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质量测评(五)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点分布表]
考点
题号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1、2、3、4、5、6、7、8、9、10、11、12、13、26、27
产业转移
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8、29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银东直流输电工程”西起宁夏宁武坑口电站,东至山东胶州,全长1
333
km,是我国西电东送的标志性工程之一。读图,回答1~2题。
1.宁夏输往东部地区的电力资源主要来自于( )
A.水能发电
B.风力发电
C.火力发电
D.核能发电
2.银东直流输电工程对我国东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
A.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B.改善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彻底解决东部地区的环境问题
C.促进东部地区高耗能企业的发展,缓解东部地区的就业压力
D.缓解东部地区能源需求压力,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近十多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以及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我国天然气生产与消费增长迅猛。下图是2000~2014年我国居民天然气消费重心迁移路径统计图。据此完成3~4题。
3.2000~2003年天然气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是( )
A.长江三角洲
B.重庆、四川
C.珠江三角洲
D.新疆、陕西
4.明显反映西气东输工程引起天然气消费重心迁移的时段是( )
A.2002~2005年
B.2005~2008年
C.2008~2011年
D.2011~2014年
西藏作为我国重要的水电基地,开发潜力巨大。2018年11月,藏中电力联网工程投入运行。该工程穿越了地形复杂、地势险峻、地质极不稳定的横断山脉核心区,打破了青藏电力联网工程的纪录,创造了电网工程在海拔、海拔跨度、自然条件复杂度等方面的世界之最。它的建成有效解决了藏中地区的缺电问题,为川藏铁路提供了保障,为西藏清洁能源开发与外送创造了有利条件。下图为藏中电力联网工程地形地势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5~6题。
5.与青藏电力联网工程相比,藏中电力联网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碍是( )
A.高寒缺氧,自然条件恶劣
B.生态脆弱,环保要求高
C.高原冻土,施工难度大
D.海拔跨度大,地质结构复杂
6.藏中电力联网工程的建设有利于( )
①将西藏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②西藏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升 ③加强西藏与其他地区的联系
④促进西藏地区就业,改善民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读中哈石油管道建设示意图,回答7~8题。
7.中哈石油管道建设的区位条件主要有( )
①里海沿岸石油资源丰富,有稳定的石油来源 ②沿线经济发达,人口稠密,需求量大 ③我国石油需求量大
④管道沿线地形平坦,工程施工较容易 ⑤管道运输方便灵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⑤
8.关于B地区著名经济作物生产的区位条件,不正确的是( )
A.夏季热量充足,光照强
B.深居内陆,自然灾害少
C.灌溉水源充足
D.平原地形,地势平坦
珠江三角洲东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38.3%,而水资源总量是东江近10倍的西江水系开发利用率却仅为1.3%。为了平衡珠江流域水资源的利用,国务院开始部署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该工程输水线路总长度为113.2
km,计划在纵深40~60
m的地下建造,该工程的建设面临诸多挑战。下图为该工程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9.建设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面临的最大挑战可能是( )
A.全程位于地下
B.跨越珠江口地区
C.资金严重不足
D.水量季节变化大
10.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建在纵深40~60
m的地下,主要是为了( )
A.保障供水安全
B.降低建设成本
C.保证引水水质
D.减少占用土地
11.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建成后能够( )
