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上册1.3 水结冰了(课件22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上册1.3 水结冰了(课件22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12-07 23:17:36

文档简介

《水结冰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版三年级科学7-9页《水结冰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2、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过程与方法:
1、观察、记录冰的特征,并比较冰和水的相同与不同。
2、观察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及其他变化。
3、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2、亲身感受、体现物质状态的变化。
重点难点
观察冰的特点和水结冰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水为什么会结冰,初步建立水的形态变化与热量变化有关系的概念。
教学准备
碎冰块1杯、试管1支、小半杯纯净水、水温计1支、食盐、小勺一个、干毛巾一条。小红旗(奖品)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导入:谜面:这个东西真奇怪,天生就怕太阳晒,太阳不晒还不湿,越晒越是湿得快。
(打一自然物)
谜面:远看白光光,近看玻璃样,越冷越结实,一热水汪汪。
(打一自然物)
请位同学说出谜底。激发学生的兴趣。谜底:冰
师:冰是什么样子的呢?在户外哪个季节能见到冰呢?
(出示冬天枝条上、山腰间的冰条子,和冬天水面上的厚冰图片)
生:见过,在冬天。
老师端一杯热水放在桌子上,问学生十分钟后,二十分钟后测这杯水的温度,温度会如何变化?
生:温度会下降一些。
如果一直让水的温度下降,会出现什么情况?
会和室内温度一样。
如果继续下降会怎样呢?
生:水会结冰。
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水结冰了
(以上这个环节也让学生初步了解水和冰。)
二、学习新课
(一)
冬天气温特别低时,水会结冰,那同学们呢亲眼见到过水结冰的过程吗?
学生回答:没有见过结冰过程,见过水和冰。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问学生想不想亲眼看看水是怎样结成冰的呢?
学生可能会说出用冰箱的冷冻室去降低温度或者是借用冰块去解决。
引导出用做实验的方法,让水温度一直降下去,最后达到结冰的温度。
让学生说出怎么样一直降低水的外部环境的温度,从而使杯子的水结冰。(此环节让学生初步认识水结冰是和温度有关系的。)
学生有可能说把水放进冰箱里。这个时候告诉学生,冰箱里可以结冰,我们观察不到。从而引出在教室里用实验的方式降低外部温度,使杯子里的水结冰。
(二)实验器材和材料展示:
试管(细)、温度计、烧杯、一块干毛巾、碎冰、纯净水、食盐、小勺等。
(出示了实验器材之后,让学生试着说一下实验设计思路)
明确实验步骤:
(1)在试管里加入三分之一的纯净水到橡皮筋处,,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试管里水的温度。
(2)拿一只烧杯,外面包裹上干毛巾,减缓杯中冰的融化速度),在杯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用温度计测量试管里水温的变化。
(3)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加食盐可制造更低的温度),保持几分钟后持续观测试管中水的温度。
(4)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并注意观察试管中水结冰后体积发生的变化。
(5)水完全结冰后,在试管上标记冰柱的高度。
(此环节学生们知道了实验步骤之后,再向学生交代一下实验中的细节要求,明确小组内各位成员的具体任务,做到有序不乱。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开始动手实验,老师巡视及时指导
观察并记录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
水的初始温度
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
烧杯中碎冰的温度
水结冰后体积的变化
(此环节要求:小组内的试验记录表一定要准时正确填写。)
实验结论: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水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结冰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结冰之后体积增大了。
通过实验和观察比较水和冰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图片)
可以看出水和冰都是无色透明的。通过感官,可知两者都是没有气味和味道的。水和冰最直观的区别是两者的形态,水是液态,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而冰是固态,有固定的形状。水很柔软,而冰是坚硬的。
比较水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总结完后,教师出示韦恩图)
(三)研讨交流
1、水在什么条件下会结冰?
温度降至零,水开始结冰。冰水温不变。
(追问)水完全结冰后,冰的温度还会降低吗?
通过实验可知,水温降到0℃时开始结冰,结冰的过程中,水的温度一直保持在0℃,直到水全部结冰后,温度开始下降。
2、水结成冰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提示一下学生,思考角度)
温度变化:冰的温度为0℃或以下,低于水的温度。
体积变化:一部分水结冰,然后完全结冰,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形状变化:冰是固体,有固定形状。
其他变化:水结冰后变轻了,所以会浮在水面上。(展示图片)
3、冰还是水吗?
冰和水有很多相同点,无色、无味、透明,也有很多不同点,但这些不同点都是固体和液体之间的状态产生的差异,特性并未发生改变。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水能结成冰,冰也能融化成水,这是一个可逆的过程。所以,冰和水是同种物质,冰还是水。
0度
(板书):水

