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课程名称:《生物的变异》
学
科:生
物
年
级:八年级
上册
版
本:济南出版社
这种现象我们称为什么?
第四节
生物的变异
学习目标:
1、说出生物的变异及变异类型;
2、知道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控制,又受环境因素影响;
3、说出遗传育种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107页—108页,完成导学案第一部分。
爸爸在哪?
1
D
C
B
A
2
3
4
5
E
生物的变异:
概念:
生物学上把子代与亲代之间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叫做变异。
说说看
1、双眼皮/单眼皮?
你和你的父母长的像吗?
那些地方像?那些地方不像?
4、有无酒窝?
2、拇指能否背曲?
3、有无耳垂?
作业:调查家庭成员之间
存在的变异现象。
常见的变异现象
金鱼,又称金鲫鱼,是世界著名三大观赏鱼类之一,发源于中国,至今已有1700多年养殖历史。因其外部形态、体形、鳞片数目、背鳍、腹鳍、尾鳍及体表颜色等变异而划分为160多个品种。
常见的变异现象
变异是自然界中
的现象。
菏泽牡丹因花瓣、花型、花色、花蕊等不同变异,共分为1237个品种。
普遍存在
变异的类型:
白虎是孟加拉虎的变异类型,是相关基因改变引起的动物白化现象。
狗的毛色各不相同是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导致的。
变异的类型:
无子西瓜是由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改变引起的。
由
引起的,能够
,属于
。
遗传物质的改变
遗传后代
可遗传变异
变异的类型:
由
导致,没有
的改变,不能
,属于
。
不可遗传变异
外界环境因素
遗传物质
遗传后代
1、地球上有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
没有,一个人的成长由两个因素决定,一个是遗传因素,一个是环境;即使是同卵双胞胎,他们的遗传物质完全相同,也会因为所处环境不同而产生差异。
2、变异有没有明确的方向?
没有,变异是不定向的。
小组探究
(二)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108页—110页,完成导学案第二部分。
变异的利弊:
有利
有利
不利
变异
既有利,又有弊
看图说故事:
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生活着一群长颈鹿,有一天,
,结果个子比较高(颈长)的长颈鹿得以
,个子比较矮(颈短)的长颈鹿却
。
有利变异
不利变异
不断积累和加强
生物进化
淘汰、灭亡
个高(颈长)
个矮(颈短)
适应环境、得以生存
不适应环境
变异的意义:
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1、杂交育种(常用育种方法之一)
遗传变异在实践中的应用:
例如:袁隆平杂交水稻
2、诱变育种
古人眼中的变异
1.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3.龙生有九子,九子不成龙。
4.一树之果,有酸有甜。
1、概念:生物学上把子代与亲代之间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叫做变异。
2、变异的类型:
①可遗传变异:遗传物质改变,可遗传;
②不可遗传变异:环境改变,遗传物质未变,不可遗传。
3、变异的利弊及意义
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4、变异的应用:
①杂交育种;
②诱变育种
我的收获:
巩固练习
1、以下诗文或谚语与所蕴含的科学知识不对应的是(
)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物的变异现象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生物间的食物关系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温度影响植物开花
A
2、宇航员将一些种子带上太空,让种子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从而培育出新品种,对新品种与原品种出现差异的最准确表述是(
)
A.遗传B.变异C.可遗传的变异D.不遗传的变异
3、经过太空搭载的青椒种子,在种植收获后,果实大,口感好,且能稳定遗传,请分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水、肥充足
B.光照时间延长了
C.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D.二氧化碳浓度大大增加
C
C
4、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遗传物质发生变化的变异一定是可遗传的变异
B.变异对生物的生存都是不利的
C.变异对生物的生存都是有利的
D.变异一旦出现,就可以遗传给后代
A
5、在下列几种变异中,那种是不遗传的变异?(
)
A.路边的车前草长得瘦小,而同种车前草在田边生长却很肥大
B.视觉正常的夫妇后代中出现了色盲患者
C.黄色玉米的后代果穗上出现了紫色籽粒
D.父母都是双眼皮,生出的女儿是双眼皮
A
6、下列能够遗传的变异是(
)
①狗的不同毛色
②红绿色盲
③皮肤白化
④先天愚型
⑤无籽西瓜
⑥同品种、同质量的白菜种子,由于水肥条件不同,植株个头的大小不同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A
7、农业上用射线或药物处理农作物种子,获得新品种的原理是射线或药物(
)
A.直接改变了农作物的某些性状
B.改变了农作物种子中的营养成分
C.淘汰了农作物的某些不良性状
D.使种子里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8、“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利用下列哪项技术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
)
A.转基因
B.组织培养
C.杂交育种
D.克隆
D
C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将同一品种的甜瓜,种在甲、乙两个不同的地块,甲地块结的甜瓜普遍较大,乙地块结的甜瓜普遍较小。
材料二:一对有耳垂的夫妇生了一个无耳垂的孩子。?