A.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
B.保障东江流域的生态安全
C.为港澳地区提供应急用水
D.带动西江地区的经济发展
秘鲁西临太平洋,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海湾,矿产资源丰富,采矿业是传统的工业部门。近年来,中国与秘鲁合作领域日益广泛,资源领域成为两国间最具意义的合作领域,制造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合作也具有比较优势。目前,中国有170多家企业在秘鲁投资兴业。下图示意秘鲁主要城市和矿产分布。据此完成12~14题。
12.资源领域成为中国和秘鲁最具有意义合作领域的主要原因是( )
A.秘鲁法律健全,社会治安状况好
B.中国制造业发展快,矿产资源贫乏
C.秘鲁矿产资源丰富,采矿业发达
D.中国劳动力价格昂贵,矿产开发成本高
13.中国在秘鲁开发矿产资源,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
A.勘探技术与开采设备比较先进
B.矿石废弃物的处理能力较强
C.缓解我国矿产供应紧张状况
D.稳定矿产资源的进口渠道
14.中国制造业企业投资建厂的良好区位是利马和卡亚俄等港口城市,其主要原因是利马和卡亚俄( )
①基础设施完善,旅游业发达 ②城市人口稠密,劳动力数量多且素质高 ③产业结构完整,市场广阔 ④濒临太平洋,对外交通便利,便于开辟国际市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近年来,长江经济带东西部地区之间由“移民就业”向“移业就民”(把产业转移到劳动力富余的地方)的新模式转换初见成效。据此完成15~16题。
15.图示甲、乙、丙、丁四个工业部门投入要素对比。实行“移业就民”最有利的工业部门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6.长江经济带“移业就民”带来的影响有( )
①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升级 ②加快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 ③增加东部地区就业 ④有利于中西部地区产业培育 ⑤降低东部地区环境压力 ⑥增加长江经济带春运压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④⑤⑥
D.②③⑤⑥
华坚集团成立于1996年10月,其总部位于广东省东莞市,以专业生产高中档真皮女鞋为主。近年来,在许多制鞋企业赴我国内地及东南亚设厂的背景下,华坚鞋业却首选在遥远的非洲建厂,目前已形成广东东莞、江西赣州和非洲三大生产中心。下图为华坚鞋业发展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7~18题。
17.华坚鞋业首选非洲建厂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大原料来源
B.促进当地发展
C.降低生产成本
D.提高产品质量
18.与东南亚相比,非洲吸引华坚鞋业建厂的优势条件主要是( )
A.原料丰富
B.技术先进
C.经济发达
D.海运便利
19世纪后期至今,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经历了从欧洲到北美再到亚洲的变化过程。读图,回答19~21题。
19.能反映世界汽车产业中心转移方向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④→②
C.③→④→②
D.④→①→③
20.世界汽车产业中心不断向我国转移,主要是因为我国( )
A.消费市场广大
B.原料供应充足
C.环境优美
D.技术水平较高
21.汽车产业中心的转移会使我国( )
A.环境污染减轻
B.就业压力增大
C.人口向内地集中
D.产业升级加快
欧洲传统工业分布呈“香蕉带”形状,随着欧盟东扩和制造业向东转移,这一工业带演变成了“金足球”形状(下图)。据此完成22~23题。
22.促使欧洲传统工业分布由“香蕉带”形状演变成了“金足球”形状的主要因素是( )
A.科技
B.交通
C.劳动力
D.政策
23.制造业移入后,“金足球”东部地区( )
A.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B.研发中心大量迁入
C.劳动力出现短缺
D.交通拥堵严重
近年来,一些跨国公司纷纷将零部件的加工和组装撤出中国大陆转向东南亚和墨西哥等地。下图示意某产品生产与销售情况。读图完成24~25题。
24.该产品选择在墨西哥组装的最主要目的是( )
A.降低关税成本
B.减少土地租金
C.接近消费市场
D.利用当地原料
25.一些跨国公司将零部件加工和组装撤出中国大陆转向东南亚,主要是因为东南亚( )
A.消费市场较广
B.生产成本较低
C.劳动力较丰富
D.科技水平较高
第Ⅱ卷 (综合题,共50分)
二、综合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是我国在西电东送工程建设中使用的自主创新技术,特别适合远距离输电,具有容量大、损耗低、占地省、经济高效等优势。2017年12月,中巴联合建设的美丽山水电站特高压输电一期工程投运。该工程是美洲第一条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是我国在海外中标的首个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该线路横跨四个州,穿越66个城市,输送距离达到2
