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第二章第二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教
材版
本
济南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及特点关注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的关系
能力目标
观察青蛙的发育过程的标本,培养观察、分析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了解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的关系,培养爱护环境、关注环境变化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的过程及特点难点:理解变态发育的含义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竞争
教材分析
本节是济南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第二节。两栖动物是从水生开始向陆生过渡的一个类群,具有初步适应陆地生活的结构特征,是生物进化链条上承上启下不可缺少的一环,其生殖和发育有其独特性,这就使其成为教材中“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一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主要以“青蛙”为例,着重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讲述了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和特点,并且讲述了环境变迁对两栖动物的影响。
教学用具
课件、蛙的发育顺序标本、手牌、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研讨要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探究新知,分析归纳课堂小结课堂检测教学反思
猜谜语:“妈妈有腿没有尾,儿子有尾没有腿,儿子长大变了样,脱点尾巴长出腿。”青蛙的生殖出示“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播放青蛙生殖的视频自主阅读课本,完成学案自主学习(一)(1)你知道在什么季节可听到青蛙鸣叫?
(2)青蛙都能鸣叫吗?鸣叫有什么意义?
雌蛙和雌蛙经过
,分别排出
和
,精子和卵细胞在
中结合,形成
。这种受精方为
。
核对答案引导学生思考抱对的意义:提高卵的受精率小结:生殖过程:求偶-抱对-受精生殖特点: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2.青蛙的发育播放青蛙的发育过程视频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蛙的发育过程标本,结合教材58页“两栖动物的发育”有关内容,分析讨论青蛙的发育过程。完成学案合作学习(二)(时间4分钟)。青蛙的发育经历了
、
、
和
四个阶段。完成青蛙发育过程受精卵:上面颜色深,能
,利于
。蝌蚪:
生活在水中,用
呼吸。在发育过程中,先长出
,再长出
。幼蛙:
逐渐消失,新的呼吸器官
逐渐形成。成蛙:无
有
,主要用
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核对答案小组合作:比较早期蝌蚪和青蛙,完成表格比较早期蝌蚪成蛙生活环境尾四肢呼吸器官运动方式小组汇报,加分分析:蝌蚪与青蛙在外部形态、呼吸器官等内部结构上及生活环境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属于变态发育两栖动物两栖动物就是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举例:鳄鱼、海龟属于爬行动物出示概念: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举例:出示蟾蜍、大鲵、蝾螈图片3.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的关系出示资料一在四川省一个林场附近的公路上,曾出现10万多只青蛙集群行进。这些青蛙是在寻找水源充沛、水质良好的产卵场所。为什么?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出示资料二2017年,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中学生在河流和沼泽中发现三条腿的蛙,引起科学家的注意。后来经过调查,在美国南部、东部、中西部和加拿大部发现了畸形蛙,蛙的畸形个体数达10%左右。为探究其原因,研究人员把出现畸形蛙的地区的水取来,用非洲爪蟾做实验,结果爪蟾在发育过程中也发生畸形。
问题一:畸形蛙的原因——水污染问题二:我们如何保护青蛙——保护环境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提高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垃圾分类。。。总结:两栖动物的生殖(1)生殖过程:求偶→抱对→受精(2)生殖方式:体外受精2.两栖动物的发育(1)青蛙发育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2)发育特点:变态发育达标检测:1、下列能够正确表示蛙的发育过程的是(
)A.卵细胞
→
幼蛙
→
蝌蚪→
成蛙B.受精卵
→
幼蛙
→
蝌蚪
→
成蛙C.受精卵→
蝌蚪→
青蛙D.受精卵
→
蝌蚪
→
幼蛙→
成蛙2、青蛙被称为两栖动物的原因是(
)A.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只能生活在陆地上B.在水中生殖,在陆地上发育C.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D.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
(
)A.体内受精,变态发育
B.体外受精,变态发育C.体内受精,不完全变态发育D.体外受精,完全变态发育4.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下列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B.雄蛙鸣叫求偶,雌蛙产出大量受精卵C.雌雄蛙抱对后,雌蛙的卵产在水中,并在水中受精D.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都不相同5.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A.蝌蚪
B.卵细胞
C.受精卵
D.幼蛙6.青蛙和大鲵、蟾蜍的生殖发育的共同特征:
。小组评价板书设计
第二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生殖
体外受精
发育
变态发育
学生回答“青蛙”学生观看视频,完成自主学习(一)与老师一起归纳青蛙生殖过程及特点学生观看视频,观察蛙发育顺序标本,结合课本,完成合作学习(二)小组合作在小黑板上完成表格,小组展示对比表格,理解变态发育含义明确两栖动物概念
分析资料,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学生畅所欲言
学生独立完成
利用谜语激发学生兴趣,引入课题观看视频,让学生获得更直观感受完成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能力
第
页(共29张PPT)
学习目标
1、概述两栖动物的生殖过程
2、概述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认识青蛙的变态发育
3、关注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的关系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宋】赵师秀
探究活动一:两栖动物的生殖
探究活动一:两栖动物的生殖
阅读教材57页“两栖动物的生殖”有关内容,并结合插图4.2-14、图4.2-15,完成学案自主学习(一)。时间2-3分钟
(1)你知道在什么季节可听到青蛙鸣叫?
