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
???????????????????????????????????
?
?
?
?
?
?
?
?
?
?
?
?
?
?
一、?教材分析:
本节讲述两栖动物是从水生到陆生过渡的一个类群,具有初步适应陆生生活的结构特征,但受精和幼体发育在水中进行,幼体经变态发育而到陆地生活。教材还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反映了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分析蝌蚪与鱼的相似之处,认识两栖动物生殖发育过程受到水的束缚;
比较蝌蚪和成蛙的不同之处,认识青蛙的变态发育;
通过调查实践活动和资料分析,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调查身边的两栖动物数量的变化,以及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关注环境变化的意识,增加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青蛙的生殖过程和发育特点
2.难点:早期蝌蚪与成蛙在外部形态上的不同点。
??四、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经过两个学期的生物学习,对学习生物的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能自主的完成一些简单的生物实验,并能通过实验过程有条理的总结出知识点。
??五、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准备青蛙发育的过程录像片,其他两栖动物的图片。
学生:调查身边的两栖动物数量的变化及其原因。
?六、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
“小时着黑衣,大时穿绿袍,水里过日子,岸上来睡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板书课题:第二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板书:?一、两栖动物的生殖)
二、创设情景: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大家结合生活经验,分析在什么时候、什么环境条件下能听到蛙的鸣叫?(春末夏初,特别是下雨的晚上;稻田里、池塘边)
三、观察思考:
媒体播放:青蛙的生殖
一、问题:
青蛙都能鸣叫吗?雄蛙的鸣叫意味着什么?(仅雄蛙能叫;招引雌蛙)
雌雄蛙的抱对对生殖有什么意义?(使雌蛙排的卵尽快与雄蛙排的精子接触,完成受精作用)
受精卵的特点,有什么意义?(能够吸收较多的热量,有利于受精卵的发育)
二、出示图片《小蝌蚪找妈妈》
提问:小蝌蚪为什么找不到妈妈?
(外形相差太远。蝌蚪像鱼、有尾,青蛙有四条腿)
(青蛙眼睛鼓鼓的、皮肤绿色、肚皮雪白,蝌蚪不是)
(蝌蚪在水中生活,用腮呼吸。青蛙既能在水里游泳,又能在陆地上跳跃,它主要有肺呼吸,它们的生活环境不同)
(食物不同。蝌蚪吃水中的生物,青蛙吃害虫)
小蝌蚪是怎样发育成青蛙的?
媒体播放:青蛙的发育
(板书:?二、两栖动物的发育)
青蛙的发育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没有差异?
?
蝌蚪
青蛙
呼吸器官
鳃
肺、皮肤
尾
有
无
四肢
无
有
生活环境
水
水、潮湿陆地
经过对比,得出变态发育的结论。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为两队。1.四人一小组,从一队中选出一组同学把图片按顺序快速站位。
2.从另一队中,选出一名代表,能够准确又快速的写出答案。
青蛙的发育过程与家蚕的有什么异同?(变态发育)
家蚕的完全变态发育蝗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
青蛙与昆虫都是变态发育。但昆虫的变态发育可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青蛙则没有这两种变态发育之分。
四、分析讨论:
有人说:“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就是两栖动物。”你认为该观点是否符合科学道理?
两栖动物包含了两个含义:一是从脊椎动物的演变历史来看,两栖动物是从水生开始向陆生过渡的一个类群。
二是从两栖动物的个体发育来看,它们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四肢运动,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稻香、丰年和蛙声有什么联系,我们应该怎么做?
青蛙能捕食大量的农业害虫,是人类的好朋友。保护青蛙,保护它们的生活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指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
五、归纳总结:
畸形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水环境污染,水中有影响蛙正常发育的物质)
六、得出结论:
上述事实的启示?
(自身做环保小卫士、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执法部门加强管理)
七、?课堂小结:学生以谈收获的方式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本环节意在使学生理顺本节知识点,同时,加深对本节内容的认识、
?
八、反馈练习:
1.下列不属于青蛙繁殖行为的是(
)
A
、抱对
B
、鸣叫
C
、排卵
D
、冬眠
2.下列不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
A、蟾蜍
B、金龟子
C、大鲵
D、蝾螈
3.
青蛙的个体发育过程经历了(
)
A、卵----胚胎-----幼蛙-----成蛙
B.
卵----胚胎-----蝌蚪----成蛙
C、受精卵----蝌蚪----成蛙
D、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4.
青蛙生殖和发育的特点是
(
)
A.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B.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变态发育
C.雌雄同体、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D.雌雄同体、体内受精、变态发育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蝌蚪不仅用鳃呼吸,还用肺呼吸,因此称为两栖类动物
B.
青蛙雌雄抱对,进行体内受精
C.
青蛙的发育经历受精卵、蝌蚪、成蛙三个时期
D.
两栖动物是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类群
6、如图是青蛙个体发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______。发育过程的正确顺序是(用图中序号表示)。
————
其发育方式为______发育。
2.图中B表示的个体用______呼吸(选填“鳃”或“肺”)。
3.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在______进行,其受精方式为______受精。
板书设计:
??????????????第二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两栖动物的生殖?????????????二、两栖动物的发育
???体外受精:水中完成
变态发育: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
七、课后反思:生物科学来源于自然世界,回归于自然才能化僵为活,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特别是发挥本土资源优势,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提升了学生对环保的认识,从自身做起才能切实提高这一代的环保素质。
课前我指导学生进行了社会调查,我觉得社会调查是一种很好的实践活动。通过社会调查的形式,使学生有了接触成人世界的机会,在与各种调查对象接触的过程中,孩子们了解了成人的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如何与人打交道。孩子们调查归来,总结经验时说:怎样才能让一个路人愿意停下脚步,配合调查呢?这需要调查者做到礼貌、诚实、恳切。多么今人高兴的总结呀,如果我的孩子们成人以后本着这样一种待人处世的态度,怎能不说我的教育是成功的,有效的呢?