000多千米,将成为巴西电力输送的大动脉。下图是巴西美丽山水电站特高压输电一期线路示意图。
(1)根据中巴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供需现状,说明中巴电力合作建设美丽山输电工程的理由。(4分)
(2)与伊泰普水电站相比,从河流的水文特征角度分析美丽山水电站的优势。(2分)
(3)从自然环境的角度推测巴西美丽山水电站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3分)
(4)简述巴西从该项目建设中获得的利益。(3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下图为中俄石油、天然气管道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 由于大庆油田连年减产,黑龙江省原本高比重的能源工业不断萎缩,产业升级成为突破资源瓶颈的必由之路,大庆发改委有意将大庆的部分炼化产业和天然气相关业务转移至俄罗斯秋明油田。
(1)与天然气管道的西线工程相比,东线工程的规划建设意义为何更大?(2分)
(2)图示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对我国有哪些有利影响?(4分)
(3)分析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工程建设遇到的困难。(4分)
(4)分析大庆发改委有意将大庆的部分炼化产业和天然气相关业务转移至俄罗斯秋明油田的原因。(4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2分)
产业梯度是指一个区域内不同地区产业之间存在一定梯度。产业梯度≥1表明该产业为本区域明显优势产业,竞争力强;产业梯度≤0.5表明该产业为本区域不具备竞争优势产业,需转移或淘汰。下图为2008年北京和河北部分工业的产业梯度优势比较图。
(1)简析图中部分行业需转出北京的原因。(3分)
(2)分析上述转移产业可能给河北省带来的影响。(6分)
(3)“研发中心+生产基地”经营模式已成为京冀合作发展的总体思路,试述这种模式发展的区位优势。(3分)
2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2002年2月,深圳三星电子公司成立,研究和生产手机产品。后因手机生产业务在中国受挫,2013年转型为网络设备生产,这是三星唯一一家网络设备生产厂家,主要生产通信基站终端设备。2018年4月,深圳三星电子公司被撤除,除了6位韩籍高层管理者留在深圳外,其余员工都被遣散,生产业务转向东南亚。
材料二 2018年4月16日晚,美国宣布对中兴通讯采取出口管制措施,将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为期长达7年。6月7日晚上,美国商务部长宣布与中兴达成协议,将撤掉中兴的“禁止令”,代价是更换管理层、10亿美元罚款、4亿美元保证金。这一切导致中兴通讯2018年在国内的业务强烈受挫。
(1)说明2002年韩国三星电子在深圳成立公司的原因。(4分)
(2)分析2013年深圳三星电子由手机生产转为网络终端设备生产的原因。(4分)
(3)试推测三星电子公司在深圳保留高层管理者的目的。(2分)
(4)“中兴事件”给中国的科技企业敲响了警钟,请指出中国科技企业的出路。(2分)
PAGE
13阶段质量测评(五)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点分布表]
考点
题号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1、2、3、4、5、6、7、8、9、10、11、12、13、26、27
产业转移
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8、29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银东直流输电工程”西起宁夏宁武坑口电站,东至山东胶州,全长1
333
km,是我国西电东送的标志性工程之一。读图,回答1~2题。
1.宁夏输往东部地区的电力资源主要来自于( )
A.水能发电
B.风力发电
C.火力发电
D.核能发电
答案 C
解析 输电工程西起宁夏宁武坑口电站,说明输往东部地区的电力资源主要来自于火力发电。
2.银东直流输电工程对我国东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
A.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B.改善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彻底解决东部地区的环境问题
C.促进东部地区高耗能企业的发展,缓解东部地区的就业压力
D.缓解东部地区能源需求压力,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答案 D
