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蝉 课件(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蝉 课件(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13 14:36: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 蝉
学习导航
课文梳理
【整体感知】——结构图解
本文主要介绍了蝉的地穴,以及蝉从产卵到幼虫再到成虫的整个成长过程,蕴含了作者对蝉的喜爱和敬畏,也体现了作者观察细致入微的科学探索精神。
【整体感知】——文章主旨
【整体感知】——写作特色
(1)倒叙手法。本文是按照“幼虫→成虫→卵→幼虫”的顺序来写的,而一般时间顺序为“卵→幼虫→成虫”。这跟记叙文“倒叙”的作用完全一样,是为了突出蝉的“四年黑暗中的苦工”,同时使行文生动活泼,吸引读者注意,加深读者印象。
(2)语言生动形象。本文是一篇科普说明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语言生动传神,可读性极强。如“我是屋里的主人,它却是门外的统治者”,用语风趣幽默,蕴含着作者对蝉的喜爱。
1.第⑧~?段,作者为什么能将幼虫发育的全过程写得如此具体、生动?
【解疑释难】
要想将幼虫的发育过程写得具体、生动,必须经过长时间耐心细致的观察,这需要坚忍不拔的意志,作者进行观察时的耐心程度是惊人的。如蝉的尾端从壳中脱出,“总的过程大概要半小时”;刚得到自由的蝉从柔弱到强壮起来飞离树枝,大概要三个半小时。这些观察结果的得出,都需要极大的耐心。
2.全文分《蝉的地穴》《蝉的卵》两大部分,《蝉的地穴》介绍了蝉从幼虫到成虫的成长过程,《蝉的卵》介绍了蝉从卵到幼虫的成长过程,能否把两部分顺序换一下?说明理由。
不能。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突出蝉“四年黑暗中的苦工”这一重要特点,它既是重点(蝉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活动在地下),又是难点(最不易为人所知的地下生活),也使行文摇曳多姿,不落俗套,吸引读者注意,加深读者印象。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在阳光bào shài( )的道路上有好些小圆孔,孔口与地面相平。
②蝉的suì dào( )大都是深十五六英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却完全关闭起来。
③dì xué( )常常建筑在含有汁液的植物根须上,是为了从这些根须取得汁液。
④幼虫再用它肥重的身体压上去,使烂泥挤进干土的xià xì( )。
达标训练
【基础过关】——字词积累
暴晒
隧道
地穴
罅隙
⑤它要yà suì( )这些坏种子非常容易,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
⑥这个像tiào zɑo( )一般大小的小动物在线上摇荡,以防在硬地上摔伤。
⑦只要一点儿风就能把它吹到硬的岩石上,或chē zhé( )的污水中,或不毛的黄沙上,或坚韧得无法钻下去的nián tǔ( )上。
轧碎
跳蚤
车辙
黏土
⑧这个弱小的动物迫切需要隐蔽,所以必须立刻到地下xún mì( )藏身的地方。
⑨最后,它找到适当的地点,用前足的钩pá jué( )地面。
⑩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xuān xiāo( )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
寻觅
扒掘
喧嚣
(2)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接着,它 (表演 演绎)一种奇怪的体操。在空中 (跳跃 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 (伸直 伸展),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 (钩 抓)住它的空皮。
表演
腾跃
伸直

(1)《蝉》选自《    》,该书被誉为“ ”,作者是 (国籍)的 。
(2)在《蝉》中,作者按照对事物 的进程,使用多种说明方法和修辞手法,对蝉的 进行了生动详细的介绍,表达了作者对蝉的 以及对
的敬畏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追求真理、
的科学精神。
【基础过关】——课文回顾
昆虫的故事
昆虫的史诗
法国
法布尔
观察
生活习性
喜爱
生命
探求真相
(1)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它的大而锐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待在旁边。
B.面对别人无端的指责,他无动于衷地将书包收拾好,然后离开了。
C.为使这批滞销货卖出去,他煞费苦心,寻觅契机。
D.在喧嚣的人群里,他依然没有迷失自我。
【能力提升】——语言运用
B
【解析】“无动于衷”形容心肠硬、冷酷或意志坚定,多含贬义。句子中是形容他的态度镇定、冷静,没有贬义,因此用“无动于衷”不合适,可改为“不动声色”。
(2)仿照例句写句子。
例句:我们要像蝉一样,即使生命短暂,也要快乐歌唱。
示例:生命就要像太阳一样,即使给不了他光明,也要给他温暖。
【能力提升】——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文后各题。
  ①于是它外层的皮开始由背上裂开,里面露出淡绿色的蝉体。头先出来,接着是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与折着的翅膀。这时候,除掉尾部,全体都出来了。
  ②接着,它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这个动作使尾端从壳中脱出,总的过程大概要半小时。
(1)概括这两段文字的内容。


