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1.2.2《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教案+课件)(打包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1.2.2《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教案+课件)(打包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2-08 21:13:15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二节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济南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一粒小小的种子能长成参天大树,一个受精卵细胞能够发育活泼可爱的婴儿。
这与构成生物体的细胞有何关系呢?
细胞的分裂
阅读课本31-32页,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是细胞分裂?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什么?
2、描述动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异同点?
3、什么是细胞生长?生长的结果是什么?
4、生物体生长的原因是什么?
细胞的分裂
1、细胞分裂的概念:
2、细胞分裂过程: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1)植物细胞分裂过程:
(1)细胞核先由一个分裂成两个,
(2)在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将细胞质一分为二,每份细胞质里含有一个细胞核。
【过程】
3、【结果】
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2)动物细胞分裂过程:
【过程】
【结果】
(1)细胞核先由一个分裂成两个,
(2)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
(3)将细胞质一分为二,每份细胞质里含有一个细胞核。
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3、细胞分裂时遗传物质的变化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
内的
先经过复制,然后
到两个
中,新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与亲代细胞一致。
细胞核
遗传物质
平均分配
新细胞
细胞生长
1、概念:
2、特点:
分裂后的新细胞体积比较小,随着从环境中不断吸收营养物质,它们的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生长。
(1)植物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质里的许多小液泡逐渐融合成大液泡(液泡体积由小变大,数目由多变少)。
(2)当细胞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其体积不再增大。
生物体是怎样长大的?
细胞的分裂-数目增多
细胞的生长-体积增大
使生物体不断长大
最终的结果:
一个受精卵只进行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能发育成一个婴儿吗?还会有什么变化呢?
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的过程中还要进行细胞分化。
阅读课本32页,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是细胞分化?
2、细胞分化的基础是什么?
3、细胞分化的过程是怎样的?
4、细胞分化的特点是什么?
5、细胞分化的结果是什么?
细胞的分化
1、细胞分化:
(1)概念:
(2)基础:
(3)过程:
(4)特点:
(5)结果:
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和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差异。
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分化
细胞的

不变,


不同。
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不同的组织
数目
遗传物质
形态
结构
功能
细胞分裂
细胞生长
细胞分化
细胞分裂
结果
使细胞体积增加
细胞生长
形成各种组织
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使细胞数目增多
细胞分化
1.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的主要原因是(
)
A.细胞的分裂和体积增大
B.细胞数目的增多
C.细胞体积不断增大
D.营养状况的好坏
2、组织形成的过程大致(

A.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细胞生长?
?
B.细胞生长→细胞分化→细胞分裂
C.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分化?
?
D.细胞分化→细胞分裂→细胞生长
A
C
1、(2019济宁)如图为植物细胞生命历程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过程表示细胞生长
B.②过程表示细胞分裂
C.
③过程表示细胞分化
D.
①②③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2、(2019潍坊).右图表示某动物两种细胞的形成过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a中变化最明显的是细胞核
B.过程b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同
C.过程c形成的细胞仍具有分裂能力
D.过程b、c是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
D
D
3(2019武汉)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
B.细胞通过分化使细胞数量增多
C.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D.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壁
4、(2019白色)人的新生命始于受精卵,受精卵经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发育成完整个体。图中表示细胞分裂过程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C
A
5、(2018滨州)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不断分裂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B.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C.细胞分裂后,新细胞的遗传物质比亲代细胞减少一半
D.细胞的分化是指随着细胞的生长其形态出现差异的过程
6、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白血病等某些血液病患者治愈的唯一希望.人的造血干细胞产生血细胞的过程在生物学上称为
(  )
A.细胞生长
B.细胞分裂
C.细胞衰老
D.细胞分化
B
D
7、(2018潍坊)关于细胞分裂和分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都有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均分
B.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都能持续进行分裂
C.细胞分裂和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
D.各种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8、(2018枣庄)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和生长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化可以形成不同的组织
B细胞的分化过程导致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C细胞分裂时先进行细胞核分裂,再进行细胞质分裂
D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
9、一个细胞连续分裂3次后,可形成多少个细胞?( )
 