解析 将宁夏的火电输往东部地区,有利于缓解东部地区能源需求压力,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近十多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以及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我国天然气生产与消费增长迅猛。下图是2000~2014年我国居民天然气消费重心迁移路径统计图。据此完成3~4题。
3.2000~2003年天然气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是( )
A.长江三角洲
B.重庆、四川
C.珠江三角洲
D.新疆、陕西
答案 D
解析 读图可知,2000~2003年天然气消费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说明我国西北地区天然气消费增长最快。
4.明显反映西气东输工程引起天然气消费重心迁移的时段是( )
A.2002~2005年
B.2005~2008年
C.2008~2011年
D.2011~2014年
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2005~2008年天然气消费重心向东迁移幅度最大,故该时段明显反映西气东输工程引起天然气消费重心迁移。
西藏作为我国重要的水电基地,开发潜力巨大。2018年11月,藏中电力联网工程投入运行。该工程穿越了地形复杂、地势险峻、地质极不稳定的横断山脉核心区,打破了青藏电力联网工程的纪录,创造了电网工程在海拔、海拔跨度、自然条件复杂度等方面的世界之最。它的建成有效解决了藏中地区的缺电问题,为川藏铁路提供了保障,为西藏清洁能源开发与外送创造了有利条件。下图为藏中电力联网工程地形地势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5~6题。
5.与青藏电力联网工程相比,藏中电力联网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碍是( )
A.高寒缺氧,自然条件恶劣
B.生态脆弱,环保要求高
C.高原冻土,施工难度大
D.海拔跨度大,地质结构复杂
答案 D
解析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与青藏电力联网工程相比,藏中电力联网工程需穿越横断山脉,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碍应是海拔跨度较大,地质结构复杂,D项正确;青藏和藏中电力联网工程都穿越青藏高原腹地,所以A、B、C三项所述内容是两者都会遇到的障碍。
6.藏中电力联网工程的建设有利于( )
①将西藏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②西藏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升 ③加强西藏与其他地区的联系
④促进西藏地区就业,改善民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藏中电力联网工程的建设能够使西藏地区的水能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能够促进当地就业,改善民生,①④正确;藏中电力联网工程的建设对西藏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升和西藏与其他地区联系的加强影响不大,②③错误。
读中哈石油管道建设示意图,回答7~8题。
7.中哈石油管道建设的区位条件主要有( )
①里海沿岸石油资源丰富,有稳定的石油来源 ②沿线经济发达,人口稠密,需求量大 ③我国石油需求量大
④管道沿线地形平坦,工程施工较容易 ⑤管道运输方便灵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⑤
答案 B
解析 中哈石油管道沿线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管道运输灵活性差。
8.关于B地区著名经济作物生产的区位条件,不正确的是( )
A.夏季热量充足,光照强
B.深居内陆,自然灾害少
C.灌溉水源充足
D.平原地形,地势平坦
答案 B
解析 B地区著名经济作物为棉花,发展的主导因素是有灌溉水源,本地区位于平原地区,深居内陆,降水量少,光照充足,风沙、干旱、冻害等自然灾害频发。
珠江三角洲东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38.3%,而水资源总量是东江近10倍的西江水系开发利用率却仅为1.3%。为了平衡珠江流域水资源的利用,国务院开始部署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该工程输水线路总长度为113.2
km,计划在纵深40~60
m的地下建造,该工程的建设面临诸多挑战。下图为该工程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9.建设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面临的最大挑战可能是( )
A.全程位于地下
B.跨越珠江口地区
C.资金严重不足
D.水量季节变化大
答案 B
解析 建设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面临的最大挑战可能是位于珠江口段水文地质环境异常复杂,需攻克诸多技术高地,B项正确;我国已经有南水北调的一些经验,在地下建设调水工程,难度系数并不算很大,A项错误;当地是我国发达地区,资金充足,且国家有专项拨款,C项错误;水量季节变化不是最大挑战,D项错误。