(2)青蛙都能鸣叫吗?鸣叫有什么意义?
(3)雄蛙和雌蛙经过
,分别排出
和
,精子和卵细胞在
中结合,形成
。这种受精方式为
。
春末夏初
雄蛙鸣叫,吸引雌蛙
抱对
卵细胞
精子
水
受精卵
体外受精
抱对能剌激雌蛙释放卵细胞,雄蛙释放精子,抱对会提高卵的受精率。
青蛙的抱对行为有什么意义?
求偶
抱对
青蛙的生殖特点:
受精
展示学习成果:
青蛙的生殖过程:
1
3
2
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
探究活动二:两栖动物的发育
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蛙的发育过程标本,结合教材58页“两栖动物的发育”有关内容,分析讨论青蛙的发育过程。完成学案合作学习(二)
(时间3-4分钟)。
(1)青蛙的发育经历了
、
、
和
四个阶段。
受精卵
蝌蚪
幼蛙
成蛙
(2)完成青蛙发育过程
受精卵:上面颜色深,能
,利于
。
蝌蚪:生活在水中,用
呼吸。
在发育过程中,先长出
,再长出
。
幼蛙:
逐渐消失,新的呼吸器官
逐渐形成。
成蛙:无
有
,主要用
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吸收热量
受精卵的发育
鳃
后肢
前肢
尾巴
肺
尾
四肢
肺
比较
早期蝌蚪
成
蛙
生活环境
四
肢
尾
呼吸器官
运动方式
水中
水中和潮湿的陆地
无
有
无
有
鳃
肺和皮肤
游泳
游泳和跳跃
发育特点:
变态发育
小组合作:比较早期蝌蚪和青蛙
时间3分钟
“两栖动物就是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
两栖动物?
不正确
两栖动物:
幼体:
成体:
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两栖动物--蟾蜍
俗称“癞蛤蟆”
两栖动物--大鲵(又名娃娃鱼)
两栖动物--蝾螈
活动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的关系
1、在四川省一个林场附近的公路上,曾出现10万多只青蛙集群行进。这些青蛙是在寻找水源充沛、水质良好的产卵场所。
资料分析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
为什么?
资料二:2017年,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中学生在河流和沼泽中发现三条腿的蛙,引起科学家的注意。后来经过调查,在美国南部、东部、中西部和加拿大部发现了畸形蛙,蛙的畸形个体数达10%左右。为探究其原因,研究人员把出现畸形蛙的地区的水取来,用非洲爪蟾做实验,结果爪蟾在发育过程中也发生畸形。
1、出现畸形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畸形蛙可能是水污染而造成的
2、青蛙能捕食大量的农业害虫,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如何保护青蛙?
保护青蛙就要保护好它们的生活环境
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
气候变暖-冰雪融化
白色污染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垃圾分类,保护绿化。。。
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
1.两栖动物的生殖
2.两栖动物的发育
(1)生殖过程:
(2)生殖方式:
(1)青蛙发育过程:
(2)发育特点:
求偶→抱对→受精
体外受精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达标检测:
1、下列能够正确表示蛙的发育过程的是(
)
A.卵细胞
幼蛙
蝌蚪
成蛙
B.受精卵
幼蛙
蝌蚪
成蛙
C.受精卵
蝌蚪
青蛙
D.受精卵
蝌蚪
幼蛙
成蛙
D
2、青蛙被称为两栖动物的原因是(
)
A.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只能生活在陆地上
B.在水中生殖,在陆地上发育
C.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
D.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
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
(
)
A.体内受精,变态发育
B.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C.体内受精,不完全变态发育
D.体外受精,完全变态发育
C
B
4.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下列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
B.雄蛙鸣叫求偶,雌蛙产出大量受精卵
C.雌雄蛙抱对后,雌蛙的卵产在水中,并在水中受精
D.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都不相同
B
5.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
A.蝌蚪
B.卵细胞
C.受精卵
D.幼蛙
C
6.青蛙和大鲵、蟾蜍的生殖发育的共同特征:
。
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谢
谢
大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