(2)第①自然段是按照什么说明顺序介绍蝉蜕皮的?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运用了逻辑顺序,从“先……接着……最后……”可以判断。
这两段具体描写蝉蜕皮的过程。
(3)请赏析画波浪线的句子。
①它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


②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蝉的尾端是如何从壳中脱出的。
动作描写,“腾跃”“翻转”“倒悬”“伸直”“张开”“翻”“钩住”等一连串动词,生动、具体、准确地把蝉的尾端从壳中脱出的复杂过程描述了出来。
【能力提升】——类文阅读
(2019·江苏盐城)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5G,连接美好未来
  ①每年三四月份,草长莺飞日,赏花正当时,玉渊潭公园都会迎来樱花节。今年的樱花节,游客感到购票更方便,游园体验更舒适。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是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将5G网络技术应用到景区,节省了游客入园时间。
  ②无论3G、4G还是5G,这其中的“G”代表Generation(代)的意思。5G指的是第5代移动通信网络,它是目前4G网络下一代的升级版。
③从理论上讲,5G网络速度将是4G的百倍甚至更多,其峰值数据传输速率可达20Gbps,甚至能达到25Gbps。这将给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游戏的普及提供可能。目前,用手机在线玩AR、VR游戏还比较困难,这主要是因为现在的4G网络达不到AR、VR技术所需的网速。5G时代,人们的移动娱乐生活将更加丰富精彩。
  ④5G能够连接大量物联网设备,具有低延迟的特点。从固定的用户终端,一直到时速500千米的超高速列车,5G保证未来用户的数据连接不会掉线,从而建立一个更智能、更连接的世界。2019年4月3
日,全国首例5G远程心脏微创手术由广州教授团队“隔空”指导,高州医院医生主刀实施。相距400公里,手术画面却几乎没有延迟,身处广州的医学专家仿佛亲临现场。如果信号传递慢,网络反应延迟,指令下达出现迟缓,就难以达到理想效果。5G技术为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插上了翅膀,给病患带来福音。
⑤未来,5G网络信号无处不在。目前,在日常生活中,上班族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烦恼:乘坐地铁时,刚好客户打来微信电话,还没谈几句便因网络信号不佳而被迫中断,这种情况将不会再发生,5G基站是一种微基
站,身量更小、分布更多,可以发出比4G信号塔更高密度的信号,因此解决了地下空间等区域信号存在盲点的问题。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这就意味着将获得更高质量的语音和视频通话服务。
⑥目前,中国的5G产业仍处于发展阶段,有着巨大的商业潜能,前景广阔。5G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后,会涌现出自动驾驶、工业互联网、智慧医疗等大量新兴业态。2019年的央视春晚,中国电信率先通过5G网络实现4K高清直播和视频回传,全程流畅无卡顿、无中断。
  ⑦移动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不是一蹴而就的,仍
有一些发展难题需要不断解决。中国迈入5G时代的铿锵步伐,正不断激发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尽想象。
(根据《人民日报》《科学大众》等资料整理)
(1)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通过写5G网络技术应用到景区后使游客游园体验更舒适的事例,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5G网络技术,增强文章趣味性,激发阅读兴趣。
(2)按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A.第④自然段中画线句子中的“几乎”能否去掉?为什么?


B.第⑥自然段中画线句子中“涌现”的意思是什么?有什么表达效果?
不能,“几乎”是“接近于”的意思,说明手术画面接近于没有延迟,若删去则变成手术画面没有延迟,说法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涌现”指的是人或事大量地出现,形象地写出了5G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后,会大量出现新兴业态,突出强调了5G产业巨大的商业潜能、前景广阔。
(3)第③自然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联系全文概括5G网络的特点。
作比较、列数字。列出具体的数字,并将5G的网络速度与4G的进行比较,准确具体地突出强调了5G网络速度快的特点。
①网络速度快;②能够连接大量物联网设备,低延迟;③信号无处不在;④有巨大的商业潜能,前景广阔。
【能力提升】——读写综合
请以某种动物为对象,写一篇小作文。(200字左右)
【示例】我家的猫是那样的美丽。它的毛是黑色的,还带有一丝黄色,毛也十分的柔顺。它的眼睛是黑色的,又大又圆,就像两个黑球一样。尾巴又短又黑。只要一听到“开饭了”,它会立刻跑过来,跳上桌来。它还会把鱼叼走,去家里的角落安静地吃。它吃鱼时,总是一口一口慢慢地吃,好像这样才能品尝出鱼的美味。如果它不开心,就会不停地叫,似乎在责备人们招待不周,这时我们就会摸摸它可爱的小脑袋,它就会“喵呜喵呜”地叫,真是可爱极了!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