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时间:120分钟
分值: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蹣跚(pán)
鲜腴(yú)
悲悯(mǐng)
夷为平地(yǐ)
B:颓唐(tuí)
绿釉(yòu)
迂腐(yū)
郁郁寡欢(guǎ)
C.晶莹(yíng)
残垣(huán)
怅惘(wǎng)
密匝匝(zā)
D.琐屑(xuè)
深褐(hè)
点缀(zhuì)
所向披靡(mǐ)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摇曳
迂腐
苔痕
素未谋面
B.吆唤
交卸
惦记
情郁于中
c.赋闲
擦试
狼籍
井然有至
D.踌躇
栅栏
避邪
连绵不断
3.(武汉市中考)依饮填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3分)(
)
对于作家而言,粉丝易得,知音难觅。粉丝,是为成名————;知音,是为寂寞————
。知音之可贵,不但在于————,能看出天才,而且在于————
,敢畅言所见。
A.雪中送炭
锦上添花
慧眼独具
胆识过人
B.锦上添花
雪中送炭
慧眼独具
胆识过人
C.锦上添花
雪中送炭
胆识过人
慧眼独具
D.雪中送炭
锦上添花
胆识过人
慧眼独具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电影《老师。好》自3月22日全国上映以来,不断引发现影热潮。到目前,《老师。好》在同日上映影片中票房、上座率均居首位。
B.历代不少石碑为名家撰写,因此石碑上的刻文成了书法大家真迹的集中场所。
C.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以便及早千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D.自共享单车在衡阳运营以来,因外观时尚、轻便易行、收费廉价、随借随还等优点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5.诗文默写。(6分
(1)亭亭山上松,_________________.(《赠从弟(其二)》刘桢
(2)
_________________,千里殊风雨。(《梁甫行》曹植
(3)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用拟人手法写出对故乡山水的脊恋之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鹤楼》中极写黄鹤楼远处环境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名著阅读。(4分
读《红星照耀中国》,回答问题。
(1)时当五月,山洪暴发,水流湍急,河面甚至比长江还宽。渡船从上游启碇,需要两个小时才能到镇对岸靠岸。南岸安顺场镇上的人们屏息凝神地看着,担心他们要被消灭掉。
这段文字描写的是长征途中哪个重大事件?(1分)
(2)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这很使我喜欢,这是中国人中不可多得的品质。他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才智,善于驰骋,又能吃苦耐劳,是个很活泼的人。
“他”是谁?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介绍他的性格特点的?(3分
7.(湖北荆门中考)综合性学习。18分)
人生的意义在哪里?成就人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班上决定以此为话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请积极参与,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八年前,刘宁以近650分的高分,成为四川凉山某县理科状元,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四年前,刘宁大学毕业却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他开始沉迷网络,四处流浪。大年初六的下午,一位好心人发现,一名年轻的流浪汉已经连续三天在西南交大九里堤校区的长椅上过夜,他帮助联系到流浪汉的家人。:第二天,刘国华从老家赶来,儿子却再次消失。刘宁称:“让我像大多数人一样结婚生子,挣钱养家,我觉得很无聊很没意思。”
(《成都商报》
材料二
人生意义
(1)阅读材料一,请你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2分)
(2)如果在网吧遇到刘宁,你将如何劝导他?请你以刘宁同学的身份给他写一张留言条。(3分)
(3)阅读材料二,解说漫画内容。(100字左右)(3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片断做题。(11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橋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8.请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6个字)(2分)
9.从词语使用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3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干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10.“"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的原因是什么?“我”为什么又“赶紧拭干了泪”?(2分)
11.选段中两次描写父亲的“背影”,请简要说说其在写法和感情抒发上的不同。(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5分)
民工父亲的“幸福”
李良旭
①刚刚搬入新居不久。这天,我面朝着宽大的落地玻璃窗,端坐在电脑前,专心打字。明媚的阳光像瀑布一样成桶地泼洒进来:温暖、清亮、宁静。心情,也沐浴在一片暖融融的气氛中。
②突然,大门响起一阵很不规则的敲门声。
③“你找谁?"我警惕地将门打开一条缝隙。
④“我是住在您这片小区里干活的民工,想请您帮个忙。那个陌生人嗫嗫嚅嚅地说
⑤“什么事?你说吧。”
⑥“快到暑假了,我儿子要到城里来看我,他很想知道自己的父亲在城里盖了多少漂亮的房子。房子是盖了许多,可我从有知道城里人住在里面的情况,我很难给孩子描述清楚。要是他来了,我能带他到您家看一看吗?"
