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二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学习目标
1.描述两栖动物青蛙的生殖特点。
2.描述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关注环境变化的意识,增强保护生态环境
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习重点
青蛙的生殖特点和发育过程。
学习难点
早期蝌蚪与成蛙在外部形态上的不同。
合作交流
青蛙的生殖
1、说出青蛙的生殖季节?
2、谁发出蛙鸣声?目的是什么?
3、青蛙抱对有什么意义?受精的场所?
4、受精卵有什么特点?意义?
课本57页,小组讨论3分钟完成。
小结:两栖动物的生殖特点:
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
青蛙的发育
1、青蛙的个体发育过程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2、在蝌蚪发育成成蛙的过程中,形态上发生了哪些变化?
3、蝌蚪和成蛙各有哪些特点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课本58页图4.2---16,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时间三分钟。
青蛙的发育
外鳃
长出后肢
长出前肢
尾逐渐消失
出现内鳃
早期蝌蚪
青蛙
呼吸器官
尾
四肢
生活环境
食物
比较蝌蚪与青蛙的不同之处
鳃
有
有
无
无
水中
肺、皮肤辅助
潮湿的陆地或水中
农业害虫
浮游生物
(
2)
(
)
(
)
(
)
(
)
5
6
4
(
)
1
3
比一比
像青蛙这样,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的发育类型,称为变态发育。
有人说:“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就是两栖动物。”你认为该观点是否符合科学道理?试发表自己的见解。
两栖动物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可以生活在水中又可以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叫做两栖动物。
蟾蜍
大鲵
蝾螈
1.两栖动物的生殖
(1)繁殖行为:
鸣叫和抱对
(2)特点:
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
2.两栖动物的发育
(1)过程: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2)特点:
变态发育
本课小结
保护青蛙要首先保护它们的生活环境。
1.“雨过浮萍合,蛙声满四邻”。雄蛙发出悦耳
呜叫声的原因是
(
)
A.夏天天热
B.为了吸引雌蛙
C.雨后空气湿度大
D.为了招引昆虫
2.关于青蛙生殖发育的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体内受精,卵生,变态发育
B.体外受精,卵生,不变态发育
C.体内受精,卵生,不变态发育
D.体外受精,卵生,变态发育
B
D
3.蛙被称为两栖动物的原因是(
)
A.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只能生活在陆地上
B.在水中生殖,在陆地上发育
C.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
D.蛙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
C
结合下图分析青蛙的繁殖行为:
1
2
3
4
(1)雄蛙在水边高声鸣叫,是为了
。
(2)雌蛙和雄蛙抱对,雌蛙先将卵排到水中,
雄蛙也将精子排入水中,卵和精子在水中结合成
,完成受精作用。
(3)蛙的受精卵在
中发育成蛙,该过程依次
经过[
]________、[
]
、[
]__________、[
]
等阶段;属于
发育。
吸引雌蛙
受精卵
水
受精卵
蝌蚪
幼蛙
成蛙
变态
1
2
3
4
(4)[2]用
呼吸,[4]用
呼吸。
(5)青蛙和大鲵、蟾蜍的生殖和发育有共同的特征:
1
2
3
4
鳃
肺
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