展态势。
纸质书爱好者则认为,触手可的真实性、阅读带来的满足感和独特的收藏价值都是数字化阅读无法给予的。大多数读者对纸质书有着长的习惯和认同。如今社会浮躁,纸质书更容易让人进入平静、专注的沉浸式阅读,没有了其他社交软件的干扰这也证实了为何在数字化阅读时代盛行,纸质书的需求量依旧庞大。
数字化阅读和纸质书都广泛的受众群,两者各有所长,不存在谁取代谁。如今的读者,更多的选择两者兼具。数字化阅读更加便捷,纸质书适合深度阅读。愿意选择哪种方式阅读,读者有无限的自由度。作为普通读者,只需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方式阅读。只要愿意读,就是好的。
(来源:2020年4月21日《光明日报》)
材料三: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研究人员徐升国表示,首先,数字阅读还处在发展之中,需要有效地完善和引导,使其朝着更好的方向深化。同时,还需要适应数字化深度阅读时代的内容支撑,用好的内容去抢占数字媒体的市场和阅读空间,而不是放任低俗化、娱乐化的内容泛溢成灾。其次,不可无视数字阅读的缺点而盲目乐观以至于在政策和舆论上认为深度的阅读、纸质的阅读都已经是过时的方式,而一味地倡导碎片化的阅读。最后,尤其在阅读习惯的养成方面,依然需要有效地引导人们以深阅读为主要方向,而不是以浅阅读来替代深阅读。对未成年人来讲,培养纸质图书的阅读习惯仍然是当前数字化阅读背景下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和方面。
(摘编自张中江《浅阅读时代的“深”思考读书如何才能不支离破碎?》)
12.根据材料内容,说说2019年我国国民阅读情况的趋势是什么。(2分)
3.材料二所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
14.结合材料内容,请分析作为中学生应如何更好地进行阅读。(3分)
(三)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5~18题。(10分)
人工智能时代,⑴天气如何预报
①天气预报的发展,经历了从定性预报、描述性预报向数字化、网格化预报的过程。比如,我国气象部门原来发布的城镇天气预报,内容只包括2400多个城镇的天气现象、高低温和风速风向预报,频次也只是一天三次预报的时间精度和空间精度不够高。
②012年,国家气象中心推出了一个新的预报产品即大城市精细化预报,该产品把全国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24小时内的天气预报进行细化,每6小时开展一次预报,降水量可以预报毫米。但即便这样也不够精细,不能满足各行业及公众的需求。
③于是,“网格预报”这一概念被引进到我国的精细化预报业务中。如何理解它呢?可以这样比喻,就像地球上的经纬网一样,我们可以把中国以及每个市所在的区域分解成许多个5公里×5公里甚至1公里×1公里的网格,而公众就是生活在这样的一个个网格中,每个网格中的天气情况也会有所差异。与原来的定点预报相比,它在空间上更加精细,也更具针对性。除了对陆地上的网格进行预报外,气象部门还将我国的责任海区划分为多个10公里×10公里的网格,并进行海上能见度、海上大风等要素的精细化预报。
④在原先的预报产品中,公众接触较多的就是气温、风和天气现象这三个要素,而当前的陆地和海洋预报产品就已细化到四大类18个气象要素。第一类是基本要素,即气温、降水、降水相态、风、云量、相对湿度等。第二类是环境气象要素,包含雾、霾、沙尘暴、能见度等。第三类是灾害性天气要素,包含短时强降水、雷暴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预报。第四类是海上气象要素,在产品中具体体现为海上大风、海上能见度、海上天气现象等预报。
⑤与以前的天气预报相比,网格预报是精细定量的数字化预报。在方便公众获取更精准更精细的天气预报之余,还将有助于预报员开展高影响天气预报和气象灾害风险预报预警,同时基于精细的智能网格预报开展的地质灾害、暴雨洪涝、高温干旱等影响预报准确率也会大大提高。
⑥未来,气象部门还将发展结合物理机理与数值预报大数据挖掘应用的智能预报技术。一方面,基于数值预报机理的数理统计形成复杂预报模型、预报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基于气象大数据的挖掘萃取、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将与天气预报更深入地结合。
⑦人工智能对预报提了挑战,但也给人类带来了机遇。因此,“智能”并不意味着预报员在这一过程中毫无“用武之地”。预报员优势在于丰富的经验和对关键天气形势的把握,在智能预报发展过程中,预报员多年的预报经验可以用来”喂养”机器和模型。在灾害天过程的预报服务中,预报员仍将发挥关键作用。
(作者:宗志平、薛峰,本文有改动)
15.通读全概括“网格预报”的优越性。(2分)
16.第④段画部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17.第⑦的点词“喂养”的具体含义是什么?(2分)
18.简述本实的说明思路。(3分)
(四)下面的选文,完成19~23题。(12分)
最老的“魔方
薛忆沩
①在乡间深秋的细雨里与姨外婆分别的时候,我贴近她的耳朵大声嚷道:“过10个月,我会再来看您,给您过02岁的生日。”