对各个小组精心准备的汇报,进行形成性评价、表现性评价,使孩子们更加积极踊跃地投入。一个比一个精彩,同学们在交流与争论中掌握了知识,升华了情感。
?(共25张PPT)
小时着黑衣,大时穿绿袍,
水里过日子,岸上来睡觉。
请你来猜迷:
打一动物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绘了江南梅雨季节,水草丰茂、蛙鸣声声的情景。这个时节的青蛙为什么如此活跃呢?青蛙的鸣叫有什么意义?
新知导入
一、青蛙的生殖
1、什么时候可以听到蛙鸣?雌雄蛙都能鸣叫吗?鸣叫有什么意义?鸣囊有什么作用?
2、雄蛙鸣叫吸引雌蛙后又有什么生殖现象?
春末夏初
雄蛙鸣叫
吸引雌蛙
能使鸣叫声更洪亮
鸣囊
新知讲解
雌雄蛙抱对
青蛙的抱对有利于精液直接排在卵上,这样就会提高卵的受精率。
精子和卵细胞在___里完成受精。可见,青蛙的受精摆脱不了___的限制。
水
水
受精卵呈胶状半透明,常一团团地附着在水草上,每个受精卵上面的颜色深一些,这样有什么好处呢?
能够吸收较多的热量,有利于受精卵的发育。
雄蛙鸣叫
雌雄蛙抱对
水
中
排
卵
完成受精
青蛙的生殖特点:有性生殖
体外受精
、卵生
青蛙的生殖过程
二、两栖动物的发育
激
趣
导
入
探究质疑
1、我们都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你能不能告诉我们,小蝌蚪为什么老也找不到妈妈?
蝌蚪的形态结构与成蛙有很大的差别
受精卵
蝌蚪
先长后肢
后长前肢
尾巴逐
渐消失
成蛙
幼蛙
青蛙的发育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小蝌蚪终于找到了妈妈,青蛙终于登上陆地,这是质的改变!回顾青蛙的一生,青蛙的发育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小组活动
全班同学分为两队
1.四人一小组,从一队中选出一组同学把图片按顺序快速站位。
2.从另一队中,选出一名代表,能够准确又快速的写出答案。
青蛙的发育过程:
受精卵
蝌蚪
幼蛙
成蛙
蝌蚪
青蛙
呼吸器官
尾
四肢
生活环境
鳃
肺、皮肤(辅助呼吸)
有
无
无
有
水中
水中、潮湿陆地
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的发育类型,称为变态发育。
青蛙的发育过程与昆虫的发育过程有什么异同?
青蛙与昆虫都是变态发育。但昆虫的变态发育可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青蛙则没有这两种变态发育之分。
蝗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
家蚕的完全变态发育
中华蟾蜍
大鲵(娃娃鱼)
蝾
螈
认识其它两栖动物
蝾
螈
合作探究
有人说:“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就是两栖动物。”你认为该观点是否符合科学道理?试发表自己的见解。
一是从脊椎动物的演变历史来看,两栖动物是从水生开始向陆生过渡的一个类群。
两栖动物包含了两个含义:
二是从两栖动物的个体发育来看,它们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四肢运动,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精讲点拨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稻香、丰年和蛙声有什么联系,我们应该怎么做?
青蛙能捕食大量的农业害虫,是人类的好朋友。保护青蛙,保护它们的生活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阅读下面的资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1995年,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中学生在河流和沼泽中发现三条腿的蛙,引起科学家的注意。后来经过调查,在美国南部、东部、中西部和加拿大部发现了畸形蛙,蛙的畸形个体数达10%左右。为探究其原因,研究人员把出现畸形蛙的地区的水取来,用非洲爪赡做实验,结果爪赡在发育过程中也发生畸形。
知识拓展
1、某些地区出现畸形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从上述事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1、某些地区出现畸形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畸形蛙可能是由于水环境污染而造成的,这种水中有影响蛙正常发育的物质。
2、从上述事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为了保护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我们必须爱护环境,保护环境,防止环境受到污染。
激
趣
导
入
挑战自我
1.下列不属于青蛙繁殖行为的是(
)
A
、抱对
B
、鸣叫
C
、排卵
D
、冬眠
2.下列不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
A、蟾蜍
B、金龟子
C、大鲵
D、蝾螈
3.
青蛙的个体发育过程经历了(
)
A、卵----胚胎-----幼蛙-----成蛙
B.
卵----胚胎-----蝌蚪----成蛙
C、受精卵----蝌蚪----成蛙
D、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D
B
D
4.
青蛙生殖和发育的特点是
(
)
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变态发育
C.
雌雄同体、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D.
雌雄同体、体内受精、变态发育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蝌蚪不仅用鳃呼吸,还用肺呼吸,因此称为两栖类动物
B.
青蛙雌雄抱对,进行体内受精
C.
青蛙的发育经历受精卵、蝌蚪、成蛙三个时期
D.
两栖动物是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类群
A
D
6、如图是青蛙个体发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______。发育过程的正确顺序是(用图中序号表示)。
————
其发育方式为______发育。
2.图中B表示的个体用______呼吸(选填“鳃”或“肺”)。
3.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在______进行,其受精方式为______受精
D
DBCEA
变态
鳃
水中
体外
激
趣
导
入
课堂总结
青蛙的生殖:鸣叫—抱对—体外受精,形成受精卵
青蛙的发育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特点:变态发育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看看你学到了什么?
1.完成课本59页,巩固提高。
2.课下同学们查阅资料并互相讨论:怎样才能让两栖动物拥有良好的栖息环境呢?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