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昆明的雨》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7《昆明的雨》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09 15:11: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新课导入
雨季已离我们远去,寒冬迫不及待来临。纷飞的雪花是否让大家怀恋温润的雨丝?我们先来回味古诗词中的雨吧!
雨,
是志南和尚的“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是王摩诘的“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是苏东坡的“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是陆放翁的“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是刘梦得的“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是杜子美的“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不同文人笔下的雨,
寄托着不同的情思。
汪曾祺《
昆明的雨》会给大家带来怎样的感受?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昆明的雨
汪曾祺
作者介绍:
汪曾祺,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参与改编京剧《沙家浜》。小说以短篇为主,《
受戒》《大淖记事》等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他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
无所不涉。代表作有小说集《邂逅集》,
散文集《蒲桥集》。
背景探寻:
汪曾祺曾在昆明生活了七年,他对昆明的一草一木、风土人情都非常了解,
有着很深的感情。
昆明无异于他的第二故乡。
《昆明的雨》正是作者选取昆明雨季中有特色且能触动他思绪的事物写成的。
云南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复杂的地形地貌,孕育了多种森林类型,多样土壤类型和丰富的物种,成为生物多样性的宝库,也成为了种类繁多的野生菌的家园——
一、竹荪(Sūn)
二、牛肝菌
四、鸡油菌
三、大红菌
五、老人头菌
六、青头菌
七、干巴菌
八、羊肚菌
九、鸡枞(zōng?、cōng)菌
字词识记:
梳理字、词。
篱笆(lí
ba)
乍(zhà)
吆喝(yāo)
釉(yòu)
鲜腴(yú)
密匝匝(zā)
形似字:
泥淖(nào)
绰(chuō)约
掉(diào)队

棹(zhào)
①辟邪:
避免或驱除邪祟。
②鲜腴:
新鲜肥美。
③张目结舌:
睁大眼睛说不出话来,
形容受窘或惊呆的样子。
整体感知
生读文,
思考作答
(1)
昆明的雨有着怎样的特点?
——昆明的雨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2)题目为“昆明的雨”,作者围绕“雨”写到了哪些人、
事、
物呢?
写到的人:娇羞的苗族姑娘,善良的母女;
事:为宁坤作画,与德熙去喝酒;
物:开花的仙人掌,种类多、味极鲜腴的菌子,
杨梅,缅桂花,木香花和悠闲的鸡。
(3)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感情是怎样的?
——喜爱的、
留恋的、
怀念的。
(4)
你觉得作者喜爱、留恋、怀念的仅仅是昆明的雨吗?
不仅仅是那里的雨,
还有那里的物、景、人、事。他想念的是昆明的民风。
研读赏析:
1.文章写昆明的雨,为什么从宁坤要“我”作画写起?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①画上画的倒挂着开花的仙人掌、青头菌和牛肝菌是昆明雨季特有的,突出昆明的雨多;
②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的描述,从而吸引读者。
——画中景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昆明的菌子?
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从四个方面写菌子:
——雨中菌
①种类多。有牛肝菌、青头菌、鸡枞......
②数量多。“家家饭馆卖”“连......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鸡枞随处可见”。
③味道鲜美。牛肝菌滑嫩鲜香;鸡枞味道鲜浓;干巴菌入口便会使人张目结舌。
④色泽诱人。青头菌炒熟了浅绿色的;鸡油菌做菜时配色用。娓娓道来,自然平淡的叙述流露出对昆明雨的喜爱,对昔日生活的怀念。
3.作者如何描写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子?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运用外貌和语言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子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的雨的柔美,
抒发了作者对昆明的怀念和喜爱之情。
——雨中人
4“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那天,我和德熙去小酒店喝酒有怎样的情味?
①雨引起的淡淡乡愁;
②雨中美景让人陶醉产生闲适和恬淡之感。
——雨中情
5.
结尾独句成段,
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说说其作用。
——内容上,深化了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想念之情;
——结构上,照应了第三段,收束全文,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
(
二)
语言品析

自主阅读,
勾画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并做简要批注。
【示例】:
①有一个笑话:
有人从昆明坐火车到呈贡,
在车上看到地有......捡了,紧赶两步,还能爬上火车。
(这个笑话的插入,
看似突兀,
实则不然。“看”“跳”“
紧赶”“爬”几个简单的动词将乘车人从看到菌,
到下车拾捡再回到车上的全过程生动还原,
风趣幽默地说明了鸡枞菌随处可见。
)
②昆明的杨梅很大,
......
叫作“
火炭梅”。
(用比喻的修辞,
把“杨梅”比作“乒乓球”,写出了昆明杨梅个头极大的特点,
表达了作者对昆明杨梅的喜爱之情。)
③一棵木香,
爬在架上,
把院子遮得严严的。
(“
爬”“遮”等动词,
把木香拟人化,
表现出木香的茂盛,
表达对木香的赞叹与喜爱之情。
)


纵观全文,作者在写雨的同时,又写到了众多的景、物、人、事,看起来很“散”,但仔细品味,它们在昆明的雨的滋润下各显特色。所以说无一不是围绕“雨”来写的,这是侧面烘托手法的彰显。
作者把情感自如的寄托在“雨”上表现出来,达到了选材与抒情的统一,这就是“聚”。散文的“形散神聚”巧妙地得以体现。
【拓展延伸】(读书笔记整理)
——课后积累有关“雨”的诗文其它名句: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
竹枝词二首(其一)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
夜雨寄北》
作业设置
完成“配练”基础知识部分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