10.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建在纵深40~60
m的地下,主要是为了( )
A.保障供水安全
B.降低建设成本
C.保证引水水质
D.减少占用土地
答案 D
解析 全线采用地下深埋盾构施工与深埋管道输水方式,最大限度保护湾区生态环境,为未来发展预留出大量宝贵地表和浅层地下空间,故主要是为了减少占用土地,D项正确;在地下开挖隧道,工程量更大,成本会更高,B项错误;A、C两项不是目的。
11.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建成后能够( )
A.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
B.保障东江流域的生态安全
C.为港澳地区提供应急用水
D.带动西江地区的经济发展
答案 B
解析 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主要是为了解决东江流域的缺水问题,建成后能够保障东江流域的生态安全,B项正确。
秘鲁西临太平洋,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海湾,矿产资源丰富,采矿业是传统的工业部门。近年来,中国与秘鲁合作领域日益广泛,资源领域成为两国间最具意义的合作领域,制造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合作也具有比较优势。目前,中国有170多家企业在秘鲁投资兴业。下图示意秘鲁主要城市和矿产分布。据此完成12~14题。
12.资源领域成为中国和秘鲁最具有意义合作领域的主要原因是( )
A.秘鲁法律健全,社会治安状况好
B.中国制造业发展快,矿产资源贫乏
C.秘鲁矿产资源丰富,采矿业发达
D.中国劳动力价格昂贵,矿产开发成本高
答案 C
解析 资源领域成为中国和秘鲁最具意义合作领域的主要原因是秘鲁矿产资源丰富,采矿业发达,C项正确。
13.中国在秘鲁开发矿产资源,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
A.勘探技术与开采设备比较先进
B.矿石废弃物的处理能力较强
C.缓解我国矿产供应紧张状况
D.稳定矿产资源的进口渠道
答案 A
解析 中国在秘鲁开发矿产资源,具有的优势条件是中国矿产资源的勘探技术与开采设备是比较先进的,A项正确;矿石废弃物的处理能力较弱,不具有世界先进水平,B项错误;缓解我国矿产资源供应紧张状况和稳定矿产资源的进口渠道是矿产资源开采的目的和结果,不是矿产资源开采的优势条件,C、D两项错误。
14.中国制造业企业投资建厂的良好区位是利马和卡亚俄等港口城市,其主要原因是利马和卡亚俄( )
①基础设施完善,旅游业发达 ②城市人口稠密,劳动力数量多且素质高 ③产业结构完整,市场广阔 ④濒临太平洋,对外交通便利,便于开辟国际市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根据图文信息可知,利马和卡亚俄均濒临海洋,对外交通便利,利于开辟国际市场,④正确;利马和卡亚俄是秘鲁的重要城市,可推断出这两城市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劳动力资源丰富,消费市场广阔,但无法推断出旅游业发达、产业结构完整等信息,②正确,①③错误。
近年来,长江经济带东西部地区之间由“移民就业”向“移业就民”(把产业转移到劳动力富余的地方)的新模式转换初见成效。据此完成15~16题。
15.图示甲、乙、丙、丁四个工业部门投入要素对比。实行“移业就民”最有利的工业部门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可知,“移业就民”是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到劳动力富余的地方,丙为劳动密集型工业,故为最适合“移业就民”的部门。
16.长江经济带“移业就民”带来的影响有( )
①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升级 ②加快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 ③增加东部地区就业 ④有利于中西部地区产业培育 ⑤降低东部地区环境压力 ⑥增加长江经济带春运压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④⑤⑥
D.②③⑤⑥
答案 B
解析 “移业就民”使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出,东部地区就业率降低,但产业结构得到升级,环境压力也有所减轻;长江经济带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减少西部民工到东部打工,减轻了长江经济带春运压力,同时有利于加快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华坚集团成立于1996年10月,其总部位于广东省东莞市,以专业生产高中档真皮女鞋为主。近年来,在许多制鞋企业赴我国内地及东南亚设厂的背景下,华坚鞋业却首选在遥远的非洲建厂,目前已形成广东东莞、江西赣州和非洲三大生产中心。下图为华坚鞋业发展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7~18题。