⑦这位民工一口气把话说完后,他望着我,一脸的焦灼和企盼,两眼露出渴求的神情。
⑧我恍然大悟——真是一个心细、慈爱的父亲啊!我也是个父亲,在工作中取得了一点成绩,或在报刊上发表了一篇小文章,不也是喜欢在儿子面前表现一番吗?那是一个做父亲的自豪和骄傲啊!想到这,我答应了
⑨他激动得连手也不知道放在哪里好了,脸上现出喜悦的神色。他连声说道:“您真是大好人啊!我问了好几家,有的句话也不说,随手就将门咣地关上了;有的还怀疑我是坏人,一直看着我走进了工棚……”
⑩几天后,这位民工父亲果然带着一个小男孩来到我家。小男孩十三、四岁,黝黑的皮肤,结实的身体,明亮的双眸。
?”换上吧。”我热情地说。父子俩换上了鞋套,像是生怕将木地板踏坏了似的,步子迈得格外轻缓,给人一种拘谨的感觉。我看到,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父亲对孩子说:“这位叔叔住的这套房子就是爸爸建筑公司盖的。我负责砌墙,眼细、心细、手细,不能有丝毫的偏。..了,爸爸也通过了中级工的考试。现在,我也是有文凭的建筑工人了。”
?儿子听着,眼里流露着一种自豪和骄傲的神色。我又看到,一只小手和一只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父亲的腰板似乎挺直了许多。在一旁的我,心里也有一种温暖和甜蜜的感觉。
?一会儿,这对父子就看完了我的新居。退到门边时,这位民工父亲伸出手,重重地握住了我的手,感动地说道:“今天,是我进城打工以来过得最幸福的一天。我能带孩子到城里人家来看看,感受到了城里人家的温暖,这种幸福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我看到这位民工父亲的眼里闪着晶莹的泪光。真没想到,在我看来一件简单、普通的事,竞让这位民工父亲这么激动。一下子,我也感动了,我和这位民工父亲的距离拉近了许多。我差一点把那位民工父亲的“幸福”弄成了碎片,一种隐痛扎着我的心。
?父子俩互相搀扶着下楼,那孩子对他父亲说道:“爸爸,您真了不起,盖出这么好的房子,城里人住得真舒服。如果我们在城里也能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子就好了。”儿子的语气里有一种羡慕和向往。父亲爱怜地摸了摸孩子的头,说道:“傻孩子这怎么可能呢?你只要在家里把书念好,帮爷爷奶奶多干点活就行了。”
?孩子仰起稚气的脸,眨着双眼,高声说道:“怎么不可能?我一定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了,一定要让您和妈妈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过着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听了孩子的一番话,这位民工父亲将孩子往怀里搂了楼。
?我看到,这位民工父亲的腰杆努力地挺了挺。
?顿时,他在我眼里一下子变得高大起来——一个父亲的伟岸和善良!