A.
3个
B.
6个
C.
8个
D.
无数个
B
B
C
10、下图表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变化,其正确变化顺序排列为
(
)
A.a→b→c→d
B.
a→c→d→b
C.
b→a→c→d
D.
a→d→c→b
11、下图是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过程①表示细胞生长
B.过程②表示细胞分化
C.过程②染色体数会减半
D.过程③表示细胞分裂
12、细胞分化是当今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只有形态和结构的变化
B.已经分化了的细胞不再分裂和生长C.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D.细胞分化会导致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B
A
C第二节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能够描述生物生长与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增大有关。
②描述细胞分裂的过程。能够理解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各种组织。(重难点)
2.能力目标
①通过观察动植物各种组织插图,培养学生科学观察和分析能力。
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培养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在观察、探究实验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观。
②在探究生物生长的原因中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命奥秘的学习态度和热爱生命的生活态度。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①教师制作细胞的分裂与分化课件。
②《细胞生长过程》的视频剪辑。
学生准备:①完成课前助学的自主学习等预习工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我们知道一颗种子可以长成参天大树,婴儿可以长大为成年人,说明了生物具有什么现象?为什么生物能够生长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一问题。请看,画面1:一粒种子萌发,生长,慢慢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许多粒种子萌发生长成一片森林。画面2:一受精卵发育活泼可爱的婴儿。
观看图片,引导学生在体验生命的美感时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
出示种子-大树,受精卵-婴儿生长图片等。用直观、色彩丰富的图片,对学生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及时提问快速导入新课。
引导探究层层推进
一、细胞的分裂:
自主阅读课本31-32页完成导学案问题,理解细胞分裂的概念。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就是细胞的分裂,细胞的分裂导致细胞数目增多。我们来看看细胞的分裂过程:1.植物细胞的分裂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并形成新的细胞壁。2.动物细胞的分裂动物细胞分裂过程:细胞核一分为二,细胞膜从中央内陷,分为两个细胞。强调: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经过复制,然后再一分为二,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这样就保证了细胞前后代之间遗传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3.细胞的生长猜想:仅有细胞分裂过程,不会引起生物体积增大,生物体的生长离不开细胞生长。刚分裂形成的新细胞体积比较小,会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逐渐长大。细胞能不能无限长大呢?细胞体积何时增大?怎样增大?观看液泡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细胞生长过程”中的主要变化(许多小液泡逐渐长大,合并为一个大液泡,细胞长到一定程度就不再生长了),导致整个细胞体积增大。结合细胞分裂与生长探讨生物体是怎样长大的?
自由发言,小组讨论。学生观看教材插图,对细胞分裂的连续性的过程有个清晰认识。学生通过对课本图片的比较观察,归纳出动植物细胞分裂的区别。同时观看动植物细胞分裂视频。结果: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是不是只有亲细胞一半的遗传物质?有什么意义?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流动指导。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细胞的分裂与生长促使生物体长大
展示多媒体图片,从植物和人都能生长这一学生常见的现象入手,创设情景,激发探究欲望,通过设疑引导学生通过猜想理解细胞是有生命的,如:能分裂和生长。这一设计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在充分学习细胞分裂的基础上,细胞生长知识点较浅,用图片、图形启发学生归纳细胞生长的原因,感受在细胞生长过程中细胞形态、结构会发生变化。既培养理性分析、归纳能力和逻辑思维,又缩短时间,为过渡到细胞分化提供切入点。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组织交流点拨建构知识点检测
二、细胞的分化:1.细胞的分化细胞的分裂能使细胞的数目增多;细胞的生长能使细胞由小长大;除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增大外,生物体还需要经过细胞分化形成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细胞才会不断地长大。在正常情况下,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生长出现了差异,这就是细胞的分化。我们把形态、功能相似,结构相同的细胞群叫做组织。即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不同组织。注:细胞分裂与细胞分化的不同利用示意图更加直观的使学生理解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出示达标检测巩固知识点
学生分析、交流、作答学习细胞分化的概念及分化的结果深刻理解细胞分裂与分化的区别
认识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理解“组织”的内涵,激发学生探究组织形成的原因,活跃思维,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形象的图片展示,使同学们对知识点的认识更深刻
知识整合迁移应用6分钟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理清思路)细胞分裂—细胞成长—细胞分化①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什么?细胞生长的结果是什么?②什么是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什么?
学生分析、交流、作答
用提问方式来控制讨论、小结的范围,紧扣教学内容,把握教学节奏。
板书设计:
第二节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1.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
2.细胞生长:吸收营养,体积增大
3.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组织
教学反思:
细胞的分裂、分化内容较抽象,学生缺乏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课本教学应结合图像信息、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首先,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本节课通过简单的生活现象导入,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吸引学生,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自主积极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要以问题为核心,围绕问题展开讨论、探究、阅读、讲解、点拨,然后再激发出新的问题。要给学生留有空间,使教师、学生在课堂上有自主探究、自由发挥的机会。要对不同层次的问题、知识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学生容易接受,效果很好。
其次,课堂上把全班同学分成六人为一组的学习小组,学习小组在分享学习成果时,既有知识的交流、问题的讨论,也有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教师根据学生互动过程中反映的问题给予必要的补充,及时的纠错和点拨等,课堂教学实现了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多方讨论、交流和评价。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学习活动,节约时间提高效率,使学生既学习了知识又提高能力,效果不错。
由于学生的依附心理较强,独立发现问题的能力较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并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中领悟新的生物学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