17.华坚鞋业首选非洲建厂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大原料来源
B.促进当地发展
C.降低生产成本
D.提高产品质量
答案 C
解析 与我国内地、东南亚相比,非洲经济发展水平低,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低,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C项正确。
18.与东南亚相比,非洲吸引华坚鞋业建厂的优势条件主要是( )
A.原料丰富
B.技术先进
C.经济发达
D.海运便利
答案 A
解析 该企业生产真皮女鞋,原料主要是牛皮。非洲热带草原面积广阔,畜牧业比重大,原料供应充足,故A项正确。
19世纪后期至今,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经历了从欧洲到北美再到亚洲的变化过程。读图,回答19~21题。
19.能反映世界汽车产业中心转移方向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④→②
C.③→④→②
D.④→①→③
答案 B
解析 结合图中的经纬网及所学知识可知,世界汽车产业最初的中心在欧洲,对应图中的①;之后转移到北美,对应图中的④;现在转移到了亚洲,对应图中的②。
20.世界汽车产业中心不断向我国转移,主要是因为我国( )
A.消费市场广大
B.原料供应充足
C.环境优美
D.技术水平较高
答案 A
解析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居民的收入日益增加,购买力增强,汽车的消费市场广大,故世界汽车生产中心不断向我国转移。
21.汽车产业中心的转移会使我国( )
A.环境污染减轻
B.就业压力增大
C.人口向内地集中
D.产业升级加快
答案 D
解析 世界汽车产业中心向我国转移,有利于带动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我国管理、技术水平的提高,从而加快我国产业升级的步伐。
欧洲传统工业分布呈“香蕉带”形状,随着欧盟东扩和制造业向东转移,这一工业带演变成了“金足球”形状(下图)。据此完成22~23题。
22.促使欧洲传统工业分布由“香蕉带”形状演变成了“金足球”形状的主要因素是( )
A.科技
B.交通
C.劳动力
D.政策
答案 C
解析 随着产业升级,欧洲传统工业基地出现了土地价格上涨、劳动力上涨等现象,制造业向东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东部地区工资成本较低,促使欧洲传统工业分布由“香蕉带”形状演变成了“金足球”形状,故C项正确。
23.制造业移入后,“金足球”东部地区( )
A.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B.研发中心大量迁入
C.劳动力出现短缺
D.交通拥堵严重
答案 A
解析 制造业向东转移后,促使“金足球”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西部“香蕉带”地区顺利实现产业升级,A项正确。
近年来,一些跨国公司纷纷将零部件的加工和组装撤出中国大陆转向东南亚和墨西哥等地。下图示意某产品生产与销售情况。读图完成24~25题。
24.该产品选择在墨西哥组装的最主要目的是( )
A.降低关税成本
B.减少土地租金
C.接近消费市场
D.利用当地原料
答案 A
解析 墨西哥和北美都属于北美自由贸易区,在墨西哥组装可以降低产品的关税。
25.一些跨国公司将零部件加工和组装撤出中国大陆转向东南亚,主要是因为东南亚( )
A.消费市场较广
B.生产成本较低
C.劳动力较丰富
D.科技水平较高
答案 B
解析 由于中国近些年经济发展较快,劳动力成本和地租成本都在提高,东南亚与中国相比,劳动力和租金价格都较低,可以降低生产成本。B项正确。
第Ⅱ卷 (综合题,共50分)
二、综合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是我国在西电东送工程建设中使用的自主创新技术,特别适合远距离输电,具有容量大、损耗低、占地省、经济高效等优势。2017年12月,中巴联合建设的美丽山水电站特高压输电一期工程投运。该工程是美洲第一条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是我国在海外中标的首个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该线路横跨四个州,穿越66个城市,输送距离达到2
000多千米,将成为巴西电力输送的大动脉。下图是巴西美丽山水电站特高压输电一期线路示意图。
(1)根据中巴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供需现状,说明中巴电力合作建设美丽山输电工程的理由。(4分)
(2)与伊泰普水电站相比,从河流的水文特征角度分析美丽山水电站的优势。(2分)
(3)从自然环境的角度推测巴西美丽山水电站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3分)
(4)简述巴西从该项目建设中获得的利益。(3分)