12.文中“我”对民工父亲的态度前后有怎样的变化?请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3分
(
)一(
)一(
)一(愧疚)一(敬佩)
13.简要赏析文中画线语句。(4分)
”
(1)明媚的阳光像瀑布一样成桶地泼洒进来。
(2)这位民工父亲将孩子往怀里搂了搂。
14.阅读全文,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中民工父亲的形象特点。(4分
15.文中第3段“我差一点把那位民主父亲的‘幸福’弄成了碎片,一种隐痛扎着我的心”一句中“幸福”的内容是什么?在生活中,你也一定有过不少的幸福体验,结合你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幸福的理解。(4分)
(三)(安徽中考)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4分)
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铁凝
①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但我觉得,人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②上世纪70年代初,我还是一个少年,偷偷读到一本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记得扉页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两句话使我深深感动,让我生出想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冲动。我初次领略到阅读的重量,它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气。
③我的一位亲人,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在从城市下放到乡村劳动之余,倚靠在田野的草垛上通读了《资本论》和《列宁全集》。问他当时为什么读这些书,他只说是因为喜欢
④今天想来,类似的阅读实在是一种无功利心的自发性之举,因其自发性,所以也没有预设的阅读期待,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便格外宝贵和难忘。难忘的还有一种沉入心底的重量,这重量打击你,既甜蜜又酣畅。
⑤阅读的重量有时在于它的“重”,有时却在于它的“轻”这“轻”,不是轻浮,而是一种无用之用,是阅读心境的解放。
⑥今天,我们的阅读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诸多变化。市场上卖得好的书往往是更靠近生活的实用的书:养生、美容、商战股票、英语
……书海已经“茫茫”。各取所需的阅读看上去已不再承载精神的重负,而是直奔主题,要的是立竿见影。
⑦阅读的功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更想强调的是,“无用”的阅读,更多的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这样的阅读不是生存甚至生计所必需的,但它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它的“无用”本身便是更大的作用。这何尝不是一种更高的阅读境界呢?这种自然存在的阅读状态,可或许更能体现人生的精神价值吧。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6.第①段中加点词语“这样说”具体指代文中哪一句话?(2分
17.本文①②③段,列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我”的一位亲人在下放农村时因喜欢而通读《资本论)和《列宁全集》这两个事例,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中心论点。(2分)
18.第5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9: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实现“有重量”的阅读?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只需答出两点)(6分)
三、写作。(5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世界充满着爱。澳大利亚一只叫“雷克斯”的狗妈妈收
养了一只失去母亲的小袋鼠;台湾作家龙应台为了走进十八岁儿子的心灵世界,与他开启了三年六个月的书信往来;湘西画家黄永玉虽巳年过八旬,依然每年要踏上凤凰那熟悉的故。...这大大小小的爱,给人以挑战挫折的勇气、战胜孤独的力量、拥抱成功的信心。
请以“爱的力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书写工整,卷面整洁;文中
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不少于600字。
第四单元知识清单与复习答案
1.B2C3.B4.A
5.(1)瑟瑟谷中风
(2)八方各异气(3)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4)晴川
历历汉阳树劳草姜窦鹦鹉洲
6.(1)强渡大渡河。(2)彭德怀。动作、语言两个方面
7.(1)示例一:昔日高考状元今日流落街头示例二高考状元成为流浪汉
(2)示例:人生之路就在脚下,关键在于自我把握,与其理怨这个不如意那个不称心,还不如脚踏实地,把人生之路走稳。身体的流浪不可怕,精神的流浪最可悲。为了自己,也为了可怜的双亲,回家吧!
(3)示例:一个人蜷缩着坐在--拥铺盖卷上,胸前写着“高考状元”四个字;这个人没有脑袋,在脑袋的位置上是一个大大的问号;画的右下角是一顶学位帽,这幅画说明了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学历,但如果迷失了人生方向,也是十分可悲的。
8.月台买橘(望父实橘)
9“攀”“缩”“倾”等动词;描绘出了父亲买橘子时的艰难情形,突出表现了他对“我”的爱。:
10.父亲艰难地爬过铁道为“我”买橘子,这使“我”很感动;既怕别人看见难为情,更怕父亲看见而伤心。
11.前一次,作者具体细腻地从衣着、动作:体态等方面描绘背影,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厚的爱,抒发了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之情;后一次,作者把父亲的背影放在人流中,由近而远,由显而隐,抒发了作者依恋、惆怅、悲悯、辛酸的情感。12.警惕恍然大悟“热情
13.(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新居的宽大、温暖、清亮、明净烘托“我”愉悦、兴奋的心情。
(2)运用动作描写,生动传神地表现了父亲听到儿子豪言壮语时的满足和自豪之情
14.D他是一
一个既细心又富有爱心的父亲。例如他克服种种困难,乞求城里人让
孩子乔自己在城里盖的房子。2)他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有上进心的农民T。例如他对儿子说:“我负责砌墙,眼细、心细、手细,不能有丝毫偏差。”“通过了中级工的考试,现在,我也是有文凭的建筑工人了。”
15.示例:“幸福”的内容:当孩子看到自己的杰作时,有一种满足的幸福;@听到孩子的豪言壮语和美好愿望后,有一种自豪的幸福。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言之有理即可。
16人们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
17."我”少年时偷读约翰●克里斯朵夫》深受感动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意恩对即可
18.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对阅读重量的“重”的论证,自然引出下文对阅读“无用之用”的论述。(意思对即可
19.(示例)回采用细嚼慢咽的阅读方式。回选择有精神内涵的阅读内容。3追求无功利心的阅读境界。(答出两点;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