材料一及材料二所描述的现象都属于变异,但前者是
的变异,因为
;
后者属于
的变异,因为
。
不可遗传
可遗传
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1、背诵本节知识点;
2、完成基础训练上本节内容;
3、预习
第五节
人类基因组计划。
4、探究活动:调查家庭成员之间存在的变异
现象,并判断其类型。
作业:《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生物的变异》是济南版生物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第四章的内容。
本节是在学习了生物的有关遗传知识的基础上指出遗传物质的改变——变异现象及类型。本节包括“变异的类型及意义”和“遗传变异在实践中的应用”两部分内容。遗传物质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决定了生物的遗传,而遗传物质的可变性又使生物可以发生变异,而且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生物性状的改变是可以传递给后代的。特别提出生物的性状既受基因的控制,又受环境的影响,使学生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和遗传与变异问题的理解更加全面。教材利用俗语引出生物变异的概念。随后利用大量的实例介绍了变异的类型、意义以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对生物变异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课本安排内容的思路是教师先给学生明确变异的概念,然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变异的类型,学生结合实例指出变异的利弊,然后教师带领学生归纳总结变异的意义,最后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前收集的有关“遗传变异在实践中的应用”的资料,使学生感受到遗传育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好处。
二、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初一学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通过对前三节的学习,学生对遗传知识有了较深的认识,知道了亲代与子代有相似性状的原因。有的同学又会产生新的疑问: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性状也不完全相同,“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是怎么回事?教师可以就此提出变异的概念,请学生列举他们观察到的生物变异的例子,如家庭成员之间子代与亲代或子代不同个体之间各不相同,常见植物在株高、花色、叶形等方面有许多差异等。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对变异的类型进行区分,分析变异的意义,进而学习遗传变异在实践中的应用。
所以学习过程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学生身边的具体事例作为课程资源,遵循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及变异的类型;
②描述变异的生物学意义和实践意义;
③举例说出遗传育种在实践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收集家庭成员间存在的变异及类型,查阅我国遗传育种方面成果的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重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生物变异的事例,增强学生对生物世界探究的好奇心及保护意识,培养学生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热爱科学的兴趣。(难点)
②通过查阅我国遗传育种方面成果的资料,了解杂交水稻对于我国及世界的意义,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图片没墨的打印机→颜色逐渐变浅的猫和老虎,引导学生总结出课题:生物的变异
观察打印机图片,根据老师提示,明白打印机没墨水了,再看到颜色逐渐变浅的猫和老虎图片时,顺口就说出“生着生着没墨了”,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展示学习目标
要求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学生大声齐读
自主学习(一)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107-108页,完成导学案第一部分;展示并引导学生完成“爸爸在哪”游戏及观看英国7胞胎长大后的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出变异的概念;尝试让学生说出他/她与父母存在的差异,并阅读有关金鱼的变异及牡丹的变异的资料;展示图片及资料,让学生看图读资料,总结变异的类型及特征。
学生阅读教材,并小组合作,完成导学案第一部分;由游戏“爸爸在哪”及英国7胞胎的照片,总结出“子代与亲代”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进而总结出变异的概念;学生说出自己与父母的差异并阅读并阅读材料,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学生逐个看图读资料,找出其变异原因,总结变异类型及其特征。
小组探究
展示问题:地球上有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变异有没有明确的方向?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问题正确答案。
学生小组讨论,并展示其讨论成果。
自主学习(二)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108-110页,完成导学案第二部分;展示图片,有学生判断变异的利弊;展示图片,引导学生看图说故事;引导学生根据长颈鹿的颈长及颈短变异说出其最终的结果,进而展示变异的意义;讲述遗传变异在实践中的应用,并展示我国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上取得的成果,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展示古人名言,判断其变异类型。
学生阅读教材,并小组合作,完成导学案第二部分;判断图片所示变异的利弊并说明原因;学生小组合作,展示其小组根据图片续写的故事;紧跟教师引导思路,一步步总结出自然界的优胜劣汰及变异的意义;观看我国在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上面取得的杰出成果;读古人名言,并判断其变异类型。
畅谈收获
请学生谈谈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各抒己见,畅谈收获。
巩固练习
完成导学案巩固练习,并评讲
完成导学案巩固练习,并回答问题
布置课下作业
1、背诵本节知识点;2、完成基础训练上本节内容;3、预习
第五节
人类基因组计划。4、探究活动:调查家庭成员之间存在的变异现象,并判断其类型。
五、板书设计
生物的变异概念:类型:可遗传变异、不可遗传变异利弊及其意义:应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
六、课后反思
本节课后经各位老师点评,我发现我的教学过程还有很多不足,首先是在导入的处理上。我一直觉得导入很重要,毕竟它承担着引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更快进入到教学中来。为此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了没有墨水的打印机和出生后颜色变浅的猫和老虎,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结果导入过程中学生没有找到两者共同的联系,以致没能充分调动学生起来学生的积极性。
一个好的导入以后就是内容的处理,由于本堂课的内容属于学生们能看懂的知识,为此我选择是小组自主学习形式,将两块内容设计出2项自主学习的任务。结果我发现在小组上的处理我一直存在问题,我以六个人为一小组,在小组的分工上我没有明确每个人都有具体的任务要求,部分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仍然是个人主义,没做到让学生每个人都有事情做,让所有的人都参与进来,例如在讨论地球上有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的问题上,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并不热烈,而且缺乏一定的。
从本节课,我反思很多,也受益很多,相信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能思考的更加全面,取得更加可喜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