答案 (1)我国能源生产地和消费地距离远,西电东送等长距离输电项目催生了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使其成为中国的重大自主创新技术,世界领先;目前我国特高压输电项目国内市场增长速度缓慢,产能过剩,迫切需要走向国际市场;巴西地域辽阔,输电规模及互联电网跨度大,巴西电力市场的巨大潜力为中巴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美丽山水电站的供水河流主要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入库水量的季节变化小;美丽山水电站所在区域的植被茂盛,河流含沙量小,入库泥沙较少。
(3)亚马孙热带雨林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沿途穿越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草原气候区,全年高温,易晒伤、中暑等;沿途经过平原、高原、再到平原地形区,地形起伏变化大,不利于工程建设;河流水量大,河道宽,不利于工程建设;易受蚊虫、毒虫叮咬、疫病、瘴气、野生动物侵袭等威胁。
(4)完善国家输电网络,缓解电力供需分布不均衡的矛盾;将巴西西北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巴西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能源供应,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带动国内电力设计、装备制造、建设施工、运输维修等产业的发展;带动输电线路所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解析 第(1)题,从技术来看,我国的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为中国的重大自主创新技术,世界领先;从市场需求角度看,目前我国特高压输电项目国内市场增长速度缓慢,产能过剩,迫切需要走向国际市场。从需求角度看,巴西地域辽阔,输电规模及互联电网跨度大,巴西电力市场的巨大潜力为中巴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第(2)题,从河流的水文特征角度分析美丽山水电站的优势,要结合气候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第(3)题,巴西美丽山水电站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要从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形、河流及其他方面)对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角度分析。第(4)题,巴西从该项目建设中获得的利益要从工程建设对资源开发、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及基础设施建设等角度分析。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下图为中俄石油、天然气管道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 由于大庆油田连年减产,黑龙江省原本高比重的能源工业不断萎缩,产业升级成为突破资源瓶颈的必由之路,大庆发改委有意将大庆的部分炼化产业和天然气相关业务转移至俄罗斯秋明油田。
(1)与天然气管道的西线工程相比,东线工程的规划建设意义为何更大?(2分)
(2)图示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对我国有哪些有利影响?(4分)
(3)分析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工程建设遇到的困难。(4分)
(4)分析大庆发改委有意将大庆的部分炼化产业和天然气相关业务转移至俄罗斯秋明油田的原因。(4分)
答案 (1)东线工程经过的气田更多,天然气输送量更大;距离我国东部能源短缺地区更近,输送距离更短等。
(2)增加能源供应,缓解能源供需矛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增加清洁能源比重,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带动天然气化工等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等。
(3)冻土广布;气候寒冷;地表崎岖,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等。
(4)大庆油田连年减产,油气供应不足;秋明油田油气资源丰富;降低能源运输费用;扩大海外市场。
解析 第(1)题,主要从天然气输送量和距离我国能源短缺地区的远近两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主要从缓解能源供需矛盾、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保障能源安全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结合亚洲地形图及所学知识可知,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工程建设遇到的困难主要有冻土广布、气候寒冷、地表崎岖、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等。第(4)题,据材料分析可知,将大庆的部分炼化产业和天然气相关业务转移至俄罗斯秋明油田,可以缓解大庆油田连年减产、油气供应不足的问题,也可以扩大海外市场,降低运费。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2分)