②大多数老人都习惯用“不知道能不能活到那时”来回应关于下一次见面的预约。我的姨外婆则轻松地站在我的面前,用一如既往的微笑看着我。那是充满智慧和自信的微笑,她显然非常清楚自己旺盛的生命力会将她带向哪里
八年级上第六单元达标检测卷第3页(共6页)
③我总说好奇心就是生命力。这是姨外婆教给我的人生哲学。我每次去看她的时候,她总是问我很多问题,绝大部分不是“关于我”的主观的问题,而是她认为我应该知道标准答案的客观的问题
④我也总说幽默感就是生命力。这也是姨外婆教给我的人生哲学。每次去看她的时候,我都会对她在语言上的表现有很高的期待。最重要的,她总是那么幽默。已经在湖南农村生活了一个世纪零一年的姨外婆总是用的语言让我这个以苛求语言著称的写作者茅塞顿开。在她面前,我的语言也会立刻变得简洁、优雅、精准和幽默
⑤这一次走到她身边的时候,我首先注意到的还是她刚刚放下的魔方。这让我为她不屈不挠的好奇心而骄傲。因为没有预约,初见时她对我的到来显得有些诧异,但是她很快就恢复到常态,开始向我提问。她的第一个问题出乎我的意料:“像我这样的一个人,为什么能够活这么久?”她说,她的眉毛不浓,耳朵不大,长的是一副“败相”,她的长寿完全“不合理”。“阎王爷肯定是出错。”她用很有把握的语气说。
⑥姨外婆的听力已经很差,而她的视力却好得出奇,因此我们交流的方式通常是她口头提问,我写下答案,或者我写下问题,她口头回答。我当然没有能力回答连阎王爷都会出错的难题。于是,我写下了自己对这“不理”的看法:“这个世界上‘不合理’的事情实在太多了,您应该学会迁就。”
⑦我们就用这口头加书面的特殊方式愉快地交流话题从物质到精神,从天南到海北。在交流即将结束的时,姨外婆的长子插话说,他母亲现在除了正常的养老金,还享受百岁老人的特殊津贴。
⑧这则关她经济状况的爆料,让我忍不住给姨外婆重新划定“成分”。“您现在已经变成了‘富婆’。”我这样写道。
⑨姨外婆的幽默回答引得我抱着她大笑起来。
⑩我的姨外婆出生于湖湘的名门望族。但是,姨外婆的人生在青春期就开始逆转:首先她正在接受的正规教育被封建的婚姻中断,接着她的日常生活被山乡的变颠覆……她甚至一度连温饱都无法保证。我一直觉得,作家笔下的人生就像姨外婆手上的魔方,相应地,写作就是不断翻转魔方的过程,而作品的完成就意味着魔方的6个面已经全部对齐,也就意味着作家用合理的叙述完全疏通了现实的乱麻。我希望自己能够找到关于姨外婆经历的所有问题的答案,最终将她的人生变成我的作品。
⑴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一天,我与母亲遇到了姨外婆的一位中学同学。她告诉我们,姨外婆少女时代的绰号是“张五百”,因为她在长沙含光中学读初中的时候,5门功课都是满分。现在,姨外婆的年龄也超过100岁了。这是哪怕用百分之百的天才加百分之百的汗水都很难取得的单科成绩。正因为这样,我在这篇文章的结尾送给姨外婆一个“张六百”的绰号,应该不算“太不合理”吧?
(本文有删改)
19.文章的题目有什么特点?用这个题目有什么作用?(2分)
20.通读文章,请说说姨外婆对“我”的影响有哪些。(2分)
21.请结合文章的内容分析姨外婆的形象。(2分)
22.以下两个句子都是关于姨外婆的内容,如果要还原到文中,它们应该放在哪些段落之间?请阐述理由。(4分)
A.姨外婆笑得前仰后合。但是笑完之后,她“变本加厉”,说自己的长寿“太不合理”。(2分)
3.有人说:“文章没有第①段结构也完整,因此可以删除。”你是否赞成这种观点?请阐述理由。(2分)
(五)名著阅读。(6分)
很多人不喜欢蜘蛛,它们的名声并不好,不少人一见到蜘蛛就会毫不犹豫地踩死。我无法认同这种十分鲁莽的看法和行为。在我这个观察者看来,蜘蛛具备了高超的手艺,并且十分擅长织网和捕猎,而且它们的爱情是悲惨的,但它们却有着有趣的生活习性。我认为即使是从科学的角度考虑,蜘蛛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当然,不少蜘蛛都有毒,这或许就是很多人不喜欢蜘蛛的主要原因。蜘蛛确实是用自己的毒牙在瞬间将被它捕获的小猎物答送到阴曹地府的,从这点上说,蜘蛛确实是残忍的昆虫。可是,这与让一个人中毒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虽然对于其他小虫子来说蜘蛛是带有毒液的危险对手,但它对人类造不成重大的伤害,人类没有必要将蜘蛛视若仇雠。至少在我们这个地区中的蜘蛛,犬多数还是不会威胁到人类的。
24.以上文段选自(
)
(国家)作家(
)
(人名)写的《昆虫记》。(2分)
25.在作者笔下,______
像个吝啬鬼,______
身穿一件似乎“少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______
“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______咬伤的______
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的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4分)
三、写作(作文45分,书写3分,共48分)
26.书包里有皱的书本,崭新的文具;书包里有妈妈亲手装的水果盒,有我偷偷放进去的漫画书…
笔一纸勾起儿时的记忆,一字一句唤出青春的希望。孩童的懵懂、少年的青涩,父母的期望、老师的
教诲……都在书包里汇集、积聚、交织!