凝固
(四)课堂小练习:
展示几个填空题和实验操选答题(课件)
(五)课堂小结:
1、水温度下降到0度时会结成冰。
2、冰和水是同一种物质,可以相互转化。
3、水和冰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4、水结成冰,体积增大。
(六)课堂评价: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老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发放小红旗作为奖励,最后,把各小组获得小红旗数量展示在黑板上的评价栏里,优胜者全班同学掌声鼓励。
三、安全教育延伸
告诉学生:冬天到了,天气很冷的时候,野外的水面上会结成冰,千万不要私自去野外滑冰,很危险,每年冬季,许多孩子私自或结伴到野外滑冰,掉进冰窟窿里上不来淹死了。(图片)
四、拓展思考
咱们中国幅员辽阔,每年的冰雕节都在哈尔滨的冬季举行,形成美丽的冰雕(图片展示),那么在中国的南方冬季户外能见到漂亮的冰雕吗?
(让孩子课下查阅资料,找原因,去解决这个问题)(共22张PPT)
水结冰了
猜一猜:
谜面:这个东西真奇怪,天生就怕太阳晒,太阳不晒还不湿,越晒越是湿得快。
(打一自然物)
谜面:远看白光光,近看玻璃样,越冷越结实,一热水汪汪。
(打一自然物)
1
3
欣赏图片
(冰是什么样子?)
一杯热水放久了温度降低,会变凉(周围环境)
交流思考:
如果让水的温度一直降下去,水会出现什么情况?
(讨论后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想法)
4
学习课题:
水结冰了
5
认识实验器材:
碎冰
食盐
试管
温度计
干毛巾
纯净水

6
碎冰中加食盐的作用:(讨论交流)
7
讨论一下:水结冰的实验怎么做?
提示:
在低于0度的碎冰中加入食盐,将清水加入试管,再把试管放进碎冰中,观察水结冰的过程,记录变化的现象(注意温度和冰面高度)
8
方案细节:
1、用干毛巾包裹装冰的杯子,减缓碎冰融化。
2、试管加水要适量,约三分之一。(结冰快)
3、用较细的试管,能较快的冻透,完全结冰。
4温度计要插入水中,位置固定,不能接触试
管内壁。(橡皮塞固定温度计)
5会读温度计,仔细观察及时记录在记录表上。
9
实验步骤要记牢:(齐读)
1、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纯净水,插入温度计,记录水的初始温度,并用橡皮筋标记此时的水位(橡皮塞固定好温度计)
2、用干毛巾包裹烧杯,将碎冰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食盐(加速冰融化,快速降低水温)
3、将装有清水的试管放入碎冰中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仔细观察)
4、观看试管中水结冰的过程,期间做好温度变化记录(看温度计)
5、水开始结冰时记录温度(填写在记录表上)
6、水完全结冰后,在试管上标记冰柱的高度
10
实验交流:“冰和水”相同和区别
11
积聚生成:同学们的实验观察记录的很认真,拍拍手,我们再讨论三个问题,看哪个小组做得好:
第一个问题:水在什么条件下会结成冰呢?
12
水的温度达到0度时会结冰。
那么,从开始结冰到完全结冰,温度有变化吗?
完全结冰之后,冰的温度还会下降吗?
请各小组根据实验观察讨论回答。
13
交流提示:
通过水结冰的过程观察可以得出:从水开始结冰到完全结冰温度没有变化,都是0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0度。
完全结冰后,冰的温度还会持续的降低(可以再观察一下温度计)
14
第二个问题:水结冰后有哪些变化?
提示:温度变化
形态变化
体积变化
其他变化
(生活感知)
15
温度变化:温度下降到0度或0度以下。从开始结冰到完全结冰为0度,完全结冰后,温度还会继续降低。
形态变化:从液态变成固态。
体积变化:水结冰后,体积增大了。
其它变化:水结冰后,变“轻”了,能浮在水里。
16
第三个问题:冰还是水吗?(小组说一说)
寒冷的冬天,水变成冰覆盖了河面
春天到了,冰变成水,水中倒映着白云
形态不同,冰还是水
17
课堂达标练习:
一、填空题
1、冰是(
)(“白色”或“透明”)的,隔着冰(
)
(“能”或“不能”)看到其他物体。
2、用手触摸冰块,温度(
)(“很高”或“很低”),比较(
)(“光滑”或“粗糙”)。
3、水结成冰后,就从(
)体变成了(
)体
,这个过程叫做(
)
二、实验操作
我们在做水结冰的实验时,在一个普通的塑料杯外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用温度计观察试管里水温的变化。
1、我们会在碎冰中加人较多的食盐,是为了(
)温度。
(“升高”或“降低”)
2、我们发现,水在(
)℃
时开始结冰。
3、水结冰是液态的水(
)成了固态的冰。(“凝结”或“
凝固”)
4、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液态的水在(
)时有可能会结冰。(“受冷”或“受热”)
课堂小结:(齐读)
1、水温度下降到0度时会结成冰。
2、冰和水是同一种物质,可以相互转化。
3、水和冰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4、水结成冰,体积增大。
18
安全常识:去野外滑冰很危险,同学们要注意
每年野外滑冰淹死很多孩子,不要私自去滑冰。
19
北方严寒的冬天,瞬间水结冰成美丽的冰花!
寒冷的哈尔滨,水变成了五颜六色的冰雕!
延伸思考:
20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