产业梯度是指一个区域内不同地区产业之间存在一定梯度。产业梯度≥1表明该产业为本区域明显优势产业,竞争力强;产业梯度≤0.5表明该产业为本区域不具备竞争优势产业,需转移或淘汰。下图为2008年北京和河北部分工业的产业梯度优势比较图。
(1)简析图中部分行业需转出北京的原因。(3分)
(2)分析上述转移产业可能给河北省带来的影响。(6分)
(3)“研发中心+生产基地”经营模式已成为京冀合作发展的总体思路,试述这种模式发展的区位优势。(3分)
答案 (1)对环境污染严重;劳动力成本高;科技含量低;资源密集。
(2)增加就业机会;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行业竞争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促进观念和管理方式的更新;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3)北京市科技先进;河北省劳动力丰富、自然资源丰富、土地地价低。
解析 第(1)题,阅读材料可知,产业梯度≤0.5表明该产业为本区域不具备竞争优势产业,需转移或淘汰,分析图中产业梯度≤0.5的产业类型可知,需转出北京的产业或对环境污染严重,或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或为资源密集型产业。第(2)题,影响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有利影响与不利影响。上述高能耗、高污染、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河北省,给河北省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河北省产业结构优化,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行业竞争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促进观念和管理方式的更新,同时会给当地带来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第(3)题,北京市科技先进、人才丰富,适合作为研发中心;河北省劳动力丰富、自然资源丰富、土地地价低,适合作为生产基地。
2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2002年2月,深圳三星电子公司成立,研究和生产手机产品。后因手机生产业务在中国受挫,2013年转型为网络设备生产,这是三星唯一一家网络设备生产厂家,主要生产通信基站终端设备。2018年4月,深圳三星电子公司被撤除,除了6位韩籍高层管理者留在深圳外,其余员工都被遣散,生产业务转向东南亚。
材料二 2018年4月16日晚,美国宣布对中兴通讯采取出口管制措施,将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为期长达7年。6月7日晚上,美国商务部长宣布与中兴达成协议,将撤掉中兴的“禁止令”,代价是更换管理层、10亿美元罚款、4亿美元保证金。这一切导致中兴通讯2018年在国内的业务强烈受挫。
(1)说明2002年韩国三星电子在深圳成立公司的原因。(4分)
(2)分析2013年深圳三星电子由手机生产转为网络终端设备生产的原因。(4分)
(3)试推测三星电子公司在深圳保留高层管理者的目的。(2分)
(4)“中兴事件”给中国的科技企业敲响了警钟,请指出中国科技企业的出路。(2分)
答案 (1)深圳拥有丰富廉价且素质较高的劳动力;土地租金低;政策优惠;中国人口多,市场潜力巨大;污染控制费用和材料采购费用较低。
(2)中国众多手机生产商的崛起,竞争大;当时网络终端设备技术没有扩散,属于冷门产品,竞争小,利润高。
(3)及时把握市场动态变化;向研发部门反馈市场信息。
(4)加大研发投入,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创建自主品牌。
解析 第(1)题,相比韩国,深圳的土地价格低;深圳拥有丰富廉价且素质较高的劳动力;中国经济发展快,人口多,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国家不断促进改革开放,给予很多政策优惠;污染控制费用和材料采购费用较低。第(2)题,“后因手机生产业务在中国受挫”,中国众多手机生产商的崛起,竞争大;“这是三星唯一一家网络设备生产厂家”,当时网络终端设备技术没有扩散,属于冷门产品,竞争小,利润高。第(3)题,“深圳三星电子公司被撤除,员工都被遣散”且“生产业务转向东南亚”,说明在深圳保留高层管理者的目的,既不是管理公司,也不是组织生产活动,而是及时把握市场动态变化;向研发部门反馈市场信息。第(4)题,“美国宣布对中兴通讯采取出口管制措施,将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为期长达7年。”说明中国企业应该加大研发投入,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减少对他国产品的依赖;创建自主品牌。
PAGE
13