请以“藏在我书包里的故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超过1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达标检测卷
1.a【解析】B.惩罚
chéng,荷担hè;。箕春běn,朔东shuò;。殷勤yīn。
2.【解析】A.张灯结彩;B.烽火,周郎;C.蓬舟。3.A【解析】A.独善其身:原意是修养好自身,保持节操。现指不关心身外事。用在这里不合语境。B.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C.歧路亡羊: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迷失方向,无所适从。D.詹何钓鱼:指做任何事都要讲究方法,好的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C【解析】可从由远及近、由面到点、由高到低的描写顺序考虑。
5.A【解析】B.重复累赘,应删去“约”或“左右”。C.成分残缺,应删去“通过”或“使”。D.否定不当,应删去“不得”或“必须禁止”。
6.C【解析】A.《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B《渔家傲》是记梦之作。D.所给内容是外交发言,应使用严肃庄重的书面语体,而“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儿,就动刀动枪的”是口语,不严肃庄重,不得体。
7.(1)悠然见南山(2)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提携玉龙为君死(3)仿佛梦魂归帝所(4)去年天气旧亭台(5)居天下之广居(6)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7)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
8.D【解析】【甲】文不是以战争为例,而是泛指。9.(1)围(2)护城河(3)放弃(4)攻打,进攻10.(1)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2)陈国的城墙很高,护城河很深,积蓄的粮食财物很多。
11.二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使者看重的是“地利”,而宁国看重的是“人和”,所以二人意见截然相反。
【译文】楚庄王想攻打陈国,派人去侦察。侦察的人说:“陈国不能攻打。”庄王说:“什么原因?”(那人)回答说:“陈国的城墙很高,护城河很深,积蓄的粮食财物很多。”宁国说:“陈国可以攻打。陈国只是一个小国,储备多,赋税肯定很重,那么国民一定怨恨国君。城墙高,护城河很深,那么百姓肯定很疲惫。(如果我国)起兵攻打它,一定能夺取陈国。”庄王听从了他的话,最终夺取了陈国
12.超过半数国民倾向于数字化阅读方式,倾向纸质阅读的读者比例下降,而倾向手机阅读的读者比例上升明显。
3.数字化阅读和纸质书各有所长;读者可以自由选择适合的方式阅读;不管哪种方式,只要愿意读,就是好的。
14.示例:虽然数字阅读快速兴起,但纸质阅读并不过时;纸质阅读是一种进行深阅读的方式,中学生正处于培养阅读习惯的阶段,需要以纸质阅读为主要方向,重视纸质阅读。同时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手机阅读、网络在线阅读、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等数字化阅读,作为纸质阅读的补充。
15.“网格预报”的时间精度和空同精度高,可以提供更为细致和丰富的预报内容;预报准确率大大提高。
16.列数字、作比较。将当前的预报产品的气象要素和原先的数目进行比较,突出当前预报产品中气象要素的丰富多样。
17.预报员对智能工具无法做出准确判断的天气进行具体分析和把握,以此对智能预报的不足加以补充和完善。
18.首先介绍天气预报的发展过程;然后重点说明网格预报的优越性;最后指出未来天气预报将完善智能预报技术。
19.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作用:作为文章的线索;题目新颖,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内容上写了姨外婆的事,情感上表达了“我”对姨外婆的欣赏和感激之情。(答对两点即可)
20.①好奇心就是生命力,这是姨外婆教给我的人生哲学。②幽默感就是生命力,这也是姨外婆教给我的人生哲学。③在姨外婆面前,“我”的语言也会立刻变得简洁、优雅、精准和幽默。21.从姨外婆教给我的人生哲学,与我的谈话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充满智慧和自信,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且幽默乐观的人。
22.句放在⑥段和⑦段之间,因为第⑥段中“我”写下了自己对这“不合理”的看法,逗得姨外婆很开心,与第⑥段的内容相呼应。B句放在⑧段和⑨段之间,因为第⑧段中写“我”忍不住给姨外婆重新划定“成分”:姨外婆现在已经变成了富婆。B句的“可惜发财发晚了”与“富婆”的内容有关联。因此放在⑧和⑨段之间。(意思对即可)
23.示例:不赞成。文章第段写了“我”与母亲遇到了姨外婆的一位中学同学,知道姨外婆少女时代的绰号是“张五百”,起到补充作用,能使文章结构更具变化,突出姨外婆的聪明、勤奋、乐观和幽默,与上文写姨外婆的内容相呼应,使文章结构脉络更加清晰,主题更突出。(如果持相反观点,言之有理亦可)
24.法国法布尔
25.杨柳天牛
小甲虫
毒蜘蛛
小麻雀
26.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